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中堅力量,廣大幹部的工作品質決定了人民的生活品質,「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是廣大幹部提升工作品質所應當遵循的科學方法論。
盡力而為,是堅定人民至上的不懈追求。幹部,干字當頭,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偉大事業從來不是一片坦途、一帆風順。「人民至上」也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攻克一件件難題來抓落實。在工作中,會不時聽到一些人在向領導交差時說「我的水平就這樣了」爾爾,以此為自己「努力過」而開脫。這種行為實質上是一種偽盡力,一種假擔當,用假裝「盡力」來掩蓋不作為。其實,許多看似難以完成的任務,只要堅持下來,尋求一些幫助,發揮團隊力量,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要時不時嘗試挑戰自己的極限,主動跳出舒適區,成為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在盡力中不懈奮鬥,把勞動注入「人民至上」的行動之中,那它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具有珍貴价值的信念。
量力而行,是堅持實事求是的價值尺度。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蚍蜉撼樹」是脫離實際、自不量力的體現,不僅辦不成事,還會壞事。實事求是伴隨著黨的近百年成長曆程,正是因為毛澤東同志堅持實事求是,看得清楚敵我雙方實力差距,才有「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正是因為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全面掌握,才得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偉大判斷。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手中掌握大量的公共資源,「看菜吃飯」應成為一項基本技能,不斷優化公共資源配置。要強化黨性教育,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把發力點用在人民群眾真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要發揚調查研究好傳統,「向實際情況作調查」,才能知道有多少「力」,如何把「力」發揮出最大效能。
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是矛盾螺旋上升的辯證統一。在盡力時注意量力,在量力中發揮全力,偉大事業才有質量、有保障。如果盡力卻橫衝直撞、風風火火,講究轟動效應,容易激化矛盾,事業就不穩定。如果量力卻擔心受怕、唯唯諾諾,事事請示,大事小事開會研討,害怕失誤,事業就推進得慢,矛盾容易由小拖大、大事拖炸。要強化盡力的本領,多讀書、讀好書,多實踐、出真知,在火熱的基層一線熔爐里煉就真金。要涵養量力的心境,牢固底線思維,慎獨、慎微、慎思、慎行。要學會把握盡力和量力的平衡,在掌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盡力而為,在蹄疾步穩的狀態下推進偉大事業。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心得感悟 16篇[朗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勝利落下帷幕,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決定》,為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我們的各項工作又邁向了新的起點,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就是當前一個時期最重要的任務。目前,全國各地各行業正掀起一場「學習熱潮,評論熱潮,踐行熱潮」,都在以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引領紮實開展各項工作。作為一個退了休的老同志,受黨教育幾十年,工作不幹了,但思想不能滑坡,更應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要做到學思踐悟,學通弄懂,學以致用,真正用先進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自己的思想進步、升華。
這兩天,通過反覆研讀,深學細思,深刻領悟全會公報有以下體會:「70年的奮鬥實踐,70年的光輝業績,充分展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時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作為東營海關的一名黨員,在思想上要與其他人員一樣,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堅定製度自信。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堅持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錘鍊政治品格的重大實踐,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權威,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誠之心,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始終堅持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思想意識。充分發揮示範老同志、老黨員的帶動作用,堅持學在先,學在前,先學先懂,真學真懂。原原本本地通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原文,準確把握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深學細研、掌握內涵要義,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思想進步。把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教育結合起來,與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以優異成績彰顯奮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以強化黨建工作為突破口,嚴格參加組織生活,積極參加「三會一課」和支部組織的各項黨的活動。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以黨章為鏡鑒,以黨規為準繩,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帶頭遵守各項規定、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一個退休不褪色的合格共產黨員。
這兩天,通過反覆研讀,深學細思,深刻領悟全會公報有以下體會:「70年的奮鬥實踐,70年的光輝業績,充分展現了我們的制度優勢,也更加堅定了『四個自信』。」。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就是時不我待地抓好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作為東營海關的一名黨員,在思想上要與其他人員一樣,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和優越性,堅定製度自信。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堅持推動擁有近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錘鍊政治品格的重大實踐,始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權威,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永葆忠誠之心,不斷提高能力水平。始終堅持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思想意識。充分發揮示範老同志、老黨員的帶動作用,堅持學在先,學在前,先學先懂,真學真懂。原原本本地通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原文,準確把握報告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一步深學細研、掌握內涵要義,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思想進步。把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教育結合起來,與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結合起來,以優異成績彰顯奮力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以強化黨建工作為突破口,嚴格參加組織生活,積極參加「三會一課」和支部組織的各項黨的活動。嚴守黨的政治紀律,自覺以黨章為鏡鑒,以黨規為準繩,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帶頭遵守各項規定、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一個退休不褪色的合格共產黨員。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目標,並明確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為城市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部門,我們將把勇爭一流、勇立潮頭作為目標和追求,奮力搶抓「智慧城市建設、城市治理轉型、城市品質提升」三個窗口期,凝心聚力「共治、法治、智治」聯動推進,為努力建設展示「重要窗口」打造宜居城市新樣板,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共治」引領中探索共建共享新體系。
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城管人」的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主動服務,鼓勵更多幹部、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全面凝聚成一股強大合力。
一要全員參與凝聚合力。
在全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全面開展「全員上街」城市管理大巡查活動,動員幹部群眾踴躍參與,實現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二要力量下沉激發活力。
建立「片區、網格、道路」三級責任單元,實行巡查責任制、智能交辦制、問題銷號制等,做到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轉變、形象在一線樹立。
三要匯聚民意提高效能。
在全力攻堅生活垃圾分類、環大羅山環境整治、排水管網整治、宜居品質提升四大硬仗中,主動深入一線、聆聽一線訴求,把更多民心、民意、民情更好地匯聚、運用、融入城市治理中。
在「法治」保障中構建依法治理新機制。
法治是現代治理的顯著特徵和主要方式。新時代城市管理,需要我們更加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來管理城市,更促使我們變革執法模式、體制、機制來管理城市、治理社會。
一要推行監管執法「掌上辦」。
針對傳統監管執法手段失位、失靈、失效等問題,完善餐飲、在建建築工地、城市排水等x個專項庫數據,推行系統化、標準化、數字化的新型「網際網路+」執法檢查方式,推動治理方式從「重管理輕執法」向「強執法善治理」轉型。
二要推行城市亂象「遠程治」。
針對人工治理成本高、人手缺、易產生糾紛等問題,聚焦人行道違停等11個領域,深度應用「非現場執法」模式,做到執法有力度、管理有溫度。
三要推行涉企檢查「一次清」。
針對涉企檢查不規範、不透明、多次查等問題,聚焦餐飲店、在建工地等重點場景,全面梳理事項清單,推行一場景一表單的「一站式」執法模式,做到「一次檢查、全面診斷、集中治理、一步到位」。
在「共治」引領中探索共建共享新體系。
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以「城管人」的主動擔當、主動作為、主動服務,鼓勵更多幹部、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全面凝聚成一股強大合力。
一要全員參與凝聚合力。
在全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全面開展「全員上街」城市管理大巡查活動,動員幹部群眾踴躍參與,實現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二要力量下沉激發活力。
建立「片區、網格、道路」三級責任單元,實行巡查責任制、智能交辦制、問題銷號制等,做到問題在一線解決、作風在一線轉變、形象在一線樹立。
三要匯聚民意提高效能。
在全力攻堅生活垃圾分類、環大羅山環境整治、排水管網整治、宜居品質提升四大硬仗中,主動深入一線、聆聽一線訴求,把更多民心、民意、民情更好地匯聚、運用、融入城市治理中。
在「法治」保障中構建依法治理新機制。
法治是現代治理的顯著特徵和主要方式。新時代城市管理,需要我們更加注重運用法規、制度、標準來管理城市,更促使我們變革執法模式、體制、機制來管理城市、治理社會。
一要推行監管執法「掌上辦」。
針對傳統監管執法手段失位、失靈、失效等問題,完善餐飲、在建建築工地、城市排水等x個專項庫數據,推行系統化、標準化、數字化的新型「網際網路+」執法檢查方式,推動治理方式從「重管理輕執法」向「強執法善治理」轉型。
二要推行城市亂象「遠程治」。
針對人工治理成本高、人手缺、易產生糾紛等問題,聚焦人行道違停等11個領域,深度應用「非現場執法」模式,做到執法有力度、管理有溫度。
三要推行涉企檢查「一次清」。
針對涉企檢查不規範、不透明、多次查等問題,聚焦餐飲店、在建工地等重點場景,全面梳理事項清單,推行一場景一表單的「一站式」執法模式,做到「一次檢查、全面診斷、集中治理、一步到位」。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近幾個月以來,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等各領域的系列座談會,以「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的魄力,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聽取民聲民意,將「新發展」「創新」等關鍵詞刻畫在「十四五」的發展藍圖上。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重要的階段,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另一方面,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性、不穩定增加。面對國內外發展態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更要乘勢而上發展。
預則立,不預則廢,「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十四五」時期規劃至關重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充分吸收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意見建議和群眾期待、專家意見、基層經驗。這次徵求意見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
我國將於今年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如何實現更好發展,需要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
五個「必須」是編制「十四五」規劃必須遵循的「五個基本原則」,既是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也是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實踐論。前兩個「必須」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我們能夠保持經濟社會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趨勢的基本經驗、基本優勢、基本支撐,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為中心,才能充分彰顯我們的制度優勢、充分激發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
第三個「必須」是針對「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革的新形勢新挑戰,需要從中長期著眼、以打持久戰的準備,進行重大戰略布局的調整和競爭力的重塑,其目標就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提升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在更高起點上把握戰略主動。
第四個「必須」是強調發展動力,改革開放仍然是破解發展難題、推進更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力所在。第五個「必須」強調的是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我們既要有機遇意識又要有風險意識,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要放在「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四個方面,體現在戰略上布局、在關鍵處落子的發展思路。
「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根本保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方法保障。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必須落實這五個『必須』。它體現了我們發展的根本方向、必然要求、重要目標、關鍵原則和思維方法。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沉著應對,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強。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要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展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近幾個月以來,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基層代表座談會、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等各領域的系列座談會,以「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為機」的魄力,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開門問策、集思廣益、聽取民聲民意,將「新發展」「創新」等關鍵詞刻畫在「十四五」的發展藍圖上。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重要的階段,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另一方面,世界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性、不穩定增加。面對國內外發展態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十三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即將完成。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更要乘勢而上發展。
預則立,不預則廢,「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十四五」時期規劃至關重要,《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稿充分吸收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意見建議和群眾期待、專家意見、基層經驗。這次徵求意見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生動實踐。
我國將於今年開始實施「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如何實現更好發展,需要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確保黨中央關於「十四五」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推動「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強化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有利於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必須堅持系統觀念,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
五個「必須」是編制「十四五」規劃必須遵循的「五個基本原則」,既是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後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論,也是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實踐論。前兩個「必須」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我們能夠保持經濟社會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趨勢的基本經驗、基本優勢、基本支撐,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為中心,才能充分彰顯我們的制度優勢、充分激發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
第三個「必須」是針對「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革的新形勢新挑戰,需要從中長期著眼、以打持久戰的準備,進行重大戰略布局的調整和競爭力的重塑,其目標就是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努力提升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在更高起點上把握戰略主動。
第四個「必須」是強調發展動力,改革開放仍然是破解發展難題、推進更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力所在。第五個「必須」強調的是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我們既要有機遇意識又要有風險意識,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著力點要放在「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四個方面,體現在戰略上布局、在關鍵處落子的發展思路。
「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的根本保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是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途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是方法保障。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必須落實這五個『必須』。它體現了我們發展的根本方向、必然要求、重要目標、關鍵原則和思維方法。
開啟新征程,砥礪譜新篇。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這次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原則,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建議》集中全黨全社會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著眼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和戰略定力,標誌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貫徹落實好全會各項決策部署,是當前全黨全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過去5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開拓創新,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實踐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堅毅前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觀全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看國內,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邁向「十四五」,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新征程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凝聚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必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宏偉藍圖已繪就,砥礪奮進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勠力同心,真抓實幹,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必須遵循的原則,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建議》集中全黨全社會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著眼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和戰略定力,標誌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貫徹落實好全會各項決策部署,是當前全黨全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
過去5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開拓創新,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實踐證明,有習近平同志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鬥,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乘風破浪、堅毅前行。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觀全球,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看國內,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邁向「十四五」,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新征程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凝聚改革開放的磅礴力量,必將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宏偉藍圖已繪就,砥礪奮進正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勠力同心,真抓實幹,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