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貪官污吏的名聲在民間久負盛名。人們對於他們的腐敗行為憤怒至極,義憤填膺之情溢於言表。然而,在這股義憤填膺之中,卻隱藏著一個令人不安的事實:我們是否也在不自覺地培養著新的貪官。
在這個問題上,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則有趣的的故事。
莫言有一位家境優越的親戚,每每見到我時,總是義憤填膺地痛罵身居官場的貪官污吏,滔滔不絕,語氣憤慨,滿腔怒火仿佛要將天地間的邪惡盡數吞噬。然而,在一次偶然的交談中,他卻對我訴說了一樁令人咋舌的家庭私事。
原來,他的孩子參加中考,差五分之少的成績,就可進入縣裡最好的中學。然而,他卻不願讓孩子失之交臂。於是,他向我求助,希望通過某種方式,讓孩子進入那所令人艷羨的重點中學。
這一求助之詞,讓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發現,在這個家庭私事之中,他似乎忘卻了自己曾經義憤填膺的宣誓。他的言行之間,猶如悖離了道義的雙重標準,讓人不禁對於貪官污吏的產生有了新的思考。
這種雙重標準的存在,究竟是何緣由。
首先,現實的考驗常常能夠揭示人性的脆弱。當個人利益和道德原則發生衝突時,往往會考驗一個人的立場和原則。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可能會放棄自己曾經信奉的道德準則,選擇了短期利益,而這种放棄往往是漸進的、不自覺的。
其次,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一個道德風氣敗壞、利益至上的社會環境中,人們往往容易喪失對於道德的敏感性,將個人利益凌駕於一切之上。貪官污吏的行為或許正是這種社會環境的反映,而我們對於他們的指責,是否也應該反思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是否存在類似的問題。
再者,個人的道德教育和家庭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的品行往往在成長過程中根植於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未能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很可能會對道德產生模糊的認識,而這種模糊往往會在面對利益誘惑時被放大。
因此,回到問題的本質,誰在製造新的貪官。
答案或許並不單一。製造貪官的背後,既有個人的利益誘惑,也有社會環境的影響,更有體制的不完善。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從根源上尋找解決之道,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新的貪官的產生,構建一個更加公正、廉潔的社會環境。
- 政治問答
- 答案列表
誰在製造新的貪官[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