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很多人都覺得一個師有一萬多人全是戰鬥兵,實際上,算上炮兵、駕駛員、通信、油料、文書、保障加上一群軍官參謀以外,能作戰的前線士兵差不多也就一半人。
作為一個高度協同的整體,部隊里各崗位人員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一旦傷亡達三分之一,許多關鍵崗位可能出現空缺,導致指揮體系混亂,協同作戰無法順利進行。
況且一旦親眼目睹了戰友傷亡後,對士兵的心理衝擊是巨大的,傷亡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後,倖存的士兵很可能會陷入到恐懼、焦慮中,導致士氣嚴重受挫,真能繼續參與戰鬥的士兵還真沒幾個。
更何況部隊傷亡增多的時候,後勤壓力也會劇增,醫療資源要大量投入救治傷員,彈藥、物資等補給,也會因人員減少而導致供應困難。
所以當部隊傷亡達到三分之一的時候,在人員、心理、後勤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綜合作戰能力急劇下滑,也就被認定喪失戰鬥力了。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為何部隊傷亡三分之一就認定喪失戰鬥力[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