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血與火的歷史煙雲,歷經建設與改革的風雨洗禮,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了她100歲的生日。
憶往昔崢嶸歲月,百年史浸滿多少屈辱的淚水,數十年抗爭又流盡了多少中華兒女熱血滿腔。一百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紅船從黎明中駛來,中國革命放射出第一縷絢麗的曙光。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航向。黨以七月的名義,呼喚八月的南昌風暴,呼喚秋天的井岡星火,呼喚長矛、大刀和紅纓槍。一百年風雨兼程,說不盡的坎坷滄桑;一百年風雲巨變,道不完的偉業輝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凱歌嘹亮。在無數先烈們用鮮血染紅的黨旗上,翻卷著的是x日本帝國主義的怒濤,流淌著的是為保衛祖國而澎湃的血浪。是黨帶領我們斬關奪隘,歷盡風險奪取勝利;是黨帶領我們艱苦奮鬥,建設家園,奔向小康。
滄海桑田,神州巨變,一百年征程歲月崢嶸,一百年征程金光燦爛。如今,南極上空早已飄揚著我們的五星紅旗,太平洋上出現了我們強大的海軍艦隊,神州5號也帶著剛強的氣勢沖向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個個商廈、工廠、高科技企業正遍地生花……香港回來了,澳門回來了,那些曾經蔑視我們為東亞病夫的列強,一個個低下了自命高貴的頭,就連大洋彼岸那個自恃天下第一的超級大國,也不得不一次次為他們的傲慢和無禮道歉。我們這個曾經饑寒交迫的民族,已經可以驕傲地告訴世界:一個偉大的黨正帶領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實現小康,走向富裕。請問,世界上還有哪一個政黨能夠創造出這樣的奇蹟。
50多年前,新中國成立伊始,美聯社一位記者在香港發出電訊說:「這個國家太大了,又窮又亂,不會被一個集團統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還是共產黨人。」時光荏苒。50年後,當人類跨入新世紀,回首百年歷程時,一組關於中國的長篇報道出現在《紐約時報》的頭版。這組報道的總標題赫然寫著:「中國半個世紀--壯麗、驕傲與渴望」。
100年風雲變幻,100年潮起潮落,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青春常在,是什麼賦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來,滄海橫流,征途漫漫,中國共產黨又靠什麼領導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緊緊把握時代潮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永葆黨的先進性和青春活力。這,就是中國共產黨91年成功的真諦?
今天,我們團結在黨的旗幟下,發揚傳統,艱苦奮鬥。永保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學習與時俱進,熱愛祖國,心繫人民,勤政廉政,用生命和熱血,為黨旗爭光。我們新一代大學生們理應跟隨黨的腳步,明德勵志勤踐行,創先爭優爭先鋒。
歷史的塵煙,掩蓋不住世紀的風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無數先驅者已將希望的種子撒向人間,綻開了一片爛漫的紅色。彈指一揮間,上下越千年,黯淡與輝煌、幻滅與再生,永恆的悲愴與不朽的豪情,貫穿於這一清晰的脈絡。這便是我們的黨堅韌求索的過程,我常常在心裡重複著這幾句話,每一次都熱血沸騰,胸膛里燃燒著對祖國的熱愛。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深深地為我們欣欣向榮的國家而感到榮耀、為我們不斷求索、不斷前進的政黨而感到驕傲,更為能夠投身充滿機遇和挑戰的現代化建設而感到自豪。滔滔沅江邊,巍巍陽山下,我無數次重複自己年輕的誓言……哪怕我只是一塊磚,也要去構築祖國興旺強盛的大廈;哪怕我只是一顆螺絲釘,也要去鋪設民族走向輝煌的路軌;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為祖國的春天奉獻自己生命的綠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黨員 中國共產黨簡史 研讀學習心得[朗讀]
通過本月讀書活動,我仔細閱讀了《中國共產黨簡史》,重溫了我們黨一百年來偉大而輝煌的奮鬥歷程,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中國共產黨,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決心。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為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經走過了一百年艱辛而輝煌的歷程。
一百年來的光輝歷程,貫穿著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開放的偉大創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就在於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於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廣大人民的前列,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的一百年中,如何不斷克服困難,完善自己,保持自身先進性,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勝利,並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穩步前進,短短几十年,就令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傲立於世界強國之列。這些經驗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作為年輕的一代,學習黨的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革命傳統以及優良作風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要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嚴格要求自己,增強政治鑑別力、政治敏銳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為了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經走過了一百年艱辛而輝煌的歷程。
一百年來的光輝歷程,貫穿著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開放的偉大創新,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的偉大勝利,最根本的,就在於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於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廣大人民的前列,始終走在時代潮流的前列。
回顧黨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闢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鬥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直至革命鬥爭的最後勝利;以昂揚的鬥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範,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在學習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的一百年中,如何不斷克服困難,完善自己,保持自身先進性,帶領全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勝利,並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穩步前進,短短几十年,就令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傲立於世界強國之列。這些經驗都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作為年輕的一代,學習黨的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革命傳統以及優良作風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要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嚴格要求自己,增強政治鑑別力、政治敏銳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從黨的歷史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立以來,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風風雨雨。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跌宕、苦難而又輝煌的歷史。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飽受煎熬,苦難中誕生。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肩負著這兩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國民革命、土地革命,並最終奪取了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全面勝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平定了內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這也意味著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初步完成。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黨員的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克服外界封鎖的重重困難,發揮先進模範作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順利地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雖然中國共產黨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進步,一直帶領人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前進,但不可否認在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從大躍進到十年動亂,中國是在退後,過於冒進,不以事實說話,但是這並沒有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中國共產黨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代價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年騰飛的奇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的黨時刻保持著先進性,與時俱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還在繼續,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也日益響亮。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可以折射過去,也可以昭示未來。歷史是一部教科書,讓我們在過去的實踐長河中得到經驗和,為未來的發展做出準備。學習黨史,讓我們時刻不忘老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奉獻,也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征精神,不怕吃苦,向著困難前進。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飽受煎熬,苦難中誕生。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肩負著這兩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國民革命、土地革命,並最終奪取了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全面勝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平定了內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這也意味著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初步完成。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黨員的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克服外界封鎖的重重困難,發揮先進模範作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順利地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雖然中國共產黨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進步,一直帶領人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前進,但不可否認在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從大躍進到十年動亂,中國是在退後,過於冒進,不以事實說話,但是這並沒有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中國共產黨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代價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年騰飛的奇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的黨時刻保持著先進性,與時俱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還在繼續,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也日益響亮。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可以折射過去,也可以昭示未來。歷史是一部教科書,讓我們在過去的實踐長河中得到經驗和,為未來的發展做出準備。學習黨史,讓我們時刻不忘老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奉獻,也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征精神,不怕吃苦,向著困難前進。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即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裡,把黨史、新中國史當作一門必修課學好、學深、學透,不僅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回望歷史、激發擔當、新長征路上重整行裝再出發的一次心靈洗禮。
一部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創業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從嘉興南湖上的一條小船,到承載著14億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輪,伴隨著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光輝歷程,一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中國煥然一新,成為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史、新中國史的教科書里,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的所有答案。新時代新長征路上的廣大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才能更好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反之,「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忘記了「老祖宗」,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聯共歷史,亂了思想,丟了信仰?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必須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歷程;必須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_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必須了解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從「紅船精神」里的中國革命精神源頭,到長征路上攻克婁山關、臘子口;從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從西柏坡出發、踏上「進京趕考」之路,到歷史轉折年代的「關鍵一招」,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我們才能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
歷史從來都是由具體的細節構成的。在我們的黨史、新中國史上,寫滿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篇章。長征路上紅軍女戰士給老鄉留下的「半床被子」、用棍子頂著疼痛的腹部堅持工作的焦裕祿、「將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國、用「最美的青春」染綠塞外明珠的塞罕壩人……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了什麼是共產黨人、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牢記這些「歷史的細節」,我們就能在學習榜樣中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樣才能守初心、什麼才叫擔使命,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拼搏奮鬥奉獻?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盡其責。新長征路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還會有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當此之際,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孜孜不倦地學習黨史、學習新中國史,更好地堅定理想信念,用牢記初心、勇擔使命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不斷交出優異答卷。
一部黨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創業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鬥史。從建黨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黨,到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最大執政黨,從嘉興南湖上的一條小船,到承載著14億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輪,伴隨著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光輝歷程,一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中國煥然一新,成為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史、新中國史的教科書里,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的所有答案。新時代新長征路上的廣大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才能更好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反之,「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蘇聯解體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忘記了「老祖宗」,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聯共歷史,亂了思想,丟了信仰?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必須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歷程;必須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_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必須了解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從「紅船精神」里的中國革命精神源頭,到長征路上攻克婁山關、臘子口;從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從西柏坡出發、踏上「進京趕考」之路,到歷史轉折年代的「關鍵一招」,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我們才能在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中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
歷史從來都是由具體的細節構成的。在我們的黨史、新中國史上,寫滿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一個又一個感人的篇章。長征路上紅軍女戰士給老鄉留下的「半床被子」、用棍子頂著疼痛的腹部堅持工作的焦裕祿、「將論文寫在太行山上」的李保國、用「最美的青春」染綠塞外明珠的塞罕壩人……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動而深刻地展現了什麼是共產黨人、怎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牢記這些「歷史的細節」,我們就能在學習榜樣中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樣才能守初心、什麼才叫擔使命,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更加堅定、自覺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拼搏奮鬥奉獻?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盡其責。新長征路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還會有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當此之際,每一名黨員幹部都應孜孜不倦地學習黨史、學習新中國史,更好地堅定理想信念,用牢記初心、勇擔使命實際行動,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不斷交出優異答卷。
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立以來,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風風雨雨。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跌宕、苦難而又輝煌的歷史。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飽受煎熬,苦難中誕生。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肩負著這兩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國民革命、土地革命,並最終奪取了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全面勝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平定了內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這也意味著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初步完成。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黨員的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克服外界封鎖的重重困難,發揮先進模範作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順利地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雖然中國共產黨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進步,一直帶領人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前進,但不可否認在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從大躍進到十年動亂,中國是在退後,過於冒進,不以事實說話,但是這並沒有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中國共產黨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代價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年騰飛的奇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的黨時刻保持著先進性,與時俱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還在繼續,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也日益響亮。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可以折射過去,也可以昭示未來。歷史是一部教科書,讓我們在過去的實踐長河中得到經驗和教育,為未來的發展做出準備。學習黨史,讓我們時刻不忘老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奉獻,也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征精神,不怕吃苦,向著困難前進。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飽受煎熬,苦難中誕生。自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就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肩負著這兩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國民革命、土地革命,並最終奪取了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全面勝利,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平定了內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這也意味著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初步完成。新中國成立以後,廣大黨員的各級黨組織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克服外界封鎖的重重困難,發揮先進模範作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順利地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是建國以來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雖然中國共產黨給人的感覺是一直在進步,一直帶領人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前進,但不可否認在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上,並不是一帆風順,從大躍進到十年動亂,中國是在退後,過於冒進,不以事實說話,但是這並沒有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中國共產黨很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代價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年騰飛的奇蹟。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的黨時刻保持著先進性,與時俱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奇蹟還在繼續,中國在世界上的聲音也日益響亮。
歷史是一面鏡子,它可以折射過去,也可以昭示未來。歷史是一部教科書,讓我們在過去的實踐長河中得到經驗和教育,為未來的發展做出準備。學習黨史,讓我們時刻不忘老共產黨人的犧牲和奉獻,也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任務。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征精神,不怕吃苦,向著困難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