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黨史,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和踐行初心使命。只有學習黨所走過的艱辛曲折的奮鬥歷程,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脈絡,認清歷史事實,才能更加深刻認識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激發責任擔當,矢志不渝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學好黨史,才能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學習黨史,深入了解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創造的歷程,才能真正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學好黨史,才能牢記和踐行黨的宗旨,辦實事、開新局。只有學好黨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通過切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開創工作新局面。
要汲取百年黨史力量,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
旗幟鮮明講政治。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行業各項目標任務落實落地。
全力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深入開展「我為煙農辦實事」實踐活動,全系統煙葉工作人員每人包靠5名煙農,股級以上幹部再掛靠5個植煙村,副科級以上幹部聯繫3個植煙鄉鎮,通過包靠聯繫,一是促進幹部職工學好黨史,錘鍊黨性修養,改進工作作風;二是為煙農解決生產生活難題,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三是突破煙葉生產存在的瓶頸問題,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
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汲取運用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成功應對風險挑戰的智慧和經驗,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持黨建、管理、創新與業務深度融合,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完善煙葉管理體系,提升工作水平。堅持以煙農為中心,推進組織方式、作業方式、服務方式、產業發展模式轉型升級,促進生產減工降本、煙農持續增收。堅持「中棵煙」發展方向,強化輪作和品種兩個基礎,完善「三項技術」,打造均質化、特色化、綠色化品牌,提高市場信譽。堅持規範發展,抓好全面審計和問題整改,不斷提升規範管理水平,為煙葉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研討發言材料[朗讀]
「四史」學習不能浮於表面,不能滿足於對一般史實的了解,還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探索重大歷史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正確地揭示本質、把握規律,深刻認識和正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主題,從而站穩政治立場,保證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方向。
結合當下來說,就是要有家國情懷,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四史」學習教育與學思踐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錘鍊提升自身科學理論素養,在學懂弄通做實中切實解決思想根子問題。
三、篤行致知,在「四史」學習中提高工作能力。學史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進程中,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過程。
青年幹部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局面時常會感到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卻對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無從下手。其實,通過學習「四史」便可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顧歷史,很多問題都可以從以往的先例中有所參考借鑑。在研究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再加以綜合分析、科學判斷、靈活運用,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以理論指導實踐,最終提升工作能力。
學史更要創新驅動。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逐步發展壯大,在攻堅克難中不斷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國家不斷進行各種改革完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了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上。
組工幹部的高標準嚴要求,使得大家養成了嚴謹細緻、堅持原則等優良品質。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摒棄照抄照搬、保守教條的慣性思維,去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組織工作。一場疫情推動了網上購物、雲上生活。一網通辦、視頻會議、雲上面試、直播帶貨等等新興事物的興起,都需要我們創新實踐走在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趨勢下,更要把創新作為組織工作的重頭戲,切實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貫徹好、實踐好。
作為青年人,更要破除慣性思維、擺脫依賴路徑、跳出舒適圈,注入新鮮活力,努力做一名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的組工幹部,不斷涵養組工幹部的「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領」。
結合當下來說,就是要有家國情懷,始終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四史」學習教育與學思踐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錘鍊提升自身科學理論素養,在學懂弄通做實中切實解決思想根子問題。
三、篤行致知,在「四史」學習中提高工作能力。學史是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進程中,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過程。
青年幹部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局面時常會感到能力不足、本領恐慌,卻對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無從下手。其實,通過學習「四史」便可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顧歷史,很多問題都可以從以往的先例中有所參考借鑑。在研究和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再加以綜合分析、科學判斷、靈活運用,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以理論指導實踐,最終提升工作能力。
學史更要創新驅動。我們的黨和國家能夠逐步發展壯大,在攻堅克難中不斷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國家不斷進行各種改革完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在了邁向現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上。
組工幹部的高標準嚴要求,使得大家養成了嚴謹細緻、堅持原則等優良品質。但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摒棄照抄照搬、保守教條的慣性思維,去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組織工作。一場疫情推動了網上購物、雲上生活。一網通辦、視頻會議、雲上面試、直播帶貨等等新興事物的興起,都需要我們創新實踐走在前。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趨勢下,更要把創新作為組織工作的重頭戲,切實將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貫徹好、實踐好。
作為青年人,更要破除慣性思維、擺脫依賴路徑、跳出舒適圈,注入新鮮活力,努力做一名充滿激情、富於創造、勇於擔當的組工幹部,不斷涵養組工幹部的「高境界、大格局、真本領」。
練就真本領為民干實事。
學習黨史強擔當,真正練就幹事、成事的寬肩膀和真本領。通過學習黨史,我們領悟到,基層幹部在其位就要有擔當,讓擔當成為幹事創業的主旋律。一是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頭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認真組織開展黨史競賽、黨員微黨課等活動,併到紅色革命遺址聆聽先烈奮鬥歷程,補足精神之鈣。二是著力打造堅強堡壘。堅持把嚴肅換屆紀律擺在突出位置,圍繞配優建強社區班子,本著兩屆十年的標準去物色社區支部書記,深入開展「六知六問六化解」「大討論、大起底、大反思」等活動,掃清換屆障礙。目前,瀛州路街道32個社區支部換屆全部高標準完成。三是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堅持把群眾的「小事看大、遠事看近、實事辦好」,集體產權交易全部進入交易中心,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氣代煤工作,7324戶均通氣並正常使用,硬化道路32公里,安裝路燈560盞。
學習黨史增幹勁,以「首戰即決戰」的戰鬥姿態強力推進「拆促暢增優」活動。牢固樹立「大幹不難,小干不易」理念,讓「干」和「嚴細深實快」成為瀛州大地上的最強音。一是拆違建。堅持「快」字提速,提前布局、全員發動,注重「攻心」為上,自拆為主,帶頭「開門辦公」。目前,已拆除違建、臨建152處,共8.23萬平方米。二是增綠量。搶抓今春時節,完成古洋河景觀帶等地植樹造林65公頃,在社區遊園、街巷兩側、社區出入口增種花卉品種27類、24700餘平方米。三是優環境。打造精品庭院811個、美麗庭院6684個,完成無害化廁所改造3196戶,建成污水收集池336個。
學習黨史開新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成效。一是聚焦征地求突破。征拆工作堅持在田間地頭解決問題,14天完成英華學校120戶共180畝校區用地的房屋拆遷、土地徵收和地表清理;3個月完成九街新村114戶整體拆遷工作;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我們戴著口罩講政策、隔著院牆做工作,28天完成賈莊片區163戶400畝征地拆遷任務。近年來,共完成征地任務3100餘畝,直接增加土地出讓金61億元,確保了東部新城順利啟動和重點城建、民生項目如期落地。二是聚焦招商求發展。組建專項招商組,時時處處盯著項目看、圍著項目轉。三是聚焦項目求實效。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攻堅」,目前共有千萬元以上在建項目1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簽約擬建項目9個,謀劃在談項目6個。做到了在建一批、簽約一批、謀劃一批。
學習黨史強擔當,真正練就幹事、成事的寬肩膀和真本領。通過學習黨史,我們領悟到,基層幹部在其位就要有擔當,讓擔當成為幹事創業的主旋律。一是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帶頭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認真組織開展黨史競賽、黨員微黨課等活動,併到紅色革命遺址聆聽先烈奮鬥歷程,補足精神之鈣。二是著力打造堅強堡壘。堅持把嚴肅換屆紀律擺在突出位置,圍繞配優建強社區班子,本著兩屆十年的標準去物色社區支部書記,深入開展「六知六問六化解」「大討論、大起底、大反思」等活動,掃清換屆障礙。目前,瀛州路街道32個社區支部換屆全部高標準完成。三是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堅持把群眾的「小事看大、遠事看近、實事辦好」,集體產權交易全部進入交易中心,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氣代煤工作,7324戶均通氣並正常使用,硬化道路32公里,安裝路燈560盞。
學習黨史增幹勁,以「首戰即決戰」的戰鬥姿態強力推進「拆促暢增優」活動。牢固樹立「大幹不難,小干不易」理念,讓「干」和「嚴細深實快」成為瀛州大地上的最強音。一是拆違建。堅持「快」字提速,提前布局、全員發動,注重「攻心」為上,自拆為主,帶頭「開門辦公」。目前,已拆除違建、臨建152處,共8.23萬平方米。二是增綠量。搶抓今春時節,完成古洋河景觀帶等地植樹造林65公頃,在社區遊園、街巷兩側、社區出入口增種花卉品種27類、24700餘平方米。三是優環境。打造精品庭院811個、美麗庭院6684個,完成無害化廁所改造3196戶,建成污水收集池336個。
學習黨史開新局,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攻堅克難、幹事創業的實際成效。一是聚焦征地求突破。征拆工作堅持在田間地頭解決問題,14天完成英華學校120戶共180畝校區用地的房屋拆遷、土地徵收和地表清理;3個月完成九街新村114戶整體拆遷工作;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我們戴著口罩講政策、隔著院牆做工作,28天完成賈莊片區163戶400畝征地拆遷任務。近年來,共完成征地任務3100餘畝,直接增加土地出讓金61億元,確保了東部新城順利啟動和重點城建、民生項目如期落地。二是聚焦招商求發展。組建專項招商組,時時處處盯著項目看、圍著項目轉。三是聚焦項目求實效。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攻堅」,目前共有千萬元以上在建項目18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億元以上項目9個,簽約擬建項目9個,謀劃在談項目6個。做到了在建一批、簽約一批、謀劃一批。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基層黨員幹部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偉大事業的來龍去脈,在學習黨史時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紅色歌曲中聆聽黨史,在歷史劇作中了解黨史,在革命聖地里學習黨史,經常回憶,深入思索,切實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在紅色歌曲中聆聽黨史,讓偉大事業「不絕於耳」。優秀的紅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奮進的詞作激盪著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弦。紅色歌曲中的黨史,是《紅梅贊》中江姐英勇就義時的英雄豪膽,是《我的祖國》中志願軍戰士無畏向前的愛國情懷,是《贊贊新時代》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紅色歌曲作為聯繫黨史的紐帶,不能將其束之高閣,基層黨員幹部要注重對紅色歌曲的保護與開發,通過在各部門各單位舉辦紅色歌曲演唱活動,並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使紅色歌曲常唱常新,讓紅色歌曲中的黨史「不絕於耳」。
在歷史劇作中了解黨史,讓偉大事業「盡收眼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黨時,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近日,大型歷史劇作《覺醒年代》在央視一套熱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雲,清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影視作品作為重現黨史的重要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直觀地回顧那段歷史,基層黨員幹部要運用好基層黨建app等信息平台,做好對黨史劇作的宣傳活動,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觀後感,引發更多人的關注與討論,感懷先輩們接續創造的豐功偉績,讓歷史劇作中的黨史「盡收眼底」。
在革命聖地里學習黨史,讓偉大事業「扣人心弦」。黨史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要走出房門,去到革命聖地汲取精神養分。革命聖地作為承載黨史的載體,能夠讓我們在聖地重遊的過程中汲取營養,基層黨員幹部學習黨史,要將挖掘宣傳當地紅色資源、革命聖地等結合起來,利用閒暇時間去實地考察學習,了解革命聖地背後隱藏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感悟偉大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並在共產黨員網上投稿撰寫,積極引導更多的人重遊革命聖地,讓革命聖地中的黨史「扣人心弦」。
在紅色歌曲中聆聽黨史,讓偉大事業「不絕於耳」。優秀的紅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奮進的詞作激盪著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弦。紅色歌曲中的黨史,是《紅梅贊》中江姐英勇就義時的英雄豪膽,是《我的祖國》中志願軍戰士無畏向前的愛國情懷,是《贊贊新時代》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紅色歌曲作為聯繫黨史的紐帶,不能將其束之高閣,基層黨員幹部要注重對紅色歌曲的保護與開發,通過在各部門各單位舉辦紅色歌曲演唱活動,並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涵,使紅色歌曲常唱常新,讓紅色歌曲中的黨史「不絕於耳」。
在歷史劇作中了解黨史,讓偉大事業「盡收眼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黨時,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貴,每個情景都耐人尋味。近日,大型歷史劇作《覺醒年代》在央視一套熱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雲,清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影視作品作為重現黨史的重要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加直觀地回顧那段歷史,基層黨員幹部要運用好基層黨建app等信息平台,做好對黨史劇作的宣傳活動,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觀後感,引發更多人的關注與討論,感懷先輩們接續創造的豐功偉績,讓歷史劇作中的黨史「盡收眼底」。
在革命聖地里學習黨史,讓偉大事業「扣人心弦」。黨史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要走出房門,去到革命聖地汲取精神養分。革命聖地作為承載黨史的載體,能夠讓我們在聖地重遊的過程中汲取營養,基層黨員幹部學習黨史,要將挖掘宣傳當地紅色資源、革命聖地等結合起來,利用閒暇時間去實地考察學習,了解革命聖地背後隱藏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感悟偉大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並在共產黨員網上投稿撰寫,積極引導更多的人重遊革命聖地,讓革命聖地中的黨史「扣人心弦」。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鑒今。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鑒今。今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回首展望,我們一路上風塵僕僕、篳路藍縷,創造了世界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百年黨史更是奮鬥路上「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營養劑」「最好的清醒劑」,只有認認真真學習黨的偉大革命史,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汲取黨史中的「智慧」,才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銘記苦難——增強「理想信念」。「砍頭不要緊,只有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年僅年28歲夏明翰在臨行前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這篇血寫的詩字字值千金、句句重千鈞,不僅體現了他偉大的人格,更展示了他對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在百年的革命史中,雖然出現了向忠發、周佛海、張國燾等背叛革命的事件,但是更多的是諸如方誌敏、江姐、劉胡蘭、楊靖宇、陳樹湘等革命先烈,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放棄高官厚祿的封許,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理想信念。為什麼他們能夠不怕犧牲、捨棄家人?因為他們相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廣大黨員幹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最初的信念,堅定向革命先烈看齊,才能善謀善為、善作善成、行穩致遠?
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傳承基因——滋養「紅色精神」。「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回望黨走過的百年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巍巍前行的「中國號」巨輪,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用血淚譜寫壯麗史詩。遙想紅軍當年,在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追擊,為了保存革命火種,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據統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占過700多座縣城,擊潰了國民黨反動派數百個團的軍隊,從江西瑞金出發,期間突破了敵人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等,每一場戰鬥都驚心動魄、每一枚足跡都值得追憶。廣大黨員幹部要汲取其中的「營養」,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滋養新時代長征路上的「紅色精神」。
黨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總結經驗——借鑑「歷史智慧」。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近代以來,由於封建統治者軟弱、腐敗、無能,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國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在槍炮聲中,中國墮入任人宰割的深淵,西方列強肆無忌憚地掠奪我國的寶貴財富,破壞我國的燦爛文化,侵犯我國的領土、主權和尊嚴,「蠶食鯨吞,瓜分豆剖」。但是,在面對西方的侵略,我們並沒有放棄,一大批仁人志士從「天朝上國」的封閉意識中警醒過來,看到了自身的落後。1921年在陳獨秀、李大釗等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黨在摸索中前行,有合作也有分裂、有信任也有背叛,充滿了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刻總結黨史中的經驗教訓,用黨史激勵自己、用黨史警示自己、用黨史自己,不斷認清歷史方位,汲取奮勇前行的「智慧與力量」。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
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鑒今。今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一百年風雨兼程,一世紀滄桑巨變,回首展望,我們一路上風塵僕僕、篳路藍縷,創造了世界史上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百年黨史更是奮鬥路上「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營養劑」「最好的清醒劑」,只有認認真真學習黨的偉大革命史,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汲取黨史中的「智慧」,才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銘記苦難——增強「理想信念」。「砍頭不要緊,只有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年僅年28歲夏明翰在臨行前寫下了氣壯山河的《就義詩》,這篇血寫的詩字字值千金、句句重千鈞,不僅體現了他偉大的人格,更展示了他對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在百年的革命史中,雖然出現了向忠發、周佛海、張國燾等背叛革命的事件,但是更多的是諸如方誌敏、江姐、劉胡蘭、楊靖宇、陳樹湘等革命先烈,在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放棄高官厚祿的封許,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忠誠的理想信念。為什麼他們能夠不怕犧牲、捨棄家人?因為他們相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黨的每一段革命歷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廣大黨員幹部唯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守最初的信念,堅定向革命先烈看齊,才能善謀善為、善作善成、行穩致遠?
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傳承基因——滋養「紅色精神」。「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經世之大略。」回望黨走過的百年征途,從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到巍巍前行的「中國號」巨輪,一批批革命先烈前赴後繼,用血淚譜寫壯麗史詩。遙想紅軍當年,在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追擊,為了保存革命火種,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據統計,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占過700多座縣城,擊潰了國民黨反動派數百個團的軍隊,從江西瑞金出發,期間突破了敵人四道防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等,每一場戰鬥都驚心動魄、每一枚足跡都值得追憶。廣大黨員幹部要汲取其中的「營養」,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把紅色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滋養新時代長征路上的「紅色精神」。
黨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總結經驗——借鑑「歷史智慧」。列寧曾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近代以來,由於封建統治者軟弱、腐敗、無能,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綜合國力上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在槍炮聲中,中國墮入任人宰割的深淵,西方列強肆無忌憚地掠奪我國的寶貴財富,破壞我國的燦爛文化,侵犯我國的領土、主權和尊嚴,「蠶食鯨吞,瓜分豆剖」。但是,在面對西方的侵略,我們並沒有放棄,一大批仁人志士從「天朝上國」的封閉意識中警醒過來,看到了自身的落後。1921年在陳獨秀、李大釗等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黨在摸索中前行,有合作也有分裂、有信任也有背叛,充滿了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刻總結黨史中的經驗教訓,用黨史激勵自己、用黨史警示自己、用黨史自己,不斷認清歷史方位,汲取奮勇前行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