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瓠葉。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詩經》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渳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須我友。
《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小學一年級形容立秋的詩句 6篇[朗讀]
《詩經》 匏有苦葉。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渳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須我友。
《詩經》 瓠葉。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有渳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須我友。
《詩經》 瓠葉。
幡幡瓠葉,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嘗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早秋客舍》杜牧。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
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閒長自由。
《落葉》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和杜錄事題紅葉白居易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
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連行排絳帳,亂落剪紅巾。
解駐籃輿看,風前唯兩人。
《一葉落》白居易。
煩暑郁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里。
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
3、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八聲甘州》。
4、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5、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6、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7、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贈廬司戶》。
8、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9、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能夠酣高樓。——《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10、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11、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12、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南——李璟《浣溪沙》。
13、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錢起《題蘇公林亭》。
14、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阿誰。——《虞美人》。
15、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
16、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17、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戎昱《戲題秋月》。
1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19、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21、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22、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2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健。
24、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月》。
25、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秋興八首》。
26、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宋碗。
27、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28、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30、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晉代陶潛。
31、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木蘭花》。
32、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浣溪沙》。
33、屈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
34、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35、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來鵠《偶題二首》。
36、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37、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秋夕》。
38、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王士禎《江上》。
3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40、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41、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滿江紅·游南岩和范廓之韻》。
42、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43、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44、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關漢卿。
45、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秋日》。
46、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書河上亭壁》。
47、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闕題二首·山中》。
48、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竇鞏《秋夕》。
49、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酬劉柴桑》。
50、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秋野五首》。
51、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壑。——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52、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53、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
54、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
55、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滿庭芳》。
56、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白樸《天凈沙·秋》。
57、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
5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59、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60、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秋詞二首》。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
3、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八聲甘州》。
4、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5、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6、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
7、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贈廬司戶》。
8、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9、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能夠酣高樓。——《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10、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11、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12、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南——李璟《浣溪沙》。
13、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錢起《題蘇公林亭》。
14、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阿誰。——《虞美人》。
15、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秋夕》。
16、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17、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戎昱《戲題秋月》。
1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19、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20、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望洞庭》。
21、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22、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2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健。
24、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月》。
25、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秋興八首》。
26、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宋碗。
27、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28、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30、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晉代陶潛。
31、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木蘭花》。
32、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浣溪沙》。
33、屈原: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九歌·湘夫人》。
34、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薩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35、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來鵠《偶題二首》。
36、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捲夜來霜。——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37、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秋夕》。
38、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王士禎《江上》。
39、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橙黃橘綠時。——蘇軾《贈劉景文》。
40、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41、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滿江紅·游南岩和范廓之韻》。
42、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43、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44、秋景堪題,紅葉滿山溪;松徑偏宜,黃菊繞東籬。——關漢卿。
45、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秋日》。
46、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書河上亭壁》。
47、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闕題二首·山中》。
48、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竇鞏《秋夕》。
49、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酬劉柴桑》。
50、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秋野五首》。
51、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壑。——薩都刺《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52、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53、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
54、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白居易《司馬宅》。
55、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滿庭芳》。
56、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白樸《天凈沙·秋》。
57、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
5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絕句》。
59、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60、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秋詞二首》。
1.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韋應物《送楊氏女》。
2.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王維《秋夜曲》。
3.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始安秋日》。
4.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5.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7.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8.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9.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10.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2.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王維《秋夜曲》。
3.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始安秋日》。
4.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5.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馬戴《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6.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7.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8.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9.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王維《歸嵩山作》。
10.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
《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已涼》。
唐·韓翎。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清平樂》。
宋·張炎。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遊。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
《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已涼》。
唐·韓翎。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
八尺龍鬚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風》。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清平樂》。
宋·張炎。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遊。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