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強度指的是降雨的集中程度,一般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間降雨強度、小時降雨量等表示,暴雨強度越大就代表著降雨量越多。
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稱之為降雨量,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我國氣象局規定:小雨是指24小時內降水量不超過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為5毫米-16、9毫米,中雨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為17毫米-37、9毫米,大雨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為38毫米-74、9毫米。24小時內雨量超過50毫米的稱為暴雨,超過100毫米的稱為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出現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旺島,24小時降水量為1870毫米。我國最大暴雨出現在台灣省新寮,24小時降水量為1672毫米,均是熱帶氣旋活動引起的。
我國是多暴雨國家之一,幾乎各省均有出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暴雨日數的地域分布呈明顯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內陸少;迎風坡側多,背風坡側少的特徵。台灣山地的年暴雨日達16天以上,華南沿海的東興、陽江、汕尾及江淮流域一些地區在10天以上,而西北地區平均每年不到1天。
- 健康問答
- 答案列表
暴雨強度和降雨量的關係[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