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是《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三本古代作品的合稱。
擴展資料。
春秋》經文言簡義深,若無注釋,則難以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至今,學者僅僅憑藉「三傳」研讀《春秋》。
《春秋》是記事的,後多散佚,僅留下孔子整理的魯國《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且都是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據說為孔子所作。「春秋」一詞,本是東周列國史官所撰編年史的通稱。傳說孔子寫《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懲惡揚善,撥亂反正。為達到這個目的,孔子在寫作時非常講究遣詞造句,這就是後人說的微言大義,以一字寓褒貶。所以古人特別重視《春秋》。漢代為《春秋》立官學,列為「五經」之一。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春秋三傳是哪三[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