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奮鬥的100年,是解放思想、追求事實、與時俱進的100年,是創造歷史、創造基礎業、開拓未來的100年。習近平總書記說:很多黨員、幹部和人民大眾要好好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保護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承世代。我們要深入理解,認真貫徹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歷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首先要解決的是確立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樹立正確歷史觀的根本指南。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黨的歷史總結運用。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必修課。這將學習黨史、國史提高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紀念會議上,在考察革命紀念地的重要活動中,在其他許多重要場合,多次引言歷史、評價歷史、總結歷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為中心,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樣的事關全局的重要歷史問題,表明態度,進行了解釋,全黨的歷史、科學對黨的歷史,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善於運用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宏偉的世界眼光和深遠的歷史視野,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深入揭示歷史規律,深入分析現實問題,深入思考未來發展,為我們學習黨百年歷史提供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我們要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堅持黨和人民立場認識和對待黨歷史,堅持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歷史觀點、觀點和辯證唯物觀點,正確看待黨走過的道路,正確處理政治與學術、歷史與現實、研究與宣傳的關係,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真正學習、研究、宣傳、保護黨百年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漢書藝文志說堅持書,總結歷史,抓住主要根本的東西。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宏偉,氣象萬千。在這麼多內容中,如何把握最主要、最基本的東西?重要的是明確主題和主線是什麼,主流和本質是什麼?
關於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習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人民共同富裕的兩項歷史任務團結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這兩項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
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奮戰28年,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了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大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國際地位大大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偉大的鬥爭、偉大的工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夢想,統一推進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要解決卻沒有解決的難題,做了許多過去想做的事情,推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成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認真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要牢牢把握這些內容,牢牢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
關於黨的歷史主流和本質,可以從黨的不懈奮鬥史、黨的理論探索史和黨的自身建設史來把握。
關於黨的不懈奮鬥史,我們要牢記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做出的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一個方面的根本成就,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分別對應革命、建設、三個歷史時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黨和人民辛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果。這一根本成就是探索、創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實現了中國從數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衰退到根本扭轉命運,繼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立到富裕、強大的偉大飛躍後,分別從5000多年、500多年、60多年的歷史跨度論述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對中華的意義、科學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的意義。
關於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個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立的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科學發展觀、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大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關於黨的本身建設史,我們要牢記兩個工程,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的黨建偉大工程;一個是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黨提出的黨建新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己建設的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深刻理解其中寶貴的經驗和重要啟示。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戰勝無數困難,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因為黨的事業代表了歷史前進的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建設使黨變得堅強而有力。
進一步說,其根本原因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都堅持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從建黨的開拓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革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復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成果,發生了歷史變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初心和使命。初心使黨永遠保持政治本色,使命使黨永遠有前進的動力。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出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出現在黨勇於犧牲、前往後繼的不懈奮鬥中,出現在黨百折不復、越挫越勇的堅強意志中,出現在全黨上下自主邀請、萬死不辭的擔當精神中,出現在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和魚水深情中,出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堅持的黨性修養中。
無論是黨的事業還是黨的建設,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進行,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實現。因此,進一步說明,黨之所以能團結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百年輝煌,是因為基本、重要的關鍵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一具有中國工薪階層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黨,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導向,具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受人民愛戴和支持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始終堅持釋放思想、追求事實、與時俱進、追求現實、沿著正確的路線和道路不斷前進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于堅持黨的領導者,具有優秀的政治領導力、思想領導力、大眾組織力、社會呼籲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富有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怕犧牲、不斷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始終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嚴格管理黨治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始終堅持嚴密的組織體系,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充分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導性和創造性。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廣闊胸懷、善於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具有世界眼光、重視互學鑑定、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黨。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意味著比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多的人口都進入現代化行列,其影響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時為止,中國變成了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建設的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革命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意義,黨的自我革命也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作用。
百年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記住使命,忠誠地慶祝黨的百年生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銘記黨的光輝歷程學習教育黨課講稿[朗讀]
同志們:我們:
黨的十九大報告說:不要忘記初心,一直要做。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這一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凝聚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麼要全面嚴格管理黨,如何全面從嚴格管理黨的歷史課題的全面、深刻的思考。徹底理解這種初心是學習理解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求?
一、保護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不動搖。
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第一位。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所有共產黨員都要自覺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永遠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成立的共產黨,這件事不順利就會掉頭,當時很多人都不在乎,為什麼我們黨的重要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錢,人一走,這錢可能就沒了,去不了**。李大釗因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北京8所高校教職工工資,這8所高校成立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有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
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
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這些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他們7個人不管當漢奸的、當叛徒的,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後只剩2個人依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我們這個黨能從中國政治舞台邊緣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個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澤東,居功至偉。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
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二、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李大釗: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們宣傳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種子撒遍全國各地。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瞿秋白:從容就義。
葉挺:出獄後要求恢復黨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以黨為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98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就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是每一 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忠心於黨始終是黨的好乾部的 基本標準。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 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識,更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思想的堅持和繼承。
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核心要義是對人民的赤膽忠誠。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並首次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來,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出身,黨章中有明確的界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十九大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僕本色,時刻牢記服務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領導就是服務」,必須 樹立公僕意識。如何維護人民的中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四、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不動搖
中華民族燦爛歷史綿延流長,疆域遼闊(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占領了歐洲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西到波斯灣、匈牙利、東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緯60度線以內,並對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區統治了1〜2個半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近代中國的落後讓中國飽嘗亡國滅種的災難,割讓和喪失土地200多萬平方公里。《馬關條約》賠款2.3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賠款9.8億兩白銀。抗日戰爭中人口傷亡在 3480-5000萬人之間。受戰爭損害的人口為2億人。2000萬英烈拋頭顱灑熱血,有名有姓僅330萬人,紅西路軍烈士 21800 多人,僅有6600名有據可查。
實現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夢想。中國共產黨 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突出歷史貢獻。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98年前的中國正處在漫漫長夜難明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在那個時候,人們多麼渴望有一個堅強的政治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她為了把人民大眾從這種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中解脫出來,用了28年的、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4個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從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 年,就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主要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後,我們的國家一窮二白,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鋪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成長需要交學費,我們這麼大一個黨也不例外,當時經歷了10年的,也就是說交了10年的學費,10年的學費讓我們黨吸取了深刻的經驗教訓,所以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依靠偉大智慧帶領全國人民,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是 從1978年12月到現在。在這個時期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主要是進行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住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 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恢復了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從第1顆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到神舟載人航天、蛟龍深海下潛,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到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的**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重要決策,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不動搖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領導中國科學發展的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
**以來,習近平同志捧著一顆為人民做實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來概括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特彆強調,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那麼,為什麼說是全方位的和開創性的?所謂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所謂開創性的,是指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年來,我們靠什麼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靠什麼實現了歷史性變革?根據十九大報告的論述,我們要 從三個方面來把握根本原因,即三個「一」:一個核心、一個理論、一條道路?
一個核心,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一個核心才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生重大歷史改變的時 候,當我們的國家的歷史方位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這個核心就 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凝結起來,集中起來,形成歷史發展的合力。
一個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科學的理論能夠引導著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縱深發展。**以後,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它的強大的理論指導力量。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取得的。
一條道路,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共同發展,開拓前進。我們一直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巳經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取得新的輝煌。
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將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 史性進程必將加速推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說:不要忘記初心,一直要做。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這一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凝聚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麼要全面嚴格管理黨,如何全面從嚴格管理黨的歷史課題的全面、深刻的思考。徹底理解這種初心是學習理解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求?
一、保護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不動搖。
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第一位。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所有共產黨員都要自覺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永遠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成立的共產黨,這件事不順利就會掉頭,當時很多人都不在乎,為什麼我們黨的重要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錢,人一走,這錢可能就沒了,去不了**。李大釗因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北京8所高校教職工工資,這8所高校成立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有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
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採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麼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
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黨開除,1938年張國燾被黨開除。這些人無論從智商、學歷、出身、影響力等方面來看,都不見得會比毛澤東差,其中張國燾是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宣布大會開幕、宣布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只是一個負責會議記錄的書記員。但張國燾最後在國民黨軍統當了特務,中共一大執行主席和國民黨特務聯繫在一起,這是什麼樣的歷史命運?他們7個人不管當漢奸的、當叛徒的,假如歷史是可知的,作為中共的發起人,他們要是知道自己親手成立的黨28年後奪取了全國政權,會做出這麼糊塗的事嗎?他們竟然不相信共產主義了,他們能不糊塗嗎?13個人中,7個人出了問題,4個人犧牲了,最後只剩2個人依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董必武,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我們這個黨能從中國政治舞台邊緣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源自一個一大最不起眼的政治代表,毛澤東,居功至偉。所以初心最重要,理想信念更重要,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放棄了正確的理想信念,也就喪失了做共產黨員的資格,也就不能走到我們中間來?
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告訴我們,「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所以,我們黨反覆強調「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鑄牢堅守信仰的銅牆鐵壁」。
二、堅持黨領導一切的忠心不動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初心的第一要義就是堅定對黨的忠誠。不忘初心,就要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
李大釗:不能因為你們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共產主義,我們宣傳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種子撒遍全國各地。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瞿秋白:從容就義。
葉挺:出獄後要求恢復黨籍。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不移跟黨走,始終以黨為主心骨和堅強領導核心。98年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用一個接一個的勝利和飛躍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沒有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不忘初心,就要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不忘初心,就是要毫不保留忠誠於黨。「對黨忠誠」,是每一 位黨員舉起右手向黨宣誓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時的錚錚誓言,也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基本義務之一。忠心於黨始終是黨的好乾部的 基本標準。
不忘初心,就是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 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時代的需要、人民的共識,更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思想的堅持和繼承。
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不動搖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核心要義是對人民的赤膽忠誠。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並首次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出身本來,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對於中國共產黨的出身,黨章中有明確的界定,「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
十九大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載入新修訂的黨章,成為全體黨員的根本遵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公僕本色,時刻牢記服務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人民」,一個是「服務」。一方面,執政黨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擺正黨與人民的位置。另一方面,「領導就是服務」,必須 樹立公僕意識。如何維護人民的中心地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四、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不動搖
中華民族燦爛歷史綿延流長,疆域遼闊(由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占領了歐洲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西到波斯灣、匈牙利、東到日本、南到越南和柬埔寨、北止北緯60度線以內,並對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區統治了1〜2個半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實屬罕見)。近代中國的落後讓中國飽嘗亡國滅種的災難,割讓和喪失土地200多萬平方公里。《馬關條約》賠款2.3億兩白銀,《辛丑條約》賠款9.8億兩白銀。抗日戰爭中人口傷亡在 3480-5000萬人之間。受戰爭損害的人口為2億人。2000萬英烈拋頭顱灑熱血,有名有姓僅330萬人,紅西路軍烈士 21800 多人,僅有6600名有據可查。
實現中化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中國人民的夢想。中國共產黨 對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了突出歷史貢獻。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98年前的中國正處在漫漫長夜難明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國家命運岌岌可危。在那個時候,人們多麼渴望有一個堅強的政治力量,能夠領導中國人民走上強國富民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了。她為了把人民大眾從這種災難深重、水深火熱的舊中國中解脫出來,用了28年的、懈奮鬥和無數先烈的前赴後繼,先後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4個階段,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當家作主。據中國檔案館記載,從1921年到1949年,短短28 年,就有300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主要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建國後,我們的國家一窮二白,面對積貧積弱的困難局面,從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還是較好地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鋪開了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成長需要交學費,我們這麼大一個黨也不例外,當時經歷了10年的,也就是說交了10年的學費,10年的學費讓我們黨吸取了深刻的經驗教訓,所以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我們黨依靠偉大智慧帶領全國人民,以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開闢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嶄新局面。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是 從1978年12月到現在。在這個時期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主要是進行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這期間,我們黨經受住了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和金融危機等國際風波的影響,經受住了 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恢復了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從第1顆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到神舟載人航天、蛟龍深海下潛,從一窮二白的落後局面到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成功的跨越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黨的**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運籌帷幄,沉著應對,以高瞻遠矚的戰略謀劃,作出一系列關係全局、影響深遠的重要決策,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華民族走上了全面復興、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五、堅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不動搖
今天的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綜合國力全面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歷史和現實雄辯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是不斷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領導中國科學發展的黨;是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祉的黨。只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家才能強盛、民族才能振興、人民才能富裕。
**以來,習近平同志捧著一顆為人民做實事的初心,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十九大報告從十個方面來概括歷史性成就。習近平同志特彆強調,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那麼,為什麼說是全方位的和開創性的?所謂全方位的,是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所謂開創性的,是指我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習近平同志明確提出,這些歷史性變革,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五年來,我們靠什麼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靠什麼實現了歷史性變革?根據十九大報告的論述,我們要 從三個方面來把握根本原因,即三個「一」:一個核心、一個理論、一條道路?
一個核心,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定要有一個核心才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特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生重大歷史改變的時 候,當我們的國家的歷史方位發生重大改變的時候,這個核心就 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把全黨全國人民的智慧凝結起來,集中起來,形成歷史發展的合力。
一個理論,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科學的理論能夠引導著實踐沿著正確的方向縱深發展。**以後,習近平同志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它的強大的理論指導力量。五年來,我們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取得的。
一條道路,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毫不動搖地沿著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共同發展,開拓前進。我們一直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夠發展中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巳經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沿著這條道路,我們才能夠不斷地取得新的輝煌。
我們有幸處在新時代,更有責於新時代。我們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必將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 史性進程必將加速推進。
同志們:
根據讀書班的安排,我做一個交流發言,這個思想交流的考慮是初步的,隨著學習不斷的深入,我一直思考我們黨的怎麼來的,反覆琢磨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這一路走來是怎麼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通過系統學習之後,感覺和以前的理解不一樣了,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這是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始終樹立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面旗幟豎起來。我們黨有了這個初心和使命,那麼這個初心使命實現了嗎?不同的政黨都有不同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了嗎?我覺得我們黨從建黨開始,階段性的使命基本都完成了。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當時的階段性目標是推翻三座大山,讓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這個目標經過28年的奮鬥,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到1978年我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這一階段我們經過探索,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和經驗,也有曲折和教訓。但是,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初步形成和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跨越。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目前,我們中華民族最接近最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曾在郭永懷事跡報告會上說,我們一定要實現我們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就是說,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實現了。目前,我們正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偉大目標邁進。
其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使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之前說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黨都在探索、摸索,革命和建設的活動都走了不少的彎路,但是我們黨自我變革自我修復的能力特彆強,所以最終使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險阻最終走向勝利?
怎麼走向勝利的,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條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建黨初期,我們黨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當時引進作為馬列主義囫圇吞棗,對馬列主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行,但是我們已經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一點上從來沒有動搖過,也可能正是堅持了這個主義,堅定了這個理想信念,我們黨帶領自己的人民軍隊,克服了很多困難,這方面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也很多,這都是奇蹟,大家考慮考慮不是奇蹟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繼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繼續堅定這種理想和信念。其實我本人吧,不能說我和大家一樣,我對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事求是的說,沒有這次學習認識的不那麼深刻,僅僅處於一種字面上,但是經過學習,特別經過昨天的學習,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34頁上,看了之後非常受啟發。我以前認為講政治的話放在第一位,現在感覺確確實實應該堅定這種理想信念,堅定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作為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因為它描述了一個大同社會,它說我們的黨屬於為大多數的人服務的,為大多數的人爭取利益的,為全部人來爭取利益的,沒有任何一個黨為大多數人來爭取利益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聯想到豪邁企業,他們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好的活力,保持這麼好的成效,他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平台理論,為員工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理想平台,這一下子就把最核心的東西,當時我說豪邁,最核心的地方是這個的時候,張總還不是很這麼認為,他沒點頭,沒肯定也沒否定,但是後來的一次聊天中,他說豪邁最核心的東西是平台理論,平台理念,第二核心的東西是合夥理念,第三個問題才能到了創新問題、誠信問題,我覺得和我當時跟他說的這就是他的宗旨就是他的初心,我們干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是幹不成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其實,我們黨在剛剛引來的時候是一種拿來主義,完全的進行複製工作,雖然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中國的國情和俄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走大城市暴動最終全國解放的道路,在俄國是行得通的,但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之前的戰爭失利就是最好的證明。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這28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確立了這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奪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們黨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果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會取得勝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國,實踐檢驗告訴我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建國之後,我們党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49年到1978年這個階段是探索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已經有了結論,無需多說,但是這個階段為什麼後來說到了再不改革開放,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說明我們黨還是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後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人類一切成果吸收為我所用的一條路線,堅持靠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來檢驗問題、驗證問題,只要我們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初心使命,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民族得到復興,那我們的路徑是可以選擇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可以走這條路也可以從那條路過,但是選擇的路徑必須是符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的路徑,這是第二條,是我們全黨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就是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之前我們觀看沂蒙精神的時候,沂蒙精神這個片子拍的是很好,尤其是前半部分,看了之後很受啟發很受觸動,當時一句話說「群眾離開了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引領,群眾就發揮不出群眾的力量」,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引領二字。孫中山先生曾悲憤地講過一句話:「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有多少能人智人,也不僅僅是我們的黨員會自我犧牲,而是在於中國共產黨把這四億人同胞凝聚起來,改變了這一盤散沙的局面,解決了其他政黨都沒有解決好的這個問題。發揮組織群眾、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優勢和潛在力量,在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推出來了一場場革命戰役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離開了群眾就沒有立足點就活不下去。黨和群眾就是水乳相融、生死與共、魚和水的關係,一隻外來的部隊在陌生的地方能有立足點。能從來的時候七千人,到走的時候二十七萬人,這是什麼樣的部隊,也只有共產黨的部隊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是與我們黨的宗旨使命相一致的,我們黨的宗旨使命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成果與群眾共享。為什麼說是一種工作路線,任何的事有了好的思想、思路、舉措,靠什麼去落實,要靠我們的黨員幹部、領導幹部,更要靠我們廣大的群眾,所以毛主席對這件事認識的很深刻,他說我們的辦法都要來源與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要拜人民為師,先當學生後當先生,只有當好學生才能當好先生,他還說我們要做群眾的引領者不要做群眾的尾巴,群眾中總是有先進的分子。所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經驗,同時我們的工作要貫徹到群眾中去也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如果沒有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任何工作都落不到實處。這第三條,是我們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另一個重要法寶?
這三個方面是我個人的體會,具體到我們來說如何踐行初心使命,這三條中本身就找到答案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具體到來說我們的主責主業就是為職工服務,我們怎麼來為職工服務怎麼來維權,第一就是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把上級的決策和基層的實際相結合,符合基層的實際的有益於職工的我們都去辦,不符合基層實際的不利於職工的我們不去辦;第二就是要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路線,我們要一切為了職工群眾一切依靠職工群眾,把職工群眾的理念訴求收集上來,把上級的決策落實下去,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需要把握好的這點?
根據讀書班的安排,我做一個交流發言,這個思想交流的考慮是初步的,隨著學習不斷的深入,我一直思考我們黨的怎麼來的,反覆琢磨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這一路走來是怎麼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通過系統學習之後,感覺和以前的理解不一樣了,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這是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始終樹立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面旗幟豎起來。我們黨有了這個初心和使命,那麼這個初心使命實現了嗎?不同的政黨都有不同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了嗎?我覺得我們黨從建黨開始,階段性的使命基本都完成了。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當時的階段性目標是推翻三座大山,讓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這個目標經過28年的奮鬥,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到1978年我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這一階段我們經過探索,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和經驗,也有曲折和教訓。但是,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初步形成和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跨越。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目前,我們中華民族最接近最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曾在郭永懷事跡報告會上說,我們一定要實現我們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就是說,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實現了。目前,我們正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偉大目標邁進。
其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使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之前說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黨都在探索、摸索,革命和建設的活動都走了不少的彎路,但是我們黨自我變革自我修復的能力特彆強,所以最終使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險阻最終走向勝利?
怎麼走向勝利的,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條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建黨初期,我們黨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當時引進作為馬列主義囫圇吞棗,對馬列主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行,但是我們已經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一點上從來沒有動搖過,也可能正是堅持了這個主義,堅定了這個理想信念,我們黨帶領自己的人民軍隊,克服了很多困難,這方面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也很多,這都是奇蹟,大家考慮考慮不是奇蹟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繼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繼續堅定這種理想和信念。其實我本人吧,不能說我和大家一樣,我對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事求是的說,沒有這次學習認識的不那麼深刻,僅僅處於一種字面上,但是經過學習,特別經過昨天的學習,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34頁上,看了之後非常受啟發。我以前認為講政治的話放在第一位,現在感覺確確實實應該堅定這種理想信念,堅定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作為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因為它描述了一個大同社會,它說我們的黨屬於為大多數的人服務的,為大多數的人爭取利益的,為全部人來爭取利益的,沒有任何一個黨為大多數人來爭取利益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聯想到豪邁企業,他們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好的活力,保持這麼好的成效,他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平台理論,為員工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理想平台,這一下子就把最核心的東西,當時我說豪邁,最核心的地方是這個的時候,張總還不是很這麼認為,他沒點頭,沒肯定也沒否定,但是後來的一次聊天中,他說豪邁最核心的東西是平台理論,平台理念,第二核心的東西是合夥理念,第三個問題才能到了創新問題、誠信問題,我覺得和我當時跟他說的這就是他的宗旨就是他的初心,我們干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是幹不成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其實,我們黨在剛剛引來的時候是一種拿來主義,完全的進行複製工作,雖然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中國的國情和俄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走大城市暴動最終全國解放的道路,在俄國是行得通的,但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之前的戰爭失利就是最好的證明。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這28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確立了這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奪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們黨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果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會取得勝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國,實踐檢驗告訴我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建國之後,我們党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49年到1978年這個階段是探索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已經有了結論,無需多說,但是這個階段為什麼後來說到了再不改革開放,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說明我們黨還是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後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人類一切成果吸收為我所用的一條路線,堅持靠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來檢驗問題、驗證問題,只要我們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初心使命,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民族得到復興,那我們的路徑是可以選擇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可以走這條路也可以從那條路過,但是選擇的路徑必須是符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的路徑,這是第二條,是我們全黨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就是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之前我們觀看沂蒙精神的時候,沂蒙精神這個片子拍的是很好,尤其是前半部分,看了之後很受啟發很受觸動,當時一句話說「群眾離開了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引領,群眾就發揮不出群眾的力量」,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引領二字。孫中山先生曾悲憤地講過一句話:「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有多少能人智人,也不僅僅是我們的黨員會自我犧牲,而是在於中國共產黨把這四億人同胞凝聚起來,改變了這一盤散沙的局面,解決了其他政黨都沒有解決好的這個問題。發揮組織群眾、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優勢和潛在力量,在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推出來了一場場革命戰役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離開了群眾就沒有立足點就活不下去。黨和群眾就是水乳相融、生死與共、魚和水的關係,一隻外來的部隊在陌生的地方能有立足點。能從來的時候七千人,到走的時候二十七萬人,這是什麼樣的部隊,也只有共產黨的部隊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是與我們黨的宗旨使命相一致的,我們黨的宗旨使命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成果與群眾共享。為什麼說是一種工作路線,任何的事有了好的思想、思路、舉措,靠什麼去落實,要靠我們的黨員幹部、領導幹部,更要靠我們廣大的群眾,所以毛主席對這件事認識的很深刻,他說我們的辦法都要來源與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要拜人民為師,先當學生後當先生,只有當好學生才能當好先生,他還說我們要做群眾的引領者不要做群眾的尾巴,群眾中總是有先進的分子。所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經驗,同時我們的工作要貫徹到群眾中去也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如果沒有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任何工作都落不到實處。這第三條,是我們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另一個重要法寶?
這三個方面是我個人的體會,具體到我們來說如何踐行初心使命,這三條中本身就找到答案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具體到來說我們的主責主業就是為職工服務,我們怎麼來為職工服務怎麼來維權,第一就是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把上級的決策和基層的實際相結合,符合基層的實際的有益於職工的我們都去辦,不符合基層實際的不利於職工的我們不去辦;第二就是要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路線,我們要一切為了職工群眾一切依靠職工群眾,把職工群眾的理念訴求收集上來,把上級的決策落實下去,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需要把握好的這點?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奮鬥的100年,是解放思想、追求事實、與時俱進的100年,是創造歷史、創造基礎業、開拓未來的100年。習近平總書記說:很多黨員、幹部和人民大眾要好好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保護黨領導人民創立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繼承世代。我們要深入理解,認真貫徹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歷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首先要解決的是確立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樹立正確歷史觀的根本指南。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黨的歷史總結運用。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必修課。這將學習黨史、國史提高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紀念會議上,在考察革命紀念地的重要活動中,在其他許多重要場合,多次引言歷史、評價歷史、總結歷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為中心,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樣的事關全局的重要歷史問題,表明態度,進行了解釋,全黨的歷史、科學對黨的歷史,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善於運用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宏偉的世界眼光和深遠的歷史視野,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深入揭示歷史規律,深入分析現實問題,深入思考未來發展,為我們學習黨百年歷史提供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我們要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堅持黨和人民立場認識和對待黨歷史,堅持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歷史觀點、觀點和辯證唯物觀點,正確看待黨走過的道路,正確處理政治與學術、歷史與現實、研究與宣傳的關係,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真正學習、研究、宣傳、保護黨百年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漢書藝文志說堅持書,總結歷史,抓住主要根本的東西。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宏偉,氣象萬千。在這麼多內容中,如何把握最主要、最基本的東西?重要的是明確主題和主線是什麼,主流和本質是什麼?
關於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習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人民共同富裕的兩項歷史任務團結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這兩項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
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奮戰28年,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了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大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國際地位大大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偉大的鬥爭、偉大的工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夢想,統一推進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要解決卻沒有解決的難題,做了許多過去想做的事情,推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成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認真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要牢牢把握這些內容,牢牢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
關於黨的歷史主流和本質,可以從黨的不懈奮鬥史、黨的理論探索史和黨的自身建設史來把握。
關於黨的不懈奮鬥史,我們要牢記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做出的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一個方面的根本成就,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分別對應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黨和人民辛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果。這一根本成就是探索、創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實現了中國從數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衰退到根本扭轉命運,繼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立到富裕、強大的偉大飛躍後,分別從5000多年、500多年、60多年的歷史跨度論述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對中華文明的意義、科學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的意義。
關於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個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相結合創立的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科學發展觀、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大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關於黨的本身建設史,我們要牢記兩個工程,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的黨建偉大工程;一個是開放歷史新時期,黨提出的黨建新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己建設的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深刻理解其中寶貴的經驗和重要啟示。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戰勝無數困難,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因為黨的事業代表了歷史前進的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建設使黨變得堅強而有力。
進一步說,其根本原因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都堅持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從建黨的開拓地到新中國成立的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復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成果,發生了歷史變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初心和使命。初心使黨永遠保持政治本色,使命使黨永遠有前進的動力。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出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出現在黨勇於犧牲、前往後繼的不懈奮鬥中,出現在黨百折不復、越挫越勇的堅強意志中,出現在全黨上下自主邀請、萬死不辭的擔當精神中,出現在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和魚水深情中,出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堅持的黨性修養中。
無論是黨的事業還是黨的建設,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進行,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實現。因此,進一步說明,黨之所以能團結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百年輝煌,是因為基本、重要的關鍵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一具有中國工薪階層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黨,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導向,具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受人民愛戴和支持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始終堅持釋放思想、追求事實、與時俱進、追求現實、沿著正確的路線和道路不斷前進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于堅持黨的領導者,具有優秀的政治領導力、思想領導力、大眾組織力、社會呼籲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富有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怕犧牲、不斷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始終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嚴格管理黨治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始終堅持嚴密的組織體系,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充分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導性和創造性。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廣闊胸懷、善於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具有世界眼光、重視互學鑑定、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黨。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意味著比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多的人口都進入現代化行列,其影響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時為止,中國變成了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建設的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革命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意義,黨的自我革命也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作用。
百年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記住使命,忠誠地慶祝黨的百年生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黨歷史的重要論述為指導。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首先要解決的是確立正確的歷史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樹立正確歷史觀的根本指南。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非常重視黨的歷史總結運用。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必修課。這將學習黨史、國史提高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大黨史事件和重要黨史人物的紀念會議上,在考察革命紀念地的重要活動中,在其他許多重要場合,多次引言歷史、評價歷史、總結歷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為中心,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樣的事關全局的重要歷史問題,表明態度,進行了解釋,全黨的歷史、科學對黨的歷史,重視學習黨的歷史,善於運用黨的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以宏偉的世界眼光和深遠的歷史視野,科學總結歷史經驗,深入揭示歷史規律,深入分析現實問題,深入思考未來發展,為我們學習黨百年歷史提供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我們要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歷史的重要論述,堅持黨性原則和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堅持黨和人民立場認識和對待黨歷史,堅持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歷史觀點、觀點和辯證唯物觀點,正確看待黨走過的道路,正確處理政治與學術、歷史與現實、研究與宣傳的關係,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真正學習、研究、宣傳、保護黨百年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準確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
漢書藝文志說堅持書,總結歷史,抓住主要根本的東西。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宏偉,氣象萬千。在這麼多內容中,如何把握最主要、最基本的東西?重要的是明確主題和主線是什麼,主流和本質是什麼?
關於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習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人民共同富裕的兩項歷史任務團結引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這兩項歷史任務而不懈奮鬥,這的歷史發展主題和主線。
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奮戰28年,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了完成這兩項歷史任務,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大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綜合國力大大提高,國際地位大大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偉大的鬥爭、偉大的工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夢想,統一推進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要解決卻沒有解決的難題,做了許多過去想做的事情,推進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成就,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認真學習黨的百年歷史,就要牢牢把握這些內容,牢牢把握黨的歷史主題和主線。
關於黨的歷史主流和本質,可以從黨的不懈奮鬥史、黨的理論探索史和黨的自身建設史來把握。
關於黨的不懈奮鬥史,我們要牢記黨團結帶領人民為中華民族做出的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一個方面的根本成就,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三個方面的偉大歷史貢獻,分別對應革命、建設、改革三個歷史時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命運,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黨和人民辛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果。這一根本成就是探索、創造、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實現了中國從數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從衰退到根本扭轉命運,繼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立到富裕、強大的偉大飛躍後,分別從5000多年、500多年、60多年的歷史跨度論述了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對中華文明的意義、科學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的意義。
關於黨的理論探索史,我們要記住兩次飛躍,兩個理論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第一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相結合創立的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取得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的科學發展觀、以習近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大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關於黨的本身建設史,我們要牢記兩個工程,一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提出的黨建偉大工程;一個是開放歷史新時期,黨提出的黨建新偉大工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黨不斷加強和改善自己建設的歷史。
學習黨的百年歷史要深刻理解其中寶貴的經驗和重要啟示。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戰勝無數困難,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因為黨的事業代表了歷史前進的方向和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建設使黨變得堅強而有力。
進一步說,其根本原因是,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中國共產黨都堅持為中國人民謀求幸福,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從建黨的開拓地到新中國成立的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復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成果,發生了歷史變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初心和使命。初心使黨永遠保持政治本色,使命使黨永遠有前進的動力。這一初心和使命一直出現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出現在黨勇於犧牲、前往後繼的不懈奮鬥中,出現在黨百折不復、越挫越勇的堅強意志中,出現在全黨上下自主邀請、萬死不辭的擔當精神中,出現在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和魚水深情中,出現在中國共產黨人自覺堅持的黨性修養中。
無論是黨的事業還是黨的建設,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進行,不忘初心,不忘使命,必須在黨的指導下實現。因此,進一步說明,黨之所以能團結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百年輝煌,是因為基本、重要的關鍵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一具有中國工薪階層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性質的黨,始終堅持以科學理論為導向,具有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和明確目標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深受人民愛戴和支持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始終堅持釋放思想、追求事實、與時俱進、追求現實、沿著正確的路線和道路不斷前進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敢于堅持黨的領導者,具有優秀的政治領導力、思想領導力、大眾組織力、社會呼籲力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富有鬥爭精神、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怕犧牲、不斷奮鬥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重視自身建設、始終堅定不移推進自我革命、嚴格管理黨治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黨。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始終堅持嚴密的組織體系,保證全黨的團結統一,充分調動全黨的積極性、主導性和創造性。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廣闊胸懷、善於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是具有世界眼光、重視互學鑑定、獨立自主、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黨。
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意味著比現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人口多的人口都進入現代化行列,其影響必然是世界性的。到那時為止,中國變成了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建設的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社會革命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意義,黨的自我革命也更充分地展示了其偉大的歷史作用。
百年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我們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中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記住使命,忠誠地慶祝黨的百年生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同志們:
根據讀書班的安排,我做一個交流發言,這個思想交流的考慮是初步的,隨著學習不斷的深入,我一直思考我們黨的怎麼來的,反覆琢磨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這一路走來是怎麼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通過系統學習之後,感覺和以前的理解不一樣了,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這是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始終樹立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面旗幟豎起來。我們黨有了這個初心和使命,那麼這個初心使命實現了嗎?不同的政黨都有不同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了嗎?我覺得我們黨從建黨開始,階段性的使命基本都完成了。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當時的階段性目標是推翻三座大山,讓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這個目標經過28年的奮鬥,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到1978年我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這一階段我們經過探索,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和經驗,也有曲折和教訓。但是,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初步形成和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跨越。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目前,我們中華民族最接近最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曾在郭永懷事跡報告會上說,我們一定要實現我們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就是說,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實現了。目前,我們正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偉大目標邁進。
其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使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之前說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黨都在探索、摸索,革命和建設的活動都走了不少的彎路,但是我們黨自我變革自我修復的能力特彆強,所以最終使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險阻最終走向勝利?
怎麼走向勝利的,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條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建黨初期,我們黨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當時引進作為馬列主義囫圇吞棗,對馬列主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行,但是我們已經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一點上從來沒有動搖過,也可能正是堅持了這個主義,堅定了這個理想信念,我們黨帶領自己的人民軍隊,克服了很多困難,這方面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也很多,這都是奇蹟,大家考慮考慮不是奇蹟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繼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繼續堅定這種理想和信念。其實我本人吧,不能說我和大家一樣,我對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事求是的說,沒有這次學習認識的不那麼深刻,僅僅處於一種字面上,但是經過學習,特別經過昨天的學習,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34頁上,看了之後非常受啟發。我以前認為講政治的話放在第一位,現在感覺確確實實應該堅定這種理想信念,堅定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作為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因為它描述了一個大同社會,它說我們的黨屬於為大多數的人服務的,為大多數的人爭取利益的,為全部人來爭取利益的,沒有任何一個黨為大多數人來爭取利益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聯想到豪邁企業,他們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好的活力,保持這麼好的成效,他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平台理論,為員工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理想平台,這一下子就把最核心的東西,當時我說豪邁,最核心的地方是這個的時候,張總還不是很這麼認為,他沒點頭,沒肯定也沒否定,但是後來的一次聊天中,他說豪邁最核心的東西是平台理論,平台理念,第二核心的東西是合夥理念,第三個問題才能到了創新問題、誠信問題,我覺得和我當時跟他說的這就是他的宗旨就是他的初心,我們干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是幹不成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其實,我們黨在剛剛引來的時候是一種拿來主義,完全的進行複製工作,雖然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中國的國情和俄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走大城市暴動最終全國解放的道路,在俄國是行得通的,但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之前的戰爭失利就是最好的證明。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這28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確立了這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奪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們黨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果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會取得勝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國,實踐檢驗告訴我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建國之後,我們党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49年到1978年這個階段是探索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已經有了結論,無需多說,但是這個階段為什麼後來說到了再不改革開放,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說明我們黨還是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後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人類一切成果吸收為我所用的一條路線,堅持靠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來檢驗問題、驗證問題,只要我們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初心使命,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民族得到復興,那我們的路徑是可以選擇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可以走這條路也可以從那條路過,但是選擇的路徑必須是符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的路徑,這是第二條,是我們全黨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就是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之前我們觀看沂蒙精神的時候,沂蒙精神這個片子拍的是很好,尤其是前半部分,看了之後很受啟發很受觸動,當時一句話說「群眾離開了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引領,群眾就發揮不出群眾的力量」,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引領二字。孫中山先生曾悲憤地講過一句話:「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有多少能人智人,也不僅僅是我們的黨員會自我犧牲,而是在於中國共產黨把這四億人同胞凝聚起來,改變了這一盤散沙的局面,解決了其他政黨都沒有解決好的這個問題。發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優勢和潛在力量,在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推出來了一場場革命戰役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離開了群眾就沒有立足點就活不下去。黨和群眾就是水乳相融、生死與共、魚和水的關係,一隻外來的部隊在陌生的地方能有立足點。能從來的時候七千人,到走的時候二十七萬人,這是什麼樣的部隊,也只有共產黨的部隊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是與我們黨的宗旨使命相一致的,我們黨的宗旨使命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成果與群眾共享。為什麼說是一種工作路線,任何的事有了好的思想、思路、舉措,靠什麼去落實,要靠我們的黨員幹部、領導幹部,更要靠我們廣大的群眾,所以毛主席對這件事認識的很深刻,他說我們的辦法都要來源與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要拜人民為師,先當學生後當先生,只有當好學生才能當好先生,他還說我們要做群眾的引領者不要做群眾的尾巴,群眾中總是有先進的分子。所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經驗,同時我們的工作要貫徹到群眾中去也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如果沒有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任何工作都落不到實處。這第三條,是我們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另一個重要法寶?
這三個方面是我個人的體會,具體到我們工會來說如何踐行初心使命,這三條中本身就找到答案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具體到工會來說我們的主責主業就是為職工服務,我們怎麼來為職工服務怎麼來維權,第一就是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把上級的決策和基層的實際相結合,符合基層的實際的有益於職工的我們都去辦,不符合基層實際的不利於職工的我們不去辦;第二就是要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路線,我們要一切為了職工群眾一切依靠職工群眾,把職工群眾的理念訴求收集上來,把上級的決策落實下去,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需要把握好的這點?
根據讀書班的安排,我做一個交流發言,這個思想交流的考慮是初步的,隨著學習不斷的深入,我一直思考我們黨的怎麼來的,反覆琢磨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我們黨這一路走來是怎麼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通過系統學習之後,感覺和以前的理解不一樣了,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是什麼。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這是我黨自建黨以來就始終樹立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面旗幟豎起來。我們黨有了這個初心和使命,那麼這個初心使命實現了嗎?不同的政黨都有不同的初心和使命,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了嗎?我覺得我們黨從建黨開始,階段性的使命基本都完成了。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當時的階段性目標是推翻三座大山,讓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這個目標經過28年的奮鬥,我們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49年到1978年我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這一階段我們經過探索,探索的過程中有成功和經驗,也有曲折和教訓。但是,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黨確立了改革開放的路線,初步形成和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跨越。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正在從富起來向強起來邁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目前,我們中華民族最接近最有可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書記曾在郭永懷事跡報告會上說,我們一定要實現我們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就是說,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實現了。目前,我們正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這一偉大目標邁進。
其次,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採取了哪些措施使我們黨從一個勝利走向了另一個勝利?之前說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黨都在探索、摸索,革命和建設的活動都走了不少的彎路,但是我們黨自我變革自我修復的能力特彆強,所以最終使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個困難險阻最終走向勝利?
怎麼走向勝利的,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條:
第一條就是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從建黨初期,我們黨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當時引進作為馬列主義囫圇吞棗,對馬列主義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還不行,但是我們已經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這一點上從來沒有動搖過,也可能正是堅持了這個主義,堅定了這個理想信念,我們黨帶領自己的人民軍隊,克服了很多困難,這方面我們看到的影視劇也很多,這都是奇蹟,大家考慮考慮不是奇蹟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繼續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繼續堅定這種理想和信念。其實我本人吧,不能說我和大家一樣,我對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事求是的說,沒有這次學習認識的不那麼深刻,僅僅處於一種字面上,但是經過學習,特別經過昨天的學習,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34頁上,看了之後非常受啟發。我以前認為講政治的話放在第一位,現在感覺確確實實應該堅定這種理想信念,堅定將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作為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因為它描述了一個大同社會,它說我們的黨屬於為大多數的人服務的,為大多數的人爭取利益的,為全部人來爭取利益的,沒有任何一個黨為大多數人來爭取利益的。
這一點我們可以聯想到豪邁企業,他們為什麼能保持這麼好的活力,保持這麼好的成效,他的宗旨是什麼,就是平台理論,為員工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理想平台,這一下子就把最核心的東西,當時我說豪邁,最核心的地方是這個的時候,張總還不是很這麼認為,他沒點頭,沒肯定也沒否定,但是後來的一次聊天中,他說豪邁最核心的東西是平台理論,平台理念,第二核心的東西是合夥理念,第三個問題才能到了創新問題、誠信問題,我覺得和我當時跟他說的這就是他的宗旨就是他的初心,我們干任何事情如果沒有道德的制高點和思想的制高點是幹不成的,這是第一條?
第二條就是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就是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時代化、大眾化。其實,我們黨在剛剛引來的時候是一種拿來主義,完全的進行複製工作,雖然他們的目標是一樣的,但是中國的國情和俄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走大城市暴動最終全國解放的道路,在俄國是行得通的,但它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之前的戰爭失利就是最好的證明。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這28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確立了這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奪去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我們黨如果不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如果照搬照抄別國的東西,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會取得勝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共產黨最終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國,實踐檢驗告訴我們這條道路是正確的。建國之後,我們党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從1949年到1978年這個階段是探索的階段,這個階段我們黨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已經有了結論,無需多說,但是這個階段為什麼後來說到了再不改革開放,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說明我們黨還是沒有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路線。後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們黨堅持改革開放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人類一切成果吸收為我所用的一條路線,堅持靠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來檢驗問題、驗證問題,只要我們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初心使命,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讓民族得到復興,那我們的路徑是可以選擇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可以走這條路也可以從那條路過,但是選擇的路徑必須是符合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的路徑,這是第二條,是我們全黨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就是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之前我們觀看沂蒙精神的時候,沂蒙精神這個片子拍的是很好,尤其是前半部分,看了之後很受啟發很受觸動,當時一句話說「群眾離開了共產黨,沒有共產黨的引領,群眾就發揮不出群眾的力量」,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引領二字。孫中山先生曾悲憤地講過一句話:「四萬萬中國人,一盤散沙而已。」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有多少能人智人,也不僅僅是我們的黨員會自我犧牲,而是在於中國共產黨把這四億人同胞凝聚起來,改變了這一盤散沙的局面,解決了其他政黨都沒有解決好的這個問題。發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團結群眾的工作優勢和潛在力量,在群眾的支持下建立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推出來了一場場革命戰役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離開了群眾就沒有立足點就活不下去。黨和群眾就是水乳相融、生死與共、魚和水的關係,一隻外來的部隊在陌生的地方能有立足點。能從來的時候七千人,到走的時候二十七萬人,這是什麼樣的部隊,也只有共產黨的部隊才能做到這一點,這也是與我們黨的宗旨使命相一致的,我們黨的宗旨使命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成果與群眾共享。為什麼說是一種工作路線,任何的事有了好的思想、思路、舉措,靠什麼去落實,要靠我們的黨員幹部、領導幹部,更要靠我們廣大的群眾,所以毛主席對這件事認識的很深刻,他說我們的辦法都要來源與群眾,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要拜人民為師,先當學生後當先生,只有當好學生才能當好先生,他還說我們要做群眾的引領者不要做群眾的尾巴,群眾中總是有先進的分子。所以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經驗,同時我們的工作要貫徹到群眾中去也要依靠群眾的力量,如果沒有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我們的任何工作都落不到實處。這第三條,是我們黨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另一個重要法寶?
這三個方面是我個人的體會,具體到我們工會來說如何踐行初心使命,這三條中本身就找到答案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振興,具體到工會來說我們的主責主業就是為職工服務,我們怎麼來為職工服務怎麼來維權,第一就是要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要把上級的決策和基層的實際相結合,符合基層的實際的有益於職工的我們都去辦,不符合基層實際的不利於職工的我們不去辦;第二就是要堅持從職工群眾中來到職工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工作路線,我們要一切為了職工群眾一切依靠職工群眾,把職工群眾的理念訴求收集上來,把上級的決策落實下去,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需要把握好的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