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問答
- 答案列表
狼瘡性腎炎有何臨床表現?通常分為哪幾類[朗讀]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幾乎所有sle均有不同程度的腎臟病變。大部分腎受累發生於皮疹、關節炎等全身受累之後,但約1/4病人以腎臟為首發表現,其中5%腎受累持續數年之後才有全身系統受累的表現。狼瘡性腎炎臨床表現亦呈多種類型,從臨床表現上可大致分為六類:①輕型:為30%~50%,無症狀。僅有尿常規檢查異常,尿蛋白陰性或<1g/d,常有鏡下血尿和紅細胞管型,腎功能正常。病理改變多屬局灶增生型或局灶節段型。該型預後良好。②腎病綜合徵型:為40%~60%。有兩種類型:a.單純的腎病綜合徵,表現為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腫。病理多為膜型,病變過程緩慢,10年腎臟存活率為50%,此類病人全身狼瘡表現亦不活躍。b.除腎病綜合徵外伴明顯的腎炎綜合徵,有血尿、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常伴明顯的全身狼瘡活動表現。病理多為瀰漫增生型,未經治療大部分於2年發展至腎功能衰竭,但經積極強化治療後預後可改觀。③慢性腎炎型:約占35%~50%,患者有高血壓、不同程度尿蛋白、尿沉渣中大量紅細胞及管型、腎功能損害以致腎功能衰竭。病理改變多屬瀰漫增殖型病變,預後差。④急性腎功能衰竭型:短時間內出現少尿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常伴全身狼瘡病變活動的表現。病理呈新月體腎炎、嚴重瀰漫性增生,伴血管病變及腎小管炎症。⑤腎小管損害型:表現為腎小管酸中毒伴腎鈣化、結石。⑥抗磷脂抗體型:抗磷脂抗體陽性,臨床主要表現為大、小動靜脈血栓及栓塞,血小板下降及流產傾向,可有腎功能損害,特別是急性腎功能衰竭,常易出現於產後。總之,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多樣,需警惕。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