空中雲水資源是指存於大氣中的液態水和固態水總量,是通過人工干預可以直接開發利用的水資源。而人們所熟知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便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投入成本最低的一種利用空中雲水資源的方式。空中雲水資源是否取之不竭?頻繁、大範圍的人工干預是否會帶來連鎖反應呢?
地球水循環系統是周而復始的,作為淡水資源最重要的來源,大氣降水實際上來自海洋和陸地水的蒸發;水汽上升,在天空冷卻凝結成雲,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在地面,滲入土壤,或形成徑流匯入江河湖海;水再次蒸發,補給大氣水汽,循環不止。而空中雲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對流層大氣中,集中在中低層的雲里。
據中國氣象局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平均年水汽總量約為36.8萬億噸,平均年雲水總量約7.25萬億噸,其中有6.06萬億噸通過雲物理過程降落至地表,補充陸地水資源,還有1.09萬億噸雲水資源留存在空中,能夠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加以利用。目前,我國年均人工增雨量約為500億噸左右,不足年降水量的1%,一次人工增雨作業一般能增加10%至20%雨量,按照當前的技術水平,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全國的空中雲水資源,人工增雨潛力約超過每年2800億噸,相當於7個三峽水庫。
如此龐大的空中雲水資源如能被充分利用,將極大程度地解決我國的乾旱問題。人工影響天氣雖能讓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呼風喚雨」,卻並不意味著降水從此「隨心所欲」。其成敗與是否能及時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密切相關,且只有空中雲水資源豐富的雲系才有開發利用的價值。
人類向雲索取水資源,是否違背了自然規律?是否會加劇環境污染?科學家經過多年研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按照空中雲水資源形成的條件和過程來看,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常常是幾十公里的中小尺度,不會影響到整個氣候系統,使用的催化劑主要是乾冰 (固體二氧化碳)、液氮、碘化銀等,這些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每次作業僅需少量,乾冰和液氮在汽化後成為二氧化碳和氮氣,這都是空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不會污染環境。
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提高空中雲水資源的開發能力是重點,而提高空中雲水資源的開發能力與不斷提升作業技術能力密不可分。目前,在空中雲水資源開發上,我國主要還是以防災減災、應急抗旱為主,正逐步向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開發等方向邁進。如何開拓更廣闊的空中雲水資源應用前景,還有許多技術難題需要探索、解決。
地球水循環系統是周而復始的,作為淡水資源最重要的來源,大氣降水實際上來自海洋和陸地水的蒸發;水汽上升,在天空冷卻凝結成雲,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在地面,滲入土壤,或形成徑流匯入江河湖海;水再次蒸發,補給大氣水汽,循環不止。而空中雲水資源主要分布在對流層大氣中,集中在中低層的雲里。
據中國氣象局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平均年水汽總量約為36.8萬億噸,平均年雲水總量約7.25萬億噸,其中有6.06萬億噸通過雲物理過程降落至地表,補充陸地水資源,還有1.09萬億噸雲水資源留存在空中,能夠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加以利用。目前,我國年均人工增雨量約為500億噸左右,不足年降水量的1%,一次人工增雨作業一般能增加10%至20%雨量,按照當前的技術水平,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全國的空中雲水資源,人工增雨潛力約超過每年2800億噸,相當於7個三峽水庫。
如此龐大的空中雲水資源如能被充分利用,將極大程度地解決我國的乾旱問題。人工影響天氣雖能讓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呼風喚雨」,卻並不意味著降水從此「隨心所欲」。其成敗與是否能及時抓住有利天氣條件密切相關,且只有空中雲水資源豐富的雲系才有開發利用的價值。
人類向雲索取水資源,是否違背了自然規律?是否會加劇環境污染?科學家經過多年研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按照空中雲水資源形成的條件和過程來看,它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且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常常是幾十公里的中小尺度,不會影響到整個氣候系統,使用的催化劑主要是乾冰 (固體二氧化碳)、液氮、碘化銀等,這些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每次作業僅需少量,乾冰和液氮在汽化後成為二氧化碳和氮氣,這都是空氣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不會污染環境。
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均勻,提高空中雲水資源的開發能力是重點,而提高空中雲水資源的開發能力與不斷提升作業技術能力密不可分。目前,在空中雲水資源開發上,我國主要還是以防災減災、應急抗旱為主,正逐步向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開發等方向邁進。如何開拓更廣闊的空中雲水資源應用前景,還有許多技術難題需要探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