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房子絕對是一般家庭的重要財產。購買的房子,如果實際面積與約定面積不一致,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案情介紹:實際面積與合同約定不符 張三起訴要求賠償。
2015年10月,張三從開發商處購買一套面積為98平米的兩居室,並為此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交房後,張三經實際測量發現房屋面積只有93平米。在與開發商交涉無果後,張三將開發商訴至法院,要求賠償自己的損失。
法院判決:支持張三的訴求 開發商應賠償張三的損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三房子經專業機構測量,實際建築面積確為93平米,與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預定不符,判決:補償張三2.94平米的購房款;雙倍賠償張三2.06平米的房款。
律師說法:實際面積與合同約定不符 按法律規定承擔相應責任。
1.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的規定,出賣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內建築面積或者建築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的,應予支持。
2.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
本案中,房屋實際面積小於合同約定面積,面積誤差比超過了3%,張三有權在3%以內的部分要求開發商補償,而面積誤差比超過3%的部分,要求開發商雙倍賠償。
由於房產交易複雜,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之前,應詳細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必要時諮詢專業法律人士,儘可能減少損失。
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刪。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房屋實際面積與合同約定不符應該怎麼辦[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