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日本已經入股今麥郎、統一、康師傅,成功收服中國速食界,之後又豪擲幾百億收購白象,白象董事長回應兩字:免談。
1989年,白象成立。彼時,白象是河南省糧食廳所屬的一家食品工廠,工廠從成立之日起,虧損的時間就大於盈利時間,曾經連續6年處於虧損狀態,工廠入不敷出,倒閉只是時間問題。
1996年,「白象」人心不穩,產品單一且質量參差,面臨倒閉的現狀,軍人出身的姚忠良臨危受命。
他向上級申請,主動到「白象」工作,他下決心要帶領企業走出困境。得到領導批准後,姚忠良立馬招聘了幾名大學生,帶著他們跑業務。
除此之外,姚忠良對白象進行改革,理順人事關係、改革機構設置、提升產品質量、引進人才。
1997年,在姚忠良的領導下,白象的銷售額首次突破1億元,扭虧為盈。
2001年,姚忠良見白象已走入正軌、邁向輝煌。他便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博士,彌補自己的短板。
白象公司沒了姚忠良,幾次陷入危機,原來的市場地位也不復存在,而此時,康師傅、今麥郞、統一等方便麵企業壯大,占據了市場的份額,白象開始走下坡路。
2003年,姚忠良博士畢業,畢業後,他被重新聘請到白象。
經過調研,姚忠良提出了研發新產品提升競爭力的思路。
隨後,白象精心打造了一款「大骨面」,主打營養健康牌。
新產品推出市場後,立即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僅僅8個月就賣出了6000萬包,一舉超過統一,成為中國方便麵行業的榜眼。
精明的日本人看上了中國的方便麵市場,不斷投資方便麵企業。
康師傅、今麥郎和統一都接受了日本的投資,日方以為白象也會接受,沒想到卻被白象拒絕了。
日方以為白象嫌錢少,多次加錢收購都被姚忠良還是拒絕了。
姚忠良告訴大家,要堅持做真正的民族企業,支持我們自己的本土產品,就算是企業面臨倒閉,也不能接受日資入股。
見白象不肯妥協,日方投資的企業便提高了經銷商的返點,在金錢的誘惑下,很多經銷商放棄了白象。白象損失慘重,市場份額不斷縮小。
但白象沒有放棄,姚忠良也沒有放棄,他帶著大家另闢市場,甚至是自己開門店。很快,白象人便憑著不服輸的精神,慢慢打開了市場。
更讓人敬佩的是,白象就算身邊逆境,但依然沒有忘記企業的責任,沒有忘記回饋社會。
汶川地震時有白象的捐款捐物,鄭州內澇和疫情防控,白象也都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面對災難,白象從來就很慷慨。
據調查,白象企業的員工中,有三分之一的都是殘疾人。
到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白象、選擇白象,這背後的原因值得其他企業思考。
白象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白象身上的民族企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讓人敬佩。
白象就是我們的「國貨之光」,希望中國有更多的企業能夠發光發熱。
作者:吳予。
編輯:十二。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國貨之光的故事[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