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公民代理的條件:公民代理最新規定[朗讀]
1,最高人民法院沒有關於公民代理的司法解釋.2,2013年1月1日實行的修正後的《民事訴訟法》不再允許公民代理.3,依《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民事訴訟代理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具備民事行為能力.2、委託人委託訴訟代理人,必須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權限.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3、僑居國外的中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公民代理和律師的區別?律師,一般經過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學習,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律師執業證書,就職於某一律師事務所或法律服務中心.聘請律師,需要向其就職的單位支付服務費用.公民代理,一般沒有經過系統的法律專業知識學習,不必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律師執業證書,不一定專職從事法律服務,屬於幫忙性質,不必支付費用.律師是專業的,公民代理屬於業餘的.律師有一定的補充調查手段,公民代理沒有這些手段,只能找人幫忙.律師對法院的一些規則甚至法官比較熟悉,公民代理一般不具備這些行業上的能力.但是公民代理一般對委託人的個人、家庭等情況比較熟悉,能很快進入情況。
如果是向法院起訴的,委託書的主要內容是要寫明委託人的姓名及基本信息情況、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社會團體屬於依。
《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民訴意見》第68條規定:「除律師、當事人的近親屬、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當事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之外,當事人還可以委託其他公民為訴訟代理人.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