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遠比規矩重要,丟掉良知等同於放棄做人的權利,打破規矩卻能夠建立新規矩。我國歷史上就曾出現過花甲葬,老人到達60時,由孝子把老人送到提前建造的瓦罐墳中。老人的子女定期送飯,定期添磚,待到送完整年時間,送飯的窗口將被堵住,老人就要結束生命。明顯這樣的做法不符合良知和人性的要求,但有無數人曾遵守這樣錯誤的規矩,喪失基本的理智和是非觀。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在不斷發生。新聞上常能看到因財產問題,家庭分崩離析。當良知和規矩發生衝突時,該如何做出選擇?本文將結合俗語:「端午不吃娘家粽,女婿不跪丈人墳」引導大家正確認識規矩,避免類似問題出現時做出錯誤選擇,懊悔終生。
端午不吃娘家粽
端午能吃娘家粽真正的含義是:閨女端午節不能到娘家過,娘家粽指的是娘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二:一古時候交通不便,端午前後正是糧食收穫季節,去到娘家過端午耽誤收穫糧食;二我國傳統文化要求重大節日,女性不能回娘家過節。結合實際生活看,女性外嫁某種程度就不算是家裡人,重要節日回家過節有可能因起家族矛盾。端午是重要傳統節日,有地區就出現不能回娘家過節的說法能理解,這就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端午規矩。
現代社會中,端午不能回娘家這種說法不符合實際。一方面現代社會講究男女平等,男性和女性都有贍養老人的責任和義務,女性定期回家照看父母沒有問題。另一方面現代社會中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大,休閒時間有限,利用端午回家團聚是必然選擇。因此說,端午不吃娘家粽這種說法不用太在意,要合理看待,不能被傳統習俗限制。
女婿不跪丈人墳
女婿不跪丈人墳指的是重大節日時,女婿不能祭拜丈人家的祖墳。根據國內相關文獻,原因有兩點:一女婿和丈人沒有血緣關係,重大節日大都是有血緣關係的祭拜;二女婿是外人,某種程度不屬於家裡人,有可能導致丈人家發生內部矛盾衝突。結合實際看,丈人墳有很強的延伸性,意思是說女婿不能插手丈人家的大小事情,尤其是和錢財相關的事。當然,有些家庭是上門女婿的話就沒關係,女婿是入贅,能正常祭拜老丈人。
現代社會中,女婿是否能祭拜丈人墳要結合實際情況。一方面看當地風俗習慣是否允許,風俗習慣允許就沒問題;另一方面看丈人家的態度,只要老丈人家思想開明,祭拜丈人墳就是理所應當。在筆者來看,祭拜丈人墳是女婿表達感恩和緬懷的手段,不能剝奪女婿祭拜丈人墳的權利。
女性定期看望父母和女婿祭拜丈人墳都是良知層面,有些地區的規矩和良知發生衝突,想解決這種問題的很簡單,有三大原則:一遵循良知,只要能符合傳統道德要求的,就能正常開展;二遵循當地的習俗,當習俗和良知的衝突不嚴重,要尊重當地習俗,因地制宜;三徵詢相關人的意見,充分徵求利益相關人意見。只要按以上三大原則做選擇,就能很大程度規避矛盾和問題出現。
當傳統風俗習慣和新時代的行為發生衝突時,要理性應對,風俗習慣存在肯定有其合理性。衝突矛盾發生時,要始終保持清醒的觀念和理性的態度,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最後想說:不管到任何時候,做出的選擇都不能違背內心的良知。假設人連基本的感恩都不做到,很大程度就要被社會拋棄。所謂的規矩和風俗習慣,都是由人創造,是為了能提供給人方便,不是為了限制人的發展。端午節就快到,與其選擇外出遊玩,不如回家陪伴年邁的父母。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端午不吃娘家粽,女婿不跪丈人墳,啥意思[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