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人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是什麼類型的朋友?酒肉朋友,還是知心朋友。
其次,如果是酒肉朋友,只要有錢就能結交,沒有其他門檻。如果是知心朋友,那交友的門檻就相當高了。需要同時滿足4個條件:有時間、有心情、有默契,有錢。
有時間:知心朋友之間,需要彼此用時間去溝通去維繫。
有心情:大家都很忙,你有興趣和對方聊天的時候,對方家裡可能火都燒上房頂了,未必有心情和你聊天。
有默契:好朋友之間,面對面不說話,長久不聯繫,也不會覺得尷尬,因為彼此都深知對方是什麼人。
有錢:一起出去玩,總不能都讓另一個人買單吧。
這裡,我主要想說說人越長大知心朋友越少這個現象。
人越長大,能交心的朋友越少,本來就是正常現象,有什麼好奇怪的。
人一出生,對世界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所以,最早我們都是向外探索世界,希望自己能從外部世界中實現自我價值。
到中年後,絕大多數人已經有過被社會毒打的經歷,開始逐漸看清人生和世界的真面目,身心都會比較疲憊,心思也不會像少年時代那麼單純。於是,大多數人會選擇退守回內心,希望自己過平靜安逸不被打擾的的生活。
很多中年人都這麼想,都不願像年輕時積極主動交朋友了,久而久之,中年人朋友就越來越少了,很正常。
而且,即便是老朋友,如果不在同一種環境里(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生活,彼此很難有共同語言,因此也很難保持長久的友誼。
我有個高中同學,一直在西安工作生活(據說混得還不錯,當了官),多年沒聯繫了。
高中時,我們的關係很不錯,他還追過我,我沒有同意。前幾年微信加我,一上來就是沒話找話說的油膩語氣,被我毫不猶豫地刪除了。
今年,他又加我微信,我本以為他能反應過來,我們早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了。他的世界我用腳指頭都想得出來(我家是油田單位,我在那種環境下生活了將近20年,早已看透),而我的世界可能是他永遠想像不出來的(我一直在外地打拚,如今在外地安居樂業)。
沒想到,他加我後,還是過去那一套,說話語氣極其油膩,於是,我再次將其刪除,以後他加我,也永遠也不會再通過了。
還有個高中女同學,多年前,有一次給我打電話,本來還能勉強尬聊下去,她聽說我已經買房了,立刻敏感起來,非常急切地開始問我關於房價問題。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們確確實實早已不是朋友了。果然,以後再也沒聊過。
現在我交朋友只有兩個原則:
第一,能讓彼此真實地感受到美好,彼此的心靈都有所收穫(這一條最重要)。
第二,能給彼此帶來實打實的價值利益。
有次看大張偉的訪談,他說過一句話,深得我心。那句話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我的朋友的。」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是來去赤條條無牽掛,朋友只是人生的點綴品,不是必需品。
正在看尼采的《人性,太人性》。看到下面這段話,能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人越長大交心的朋友越少。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人為什麼越長大,朋友越少[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