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乞巧節)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我認為它形成於先秦或者更早的時候。
七夕節的形成與織女星、牛郎星的傳說密切相關,那麼,古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命名織女星、牛郎星的呢?
在西漢初年的文獻中已經有所涉及。《史記·秦本紀》的開頭這樣寫道:「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意思是說,秦的祖先是「五帝」里的顓頊帝的孫女,名字叫女修。一天,女修正坐在那裡紡織,一隻燕子飛過,掉下了一顆蛋,女修撿起來吃了,後來就生下兒子大業。大業是秦人的第一個男性祖先。那麼女修是怎樣一個人?關於女修的事跡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織」。實際上,女修就是最早的織女的原型。
秦人最早生活在今天的山東一帶,山東的大部分地區地處沿海,海上經常能夠看到日月運行和星星密布,所以,秦人是較早對天文有深入了解的一群人。據清華簡(清華大學所藏的一批戰國竹簡)記載:西周初年,周公把在山東奄(山東曲阜之東)一帶居住的秦人全部西遷了。遷到什麼地方去了呢?遷於朱圉山。朱圉山就是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一座山,與隴南市禮縣交界。這是清華簡中明確記載的。
根據甘肅省歷史學家祝中熹先生的研究,秦人第一次被遷於隴右是在更早的堯舜時代,因為當時要派懂得天文的人到西部去考察日月運行的情況。到了西周時期,秦人被遷到朱圉山後,有一部分人逐漸沿著西漢水上游進入禮縣、西和縣等地。所以史書上說,秦人早期生活於天水西南的古西犬丘地區(今禮縣、鹽官一帶)。20世紀90年代,在禮縣城東的大堡子山發現了早期秦文化的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銅器和樂器。學界研究認為,這裡就是秦公先王的大墓,這也證明了秦人正是從這裡發跡的。
秦人自遙遠的東方遷到西漢水流域以後,非常思念自己的故鄉和祖先,於是他們就把西漢水附近的星帶——一片能夠在秋天看到的、像河流一樣的星帶命名為「漢」。因為他們在西漢水上游居住,所以他們把天上的那條星河命名為「漢」。上古時候天河不叫天河,也不叫銀河,就叫作「漢」。《詩經》中就有《雲漢》這首詩,雲漢的「漢」指的就是漢水,也叫天漢。然後,他們又把天漢邊上一顆最亮的星,也是整個北半球看起來最亮的一顆星——零等星命名為織女星,以此來紀念他們的始祖。這就是與七夕相關的織女星的來歷。
再來說說牛郎星。在古代,牛郎星也被稱為牽牛星。這個牽牛星是怎麼來的呢?它是為了紀念周人的祖先。周人發祥於甘肅隴東一帶,尤其是在慶陽,到現在還有周先祖的靈廟、遺址等。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認為,慶陽有一條河叫馬蓮河,周人最早的居住地就在馬蓮河流域。學術界普遍認為,先秦時期的隴東慶陽地區是一處農牧交錯地帶,有可資早期農業獲得高速發展的廣袤而深厚的黃土地,所以甘肅隴東慶陽一帶曾經是周人長期創業、發展的地方。
周人也學習秦人,以命名天上星星的方式來紀念自己的祖先。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周秦文化之間有交流,也有競爭。
在天河的另一側,也有一顆很亮的星——一等星,周人就把它命名為牽牛星。為什麼把它命名為牽牛星呢?《山海經》中有明確的記載:「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又說,「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文獻記載中的周人歷史是從其始祖后稷開始的,「后稷」曾經是上古時期負責農業工作的最高職官名。作為周人祖先的第三代,叔均繼承了后稷的業績,發明了牛耕。牛耕的發明意義重大,它一下子推動了整個農業的發展,因此周人的農業生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在《詩經》的很多詩中都有所反映。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農耕文化的國家,而上古時候周人掌握了最發達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在農業科技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而牽牛星正反映了周人在農耕文化中留存的傳統。
周人在隴東一帶,秦人在隴南一帶,地緣相近的周秦文化交融,誕生了牛郎星和織女星。而更重要的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真正反映了中國農耕文化的特點,因為中國幾千年來的社會基本形態就是男耕女織,這既是一種經濟形態,也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可見,甘肅隴南的乞巧風俗,雖然目前只在為數不多的幾個縣裡完整地保留下來,但它們保留了這一中國傳統節日的最古老的形式。所以,對隴東南的風俗文化作整體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織女星、牛郎星的來歷[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