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以及理論思維是我們黨執政以及不斷前進的重要保障,而理論學習、理論思維與歷史學習、歷史思維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從歷史中了解理論形成的國情、世情及其淵源,才能學懂原文、悟透原理,深刻理解理論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等,才能在理論和歷史融會貫通中把握未來。
理論學習要從歷史大勢中理解、洞察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曾鮮明指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係。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同樣,理論學習只有放在當時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才是從歷史實踐中去理解、洞察和研究理論,才能在歷史實踐中學會總結、提煉理論的方法和能力。回首一部滿載著崢嶸歲月的黨史,它記錄著一代代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浴血奮戰、團結奮鬥的光榮歷史,更記載著黨的光輝理論、寶貴經驗、優良作風。作為黨員幹部,只有堅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學習黨的歷史、提升理論修養,才能真正掌握蘊含在歷史和理論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才能在在歷史的大勢中深度地掌握黨的理論成果,使理論成果內化為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轉化為人生路途中的不竭動力。
理論學習要從歷史大道中學習、思考和踐行。毛澤東同志曾告誡全黨:「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事實證明,從理論的高度研讀歷史與從歷史的維度學習理論是辯證統一的。「欲知大道,必先讀史。」只有了解黨的奮鬥歷史,解讀好人民為何在歷史和現實中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是如何打破僵局、步步深入推進的……在研讀黨的歷史,特別是在黨的歷史中深入地研讀黨的理論,才能看清黨的歷史的脈絡和規律,才能把握黨的歷史的大勢和主流,更加堅定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闢出來的正確道路。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的營養劑,只有深入的學習、思考,將黨的誕生史學深,深刻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能理解「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的國之自信;將黨的成長史學透,使為民之本色內化於心,才能更加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將黨的優秀代表學活,使忠誠乾淨擔當成為黨員幹部的信念,才能做一個有信仰與激情、責任與擔當、人格與情懷的合格共產黨員。
理論學習要從歷史大邏輯中把握、謀劃和開拓。「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飽含智慧。歷史記載著一個民族的興衰起伏,隱藏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基因,一定意義上,歷史學也是未來學,只有正確的認識歷史,才能更好地開創未來,只有以明澈的歷史大視野、清晰的歷史大邏輯讀黨史,才能在新時代不斷地豐富創造理論,才能從歷史的深處把握現在。回顧黨的歷史,我們黨總是能夠在歷史的重要時間節點上找到正確的道路,關鍵在於我們黨善於從歷史的大邏輯中找尋實踐探索的方向。因此,理論學習既要放在革命抗戰年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的歷史進程,同時要放在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放在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尋求現代化途徑,以及解決人類問題的歷史視野中考察,才能更加的符合中國當下的國情、世情。恩格斯說「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深入的學習黨史、銘記黨史,就會真正的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深入的學習黨的歷史,就能從中找尋勝利的源頭,吸取智慧、經驗、意志和力量,從而夯實個人的理想信念,繼承優良作風,傳承紅色基因,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強有力,讓中華民族始終沿著人間的正道浩蕩前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1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3篇[朗讀]
今年是建黨100周年,一百年的風風雨雨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鬥、勇於抗爭的精神,一百年來,在風雲激盪的歷史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奮勇前進,向時代交出了優異的答卷。一百年間,黨帶領人民接續奮鬥創造不朽傳奇,中國共產黨奮鬥史詩凝聚著一往無前、高歌行進的強大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學習黨史,銘記黨史,不斷激勵我們內心向黨靠攏,向黨學習,學習黨的奮鬥歷史,鬥爭歷史,改革歷史,建設歷史,不斷激發我們內心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好的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獻策獻力。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要不斷的強化擔當意識,堅守初心,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加強黨性鍛鍊,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要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先賢那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旗幟鮮明,經得起大風大浪考驗。黨史昭示,只有堅持做到對黨絕對忠誠,才能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對照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必須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則、政治品質,把牢政治方向,嚴守政治規矩,遵守政治紀律,保持政治本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並落實在各個方面、各項工作上,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定力,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政治修養。從此種意義上講,我們更應該自覺學習黨史,經常溫習黨史,用黨史築牢思想之「基」,夯實政治之「本」、補足精神之「鈣」,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黨史、新中國史正是我們夯實思想根基、永葆政治本色、錘鍊工作作風、增強工作本領、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自我修養的「理想導師」。困惑之時,讀一讀,會豁然開朗;
煩躁之時,看一看,能平心靜氣;清閒之時,翻一翻,亦開卷有益。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我們要不斷的強化擔當意識,堅守初心,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加強黨性鍛鍊,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要像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先賢那樣,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旗幟鮮明,經得起大風大浪考驗。黨史昭示,只有堅持做到對黨絕對忠誠,才能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對照黨史、新中國史,我們必須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則、政治品質,把牢政治方向,嚴守政治規矩,遵守政治紀律,保持政治本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並落實在各個方面、各項工作上,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定力,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政治修養。從此種意義上講,我們更應該自覺學習黨史,經常溫習黨史,用黨史築牢思想之「基」,夯實政治之「本」、補足精神之「鈣」,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黨史、新中國史正是我們夯實思想根基、永葆政治本色、錘鍊工作作風、增強工作本領、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自我修養的「理想導師」。困惑之時,讀一讀,會豁然開朗;
煩躁之時,看一看,能平心靜氣;清閒之時,翻一翻,亦開卷有益。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同黨外人士共迎新春時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新春,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是一切新生命的起點。在這樣的日子裡品讀黨史,翻動書頁間,更能觸摸到那百年來仍舊充滿活力的「脈動」,正如春天裡一首優美的歌。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春天的風是柔和的,卻又不失力量。它那承襲自寒冬的溫度,自有一幅凌然不可侵犯的傲骨。1920年2月,「五四運動」的餘波尚在,巴黎和會給全體中國人留下的屈辱傷痕仍在流血,當時的知識界空有救國圖存的熱情,卻像籠中之鳥,找不到變革的方向。此時,在浙江義烏一個小村莊裡,陳望道先生避開前後熙攘的人群,寫下了這段經典譯文——「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這本《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本的誕生,正如一陣春風,吹開了思想的樊籠,建立起了中國革命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此後,又有無數的知識分子加入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行動中來,這一縷風一夜吹綠江南岸,給了早期嚮往共產黨的同志們建黨的信心——「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你聽那春風自由穿梭過原野,在歌唱希望。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春雷是雨的協奏曲,每當閃電劃破天際,轟隆隆的雷聲緊接而來,萬物甦醒,猶如新生。有一首老歌唱道:「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開放正如一道滾滾春雷,衝破思想桎梏,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開啟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反而讓我們對自己的道路更加堅定,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此後,黨的十二大召開,在開放的積極探索中,我們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了結論——「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你聽那春雷雄渾有力的歌聲,在稱頌改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的雨像一層輕紗,朦朧而又溫柔地籠罩整個大地,於細微處滋潤萬物。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百年風雨,百年輝煌,我們經過奮鬥,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現代化強國的建設道路上可能還會有新的困難和挑戰。但就像去年那場艱苦卓絕的疫情攻堅戰一樣,只要廣大黨員幹部牢記「人民至上」的情懷,化為春,化為雨,緊緊團結群眾、帶領群眾,我們就能發揮制度優勢,打贏攻堅戰,享受今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熱鬧繁華。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點上,更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你聽那春雨義無反顧沖向泥土,在擁抱團結。
「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走得向多遠的未來。」身為黨的基層幹部,多讀史、多學史、多思史,便能從黨史中汲取勃勃生機和力量。讓我們一起側耳傾聽春天的聲音,聽這一首有關「希望」「改革」「團結」的大合唱。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春天的風是柔和的,卻又不失力量。它那承襲自寒冬的溫度,自有一幅凌然不可侵犯的傲骨。1920年2月,「五四運動」的餘波尚在,巴黎和會給全體中國人留下的屈辱傷痕仍在流血,當時的知識界空有救國圖存的熱情,卻像籠中之鳥,找不到變革的方向。此時,在浙江義烏一個小村莊裡,陳望道先生避開前後熙攘的人群,寫下了這段經典譯文——「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徘徊。」這本《共產黨宣言》中文版本的誕生,正如一陣春風,吹開了思想的樊籠,建立起了中國革命者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此後,又有無數的知識分子加入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行動中來,這一縷風一夜吹綠江南岸,給了早期嚮往共產黨的同志們建黨的信心——「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你聽那春風自由穿梭過原野,在歌唱希望。
「千紅萬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聲。」春雷是雨的協奏曲,每當閃電劃破天際,轟隆隆的雷聲緊接而來,萬物甦醒,猶如新生。有一首老歌唱道:「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開放正如一道滾滾春雷,衝破思想桎梏,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開啟了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反而讓我們對自己的道路更加堅定,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此後,黨的十二大召開,在開放的積極探索中,我們黨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了結論——「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你聽那春雷雄渾有力的歌聲,在稱頌改革。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的雨像一層輕紗,朦朧而又溫柔地籠罩整個大地,於細微處滋潤萬物。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百年風雨,百年輝煌,我們經過奮鬥,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現代化強國的建設道路上可能還會有新的困難和挑戰。但就像去年那場艱苦卓絕的疫情攻堅戰一樣,只要廣大黨員幹部牢記「人民至上」的情懷,化為春,化為雨,緊緊團結群眾、帶領群眾,我們就能發揮制度優勢,打贏攻堅戰,享受今日「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的熱鬧繁華。站在新的一百年的起點上,更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個自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你聽那春雨義無反顧沖向泥土,在擁抱團結。
「看得見多遠的過去,就能走得向多遠的未來。」身為黨的基層幹部,多讀史、多學史、多思史,便能從黨史中汲取勃勃生機和力量。讓我們一起側耳傾聽春天的聲音,聽這一首有關「希望」「改革」「團結」的大合唱。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