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男性和女性按照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學歷等分為甲、乙、丙、丁四個檔次,那麼未婚的大齡女青年屬於「甲女」的居多,而未婚大齡男青年則大多是「丁男」。天津社會科學院婚姻專家汪潔把找不到配偶的單身男女叫「甲女丁男」,即目前最優秀的女性(剩女,一般在城市)和條件稍微差的男性(剩男,一般在農村)。
甲女丁男-結婚成本。
人口與婚姻專家所看到的女性不嫁的背後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對於這種情況,在北京父母對子女的相親會上,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生個男的,如同建設銀行,生個女的等於招商銀行。因為男方要儲備錢財準備結婚,女方則可以收取彩禮,可以招財引資。
相異剩女的惜嫁,男性婚姻則受困越來越高的結婚成本。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張翼研究員稱,造成中國成年人未婚比例越來越高,特別是男性未婚比例不斷提高的原因,是中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出生性別比過高導致的。這方面由於男性比女性多出的數量越來越多,導致男性結婚的成本越來越高,未婚的比例也就越來越大。比如女的在大城市要求男方有房有車有學歷,各種條件要比女的高,這是很難做到的。男方只能找低齡的一半條件的女性。同樣在農村,由於索要彩禮以及蓋房等壓力,將導致其男性結婚的成本提高。
這種男性結婚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在城鄉均普遍存在,而且1年是一個數字。比如目前在農村除了高昂的彩禮外,蓋一個2層樓的成本也非常高。在城市則需要買上一個房子,這遠非成年適婚男性所能。
中國國際婚博會結婚產業調查統計中心主任廖俊國稱,2006年經過調查的北京結婚平均費用為15萬,近幾年這個數字漲到約17萬左右。上海則更高,約在20萬左右。這僅僅包括請客、拍婚紗等。如果算上買房,則都是比較高的數字,比如北京買個房子沒有百萬不敢想像,結婚沒有父母資助,很難想像。
根據國際婚博會的調查,北京、上海等地子女結婚約有80%得到了父母的支持,這包括財力支持。2007年北京統計部門的調查發現,居民人均結婚消費27萬多元,其中婚紗、婚宴等直接消費5.4萬元,買車購房等間接消費近22萬元。2007年北京九成新人靠父母幫助,父母對其子女結婚費用支持度在30%至80%的占48.9%,支持程度在80%以上的占40.1%。
甲女丁男-經濟學。
甲女丁男提出的一個新疑問是,目前包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以及到邊遠小山村,越來越多的男性難以結婚,女性惜嫁,這導致更多的消費市場沒有形成。來自生活中的這一問題,一經輕輕提出,即碰到這樣的嚴肅問題:可能涉及到整個中國經濟的消費偏好和儲蓄率走向。2009年6月下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魏尚進和世界糧食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波,在美國國家經濟局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名為《競爭性儲蓄動機:來自中國性別比的解釋》的論文。文章指出,中國失衡的性別比,導致有一子的家庭推遲消費,增加儲蓄,這可以解釋1990年到2007年中國家庭儲蓄率快速提升的一半因素。中國目前的消費率(消費占gdp的比重),不僅低於已開發國家美國,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印度。按照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的說法,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從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51.3%,上升1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2年以來我們的國民儲蓄上升比較快,從2000年的37.6%,上升到2008年的51.3%。
儘管在整個國民儲蓄中,居民儲蓄占國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比較穩定,約為20%左右,企業儲蓄上升較快。但是就城鄉家庭自身的儲蓄率而言,確實上升很快。
馬建堂在2009年7月4日首屆全球智庫峰會的解釋是,對未來個人生活的態度持謹慎態度。比如養老大病等等,加上收入差距加大,國家對社會保障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及一些已開發國家,所以居民不得不以儲蓄來防老等。但這一解釋,在以下事實中,是一個悖論:目前國家對於城鄉社會保障的投入每年都增加很快,但是家庭儲蓄率仍在提高。世界糧食研究所張曉波告訴記者,這說明另有原因。他和魏尚進的發現是,上個世紀80年代性別比上升的趨勢,和20年後家庭儲蓄率上升的時間和態勢非常吻合。
甲女丁男-社會現象。
大齡男女不能順利步入婚姻的殿堂如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本市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梁朝暉女士認為,大齡青年不能順利結婚主要緣於青年男女對自身的評價、婚姻的觀念、心理因素和社會影響四方面原因。
第一,緣於大齡青年的心理自惑。很多大齡青年對自己沒有正確的理解,不管是過分的自信還是過分的自卑,都不能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很有可能失去或是錯過與異性交往的機會。對自身價值評估不准也讓自己變成了「拾麥穗的人」,也就是專家口中所說的多值對比效應的干擾。在男女交往中免不了會發現對方的一些缺點,可是很多人都認為下一個會比前一個好,所以在雙方出現矛盾或稍有不滿時便會選擇結束。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最後只能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錯過大好的機會。
其次,婚姻觀念的改變也是很多大齡青年不願結婚或是不能結婚的一個原因。現在很多年輕人受到西方婚姻觀念的影響,他們過多地注重個人生活空間,想要享受「單身貴族」的自由生活,因此不願意過早結婚。還有不少青年人將婚姻、愛情兩者分離,更有人將精神過多地投入到事業中,抱著「先立業後成家」的心態,面對愛情舉起「免戰牌」。
此外,負面經驗的影響讓一些大齡青年懼怕婚姻,這也是造成他們不結婚的心理因素。有些大齡青年童年的家庭生活不和睦,父母之間的夫妻關係不夠融洽,從某些程度上影響了子女對婚姻的看法。還有一些青年人多次戀愛都以失敗而告終,他們懼怕婚姻,擔心再次受到傷害。
最後一個原因便是社會因素。如今的社會交往活動很多,除了平日裡的工作、生活圈子以外,各種各樣的聯誼活動也比比皆是。雖然社交活動增多,但是這些活動內容與層次在某種程度上卻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與人之間沒有深層次的交往。
特別是職場中的青年男女,他們一般都是單位、家庭兩點一線,社交圈子大多圍繞在工作、學習環境周圍,在這種場合下認識的異性大多只是簡單的工作關係、搭檔,很難有更深的交往。這些特殊因素錯綜複雜,最終造成大齡青年很難找到適合交往的異性朋友,卡在婚姻殿堂的「門檻」之外,舉步維艱。
- 情感問答
- 答案列表
甲女丁男定律[朗讀]
一檔節目中,馬未都講述這樣一件事:一家公司有二三十個女職員,月薪20000塊打底,可就是找不到對象。公司保潔阿姨一句話,讓馬未都恍然大悟。
有一回,馬未都去一家出版公司談出書的事情。因為他去得太早,公司老闆還沒有去。
馬爺就坐在落地玻璃搭建的會客室里,等著老闆來。
他通過闊大明亮的大玻璃望出去,在格子間認真工作的,大多數都是女職員,她們相貌尚可,妝容精緻,穿著得體,一看就是精英白領。
彼時,公司的保潔阿姨進來做清潔,馬未都就忍不住和她攀談了幾句。
馬爺問:「你們公司男職員怎麼這麼少啊?」?
保潔阿姨就說:「這個我也不清楚。但這些女孩子的工資,可真是高!幾乎都能達到好幾萬,就連入職沒多久的,都能賺20000塊。」。
保潔阿姨說到這裡,頓了頓,嘖嘖道:「但我卻不希望我的女兒跟她們一樣。」。
馬未都不解地問:「為什麼啊,工資待遇這麼高?」?
保潔阿姨看了姑娘們一眼,然後故作神秘地附耳跟馬爺說:「她們呀,都沒找到對象。」。
馬未都一聽,就更懵了,「這麼優秀的女孩,怎麼可能找不到對象呢?」?
保潔阿姨說:「她們就是因為太優秀,找對象太講究,不願意將就,高不成低不就,才一直單身的。」。
馬未都一琢磨,保潔阿姨說的還真對。假如一個男孩,收入不高,即便其他條件不錯,她們也不會考慮與其交往,甚至那些和她們不分伯仲,乃至薪酬微微超過她們的男孩子,也很難入她們法眼。
這些姑娘理想的真命天子,是那些年薪百萬以上的男士,但是,如果一個男人的收入到了這種級別,已經很難去考慮她們這樣的女孩子了。
這些男人喜歡更年輕、更漂亮,更加富有朝氣的,而不是一天只知道工作的死氣沉沉的工作狂。
現如今,在很多一線城市,那些月薪三五萬的女白領,如果至今單身,十有八九都是因為這個。
再看那些找不到女朋友的男生,工資幾乎沒有過萬的。
放眼天下,很多自認為拿的出手的女孩,都想找一個比自己收入至少高出數倍的男士,而男士們呢,則更願意和一個收入不如自己的女士牽手。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後,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有了更加豐厚的報酬,她們的擇偶條件也隨之提高。
當然,也有不少混跡江湖多年,卻依然平平如也的男士,即便他們在擇偶時有意降低要求,也很難覓得條件尚可的另一半。
其實,這就是婚戀市場上的「甲女丁男」現象。
這種現象,從概念上來說,就是以學歷、收入和社會對一個人的認可度作為標準,將人分為甲乙丙丁。
而個性、長相那些指標,卻只是無力左右大局的非必選項。
一般來說,甲男都會選乙女,乙男則選丙女,丙男選丁女,當然,選擇權也是雙向的,女同胞們也基本秉承這一標準進行選擇。
如此這般後,剩下的,自然就是甲女和丁男了。馬未都在節目中提到的高收入女性,客觀來說,算是「甲女」行列的,對於婚戀市場上剩下的丁男,她們肯定不會考慮,可不就剩下了麼。
可想而知,甲女雖然是職場上的贏家,但在相親市場,卻未必吃香,很可能在媒人報上她的條件時,就被甲男pass掉了。當然,甲女也會提前過濾掉乙男、丙男和丁男。
有人曾建議,既然剩下來的都是甲女和丁男,乾脆他們湊合湊合算了,都調整一下要求。
既解決了終身大事,又省得讓各自父母繼續操心,何樂不為。
更何況,經濟狀況也並非締結婚姻的必要條件,說不定甲女和丁男就瞅對眼了,所以,能見還是見一面,不要過早pass掉對方,給人機會更是給自己機會。
實則不然,甲女之所以成為甲女,丁男之所以成為丁男,就說明他們的人生追求,創富能力,甚至是三觀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更加看重個人發展的甲女,很難對裹腹即安的丁男一往情深,為了結束單身勉強湊合,會是什麼結果呢?
演員胡定欣絕對是標準的甲女了,縱觀過往的幾段戀情,男友的事業都遜色她太多,分手的理由,幾乎清一色都是性格不合。
客觀來說,個人追求不同,個性怎麼能投契呢?
情場失意的胡定欣,近年來更加專注事業,而淡了戀愛的心思。
最近,她在社交平台曬出新劇殺青照,分享了與黃宗澤、吳卓羲、黃浩信等演員相處融洽的美麗心情。照片中,她皮膚緊緻,狀態極佳,看來沒有愛情的滋養,事業的澆灌同樣可以讓她熠熠生輝。
您覺得這是不是一個甲女的人生正確打開方式呢?
有一回,馬未都去一家出版公司談出書的事情。因為他去得太早,公司老闆還沒有去。
馬爺就坐在落地玻璃搭建的會客室里,等著老闆來。
他通過闊大明亮的大玻璃望出去,在格子間認真工作的,大多數都是女職員,她們相貌尚可,妝容精緻,穿著得體,一看就是精英白領。
彼時,公司的保潔阿姨進來做清潔,馬未都就忍不住和她攀談了幾句。
馬爺問:「你們公司男職員怎麼這麼少啊?」?
保潔阿姨就說:「這個我也不清楚。但這些女孩子的工資,可真是高!幾乎都能達到好幾萬,就連入職沒多久的,都能賺20000塊。」。
保潔阿姨說到這裡,頓了頓,嘖嘖道:「但我卻不希望我的女兒跟她們一樣。」。
馬未都不解地問:「為什麼啊,工資待遇這麼高?」?
保潔阿姨看了姑娘們一眼,然後故作神秘地附耳跟馬爺說:「她們呀,都沒找到對象。」。
馬未都一聽,就更懵了,「這麼優秀的女孩,怎麼可能找不到對象呢?」?
保潔阿姨說:「她們就是因為太優秀,找對象太講究,不願意將就,高不成低不就,才一直單身的。」。
馬未都一琢磨,保潔阿姨說的還真對。假如一個男孩,收入不高,即便其他條件不錯,她們也不會考慮與其交往,甚至那些和她們不分伯仲,乃至薪酬微微超過她們的男孩子,也很難入她們法眼。
這些姑娘理想的真命天子,是那些年薪百萬以上的男士,但是,如果一個男人的收入到了這種級別,已經很難去考慮她們這樣的女孩子了。
這些男人喜歡更年輕、更漂亮,更加富有朝氣的,而不是一天只知道工作的死氣沉沉的工作狂。
現如今,在很多一線城市,那些月薪三五萬的女白領,如果至今單身,十有八九都是因為這個。
再看那些找不到女朋友的男生,工資幾乎沒有過萬的。
放眼天下,很多自認為拿的出手的女孩,都想找一個比自己收入至少高出數倍的男士,而男士們呢,則更願意和一個收入不如自己的女士牽手。
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後,得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有了更加豐厚的報酬,她們的擇偶條件也隨之提高。
當然,也有不少混跡江湖多年,卻依然平平如也的男士,即便他們在擇偶時有意降低要求,也很難覓得條件尚可的另一半。
其實,這就是婚戀市場上的「甲女丁男」現象。
這種現象,從概念上來說,就是以學歷、收入和社會對一個人的認可度作為標準,將人分為甲乙丙丁。
而個性、長相那些指標,卻只是無力左右大局的非必選項。
一般來說,甲男都會選乙女,乙男則選丙女,丙男選丁女,當然,選擇權也是雙向的,女同胞們也基本秉承這一標準進行選擇。
如此這般後,剩下的,自然就是甲女和丁男了。馬未都在節目中提到的高收入女性,客觀來說,算是「甲女」行列的,對於婚戀市場上剩下的丁男,她們肯定不會考慮,可不就剩下了麼。
可想而知,甲女雖然是職場上的贏家,但在相親市場,卻未必吃香,很可能在媒人報上她的條件時,就被甲男pass掉了。當然,甲女也會提前過濾掉乙男、丙男和丁男。
有人曾建議,既然剩下來的都是甲女和丁男,乾脆他們湊合湊合算了,都調整一下要求。
既解決了終身大事,又省得讓各自父母繼續操心,何樂不為。
更何況,經濟狀況也並非締結婚姻的必要條件,說不定甲女和丁男就瞅對眼了,所以,能見還是見一面,不要過早pass掉對方,給人機會更是給自己機會。
實則不然,甲女之所以成為甲女,丁男之所以成為丁男,就說明他們的人生追求,創富能力,甚至是三觀都存在很大的差異,更加看重個人發展的甲女,很難對裹腹即安的丁男一往情深,為了結束單身勉強湊合,會是什麼結果呢?
演員胡定欣絕對是標準的甲女了,縱觀過往的幾段戀情,男友的事業都遜色她太多,分手的理由,幾乎清一色都是性格不合。
客觀來說,個人追求不同,個性怎麼能投契呢?
情場失意的胡定欣,近年來更加專注事業,而淡了戀愛的心思。
最近,她在社交平台曬出新劇殺青照,分享了與黃宗澤、吳卓羲、黃浩信等演員相處融洽的美麗心情。照片中,她皮膚緊緻,狀態極佳,看來沒有愛情的滋養,事業的澆灌同樣可以讓她熠熠生輝。
您覺得這是不是一個甲女的人生正確打開方式呢?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