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a公司是由b公司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為李某。2008年a公司決定增資,b公司僅履行了部分增資義務。2012年3月,b公司作出股東決定,將a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劉某,但未辦理工商登記。上述股東決定作出後,a公司的董事會未予執行,而是在2012年12月將a公司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由李某變更為蔡某。
a公司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蔡某以a公司名義提起訴訟,要求b公司履行出資義務,繳納增資款4500萬;b公司任命的法定代表人劉某提交撤訴申請。
福建高院一審支持了a公司的訴訟請求。b公司不服,認為劉某作出的撤訴申請才是a公司的真實意思表示,向最高院上訴。最高院改判:支持b公司的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a公司的起訴。
本案為公司的董事會未執行股東決議,造成了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與股東任命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的情形,進而引發了爭議。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董事會作為股東會的執行機關,有義務執行股東會或公司唯一股東的決議。a公司董事會應當根據其唯一股東b公司的決議,辦理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的變更登記。由於a公司董事會未執行股東決議,造成了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與股東任命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的情況。
在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與股東任命的代表人不一致時,在排除了股東自身決議程序出現問題的情況,根據對內、對外的不同,其效力也不同。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對外具有公示效力,如果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權而產生的外部爭議,應以工商登記為準。而對於公司與股東之間因法定代表人任免產生的內部爭議,則應以有效的股東會任免決議為準,並在公司內部產生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法律效果。
為避免出現此類爭議,建議更換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做好如下準備:
1、及時登記。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不及時變更登記,將會導致股東會任免的法定代表人與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不一致,引發有關公司代理權、行為效力等爭議。
2、及時查證。公司股東,尤其是沒有實際參與公司經營的股東,在作出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決議後,應要求董事會/執行董事及時將變更後的營業執照原件或複印件提交進行確認,避免出現本文所述類似情況,即使發生了,也能及時補正。
3、區分內外效力。當股東會任免的法定代表人與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人不一致時,如果涉及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權而產生的外部爭議,由於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對外具有公示效力,應以工商登記為準;而對於公司與股東之間因法定代表人任免產生的內部爭議,則應以有效的股東會任免決議為準,並在公司內部產生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法律效果。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最高法:股東會任命的法定代表人與工商登記不一致,誰能代表公司[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