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相同的訴訟當事人就同一或類似國際民商事爭議同時或先後向有管轄權的不同國家法院提起訴訟時,就產生了國際平行訴訟問題。從國家角度而言,因各國存在不同的管轄權規則,加之當前一些國家不斷擴大本國對國際民商事案件管轄權的實踐,不可避免引發國際管轄權的積極衝突。從當事人角度而言,為積極尋求對自身有利的裁判結果或達到促使對方當事人和解等目的,在訴訟策略上也會選擇發起國際平行訴訟。國際平行訴訟既是尊重各國司法主權的內在要求,又是尊重當事人對糾紛處分權的外在體現。
然而,任由國際平行訴訟的蔓延會產生一系列現實問題,例如當事人訴訟成本的提高、司法資源的浪費以及各國法院判決結果不一致產生的潛在風險等。因此,如何有效解決國際平行訴訟,協調各國司法管轄權衝突,是國際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當前,禁訴令制度已成為英美法系國家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及少數大陸法系國家如法國、德國等,經常用來對抗當事人挑選法院以及發起國際平行訴訟的常用司法工具。司法實踐中,外國禁訴令主要適用以下三種情形。
基於便利性而簽發的禁訴令
早期司法實踐中,英國簽發國際禁訴令主要是基於不方便法院原則。1974年以前,一般認為要駁回英國的訴訟程序或中止其正在進行的訴訟程序,只能基於訴訟本身的無理取鬧性或壓迫性。
隨後,英國上議院先後在「the atlantic star」案、「macshannon」案和「anho」案中,將不方便法院原則的檢測標準延伸適用至禁訴令制度。上議院認為,當兩個或兩個以上法院對某一案件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如果英國法院認為自己審理案件更為方便,就可以簽發國際禁訴令,只要這樣不會剝奪原告在外國的合法訴訟優勢即可。同樣,當外國法院對案件審理更為方便合理時,英國的訴訟將中止。
「anho」案是一起因事故而產生在英格蘭的人身傷害訴訟。在本案中,被告是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公司的兩個子公司,一家是英國籍子公司,另一家是巴拿馬籍子公司。原告在獲得被告承擔責任的允諾以及一筆臨時付款後,決定放棄在英國的訴訟,並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法院提起訴訟,希望在那裡獲得更高水平的損害賠償。針對原告的行為,被告要求英國法院頒布禁訴令。初審法官批准了被告的禁訴令申請,但最終被上議院駁回。上議院認為,美國的損害賠償金通常都是高於英國的,尤其是在人身傷害和產品責任案件中,因此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希望獲得更高損害賠償金對原告而言是一種合理利益,不應通過英國法院簽發的禁訴令而剝奪原告的這一司法優勢。
1986年以後,英國不方便法院原則的檢測標準發生變化,同時要求考慮訴訟案件的「自然法院」。「自然法院」是指「與訴訟有最真實和實質聯繫的法院」。因此,英國法院是否基於不便而簽發國際禁訴令,主要會考慮英國法院是否為爭議案件的自然法院。只要英國法院確認其與案件有足夠的利害關係或實質聯繫,就可以證明英國法院對外國法院訴訟行為的間接干預是合理的。例如,在「s.n.i.a.s.」案中,英國法院表示,我們通常不會頒布禁訴令,除非證明英國法院是自然法院,並且禁訴令的簽發不會不公正地剝奪原告在外國法院的合理優勢。
具體而言,本案起因於一架直升機在汶萊墜毀,導致一名富有的汶萊商人喪生。直升機由法國s.n.i.a.s.公司製造,由一家馬來西亞公司與一家砂拉越州公司根據合同共同運營。s.n.i.a.s.公司在汶萊和德克薩斯州都有經營活動,當地都有不當死亡訴訟。涉案的兩個實際運營公司達成和解,留下s.n.i.a.s.公司獨自參與訴訟。s.n.i.a.s.公司在未能基於不方便法院原則駁回德克薩斯州訴訟的情況下,其要求汶萊法院頒布禁訴令。
這一申請在汶萊法院的初審和上訴審中都被拒絕。汶萊法院的理由是符合「macshannon」檢測,而且認為德克薩斯州法院是自然法院。樞密院撤銷了該裁決。樞密院認為,汶萊法院是本案的自然法院,而且,德克薩斯州的訴訟行為將對s.n.i.a.s.造成不公正的影響,因為根據其法律規定,本案中的兩個實際運營公司很可能不會作為共同被告被訴,因此如果s.n.i.a.s.被判決承擔責任,其無法向實際運營公司追責。因此,樞密院簽發了禁訴令。
美國依據不方便法院原則限制外國訴訟的典型案件是「cargill」案。在該案中,原告嘉吉公司根據保險單中的賠償條款向美國明尼蘇達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訴請兩家獨立的保險公司各賠償500萬美元,其中涵蓋了原告英國子公司某些雇員的不誠信行為造成的損失。在拒絕了其中一家保險公司基於不方便法院理由提出的駁回訴訟動議後,聯邦法院受理了嘉吉公司的初步禁令動議,特別是禁止保險公司繼續在英國法院對嘉吉公司的訴訟。聯邦法院最終簽發了禁訴令。法院認為,雖然簽發國際禁訴令應該非常謹慎,但法院既有針對外國訴訟程序頒布禁訴令的一般權力,也有在本案情形下發出禁訴令的正當理由。法院認為,本案中的外國訴訟將是如此不方便,以致有理由限制這些外國訴訟程序。
同樣,不方便法院原則也是加拿大法院評估是否簽髮禁訴令的基本檢測標準。例如,在「amchem」案中,當194名原告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提起訴訟後,被告以管轄權異議和不方便法院為由,向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法院尋求禁訴令,用以禁止原告在美國的訴訟行為。加拿大聯邦最高法院最終依據英國法院確立的「s.n.i.a.s.」檢測方法駁回了該禁訴令申請。
為避免國際平行訴訟造成的重複訴訟、拖延、不便、判決競賽和裁決不一致等風險,英美國家一些法院認為,為解決這種嚴重的不便性可以簽發國際禁訴令。基於便利性而簽發的禁訴令,尤其是進攻性否定他國司法管轄權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無疑將干涉主權國家的司法主權。因此,此類外國禁訴令在國際社會上受到一定非議。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國際平行訴訟中外國禁訴令簽發的主要事由 一[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