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譜軸子。家譜軸子的來歷:一般沒有具體的規格標準,主要懸掛於正房夾牆,軸子前擺供桌,供品大致分四葷四素四乾果四饅頭,供品前擺放香爐蠟台。早年間,由畫師設計出草圖,然後經過畫師數日辛苦,手工繪畫而成,其顏料色差較大,且不適合多年保存。近年來,隨著電腦數碼設備的發展,諸多的設計師利用現代化機器設計原稿,高清機器出圖,軸子大方美觀,色澤亮麗,不退色、不退光,適合長時間保存,且清晰度很高,花鳥魚蟲活靈活現。家譜軸子的簡介:記載家譜的捲軸,家譜軸子的幅面較大,一般寬。
1、1米左右,高。
1、7米。家譜軸子展示的內容是程式化的。主體畫面自上而下分為二部分。上部分的頂部,繪廳堂樓閣、松竹等吉祥之物。樓閣有一供桌,其上置一牌位,寫著 「供奉歷代宗祖之位」 八個字。供桌的下面長長的甬路,甬路的兩側,畫有一排排規整的格子,用來記錄已逝的祖先、長輩或同族人的名字。名字排列是有規矩的,男居左女居右,夫妻二人左右對稱呼應;輩分最高的在頂層一格,其他長輩名次按輩分高低依次向下排列。早先的社會,講究男尊女卑,一般說來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賤,除富貴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都沒有正式的名字,特別是貧苦農家的女人更是如此。但女人去世後,是必定要在家堂上登記的,所以這些沒有名字的女人,就只好冠以「李氏」、「王氏」或「張氏」等等的稱呼了。
- 其它問答
- 答案列表
山東農村地區過年家裡供奉的zhuzi是哪兩個字?有何來歷[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