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始於中國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關於端午節的相關文字記載,「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實際上,端午的習俗卻早在這之前就有了,如龍舟競渡祭祀的習俗早已存在。
端午節始於中國哪個歷史時期。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吳越民族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著歷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端午節始於中國哪個歷史時期[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