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當秦國攻破楚國京都之時,屈原眼睜睜看著家國覆滅,哀痛不已。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後,就抱石投汨羅江自盡。當地百姓聽聞此事,馬上划船撈救,卻連屈原的屍體都沒撈到。於是為了寄託哀思,每年人們就會蕩舟江河之上,將米糰投入江中,以此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個歷史人。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除此之外,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端午節的傳說中,有說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 歷史問答
- 答案列表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個歷史人[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