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
2.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衝突的首要渠道。——埃爾曼。
3.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4.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愛德華.s.考文。
5.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達雷爾。
6.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時運而變化。——黑格爾。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法律的名言[朗讀]
1、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魯納。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為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
3、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4、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7、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9、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筆記》。
10、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11、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12、凡法始立必有病。——韓愈(唐)《錢重物輕狀》。
13、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4、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5、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6、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7、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18、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19、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為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
3、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4、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7、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9、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筆記》。
10、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11、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12、凡法始立必有病。——韓愈(唐)《錢重物輕狀》。
13、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4、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5、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6、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7、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18、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19、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1、在一切能夠接受法律支配的人類的狀態中,哪裡沒有法律,那裡就沒有自由。——洛克《政府論》。
2、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3、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雪萊。
4、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韓非。
5、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6、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7、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8、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羅伯斯庇爾。
10、儘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邊沁。
11、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托馬斯莫爾。
12、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3、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4、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
15、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柏拉圖。
16、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
17、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
18、憲法創製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19、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20、法律如果不講道理,即使延續時間再長,也還是沒有制約力的。——愛·科克。
21、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2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書·刑法志》。
2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24、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25、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26、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27、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28、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薩維尼。
29、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
30、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
31、疏法勝於密心,寬令勝於嚴主。——呂坤。
32、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法律和國家概論》。
33、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
34、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
35、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36、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管子《管子·禁藏》。
37、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38、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
39、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40、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
41、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龐德。
42、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日蓮。
4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托馬斯阿奎那。
44、小惡不容於鄉,大惡不容於國。——蘇軾。
45、法者,治之端也。——荀子。
46、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韓非。
47、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48、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劍州司理參軍董壽可大理寺丞制》。
4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50、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2、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3、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雪萊。
4、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韓非。
5、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6、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7、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8、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9、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羅伯斯庇爾。
10、儘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布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邊沁。
11、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托馬斯莫爾。
12、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3、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4、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史記·循吏列傳》。
15、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柏拉圖。
16、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蘇轍。
17、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
18、憲法創製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19、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哥拉·布勒尼翁》。
20、法律如果不講道理,即使延續時間再長,也還是沒有制約力的。——愛·科克。
21、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2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書·刑法志》。
23、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24、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25、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26、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27、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28、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薩維尼。
29、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
30、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
31、疏法勝於密心,寬令勝於嚴主。——呂坤。
32、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法律和國家概論》。
33、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
34、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
35、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36、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管子《管子·禁藏》。
37、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38、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得良好的法律。——亞里士多德。
39、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40、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
41、法律必須依靠某種外部手段來使其機器運轉,因為法律規則是不會自動執行的。——龐德。
42、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日蓮。
4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托馬斯阿奎那。
44、小惡不容於鄉,大惡不容於國。——蘇軾。
45、法者,治之端也。——荀子。
46、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韓非。
47、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48、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劍州司理參軍董壽可大理寺丞制》。
4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50、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魯納。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為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德。
3、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4、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7、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9、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筆記》。
10、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11、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12、凡法始立必有病。——韓愈(唐)《錢重物輕狀》。
13、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4、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5、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6、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7、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18、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19、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20、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21、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2、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強森。
23、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24、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25、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26、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7、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28、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戰國)《管子·法法》。
29、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30、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31、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漢)《史記·酷吏列傳》。
32、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3、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宋)《芻言》。
34、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
35、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36、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馬克羅維烏斯。
37、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3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39、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40、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41、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漢書·刑法志》。
4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43、風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廢除法律。——塞·詹森。
44、法律一旦成為人們的需要,人們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畢達哥拉斯。
45、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鬥爭,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拉布里奧拉(意)《關於歷史唯物主義》。
46、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47、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晉)《傅子·法刑》。
48、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49、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準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5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5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52、法律是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托·伍·威爾遜。
53、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管子(戰國)《管子·禁藏》。
54、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5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56、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57、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58、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唐)《天論上》。
59、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60、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61、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
62、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漢)《史記·循吏列傳》。
63、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於全體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足了。——李維。
64、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65、憲法創製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66、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67、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羅·伯頓。
68、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波洛克。
69、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70、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7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72、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陳弘毅。
73、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74、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宋·蘇轍。
75、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美)《法律和國家概論》。
76、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伯爾曼。
77、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英國作家哥爾德斯密斯。
78、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79、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80、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81、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82、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於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83、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於全體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足了。(李維)。
84、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鬥,就像為了城牆而戰鬥一樣。(赫拉克利特)。
85、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
86、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87、在暴力的喧囂聲中,法律的聲音顯得太微弱。(馬略)。
88、戰鼓一響,法律無聲。(英國)。
89、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90、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韓非子。
91、公民能服從國家的法令,他才被認為值得享受國家的權益。——(荷蘭)斯賓諾莎。
92、遵守法律,是謂正義;正直者的良心贊成正義,譴責非正義。——(荷蘭)格老秀斯。
93、人類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就像野蠻的獸類一樣。——(古希臘)柏拉圖。
94、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95、如果有很多雙眼睛在敏銳地監視的話,大家就會為維護和平而遵守法律。——(英國)溫斯坦萊。
96、在一個法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是什麼呢?那就是嚴正地服從,自由地批判。——(英國)邊沁?
97、當正直的人對一切人都遵守正義的法則卻沒有人對他遵守正義的法則時,正義的法則就只不過造成了壞人的幸運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罷了。——(法國)盧梭。
98、人們在結成社會時所規定的法律、契約或協議,是規定他們的權利和義務的一般法律;只要沒有找到更合理的法律,公民就應當遵守它們。——(法國)馬布利。
99、只有在社會狀態下,善與惡皆為公共的契約所決定,每一個人皆受法律的約束,必須服從政府。——(荷蘭)斯賓諾莎。
100、不為重寶虧其命,故曰令貴於寶;不為愛人而枉其法,故曰法愛於人。——管仲。
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為好人不會去做法律不允許的事情。——弗勞德。
3、法律和制度必須跟上人類思想進步。——傑弗遜。
4、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6、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7、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者基礎。——龐德(美)《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9、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筆記》。
10、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偉的大夏,庇護著我們大家;它的每一塊磚石都壘在另一塊磚石上。——高爾斯華綏。
11、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12、凡法始立必有病。——韓愈(唐)《錢重物輕狀》。
13、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4、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哈耶克。
15、法律是無私的,對誰都一視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馬斯。
16、帶來安定的是兩種力量:法律和禮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7、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18、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貝卡利亞(意)《論犯罪和刑罰》。
19、要使事物合乎正義(公平),須有毫無偏私的權衡;法律恰恰正是這樣一個中道的權衡。——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政治學》。
20、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21、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2、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強森。
23、綱紀廢棄之日,便是暴政興起之時。——威·皮物特。
24、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25、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愛略特。
26、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7、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28、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戰國)《管子·法法》。
29、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英格索爾。
30、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31、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司馬遷(漢)《史記·酷吏列傳》。
32、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3、法寬則刑者少,刑者少則民為恥矣。——崔敦禮(宋)《芻言》。
34、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
35、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36、好法律是由壞風俗創造出來的。——馬克羅維烏斯。
37、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羅伯斯庇爾(法)《革命法制和審判》。
38、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39、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40、法律是最保險的頭盔。——愛·科克。
41、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漢)《漢書·刑法志》。
42、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學大全》。
43、風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廢除法律。——塞·詹森。
44、法律一旦成為人們的需要,人們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畢達哥拉斯。
45、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鬥爭,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拉布里奧拉(意)《關於歷史唯物主義》。
46、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47、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傅玄(晉)《傅子·法刑》。
48、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49、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準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5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5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
52、法律是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托·伍·威爾遜。
53、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管子(戰國)《管子·禁藏》。
54、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吳兢(唐)《貞觀政要·公平》。
55、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基希曼。
56、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57、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58、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唐)《天論上》。
59、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60、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61、假如沒有法律他們會更快樂的話,那麼法律作為一件無用之物自己就會消滅。——洛克(英)《政府論》。
62、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漢)《史記·循吏列傳》。
63、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於全體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足了。——李維。
64、法律的基礎有兩個,而且只有兩個……公平和實用。——伯克。
65、憲法創製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66、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龐德。
67、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羅·伯頓。
68、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波洛克。
69、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70、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7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72、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陳弘毅。
73、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74、法立於上則俗成於下。——宋·蘇轍。
75、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凱爾森(美)《法律和國家概論》。
76、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伯爾曼。
77、法律吸吮窮人的膏血,而富人卻掌握著權柄。——英國作家哥爾德斯密斯。
78、法律因罪惡而發展,並且懲辦罪惡。——弗洛里奧。
79、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80、法律只不過是我們意志的記錄。——盧梭(法)《社會契約論》。
81、人民的幸福是至高無個的法。(西塞羅)。
82、法律總是把全民的`安全置於個人的安全之上。(西塞羅)。
83、法律不可能給每個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於全體和大多數人,我們就該滿足了。(李維)。
84、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鬥,就像為了城牆而戰鬥一樣。(赫拉克利特)。
85、有兩種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禮節。(歌德)。
86、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沒有發言權的。(西塞羅)。
87、在暴力的喧囂聲中,法律的聲音顯得太微弱。(馬略)。
88、戰鼓一響,法律無聲。(英國)。
89、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90、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韓非子。
91、公民能服從國家的法令,他才被認為值得享受國家的權益。——(荷蘭)斯賓諾莎。
92、遵守法律,是謂正義;正直者的良心贊成正義,譴責非正義。——(荷蘭)格老秀斯。
93、人類必須有法律並且遵守法律,否則他們的生活就像野蠻的獸類一樣。——(古希臘)柏拉圖。
94、雖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實現法治。——(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95、如果有很多雙眼睛在敏銳地監視的話,大家就會為維護和平而遵守法律。——(英國)溫斯坦萊。
96、在一個法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金科玉律是什麼呢?那就是嚴正地服從,自由地批判。——(英國)邊沁?
97、當正直的人對一切人都遵守正義的法則卻沒有人對他遵守正義的法則時,正義的法則就只不過造成了壞人的幸運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罷了。——(法國)盧梭。
98、人們在結成社會時所規定的法律、契約或協議,是規定他們的權利和義務的一般法律;只要沒有找到更合理的法律,公民就應當遵守它們。——(法國)馬布利。
99、只有在社會狀態下,善與惡皆為公共的契約所決定,每一個人皆受法律的約束,必須服從政府。——(荷蘭)斯賓諾莎。
100、不為重寶虧其命,故曰令貴於寶;不為愛人而枉其法,故曰法愛於人。——管仲。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刑罰權如果不受限制,任何一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刑罰打擊對象!作為法律人,天然對於權力要持有一種謹慎,權力應該受到限制。
培根說,一次犯罪,不過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則是污染了水源。這是刑法的悖論。
一一一羅翔。
培根說,一次犯罪,不過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則是污染了水源。這是刑法的悖論。
一一一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