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黨史是門「必修課」,不僅要修,而且要修好,必須讓學黨史蔚然成風。
懷憂黨之心,在深學深信中增強政治判斷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學習黨史是掌握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是克服「本領恐慌」的重要途徑。學習黨史應當成為每一名黨員的自覺行動。揆諸現實,個別黨員學黨史不主動、不求甚解,往往是上級要求學就學,或者學習淺嘗輒止,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雲里霧裡。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事實證明,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如果一名黨員不清楚黨的歷史,那絕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特別是廣大年輕黨員,定位自覺是學習黨史的前提,只有深學深信,才能堅定政治信仰,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永葆政治本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添很多正能量。」。
懷強黨之志,在融會貫通中增強政治領悟力。「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初心如磐的奮鬥史。自黨成立以來,像劉胡蘭等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像焦裕祿、李保國、廖俊波等榜樣為人民、勤奉獻,他們共同抒寫了崢嶸黨史。這部厚重的教科書,記錄著艱辛奮鬥和驚世奇蹟,記錄著光輝理論和寶貴經驗,也見證了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照亮著前行的方向。要精讀黨史、細讀黨史、深讀黨史,既站在高處看又站在遠處看,既立足當前看又放眼長遠看,既全方位看又深層次看,既聯繫實際學又帶著問題學;要抓住重點、瞄準關鍵,著重從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入手,了解我們黨的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光榮傳統、優良作風。只有真正觸動靈魂,融會貫通,汲取智慧和營養,才能不斷增強政治領悟力。
懷為黨之責,在勇毅篤行中增強政治執行力。黨史一頭鐫刻著光榮的過去,一頭展望著輝煌的未來。「深深地沉思往事的意義,我們才能發現未來的意義。」學習黨史的最終目的是堅定信仰、指導實踐。讀懂了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密碼」,弄清楚了我們黨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把黨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古語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對共產黨員來說,學習黨史既是重溫入黨宣誓時的承諾與信念,也是為了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善於把黨的歷史的經驗,鬥爭策略、鬥爭藝術轉化為抓落實的具體措施,用擔當本色詮釋對黨忠誠,在鬥爭中鐫刻歷史、創造輝煌;要用發展眼光看待黨史上的人和事,實事求是,敢於正視,認真反思黨史上的挫折教訓,照好反面典型這面「鏡子」,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堅守好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中國共產黨簡史研討材料 13篇[朗讀]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我國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還擁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
我國南方氣候溫和,少數民族的服飾多種多樣。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和褲子。婦女穿的飄逸輕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綢料筒裙,景頗族的毛織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壯族婦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層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繡花衣裙等。
由於我國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經濟、生活方式也不同,他們的住房結構各具特點。在濕潤多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一般居住在干欄式樓房裡。這種樓房分上下兩層,所用材料以竹木為主。樓房上層用於圈養家禽、牲畜,放置農具或雜物。有些少數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別致的小竹樓。一棟棟造型獨特的小竹樓,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樹織成綠色帷幕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美麗極了。
不同少數民族,對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把米裝入竹筒放在火上燒烤,使米飯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壯族、布依族群眾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糍粑。朝鮮族群眾習慣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蘿蔔、洋蔥,有的還加入葡萄乾、木瓜等,炒燜成噴香可口的什錦飯,由於燜好的飯用洗凈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飯」。
在春暖花開或秋收季節,壯族群眾喜歡開展拋繡球的活動。拋繡球是壯族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青年們在草坪或空地上豎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桿,頂端釘一塊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圓孔。男女各為一隊,以拋出的繡球穿過木板上的圓孔為勝。也有在場中間搭歌棚,繡球拋不過棚或拋出界,或接不住對方拋過來的繡球,就要被罰唱歌,非常有趣。
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洛薩節等。其中潑水節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舉行,時間為三到五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互相潑水祝福,還舉行划龍舟等活動。晚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花燈,放煙花,縱情歡呼歌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啊!
我國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還擁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
我國南方氣候溫和,少數民族的服飾多種多樣。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和褲子。婦女穿的飄逸輕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綢料筒裙,景頗族的毛織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壯族婦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層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繡花衣裙等。
由於我國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經濟、生活方式也不同,他們的住房結構各具特點。在濕潤多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一般居住在干欄式樓房裡。這種樓房分上下兩層,所用材料以竹木為主。樓房上層用於圈養家禽、牲畜,放置農具或雜物。有些少數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別致的小竹樓。一棟棟造型獨特的小竹樓,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樹織成綠色帷幕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美麗極了。
不同少數民族,對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把米裝入竹筒放在火上燒烤,使米飯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壯族、布依族群眾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糍粑。朝鮮族群眾習慣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蘿蔔、洋蔥,有的還加入葡萄乾、木瓜等,炒燜成噴香可口的什錦飯,由於燜好的飯用洗凈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飯」。
在春暖花開或秋收季節,壯族群眾喜歡開展拋繡球的活動。拋繡球是壯族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青年們在草坪或空地上豎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桿,頂端釘一塊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圓孔。男女各為一隊,以拋出的繡球穿過木板上的圓孔為勝。也有在場中間搭歌棚,繡球拋不過棚或拋出界,或接不住對方拋過來的繡球,就要被罰唱歌,非常有趣。
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洛薩節等。其中潑水節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舉行,時間為三到五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互相潑水祝福,還舉行划龍舟等活動。晚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花燈,放煙花,縱情歡呼歌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啊!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黨員政治生活關鍵之舉,通過此次專題研討活動,讓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我更加深刻體會到「築牢中華民族共同意識」的重要性,我會把學習到的有關內容結合到平日的工作當中,武裝頭腦,認真工作,並全力的帶動身邊同事家人朋友們共建美好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的發展情況,在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下,各族人民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強、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區的文化事業邁上了快車道,職工的生活越加豐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到職工活動豐富多彩;從產業迅速發展,到文藝創作成果豐碩。林區文化事業發展成就巨大,多層面滿足了職工的精神需求。
習近平總曾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文化認同,就要把牢正確的方向,創新方式方法;要增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將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融入對整個中華文化熱愛之中,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就是長遠之策、固本之舉。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一樣緊抱在一起」做好一名黨員的工作,增進文化認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緊,更能凝心聚力,進而激發出更深沉而持久的愛國之情,共創繁榮而燦爛的中華文化,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此過程中的強化也必將提升中華文化的魅力,增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讓我們在復興路上走的更自信而堅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青少年教育、社會教育,教育引導各族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的發展情況,在黨中央的堅強有力領導下,各族人民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強、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林區的文化事業邁上了快車道,職工的生活越加豐富,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到職工活動豐富多彩;從產業迅速發展,到文藝創作成果豐碩。林區文化事業發展成就巨大,多層面滿足了職工的精神需求。
習近平總曾強調:「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文化認同,就要把牢正確的方向,創新方式方法;要增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將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融入對整個中華文化熱愛之中,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就是長遠之策、固本之舉。
「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一樣緊抱在一起」做好一名黨員的工作,增進文化認同,各族人民就能抱得更緊,更能凝心聚力,進而激發出更深沉而持久的愛國之情,共創繁榮而燦爛的中華文化,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此過程中的強化也必將提升中華文化的魅力,增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讓我們在復興路上走的更自信而堅實。
國者,民為本矣,德為之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崇德乃是其根本之道,亦是根本之策。今年我們黨建黨一百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中國共產黨至1921年成立以來,就始終把對黨忠誠、為民負責、嚴於律己作為履行職責、砥礪前行的「德」。
今天,我們學習黨史,就是要把這個「德」不斷發揚光大,在深入傳承和踐行學史崇德的基礎上,推動學史明理入腦入心、學史增信堅定不移、學史力行力求實效。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要崇尚和發揚高尚的道德品質,注重思想道德修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現代文明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的優良傳統、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營養,在賡續精神血脈中堅定崇高價值追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自覺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黨性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自覺的長期的修煉過程。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地加強黨性修養,勇於自我革命,提升道德境界,強化道德自律,才能「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自覺抵制歪風邪氣,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常想使命之責,常修為政之德,常做利民之事,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增強賡續榮光、接續奮鬥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方能興邦、實幹方能強國、實幹方能富民。學史崇德,堅持知行合一,大力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爭上游,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做出新的更大成績,推動「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創造新輝煌。
今天,我們學習黨史,就是要把這個「德」不斷發揚光大,在深入傳承和踐行學史崇德的基礎上,推動學史明理入腦入心、學史增信堅定不移、學史力行力求實效。
「主忠信,徙義,崇德也。」崇德要崇尚和發揚高尚的道德品質,注重思想道德修養,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現代文明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學史崇德,就是要從黨的優良傳統、紅色基因中汲取思想道德營養,在賡續精神血脈中堅定崇高價值追求,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自覺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黨性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德,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自覺的長期的修煉過程。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地加強黨性修養,勇於自我革命,提升道德境界,強化道德自律,才能「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自覺抵制歪風邪氣,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常想使命之責,常修為政之德,常做利民之事,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不斷增強賡續榮光、接續奮鬥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實幹方能興邦、實幹方能強國、實幹方能富民。學史崇德,堅持知行合一,大力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擼起袖子加油干、只爭朝夕爭上游,我們就一定能夠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的更大作為、做出新的更大成績,推動「十四五」轉型出雛型邁上新台階、實現新突破、創造新輝煌。
透過近段時光閱讀有關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讓我深受教育、深受啟發。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
蘊涵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個輝煌和奇蹟的經驗與智慧。中國共產黨98年來的光輝歷程,70載的執政實踐,充分說明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黨,更加熱愛黨,更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下方談談自我的學習體會。
一、與時俱進的精神伴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構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九大的召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黨的成長曆程說明,沒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黨的發展壯大。
二、優秀的共產黨員隊伍是黨完成各項使命的重要保證。
黨的歷史,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身建設,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的歷史。在戰爭年代,當時黨員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率先垂範,用心進取,開拓創新。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不為名利、無私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在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各個崗位均發揮了先鋒隊作用,鼓舞了全中華民族的信心和鬥志,為黨圓滿完成各時期的歷史使命帶給了堅強的保證。
三、理論聯繫實際是黨取得勝利的理論基礎。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失敗,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卻取得勝利,建立了紅色根據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鬥爭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個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四、正確認識黨所經歷的挫折。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能夠經受挫折、戰勝各種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善於總結經驗教訓。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做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用「十個務必」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經驗。2001年,江澤民同志總結黨80年的基本經驗,就是務必始終堅持「三個代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六個堅持」總結了黨執政60年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黨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也給人以啟示。1927年大革命失敗,30年代革命根據地丟失、紅軍被迫進行長征,但遵義會議後及時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左傾路線的影響,實現了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我們黨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了「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
五、從黨史中感受的啟迪。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就務必高度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始終持續黨員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發現和吸收優秀青年,永葆黨的活力。在本單位、本部門中,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機結合,自覺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在職責面前敢於擔當,大力弘揚信任、契合、忠誠、向上的人文精神,打造優秀團隊。我們還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中的工作經驗,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在工作思路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工作方法上,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政策和策略。在日常金融業務操作中,以科學發展為準繩,以依法合規為底線,以創新工作為措施,推進xx政策性金融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為「xx」服務。
蘊涵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創造一個個輝煌和奇蹟的經驗與智慧。中國共產黨98年來的光輝歷程,70載的執政實踐,充分說明我們黨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經過黨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黨,更加熱愛黨,更堅定跟黨走的決心。下方談談自我的學習體會。
一、與時俱進的精神伴隨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在建國以後,黨領導各族人民繼續前進,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威脅、顛覆、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中國的獨立和安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同志倡導下,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相結合,逐步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開創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構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十九大的召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黨的成長曆程說明,沒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就不可能有黨的發展壯大。
二、優秀的共產黨員隊伍是黨完成各項使命的重要保證。
黨的歷史,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身建設,經受住各種風險和考驗,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的歷史。在戰爭年代,當時黨員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鬥志,率先垂範,用心進取,開拓創新。共產黨員不怕犧牲、不為名利、無私奉獻、勇挑重擔的精神,在革命戰爭和經濟建設的各個崗位均發揮了先鋒隊作用,鼓舞了全中華民族的信心和鬥志,為黨圓滿完成各時期的歷史使命帶給了堅強的保證。
三、理論聯繫實際是黨取得勝利的理論基礎。
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失敗,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卻取得勝利,建立了紅色根據地。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將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武裝鬥爭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個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四、正確認識黨所經歷的挫折。
善於總結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黨能夠經受挫折、戰勝各種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和善於總結經驗教訓。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做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用「十個務必」總結了新中國成立32年來的歷史經驗。2001年,江澤民同志總結黨80年的基本經驗,就是務必始終堅持「三個代表」。2009年,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用「六個堅持」總結了黨執政60年來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黨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挫折和失敗也給人以啟示。1927年大革命失敗,30年代革命根據地丟失、紅軍被迫進行長征,但遵義會議後及時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糾正了左傾路線的影響,實現了紅軍長征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嚴重影響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我們黨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了「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實現了從「以階級鬥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
五、從黨史中感受的啟迪。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就務必高度重視政治理論學習,始終持續黨員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發現和吸收優秀青年,永葆黨的活力。在本單位、本部門中,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將「管人、管事、管思想」有機結合,自覺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勇挑重擔,在職責面前敢於擔當,大力弘揚信任、契合、忠誠、向上的人文精神,打造優秀團隊。我們還應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習黨在複雜環境中的工作經驗,研究新狀況,解決新問題。在工作思路上,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在工作方法上,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在工作方式上,注重政策和策略。在日常金融業務操作中,以科學發展為準繩,以依法合規為底線,以創新工作為措施,推進xx政策性金融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更好為「xx」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