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是科學家牛頓首先發現的。1666年,牛頓用三稜鏡研究日光,得出結論:白光是由不同顏色(即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擴展資料。
光的色散介質。
光的色散需要有能折射光的介質,介質折射率隨光波頻率或真空中的波長而變。當複色光在介質介面上折射時,介質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所形成的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離。1672年,牛頓利用三稜鏡將太陽光分解成彩色光帶,這是人們首次作的色散實驗。通常介質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與波長λ的關係來描述色散規律。任何介質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兩種。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光的色散是誰發現的[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