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六歲繼位,十四歲結婚,他一共當了十八年皇帝,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事實上,二十四歲的年紀擱現在也就大學畢業一到兩年,事業才剛剛起步,別說有孩子了,很多人可能連女朋友都沒有。
與現代人不一樣的是,順治帝雖然只活了二十四歲,但他一生乾了不少事,在事業上是十分成功的,而且他還留下了八個兒子和六個女兒,一共十四個孩子,這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
順治帝一生十四個兒女在清朝皇帝中是什麼水平水平呢?我們來看看清朝(含後金)歷代皇帝的子女人數:
努爾哈赤(16子8女)、皇太極(12子14女)、順治(8子6女)、康熙(35子20女)、雍正(10子4女)、乾隆(17子10女)、嘉慶(5子9女)、道光(9子10女)、咸豐(2子1女)、同治(無子)、光緒(無子)、溥儀(無子)。
我們可以發現,順治帝的子女人數只比努爾哈赤,皇太極,康熙帝,乾隆帝和道光帝要少,與嘉慶帝持平。
但順治帝活的時間比這幾個皇帝都短,依然還能有14個子女,我們就不得不佩服順治帝的生育能力了。
那麼,順治帝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子女呢?
第一,順治帝結婚早,妃子多,還能做到雨露均沾,所以子女才多。
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出生於1638年,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其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1643年,由於皇太極暴斃而亡,所以沒有留下傳位詔書,多爾袞和豪格對皇位展開了激烈地角逐,但因為種種原因,兩人都沒能當上皇帝。在孝莊文皇后的謀划下,虛歲六歲的福臨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清朝第二位皇帝。
福臨登基之後,掌握實際權力的人物一直是多爾袞,福臨要想取得權利,必須是在他結婚之後才有可能。
1650年,多爾袞意外去世,當時福臨雖然只有十二歲,但因為皇權長期旁落,所以他在孝莊太后的支持下提前親政,開始獨自處理國家大事。
順治帝親政之後,開始了對多爾袞的清算,也採取了很多穩定國內局勢的措施,大大加強了皇權的穩固性。
在此過程中,順治帝展現出來的才能與十二歲的年齡不相匹配。我們由此可以發現,順治帝其實是非常早熟的,這或許跟他長期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之下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心理上的早熟,也為了進一步穩固皇權,所以在順治帝十三歲的時候,他就娶了自己的表姐,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吉特·孟古青為妻,並封其為皇后。
就在順治帝結婚的這一年,他有了自己第一個孩子牛鈕,不過牛鈕不是孟古青的孩子,而是順治帝的福晉筆什赫額捏所生。
事實上,早在順治帝結婚前,他身邊已經有很多女人了,她們之中有些被封為福晉,有些則是庶妃,甚至還有些人只是侍奉他的格格或者宮女,而筆什赫額捏就是其中一個。
那麼,很多人就很好奇了,為什麼順治帝年紀這麼小,身邊卻有這麼多女人?
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古代人結婚年紀本來就早,民間十三四歲結婚的大有人在,順治帝作為皇帝,有延續子孫傳承江山的重擔,所以結婚只會更早不會更晚。
因此,在順治帝結婚之前,他身邊有些女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者說了,順治帝是滿人,滿人結婚生子的年紀比漢人更早,所以順治帝13歲就有孩子這件事,也是十分尋常的。
順治帝結婚之後,與皇后的關係不是很和睦,但因為孝莊太后的干涉,所以順治帝不能廢掉皇后,只能將其當一尊佛供起來,自己則不斷填充後宮,以此來對抗孝莊太后。
到順治帝去世之前,他的妃子一共有過皇后四人(含追封),正妃七人,庶妃九人,格格十七人,沒有名分的女人還有很多,總人數據說是達到了二百人左右。
因為結婚這麼早,妃子還特別多,所以順治帝子女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說說順治帝與孝莊太后的「對抗」了,這或許就是順治帝子孫多的一個間接原因。
按照孝莊太后最初的想法,她是想要順治帝多幾個有蒙古血統的兒子的,所以她就找了好幾個博爾濟吉特氏女子嫁給順治帝。
但順治帝長大之後逐漸表現出了叛逆的一面,他不但經常跟孝莊太后發生爭執,還對那幾位身居高位的蒙古妃子正眼都不瞧一眼,到後來他還直接廢掉了皇后,但同時也不得不立孝莊太后的侄孫女阿拉坦琪琪格為新的皇后。
因為這一緣故,順治帝才不斷填充後宮,用寵愛其他妃子的方式來對抗孝莊太后和那幾位蒙古妃子,而這些被順治帝寵愛的妃子也確實爭氣,為他生下了不少孩子,那些蒙古妃子則沒有給他生下哪怕一個孩子。
就比如說,順治帝最寵愛的一個妃子是董鄂妃,另有寧愨妃董鄂氏和貞妃董鄂氏,也都比較受寵。
董鄂妃就曾給順治帝生下一個兒子,順治帝直接無視出自博爾濟吉特氏的地位更高的皇后,恭靖妃,端順妃和淑惠妃,想要改立董鄂妃為皇后,讓他的孩子變成嫡子,未來還要立這個孩子為皇太子。
只不過這個孩子一歲多就去世了,但依然被順治帝追封為榮親王,還為他修建了豪華的陵園。
很顯然,孝莊太后並不喜歡董鄂妃,所以她也無法成為皇后。但董鄂妃性格溫和而,為人善良,並不介意自己的地位,還時常規勸順治帝不要專寵自己,要做到「雨露均沾」,以此來更多地延綿子嗣。
因為董鄂妃是個識大體,顧大局之人,所以其他地位並不高的嬪妃也有機會得到順治帝的臨幸。
而事實上,順治帝的所有子女,多數都是地位並不高的妃子所生。
就比如說康熙帝玄燁的生母佟佳氏,她就是個地位很低的妃子,最多只是個格格,很難得到順治帝的臨幸。但因為有董鄂妃在,佟佳氏這才有機會為順治帝生下孩子,康熙帝繼位之後,她還成為了皇太后。
而且,順治帝的孩子多數都是不同妃子所生,前後一共有十一位妃子給他生下孩子,但只有筆什赫額捏福晉生下一子二女,陳圖塞爾福晉生下一子一女,這或許跟她們入宮比較早有關,而其他幾個妃子都只生下過一個孩子。
所以說,順治帝子孫多之所以多,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順治帝妃子多,他還不專寵某一個或者幾個妃子,而是做到雨露均沾,全面開花,所以他最終才能在十年之內就有了多達十四個子女。
第二,順治帝創建了選秀制度,他可以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妃子,這也他子孫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從漢代到明代,皇帝選擇妃子的方式都是在全國各地選擇良家子入宮,優秀的女子選為嬪妃,其他女子則成為宮女。
清朝雖然繼承了這一制度,但也做出了一些改革,就比如說順治帝規定,嬪妃原則上只能是八旗官員的女兒,而宮女更是只能在上三旗中選擇。
這麼做的好處是,因為旗人更加可靠,可以防止諸如壬寅宮變之類的事情發生,也可以讓更加優秀的女子成為皇帝的妃子,從而更好地延綿子嗣。
清朝時期,選妃子叫做選秀女,是一套十分繁瑣且嚴謹的過程,只有出身清白,品貌俱佳,身體健康的女子才能成為皇帝的妃子。
這就意味著,從順治時期開始,皇帝的妃子整體質量開始得到提高,她們在各個方面都是優中擇優,基因自然也是最好的了,整體生育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順治帝的第一次選秀女,發生順治八年他將皇后孟古青廢除之後。
據記載,孟古青不但是孝莊太后的侄女,也是多爾袞為順治帝制定的皇后人選,她雖然出身高貴,長得也很漂亮,但性格十分任性,妒忌心尤其強,「每見貌少妍者,即憎惡,欲置之死」,順治帝因此十分討厭她,最終在順治八年的時候廢掉了她。
為了杜絕孝莊太后為自己指定妃子,順治帝便下達了一個旨意,說自己要親自從八旗中選擇妃子,這後來成為了宮廷定製,也就是選秀女制度的起源。
不過,為了給孝莊太后面子,順治帝選擇的第一個秀女也是博爾濟吉特氏,她是孝莊太后的侄孫女,被封為皇后。
除此之外,其他妃子都是順治帝自己挑選的喜歡女子,就比如說他最心愛的董鄂妃,她就是以選秀女入宮的。
因為順治帝有了妃子的自主選擇權,所以他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妃子;再加上這些妃子是優中擇優,普遍有著良好的基因,所以順治帝才能有那麼多子女。
順治帝之後的康熙帝和乾隆帝,他們都是選秀女制度的受益者,子孫都非常多。只不過到了清朝中後期,國家變得內憂外患,皇帝壓力也開始逐漸加大,還出現了不少昏聵和荒唐的皇帝,這才造成皇帝子孫變少,甚至是絕嗣。
第三,根據推斷,順治帝的孩子或許不止十四個。
清朝初期,宮廷制度其實並不完善,因此宮斗時常發生。只不過後來宮廷制度變得越來越嚴格,妃子之間的宮斗才逐漸銷聲匿跡,因此我們看電視劇中的宮斗,其實都是子虛烏有的。
以順治時期為例,順治帝的第一個孩子牛鈕,他的母親是宮女筆什赫額捏,生下牛鈕之後才被封為福晉。
因為筆什赫額捏地位低下,皇后又是個妒忌心極強的人,所以母子二人時常擔心性命不保,生活得十分悲慘。
根據史料記載,「牛鈕,世祖第一子,早卒」,說牛鈕在很早的時候就去世了。
但根據後世學者考究,牛鈕其實並沒有去世,而是為了活命被迫出宮,流落到了民間,只不過清朝皇室為了顧及顏面,才說他夭折了而已。
據說,牛鈕雖然出宮了,但並沒有跟皇室失去聯繫,後來還被康熙帝接入宮中,以兄長的禮儀相待。
康熙帝六十年,牛鈕被任命為治理河道的大臣,因為政績突出,被供奉在嘉應觀,成為了彪炳史冊的15位歷代治河功臣之一。
與其他功臣不一樣的是,嘉應觀中牛鈕的雕像被供奉在大殿正中間,他身穿龍袍,頭戴皇冠,享受親王的待遇。
試問,如果牛鈕不是皇親貴胄,哪位臣子能有此待遇?只不過因為牛鈕身份特殊,所以他的生平被人刻意抹去了,沒有留下太多記載。
有了牛鈕的例子,我們有理由相信,順治帝的兒子之中,跟牛鈕經歷相似的絕對不止他一人。
就比如說,有些妃子懷上了順治帝的孩子,但因為宮斗而沒能生下來;有些妃子甚至在懷孕期間就被迫出宮了,這些孩子自然就無法記載下來了。
要知道順治帝那時候很年輕,正處於生育力最強的時候,而且他的妃子眾多,他又是個雨露均沾的人,因此他的孩子不止十四個是極有可能的。
第四、戳穿陰謀論,多爾袞不可能「助力」順治帝延綿子嗣。
多爾袞在私生活上確實有不檢點之處,早年他就搶了不少別人的女人當小妾,就比如說豪格的福晉。多爾袞甚至還跟孝莊太后傳出了不少故事,更是有孝莊下嫁的傳說一直流傳到今日。
而且多爾袞在順治帝時期一直把控著朝政,將孝莊太后和順治帝母子死死壓制,因此很多人就覺得,順治帝的孩子之中,有些其實是多爾袞的。
這個其實是無中生有的,且不說多爾袞敢不敢跑到皇宮中去穢亂宮闈,就單說時間也對不上號,因為多爾袞在順治七年就去世了,而順治帝的第一個孩子牛鈕出生於順治八年十一月,距離多爾袞去世有一年多,不太可能是多爾袞的孩子。
再者說了,多爾袞一生之中只有一個女兒東莪,她出生在1638年,後來多爾袞率領軍隊南征北戰,受過戰傷,也勞累過度,因此失去生育能力,也再也沒有過其他孩子,所以他是不可能去「助力」順治帝生孩子的。
但凡多爾袞能夠有自己的兒子,我想他早就自己當皇帝了,怎麼可能讓順治帝白得了自己打下的這大好河山呢?
總結一下,順治帝的子女之所以多,其實是多方面原因綜合的結果,有政治原因也有人為因素,如果他能夠多活幾年的話,或許子孫會更多。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順治皇帝24歲就去世了,為什麼有那麼多兒子[朗讀]
從順治14歲大婚到他24歲去世,這10年間,他的後宮先後有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和17位沒有名分的姬妾,換句話說,這10年間,順治娶了37個妻妾。
這37個妻妾,總共為順治帝生了14個子女,其中8個兒子,6個女兒。10年,37個妻妾,只生了14個孩子,不算多吧,平均一年一個半不到。
順治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才14歲,這一年也是他的大婚之年。也就是說,順治從14歲就娶了第一個老婆開始生孩子,換成現在,14歲還在上初中,還是個孩子,所以有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古人不到二十歲就為父為母了?
順治婚前初試雲雨情,大婚之後三個月,他第一個孩子出生,這個孩子的母親是誰?
順治皇帝名叫愛新覺羅·福臨,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他的母親是蒙古人博爾濟吉特氏,就是後來有名的「孝莊太后」
有意思的是,皇太極娶了三個博爾濟吉特氏,還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他的正妻和他正妻的兩個侄女。順治的母親在這三人中,是最不受皇太極寵愛的。皇太極最寵愛的是孝莊太后的姐姐海蘭珠,因為海蘭珠的死,皇太極還意志消沉過一段時間,後來他又罵自己,為了一個女人不吃不喝,不像個男子漢,呵呵。
福臨6歲那年,皇太極死了,卻沒有留下遺詔,也沒說讓誰繼承皇位,這立馬就成了一個問題,福臨的叔叔大爺哥哥們便開始爭奪皇位,6歲的福臨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皇位最終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爭奪皇位的主要有三個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堂弟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個是福臨的叔叔睿親王多爾袞,還有一個就是福臨同父異母的大哥豪格,三方勢力相持不下,多爾袞一看自己沒有勝算,最後決定把這個皇位交給只有6歲的福臨。
多爾袞把皇位給福臨,當然是因為福臨年紀小容易控制,從而他就可以以輔政的名義專權跋扈了。最後,多爾袞確實把自己操縱成了輔政王。
從此,福臨雖然是清朝的皇帝,卻完全籠罩於多爾袞的陰影下。福臨當皇帝是1644年,當年多爾袞就帶領滿清鐵騎從山海關殺到北京城,並正式建都北京。
在順治親政前這些年,朝廷里的大事都是多爾袞說了算,孝莊和順治母子為了生存,只能暫時忍耐,不斷給多爾袞加官進爵,多爾袞從叔父攝政王,變成了皇叔父攝政王,從皇叔父攝政王,升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不但把持朝政,還想控制順治的個人感情生活。
順治繼位不久,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做主,把孝莊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許配給順治,這就是順治帝十四歲大婚時娶的人,官方認證的第一個老婆,也是他第一任皇后。
皇帝大婚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至少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皇帝可以親政了,二是皇帝可以「正式」生孩子了。皇帝親政可能會令有些人不高興,可是皇帝開始生孩子,太后和滿朝文武都特別期待,因為皇帝生了孩子,表示這個王朝有接班人了,可以延續了。
在順治大婚以前,他已經慢慢懂事了,也越來越反感多爾袞,甚至對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也開始疏遠。順治認為,多爾袞和孝莊太后給自己安排這樁婚姻,是他們控制自己的一種工具,所以順治並不喜歡這個孟古青,兩年之後就把她的皇后之位廢了,降格為靜妃,順治跟這個皇后孟古青也沒有生過孩子。
不管怎麼說,順治十四歲這年大婚了,開始「正式」準備生孩子。為什麼說正式呢?因為,順治帝在大婚之前就跟一個女子有了那方面的經驗。
順治七年八月,順治皇帝大婚,他的長子卻在三個月後的十一月就出生了。也就是說,在大婚之前,順治就有了其他的女人,只不過順治當時還沒大婚,沒給這個女人名分。
這個女人是誰,我們是知道的,她有一連串的名字,最常被叫的是宮女巴氏,一聽名字我們就知道她是個宮女。不用說,當時只有14歲的小皇帝順治,已經懂了男女之事,就像賈寶玉跟襲人初試雲雨情一樣,順治也跟這個宮女有了一番貼身交流。
其實我懷疑,這可能是清朝宮廷特意給順治安排的一場教育活動,怕順治真的大婚那天,不懂怎麼做。明朝大臣沈德符在他的《萬曆野獲編》里就記載,明朝皇宮為了在皇帝大婚之前對他們進行那方面的教育,會給小皇帝們看一些春宮圖,還準備了歡喜佛之類動態的教學工具。明朝萬曆天啟期間的太監劉若愚在他的書中也講到,這個歡喜佛動起來栩栩如生。當然,他是個太監,未必特別懂?
順治跟這個宮女不久就有了孩子,他們的孩子叫愛新覺羅·牛鈕,按照清朝官方記載,他只活了83天就死了。可是,這個孩子的死,成了一個疑團,有人認為他並沒有死,而是被送出了皇宮,原因自然是宮廷的權斗。
清朝不像別的王朝有什麼嫡長子繼承制,他們不管漢王朝那一套,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都有機會繼承皇位,順治、康熙、乾隆,這些皇帝都不是嫡子,一樣可以繼位?
皇帝剛剛大婚,卻跟一個宮女生了孩子,這個皇子成了皇長子,作為皇后,多少會認為,這個「皇長子」將來可能會影響她的孩子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猜測,牛鈕要麼是被順治的皇后害死的,要麼是有人擔心這個皇子會被人害死,將他偷偷送出宮了。
其實這類事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就比如明朝吧,明神宗萬曆皇帝年輕時,有一天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在慈寧宮看到一個宮女頗有姿色,萬曆一時性起,把這個宮女臨幸了,不久這個宮女懷孕了,而且被萬曆母親李太后發覺,李太后高興萬分,因為萬曆大婚好幾年,光生女兒不生兒子,大明朝還沒接班人,李太后很是焦急,這下好了,萬曆有後了。
誰知道,萬曆皇帝提上褲子不認賬,她認為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個宮女,地位低微,不願意承認,太后讓太監們拿出記錄萬曆皇帝行為的內廷起居注查看,上面明明白白寫得很清楚,某月某日某個時辰,皇上臨幸了某個宮女,事實擺在面前,萬曆也不得不承認。
這個孩子就是明朝的一月皇帝朱常洛,後來,為了太子的位子,萬曆帝寵愛的妃子鄭貴妃陰謀派人打死朱常洛,引發了明朝有名的「梃擊案」,鄭貴妃為什麼敢這麼干?還不是欺負朱常洛是宮女生的?
順治生兒女的頻率也就屬於正常水平,遠不如他兒子康熙,康熙曾經一年生4個孩子,連續六年內生13個兒女。
無論怎麼說,14歲的順治皇帝已經具備了生育能力,這一發不可收拾了,從順治14歲生第一個孩子開始,每過一兩年,他就有一兩個孩子出生?
雖然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十年生了14個孩子,很是誇張,其實仔細看順治孩子的出生日期,也就一兩年生一個孩子,這算不上多離譜。
我們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在以前的時候,也有這種能力,就像我家有個鄰居,一輩子生了九個孩子,年輕時也是間隔一兩年生一個,只是到後來隔得時間長點,最後的時候,他的長孫都比他最小的那個兒子大,他最大的外孫也比他好幾個孩子大。
只不過老百姓一般就一個妻子,這就苦了這位妻子,而順治帝有37個妻妾,十年間才生了14個孩子,跟他兒子康熙一比,還是不夠努力啊!
康熙一生跟他的妃子們生了55個孩子,其中35個兒子,20個女兒,這比順治多了41個,表面上看是因為康熙的妃子更多,活得年紀大,可仔細一研究,康熙實際上是比他爹更努力,生兒女的頻率更高。
比如1680年,這一年是清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27歲,他竟然有三個皇子出生,分別是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然後第二年,1681年,皇八子胤禩也出生了,也就是康熙在一年之內有三四個孩子出生。
再比如,1674年,康熙21歲,他的皇后為他生下第二個皇子胤礽,後來封為太子,跟太子胤礽同年出生的,還有康熙兩個女兒,皇四女和皇五女,同樣是一年之內有三個孩子出生。
再比如,1683年,這一年,康熙皇帝有兩個皇子和兩個皇女共四個孩子出生。
單看一年之內,康熙就有好幾個年份有三個孩子出生,如果是連續幾年呢?
1680-1685年這連續六年內,康熙總共有13個孩子出生,快趕上順治一輩子了。
況且,康熙一生中還經歷了平三藩、收台灣、親征葛爾丹等戰爭,可謂南征北戰,還六次下江南,竟然還能生幾十個孩子,實在是猛啊!
實際上,到24歲那年,康熙已經有了16個兒女。同樣,生育能力特彆強的宋徽宗,在24歲時,也有14個子女了。更牛的是,宋徽宗被俘前後,生38個兒子,42個女兒,共計80個孩子。
所以我們看,順治皇帝24歲去世時生了14個孩子,在古代封建帝王里,並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兒。更加沒有什麼隱情?
順治皇帝確實特別寵愛董鄂妃,董鄂妃去世後,順治再無子女出生。
清朝順治時期,可能是滿清剛入關的緣故,有很多關於他的民間傳說和謎團,比如他的母親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下嫁他的叔叔多爾袞,比如他的寵妃董鄂妃的身份一直沒有定論,甚至民間傳說是董小宛,還有順治到底是死了,還是做和尚了。
可以肯定地說,董鄂妃並不是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於明朝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她曾經跟明朝復社的明末四公子等人有交往,後來嫁給了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董小宛嫁人的時候,順治還穿開襠襖呢,實際上董小宛比順治大了15歲。
根據冒辟疆說,董小宛於順治八年去世,這一年也是順治皇帝14歲大婚之年。
董鄂妃的身份,現在大部分人認為是清朝時期內大臣鄂碩的女兒。
董鄂妃受順治喜愛到什麼程度?一進宮就被封為西宮妃、賢妃,一個月後直接升為皇貴妃?
要知道,清朝的妃子是有等級的,而且多達八個等級,皇后之下是皇貴妃,皇貴妃之下是貴妃,貴妃之下是妃,妃之下是嬪,嬪之下是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
董鄂妃一進宮就跳過幾個低等級,直接封為賢妃,過一個月封為皇貴妃,相當於連升三級,地位僅次於皇后。此時的皇后,也是孝莊娘家的人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的侄孫女,那個被順治廢掉的孟古青的堂侄女。
其實,順治封董鄂妃為皇貴妃以後,緊接著要廢掉皇后,立董鄂妃為皇后,結果孝莊太后和董鄂妃本人都反對才作罷。
董鄂妃入宮一年後,就為順治生下一個皇子,此時皇三子玄燁已經出生,所以這個孩子是皇四子,順治帝本來有意立這個皇子為太子,可惜的是,這孩子幾個月就因病去世了。
自此以後二人再未有子女。主要原因是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兒子死後又悲痛欲絕,從此董鄂妃便一病不起。
順治帝畢竟是精力旺盛之人,董鄂妃病重期間,順治帝又有幾個兒女出世,只是這幾年間,董鄂妃沒有兒女出生。
董鄂妃去世時,順治帝幾乎崩潰,甚至打算讓侍候過董鄂妃的宮女和太監全部殉葬,幸虧孝莊太后阻止了他。四個月後,順治帝也去世了。也有說當和尚去了。
總之,順治帝活了24歲,在婚後10年生了14個兒女,不算很稀奇的事兒,更沒有什麼違背常識的隱情?
這37個妻妾,總共為順治帝生了14個子女,其中8個兒子,6個女兒。10年,37個妻妾,只生了14個孩子,不算多吧,平均一年一個半不到。
順治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才14歲,這一年也是他的大婚之年。也就是說,順治從14歲就娶了第一個老婆開始生孩子,換成現在,14歲還在上初中,還是個孩子,所以有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古人不到二十歲就為父為母了?
順治婚前初試雲雨情,大婚之後三個月,他第一個孩子出生,這個孩子的母親是誰?
順治皇帝名叫愛新覺羅·福臨,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第九子,他的母親是蒙古人博爾濟吉特氏,就是後來有名的「孝莊太后」
有意思的是,皇太極娶了三個博爾濟吉特氏,還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他的正妻和他正妻的兩個侄女。順治的母親在這三人中,是最不受皇太極寵愛的。皇太極最寵愛的是孝莊太后的姐姐海蘭珠,因為海蘭珠的死,皇太極還意志消沉過一段時間,後來他又罵自己,為了一個女人不吃不喝,不像個男子漢,呵呵。
福臨6歲那年,皇太極死了,卻沒有留下遺詔,也沒說讓誰繼承皇位,這立馬就成了一個問題,福臨的叔叔大爺哥哥們便開始爭奪皇位,6歲的福臨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個皇位最終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爭奪皇位的主要有三個人,一個是皇太極的堂弟鄭親王濟爾哈朗,一個是福臨的叔叔睿親王多爾袞,還有一個就是福臨同父異母的大哥豪格,三方勢力相持不下,多爾袞一看自己沒有勝算,最後決定把這個皇位交給只有6歲的福臨。
多爾袞把皇位給福臨,當然是因為福臨年紀小容易控制,從而他就可以以輔政的名義專權跋扈了。最後,多爾袞確實把自己操縱成了輔政王。
從此,福臨雖然是清朝的皇帝,卻完全籠罩於多爾袞的陰影下。福臨當皇帝是1644年,當年多爾袞就帶領滿清鐵騎從山海關殺到北京城,並正式建都北京。
在順治親政前這些年,朝廷里的大事都是多爾袞說了算,孝莊和順治母子為了生存,只能暫時忍耐,不斷給多爾袞加官進爵,多爾袞從叔父攝政王,變成了皇叔父攝政王,從皇叔父攝政王,升為皇父攝政王。
多爾袞不但把持朝政,還想控制順治的個人感情生活。
順治繼位不久,多爾袞和孝莊太后做主,把孝莊太后的侄女博爾濟吉特氏孟古青許配給順治,這就是順治帝十四歲大婚時娶的人,官方認證的第一個老婆,也是他第一任皇后。
皇帝大婚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至少有兩個重要意義,一是皇帝可以親政了,二是皇帝可以「正式」生孩子了。皇帝親政可能會令有些人不高興,可是皇帝開始生孩子,太后和滿朝文武都特別期待,因為皇帝生了孩子,表示這個王朝有接班人了,可以延續了。
在順治大婚以前,他已經慢慢懂事了,也越來越反感多爾袞,甚至對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也開始疏遠。順治認為,多爾袞和孝莊太后給自己安排這樁婚姻,是他們控制自己的一種工具,所以順治並不喜歡這個孟古青,兩年之後就把她的皇后之位廢了,降格為靜妃,順治跟這個皇后孟古青也沒有生過孩子。
不管怎麼說,順治十四歲這年大婚了,開始「正式」準備生孩子。為什麼說正式呢?因為,順治帝在大婚之前就跟一個女子有了那方面的經驗。
順治七年八月,順治皇帝大婚,他的長子卻在三個月後的十一月就出生了。也就是說,在大婚之前,順治就有了其他的女人,只不過順治當時還沒大婚,沒給這個女人名分。
這個女人是誰,我們是知道的,她有一連串的名字,最常被叫的是宮女巴氏,一聽名字我們就知道她是個宮女。不用說,當時只有14歲的小皇帝順治,已經懂了男女之事,就像賈寶玉跟襲人初試雲雨情一樣,順治也跟這個宮女有了一番貼身交流。
其實我懷疑,這可能是清朝宮廷特意給順治安排的一場教育活動,怕順治真的大婚那天,不懂怎麼做。明朝大臣沈德符在他的《萬曆野獲編》里就記載,明朝皇宮為了在皇帝大婚之前對他們進行那方面的教育,會給小皇帝們看一些春宮圖,還準備了歡喜佛之類動態的教學工具。明朝萬曆天啟期間的太監劉若愚在他的書中也講到,這個歡喜佛動起來栩栩如生。當然,他是個太監,未必特別懂?
順治跟這個宮女不久就有了孩子,他們的孩子叫愛新覺羅·牛鈕,按照清朝官方記載,他只活了83天就死了。可是,這個孩子的死,成了一個疑團,有人認為他並沒有死,而是被送出了皇宮,原因自然是宮廷的權斗。
清朝不像別的王朝有什麼嫡長子繼承制,他們不管漢王朝那一套,無論是嫡子還是庶子,都有機會繼承皇位,順治、康熙、乾隆,這些皇帝都不是嫡子,一樣可以繼位?
皇帝剛剛大婚,卻跟一個宮女生了孩子,這個皇子成了皇長子,作為皇后,多少會認為,這個「皇長子」將來可能會影響她的孩子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猜測,牛鈕要麼是被順治的皇后害死的,要麼是有人擔心這個皇子會被人害死,將他偷偷送出宮了。
其實這類事在歷史上也屢見不鮮,就比如明朝吧,明神宗萬曆皇帝年輕時,有一天去慈寧宮給太后請安,在慈寧宮看到一個宮女頗有姿色,萬曆一時性起,把這個宮女臨幸了,不久這個宮女懷孕了,而且被萬曆母親李太后發覺,李太后高興萬分,因為萬曆大婚好幾年,光生女兒不生兒子,大明朝還沒接班人,李太后很是焦急,這下好了,萬曆有後了。
誰知道,萬曆皇帝提上褲子不認賬,她認為這個孩子的母親是個宮女,地位低微,不願意承認,太后讓太監們拿出記錄萬曆皇帝行為的內廷起居注查看,上面明明白白寫得很清楚,某月某日某個時辰,皇上臨幸了某個宮女,事實擺在面前,萬曆也不得不承認。
這個孩子就是明朝的一月皇帝朱常洛,後來,為了太子的位子,萬曆帝寵愛的妃子鄭貴妃陰謀派人打死朱常洛,引發了明朝有名的「梃擊案」,鄭貴妃為什麼敢這麼干?還不是欺負朱常洛是宮女生的?
順治生兒女的頻率也就屬於正常水平,遠不如他兒子康熙,康熙曾經一年生4個孩子,連續六年內生13個兒女。
無論怎麼說,14歲的順治皇帝已經具備了生育能力,這一發不可收拾了,從順治14歲生第一個孩子開始,每過一兩年,他就有一兩個孩子出生?
雖然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十年生了14個孩子,很是誇張,其實仔細看順治孩子的出生日期,也就一兩年生一個孩子,這算不上多離譜。
我們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在以前的時候,也有這種能力,就像我家有個鄰居,一輩子生了九個孩子,年輕時也是間隔一兩年生一個,只是到後來隔得時間長點,最後的時候,他的長孫都比他最小的那個兒子大,他最大的外孫也比他好幾個孩子大。
只不過老百姓一般就一個妻子,這就苦了這位妻子,而順治帝有37個妻妾,十年間才生了14個孩子,跟他兒子康熙一比,還是不夠努力啊!
康熙一生跟他的妃子們生了55個孩子,其中35個兒子,20個女兒,這比順治多了41個,表面上看是因為康熙的妃子更多,活得年紀大,可仔細一研究,康熙實際上是比他爹更努力,生兒女的頻率更高。
比如1680年,這一年是清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27歲,他竟然有三個皇子出生,分別是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然後第二年,1681年,皇八子胤禩也出生了,也就是康熙在一年之內有三四個孩子出生。
再比如,1674年,康熙21歲,他的皇后為他生下第二個皇子胤礽,後來封為太子,跟太子胤礽同年出生的,還有康熙兩個女兒,皇四女和皇五女,同樣是一年之內有三個孩子出生。
再比如,1683年,這一年,康熙皇帝有兩個皇子和兩個皇女共四個孩子出生。
單看一年之內,康熙就有好幾個年份有三個孩子出生,如果是連續幾年呢?
1680-1685年這連續六年內,康熙總共有13個孩子出生,快趕上順治一輩子了。
況且,康熙一生中還經歷了平三藩、收台灣、親征葛爾丹等戰爭,可謂南征北戰,還六次下江南,竟然還能生幾十個孩子,實在是猛啊!
實際上,到24歲那年,康熙已經有了16個兒女。同樣,生育能力特彆強的宋徽宗,在24歲時,也有14個子女了。更牛的是,宋徽宗被俘前後,生38個兒子,42個女兒,共計80個孩子。
所以我們看,順治皇帝24歲去世時生了14個孩子,在古代封建帝王里,並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兒。更加沒有什麼隱情?
順治皇帝確實特別寵愛董鄂妃,董鄂妃去世後,順治再無子女出生。
清朝順治時期,可能是滿清剛入關的緣故,有很多關於他的民間傳說和謎團,比如他的母親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下嫁他的叔叔多爾袞,比如他的寵妃董鄂妃的身份一直沒有定論,甚至民間傳說是董小宛,還有順治到底是死了,還是做和尚了。
可以肯定地說,董鄂妃並不是董小宛。
董小宛出生於明朝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她曾經跟明朝復社的明末四公子等人有交往,後來嫁給了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董小宛嫁人的時候,順治還穿開襠襖呢,實際上董小宛比順治大了15歲。
根據冒辟疆說,董小宛於順治八年去世,這一年也是順治皇帝14歲大婚之年。
董鄂妃的身份,現在大部分人認為是清朝時期內大臣鄂碩的女兒。
董鄂妃受順治喜愛到什麼程度?一進宮就被封為西宮妃、賢妃,一個月後直接升為皇貴妃?
要知道,清朝的妃子是有等級的,而且多達八個等級,皇后之下是皇貴妃,皇貴妃之下是貴妃,貴妃之下是妃,妃之下是嬪,嬪之下是貴人,常在,答應,官女子等。
董鄂妃一進宮就跳過幾個低等級,直接封為賢妃,過一個月封為皇貴妃,相當於連升三級,地位僅次於皇后。此時的皇后,也是孝莊娘家的人博爾濟吉特氏,是孝莊的侄孫女,那個被順治廢掉的孟古青的堂侄女。
其實,順治封董鄂妃為皇貴妃以後,緊接著要廢掉皇后,立董鄂妃為皇后,結果孝莊太后和董鄂妃本人都反對才作罷。
董鄂妃入宮一年後,就為順治生下一個皇子,此時皇三子玄燁已經出生,所以這個孩子是皇四子,順治帝本來有意立這個皇子為太子,可惜的是,這孩子幾個月就因病去世了。
自此以後二人再未有子女。主要原因是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兒子死後又悲痛欲絕,從此董鄂妃便一病不起。
順治帝畢竟是精力旺盛之人,董鄂妃病重期間,順治帝又有幾個兒女出世,只是這幾年間,董鄂妃沒有兒女出生。
董鄂妃去世時,順治帝幾乎崩潰,甚至打算讓侍候過董鄂妃的宮女和太監全部殉葬,幸虧孝莊太后阻止了他。四個月後,順治帝也去世了。也有說當和尚去了。
總之,順治帝活了24歲,在婚後10年生了14個兒女,不算很稀奇的事兒,更沒有什麼違背常識的隱情?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順治皇帝去世。
儘管順治在去世的時候只有不到24歲,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先後誕育了8個兒子和6個女兒,共計是14位子女。
以如此年輕的歲數,就誕育了這麼多的子女,順治在生育子女的領域絕對算得上的「高效率」。如果用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覺得這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普遍傳統,再結合順治的皇帝身份,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奇怪」
順治皇帝年紀輕輕便子女眾多,是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是順治皇帝大婚時年齡非常的小,這就使得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誕育子女了。
順治皇帝生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到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順治極為「幸運」的登上了皇位,就此開啟了其帝王生涯,此時的他只有5歲。順治七年(1650年),實際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權臣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也得以正式親政。
然而,根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傳統,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只有完成了大婚,才標誌著他已然成年,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親政,進而掌握最高權力。
於是在順治八年(1651年)的時候,順治皇帝履行了在此之前由多爾袞為其訂立的婚約,與自己的表姐,也就是自己母親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完婚,此時的順治皇帝還不滿14歲。
而也就是在這一年,順治迎來了他的第一位皇子牛鈕,只不過牛鈕也並非順治的皇后孟古青所生,他的生母是出身並不高貴筆什赫額捏福晉。
對照一下14歲時候的我們,基本都還在學校中享受著美好青春時光,而順治皇帝則已為人父,相比之下,順治皇帝確實非常的「早熟」
其次,順治大婚之後,也在不斷充盈自己的後宮隊伍,這就使得能為其誕育子女的后妃數量非常的多。
在順治皇帝的後宮之中,有封號和級別的后妃就超過了20位,包括4位皇后(其中包括了被追封為「孝獻皇后」的董鄂妃,以及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上其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以及沒有任何名分的格格和宮女,總數差不多有四五十人。
其實,按照孝莊太后的意思,他非常順治皇帝能夠有一位具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為此在她的主持和安排下,順治先後迎娶了兩位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的皇后,並且都與孝莊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而除此之外,順治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幾位妃子,也皆出自蒙古部落。
然而,由於此時的順治皇帝是極為「叛逆」,與孝莊太后的關係也非常的緊張,甚至兩人之間經常性的爆發爭吵,這就使得順治對於自己的一眾蒙古后妃充滿了厭惡,以至於還將自己的髮妻孟古青廢為靜妃,所以直到順治去世也沒有誕育出一位具有蒙古血統的皇子。
而在所有的后妃中,董鄂妃無疑是最得順治寵愛的,之後董鄂妃也為順治生下了一位皇子,這也令順治喜出望外,並將其視為是自己的「嫡子」,並且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要將皇位傳給有董鄂妃所生的這位皇子。只不過,這位皇子在出生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順治皇帝是非常的傷心,不僅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更是在薊縣的黃花山下,專為其修建榮親王園寢以示紀念。
儘管順治皇帝是獨寵董鄂妃,但是董鄂妃本人還是非常的溫良賢惠,她不斷勸諫順治皇帝要「雨露均沾」,並沒有仗著寵愛而「霸占」順治,這就使得其他的后妃也不斷誕育子女,特別是順治皇帝有三位皇子都出生在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之後。
而實際上,順治的14位子女,分別由11位不同的后妃所生,而他的8位皇子更是有著8位不同的生母。
由此可見,后妃數量的充足以及順治皇帝的「雨露均沾」,也是他能夠在短短十年時間裡就誕育如此數量子女的一個重要原因。
至於某些「陰謀論者」說順治皇帝的眾多皇子中,有著多爾袞的子嗣,這確實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即便是多爾袞權傾朝野,也不可能直接闖入順治的後宮行如此大膽之事,單從時間上說也是根本對不上的。要知道,多爾袞在順治七年(1650年)底就已經去世了,而順治大婚以及誕育子嗣都是順治八年(1651年)以後的事情,所以這樣的觀點純屬子虛烏有。
論生兒育女,順治比起自己的兒子康熙,還是要略遜一籌的。
其實,順治在其24年的生命時長里就擁有了8兒6女共計14個孩子,這在清朝時期並不是「個案」,他的兒子康熙絕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存在。
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他一共誕育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共計55位兒女,遠超他的父親順治皇帝。
或許這個時候有人會說,康熙在位61年,順治只在位18年,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的是這樣算起來的話,那麼康熙同樣的更勝一籌,因為康熙在24歲的時候,就已經現有了11個兒子和5個女兒,共計16個兒女,比順治皇帝的還要多。
究其原因也是和順治皇帝相同,一是結婚時間早,二就是后妃數量眾多。
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皇帝登上皇位,當時的他只有不到8歲。到了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在其11歲的時候,就與他的結髮妻子,也就是後來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完成大婚,所以康熙比順治大婚時的年齡還要小上3歲。
順治皇帝生育長子牛鈕的年齡是14歲,而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兒子承瑞降生的時候,更是只有13歲。不過同順治皇帝一樣,康熙皇帝的這個兒子也不是由皇后所生,而是由當時非常得寵的榮妃馬佳氏所生,並且也沒有活多久就早殤了。
而縱觀康熙的後宮,數量上更是可以用「驚人」來形容,這包括了皇后4位(包括被追封為皇后的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皇貴妃3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三人均為追封)、貴妃1位、妃11位、嬪10位,包括其他地位較低以及沒有名分的后妃,總數據說是超過了200人。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使得康熙皇帝成為了清朝歷史上誕育子女數量最多的帝王,相比之下,順治皇帝在其24歲時就誕育了14個子女,也就變得不足為奇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順治皇子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善待。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登上皇位。
在此之前,順治的長子牛鈕以及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所以這個時候還有六位順治的皇子在世,即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
這其中,奇綬,於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年僅7歲;永干,也於康熙六年(1667年)早殤,時年也只有8歲。
於是,除了康熙皇帝之外,在世的順治皇帝的皇子也僅僅剩下了福全、常寧、隆禧三個人,活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也就是康熙皇帝「智擒鰲拜」,將大權收歸到自己手中的時候。
三人中年齡最小的隆禧,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被康熙皇帝冊封為純親王,此時他也只有15歲。之後隆禧病重,康熙親自前往探望,並安排御醫進行診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僅20歲的隆禧去世,康熙皇帝非常悲痛,特意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安排其子富爾祜倫襲承其爵位。
另外兩位順治皇子福全和常寧,不僅僅是康熙非常信任的兄弟,更是康熙極為倚重的大臣和將領。
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就被封為裕親王,並命參與議政,而福全也在此後平定「三藩之亂」,以及征討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親授福全撫遠大將軍,並讓其擔任主帥,而包括皇長子胤禔、大國舅佟國綱等一眾皇親國戚都在軍中效力,由福全統一調配,足見康熙對於福全的儀仗與信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病故,終年五十歲,贈諡號為「憲」。福全死後,康熙還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他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以此表達對福全的思念之情。
至於常寧,他也在康熙十年(1671年)就被康熙封為了恭親王。隨後在康熙征討噶爾丹的過程中,常寧被康熙封為「安北大將軍」,統領西路軍,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常寧的大女兒也是從小寄養在皇宮之中,後來還被封為了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常寧病故,終年四十六歲,而他的去世日期與他的兄長福全僅僅相差了十多天。
儘管順治在去世的時候只有不到24歲,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先後誕育了8個兒子和6個女兒,共計是14位子女。
以如此年輕的歲數,就誕育了這麼多的子女,順治在生育子女的領域絕對算得上的「高效率」。如果用我們現在人的眼光來看,覺得這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考慮到當時的普遍傳統,再結合順治的皇帝身份,出現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奇怪」
順治皇帝年紀輕輕便子女眾多,是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是順治皇帝大婚時年齡非常的小,這就使得他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誕育子女了。
順治皇帝生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到了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順治極為「幸運」的登上了皇位,就此開啟了其帝王生涯,此時的他只有5歲。順治七年(1650年),實際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權臣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也得以正式親政。
然而,根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傳統,對於一位帝王來說,只有完成了大婚,才標誌著他已然成年,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親政,進而掌握最高權力。
於是在順治八年(1651年)的時候,順治皇帝履行了在此之前由多爾袞為其訂立的婚約,與自己的表姐,也就是自己母親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完婚,此時的順治皇帝還不滿14歲。
而也就是在這一年,順治迎來了他的第一位皇子牛鈕,只不過牛鈕也並非順治的皇后孟古青所生,他的生母是出身並不高貴筆什赫額捏福晉。
對照一下14歲時候的我們,基本都還在學校中享受著美好青春時光,而順治皇帝則已為人父,相比之下,順治皇帝確實非常的「早熟」
其次,順治大婚之後,也在不斷充盈自己的後宮隊伍,這就使得能為其誕育子女的后妃數量非常的多。
在順治皇帝的後宮之中,有封號和級別的后妃就超過了20位,包括4位皇后(其中包括了被追封為「孝獻皇后」的董鄂妃,以及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7位正妃、9位庶妃,再加上其他沒有得到正式冊封以及沒有任何名分的格格和宮女,總數差不多有四五十人。
其實,按照孝莊太后的意思,他非常順治皇帝能夠有一位具有蒙古血統的皇子,為此在她的主持和安排下,順治先後迎娶了兩位出身於蒙古科爾沁部落的皇后,並且都與孝莊有著密切的親緣關係,而除此之外,順治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幾位妃子,也皆出自蒙古部落。
然而,由於此時的順治皇帝是極為「叛逆」,與孝莊太后的關係也非常的緊張,甚至兩人之間經常性的爆發爭吵,這就使得順治對於自己的一眾蒙古后妃充滿了厭惡,以至於還將自己的髮妻孟古青廢為靜妃,所以直到順治去世也沒有誕育出一位具有蒙古血統的皇子。
而在所有的后妃中,董鄂妃無疑是最得順治寵愛的,之後董鄂妃也為順治生下了一位皇子,這也令順治喜出望外,並將其視為是自己的「嫡子」,並且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要將皇位傳給有董鄂妃所生的這位皇子。只不過,這位皇子在出生不到一周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順治皇帝是非常的傷心,不僅追封其為「和碩榮親王」,更是在薊縣的黃花山下,專為其修建榮親王園寢以示紀念。
儘管順治皇帝是獨寵董鄂妃,但是董鄂妃本人還是非常的溫良賢惠,她不斷勸諫順治皇帝要「雨露均沾」,並沒有仗著寵愛而「霸占」順治,這就使得其他的后妃也不斷誕育子女,特別是順治皇帝有三位皇子都出生在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之後。
而實際上,順治的14位子女,分別由11位不同的后妃所生,而他的8位皇子更是有著8位不同的生母。
由此可見,后妃數量的充足以及順治皇帝的「雨露均沾」,也是他能夠在短短十年時間裡就誕育如此數量子女的一個重要原因。
至於某些「陰謀論者」說順治皇帝的眾多皇子中,有著多爾袞的子嗣,這確實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即便是多爾袞權傾朝野,也不可能直接闖入順治的後宮行如此大膽之事,單從時間上說也是根本對不上的。要知道,多爾袞在順治七年(1650年)底就已經去世了,而順治大婚以及誕育子嗣都是順治八年(1651年)以後的事情,所以這樣的觀點純屬子虛烏有。
論生兒育女,順治比起自己的兒子康熙,還是要略遜一籌的。
其實,順治在其24年的生命時長里就擁有了8兒6女共計14個孩子,這在清朝時期並不是「個案」,他的兒子康熙絕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存在。
縱觀康熙皇帝的一生,他一共誕育了35個兒子,20個女兒,共計55位兒女,遠超他的父親順治皇帝。
或許這個時候有人會說,康熙在位61年,順治只在位18年,沒有可比性。
如果真的是這樣算起來的話,那麼康熙同樣的更勝一籌,因為康熙在24歲的時候,就已經現有了11個兒子和5個女兒,共計16個兒女,比順治皇帝的還要多。
究其原因也是和順治皇帝相同,一是結婚時間早,二就是后妃數量眾多。
順治十八年(1661年),康熙皇帝登上皇位,當時的他只有不到8歲。到了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皇帝在其11歲的時候,就與他的結髮妻子,也就是後來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完成大婚,所以康熙比順治大婚時的年齡還要小上3歲。
順治皇帝生育長子牛鈕的年齡是14歲,而康熙皇帝的第一個兒子承瑞降生的時候,更是只有13歲。不過同順治皇帝一樣,康熙皇帝的這個兒子也不是由皇后所生,而是由當時非常得寵的榮妃馬佳氏所生,並且也沒有活多久就早殤了。
而縱觀康熙的後宮,數量上更是可以用「驚人」來形容,這包括了皇后4位(包括被追封為皇后的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皇貴妃3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三人均為追封)、貴妃1位、妃11位、嬪10位,包括其他地位較低以及沒有名分的后妃,總數據說是超過了200人。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使得康熙皇帝成為了清朝歷史上誕育子女數量最多的帝王,相比之下,順治皇帝在其24歲時就誕育了14個子女,也就變得不足為奇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順治皇子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善待。
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皇帝去世,康熙皇帝登上皇位。
在此之前,順治的長子牛鈕以及董鄂妃所生的「榮親王」,所以這個時候還有六位順治的皇子在世,即皇二子福全,皇三子玄燁、也就是康熙皇帝,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
這其中,奇綬,於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年僅7歲;永干,也於康熙六年(1667年)早殤,時年也只有8歲。
於是,除了康熙皇帝之外,在世的順治皇帝的皇子也僅僅剩下了福全、常寧、隆禧三個人,活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也就是康熙皇帝「智擒鰲拜」,將大權收歸到自己手中的時候。
三人中年齡最小的隆禧,在康熙十三年(1674年)就被康熙皇帝冊封為純親王,此時他也只有15歲。之後隆禧病重,康熙親自前往探望,並安排御醫進行診治。康熙十八年(1679年),年僅20歲的隆禧去世,康熙皇帝非常悲痛,特意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並安排其子富爾祜倫襲承其爵位。
另外兩位順治皇子福全和常寧,不僅僅是康熙非常信任的兄弟,更是康熙極為倚重的大臣和將領。
康熙六年(1667年),福全就被封為裕親王,並命參與議政,而福全也在此後平定「三藩之亂」,以及征討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親授福全撫遠大將軍,並讓其擔任主帥,而包括皇長子胤禔、大國舅佟國綱等一眾皇親國戚都在軍中效力,由福全統一調配,足見康熙對於福全的儀仗與信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福全病故,終年五十歲,贈諡號為「憲」。福全死後,康熙還特命畫工精繪一張像,為他與福全並坐於桐蔭之下,示手足同老之意,以此表達對福全的思念之情。
至於常寧,他也在康熙十年(1671年)就被康熙封為了恭親王。隨後在康熙征討噶爾丹的過程中,常寧被康熙封為「安北大將軍」,統領西路軍,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此外,常寧的大女兒也是從小寄養在皇宮之中,後來還被封為了固倫純禧公主。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常寧病故,終年四十六歲,而他的去世日期與他的兄長福全僅僅相差了十多天。
順治三年,年僅14歲的順治帝在孝莊文皇太后的主持下大婚,娶了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三個月後,順治的第一個兒子誕生,此後的十年間先後立了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17位格格,宮女無算,除此之外,還派人前往江南採買女子。
順治皇帝,本名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的第六個兒子,作為清朝的第一個入關皇帝,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情色中去,畢生致力於貫徹婦女路線,甚至為了摯愛的妃子捨棄了皇位,真正做到了要美人不要江山,所以在十年間就可以生出這麼多的子嗣不足為奇。
備受壓制的前半生,過分「早熟」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發腦溢血猝死,臨死前沒有留下遺詔宣布繼任者,本著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的原則,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皇太極的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從道義上來講子承父業天經地義,兄死弟及也無可厚非,所以兩個人爭得是不可開交,後來由於某種神秘的力量(據說是孝莊皇后的暗中操作,與多爾袞達成了某種不可言說的約定)影響下,皇位奇蹟般地落在了年僅六歲的福臨身上。
福臨6歲即位,年號順治,亦叔亦父的睿親王多爾袞攝政王,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可以說是多爾袞總攬朝政。
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一言一行都以朝廷自居,以至於「關內關外咸知有睿王一人」,這讓順治非常惱火。
別看順治小,可他對於權利的慾望可一點都不小,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福臨需要乘輦前往篤恭殿,他的奶媽擔心他年級小駕馭不了這種場面,想要陪同他一起乘輦,被小福臨斷然拒絕:他「此非汝所宜乘」,小小年紀已經展露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嚴。
從這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順治對權利的渴望,對皇權威儀的竭力維護,可這一切在多爾袞手下就是一個笑話,無論是儀仗隊還是衛隊,多爾袞都採用皇帝的規制,順治就是一個傀儡,這讓他的自尊心極度受挫。
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外出狩獵的時候,從馬上摔下來,一命嗚呼,一個月後,順治宣布親征,順治八年二月,頒布詔令,宣布了多爾袞的罪狀,「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同年,娶了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這一年,順治帝堪堪十四歲,三個月後,順治的第一個兒子出生,賜名:愛新覺羅·牛鈕,不過這個牛鈕並非是皇后所生,而是出身地位的筆什赫額捏氏。
也就是說,至少在13歲他就已經深諳男女之事,是個花叢老手了,這個年級足以讓千百年來的大齡單身漢為之汗顏,成熟得早,所以能生的多,這是他能生那麼多兒子的原因之一。
放浪的中半生,放浪形骸
由於前半生壓抑,順治帝掌權以後,乾綱獨斷,勵精圖治,為國家做了不少的實事,當然,這不在 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
順治十年,也就是大婚的兩年後,福臨對自己的皇后有些厭煩了,一是因為這樁婚事是由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操辦的,不合自己的心意,二來也可能時因為另結了新歡,於是就把皇后廢了,降為靜妃。
順治十。
一年,福臨又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為妃,並將其立為皇后,可沒過多久,順治又變心了,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民間少女身上。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定下了一條規矩:不准漢人充當宮女。為什麼呢?大抵是要保證清朝皇帝滿族血統的純正?
但是順治可不管這一套,不僅大肆選取漂亮的漢人女子入宮,還在順治十二年的時候,偷偷派自己的貼身太監去江南採買漂亮女子 供自己享用。
搞得大江南北一時間人心惶惶,家裡有適齡女兒的,也不管什麼彩禮不彩禮了,一窩蜂地全嫁了,大街上全是婚姻嫁娶的迎親隊伍和嗩吶聲,史稱「喧闐道路」
這件事被發現之後,很多大臣上疏諫阻,勸順治不要再干這種荒唐事了,秘密被撞破,順治惱羞成怒,極力辯解說根本沒有買女子這種事兒,把勸諫的大臣全都革職問罪,嚴重的還要流放。
順治十三年,福臨終於得到了自己一生中的摯愛,納了內大臣鄂碩之女,世稱董鄂妃。
順治對董鄂妃的愛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順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冊封董鄂妃為「賢妃」,一個月後破格擢升為「皇貴妃」,三個月後為她舉辦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且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布恩詔,大赦天下,這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即便是順治對董鄂妃的愛已經超越了祖制的束縛,也沒有耽誤他對其他妃子雨露均沾,順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了皇四子,只可惜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經此一事,更是一病不起。
順治的內心非常痛苦,於是在此期間又相繼生下了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承干宮,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出生於順治十七年十二月。
由此可見,順治內心的痛苦,阻止不了身體上的力行,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17位格格,從十三歲生到二十三歲,才有八子六女,好像也不算特別多。
短暫的後半生,黯然落幕
董鄂妃似乎,順治徹底被擊垮了,萌生了出家的念頭,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頭天子,茆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奉詔前往京城主持順治的剃度大典,到了以後發現被自己的徒弟捷足先登,心中大怒,當即命人聚起柴火要燒死茆溪森。
但實際上,玉林琇的本意是勸誡順治好好治理國家,放棄出家的念頭,面見順治,說出了下面的話:
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作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輪,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
順治聽從了他的建議,重新蓄起頭髮,掐滅了出家的念頭,茆溪森也撿回來一條命。
自此以後,順治的精神始終無法再振作起來,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染上天花,五天後與世長辭,時年24歲,臨終前留下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任地位,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大帝。
順治皇帝,本名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的第六個兒子,作為清朝的第一個入關皇帝,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情色中去,畢生致力於貫徹婦女路線,甚至為了摯愛的妃子捨棄了皇位,真正做到了要美人不要江山,所以在十年間就可以生出這麼多的子嗣不足為奇。
備受壓制的前半生,過分「早熟」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極突發腦溢血猝死,臨死前沒有留下遺詔宣布繼任者,本著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的原則,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和皇太極的十四弟睿親王多爾袞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從道義上來講子承父業天經地義,兄死弟及也無可厚非,所以兩個人爭得是不可開交,後來由於某種神秘的力量(據說是孝莊皇后的暗中操作,與多爾袞達成了某種不可言說的約定)影響下,皇位奇蹟般地落在了年僅六歲的福臨身上。
福臨6歲即位,年號順治,亦叔亦父的睿親王多爾袞攝政王,鄭親王濟爾哈朗輔政,在這個階段,基本上可以說是多爾袞總攬朝政。
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任意黜陟」,一言一行都以朝廷自居,以至於「關內關外咸知有睿王一人」,這讓順治非常惱火。
別看順治小,可他對於權利的慾望可一點都不小,在舉行登基大典之前,福臨需要乘輦前往篤恭殿,他的奶媽擔心他年級小駕馭不了這種場面,想要陪同他一起乘輦,被小福臨斷然拒絕:他「此非汝所宜乘」,小小年紀已經展露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嚴。
從這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順治對權利的渴望,對皇權威儀的竭力維護,可這一切在多爾袞手下就是一個笑話,無論是儀仗隊還是衛隊,多爾袞都採用皇帝的規制,順治就是一個傀儡,這讓他的自尊心極度受挫。
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外出狩獵的時候,從馬上摔下來,一命嗚呼,一個月後,順治宣布親征,順治八年二月,頒布詔令,宣布了多爾袞的罪狀,「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同年,娶了皇后博爾濟吉特·孟古青。
這一年,順治帝堪堪十四歲,三個月後,順治的第一個兒子出生,賜名:愛新覺羅·牛鈕,不過這個牛鈕並非是皇后所生,而是出身地位的筆什赫額捏氏。
也就是說,至少在13歲他就已經深諳男女之事,是個花叢老手了,這個年級足以讓千百年來的大齡單身漢為之汗顏,成熟得早,所以能生的多,這是他能生那麼多兒子的原因之一。
放浪的中半生,放浪形骸
由於前半生壓抑,順治帝掌權以後,乾綱獨斷,勵精圖治,為國家做了不少的實事,當然,這不在 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
順治十年,也就是大婚的兩年後,福臨對自己的皇后有些厭煩了,一是因為這樁婚事是由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操辦的,不合自己的心意,二來也可能時因為另結了新歡,於是就把皇后廢了,降為靜妃。
順治十。
一年,福臨又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為妃,並將其立為皇后,可沒過多久,順治又變心了,開始把眼光放在了民間少女身上。
清朝從努爾哈赤開始,定下了一條規矩:不准漢人充當宮女。為什麼呢?大抵是要保證清朝皇帝滿族血統的純正?
但是順治可不管這一套,不僅大肆選取漂亮的漢人女子入宮,還在順治十二年的時候,偷偷派自己的貼身太監去江南採買漂亮女子 供自己享用。
搞得大江南北一時間人心惶惶,家裡有適齡女兒的,也不管什麼彩禮不彩禮了,一窩蜂地全嫁了,大街上全是婚姻嫁娶的迎親隊伍和嗩吶聲,史稱「喧闐道路」
這件事被發現之後,很多大臣上疏諫阻,勸順治不要再干這種荒唐事了,秘密被撞破,順治惱羞成怒,極力辯解說根本沒有買女子這種事兒,把勸諫的大臣全都革職問罪,嚴重的還要流放。
順治十三年,福臨終於得到了自己一生中的摯愛,納了內大臣鄂碩之女,世稱董鄂妃。
順治對董鄂妃的愛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順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冊封董鄂妃為「賢妃」,一個月後破格擢升為「皇貴妃」,三個月後為她舉辦了隆重的冊妃典禮,並且按照冊封皇后的大禮頒布恩詔,大赦天下,這在清朝三百多年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即便是順治對董鄂妃的愛已經超越了祖制的束縛,也沒有耽誤他對其他妃子雨露均沾,順治十四年,董鄂妃生下了皇四子,只可惜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經此一事,更是一病不起。
順治的內心非常痛苦,於是在此期間又相繼生下了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皇六子愛新覺羅·奇綬,皇七子愛新覺羅·隆禧,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
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殞,病逝於承干宮,皇八子愛新覺羅·永干出生於順治十七年十二月。
由此可見,順治內心的痛苦,阻止不了身體上的力行,4位皇后,7位正妃,9位庶妃,17位格格,從十三歲生到二十三歲,才有八子六女,好像也不算特別多。
短暫的後半生,黯然落幕
董鄂妃似乎,順治徹底被擊垮了,萌生了出家的念頭,由茆溪森剃度成了光頭天子,茆溪森的師傅玉林琇奉詔前往京城主持順治的剃度大典,到了以後發現被自己的徒弟捷足先登,心中大怒,當即命人聚起柴火要燒死茆溪森。
但實際上,玉林琇的本意是勸誡順治好好治理國家,放棄出家的念頭,面見順治,說出了下面的話:
若以世法論,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聖母之心,下以樂萬民之業;若以出世法論,皇上宜永作國王帝主,外以護持諸佛正法之輪,內住一切大權菩薩智所住處。
順治聽從了他的建議,重新蓄起頭髮,掐滅了出家的念頭,茆溪森也撿回來一條命。
自此以後,順治的精神始終無法再振作起來,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染上天花,五天後與世長辭,時年24歲,臨終前留下遺詔立八歲的皇三子玄燁為皇太子,繼任地位,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大帝。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