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農村商業***道河支行。
一次始料未及的疫情突如其來,一場眾志成城的戰爭全面打響。「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發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強音。東寧農商行道河支行嚴格按照各級工作部署,迅速行動,加強群防群控,嚴抓落實落細,確保有序推進防疫各項工作。
一、堅定信念,強化宣導,為員工加強防疫指導。
為做好防控應對工作,東寧農商行道河支行不斷強化防疫宣傳力度,要求員工從自身做起,不參加聚會、不舉辦集中活動,避免出入人流集中區域。堅持按日兩次測量員工體溫,免費為員工配送口罩、手套等,把好出入「安全關」;合理有序安排值班值守,確保防疫與生產兩不誤;要求全行員工常態化彙報日常活動、思想動態,為員工免費配送用餐,避免聚集用餐風險。加強全行信息報送和風險指導,及時統計員工離、返鄉情況,要求員工有發熱等症狀或接觸疑似病人者,主動報告,做好全行聯防聯控工作。
二、廣泛發動,積極響應,凝聚力量深入一線。
道河支行的黨員和志願者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按照東寧農商行及道河鎮、政府工作安排,積極協助做好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出入口值守、防控物資分發、入戶排查、人員登記、環境整治消毒等工作,用行動詮釋擔當,用責任書寫忠誠,堅定地站在抗疫第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三、規範復工,完善服務,保證業務有序開展。
2月17日,東寧農商行道河支行全員返回工作崗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了工作中。測溫、消毒加重了大家的工作量卻沒有降低服務的質量,深入村屯加大貸款扶植力度,結合疫情推出線上貸款業務方便貸戶辦理貸款,小小的口罩不僅沒有拉大支行人與當地百姓的距離,反而讓「銀行人」與道河百姓聯繫的更加緊密。在復工的同時,道河支行致力於為全鎮企業單位、個體戶作表率,嚴格落實防疫「三寶」、規範消毒、「一米線」、辦理業務等措施,為全鎮營業場所做出了典範。
四、為民服務,擔當責任,黨員群眾下沉村屯。
今年6月伊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防輸入」的政策使外來務工人員無法進入本地,再加上之前一段時間連續的強降水,很多菌農地里的黑木耳已經過了最佳採摘期。了解到道河當地菌農的困難後,東寧農商行道河支行高度重視,積極響應鎮黨委、政府號召,組建了助農服務黨員先鋒隊,由班子成員、黨員帶頭行動,帶動支行全體員工齊上陣,每天早上5至7點紮根菌地,與菌農一起搶摘木耳。經過十餘天的努力,助農服務黨員先鋒隊幫助十多戶貧困菌農採摘木耳近萬斤,節省菌農5000餘元工時費,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以行動切實解決菌農的生產難題。
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歲末年初,病毒疫情對我們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沒有熬不過的黑夜,沒有等不到的黎明。面對疫情,道河支行全體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共克時艱。我們堅信:疫情即將過去,夏花即將盛開。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8篇[朗讀]
xxx公司多年來,以民族團結為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堅定貫徹自治區、市、區黨委、政府各民族政策,將民族團結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以民族團結教育工作為工作大局的首要工作,抓住各項措施的執行,促進民族團結工作的蓬勃發展。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xxxxxx重視民族團結工作,設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將民族團結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議事日程,從頭到尾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一起促進,定期與民宗局等相關機構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各項工作,實際行動加強民族團結,不斷推進民族團結向縱深發展。
二、結合業務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工作。
一是建立民族示範街。根據自治區民委規範各街道蒙漢文規格一致的要求,將xxxxxx三街作為蒙漢文規範化示範街,按要求,示範街約400家商戶達到蒙漢文材質一致、大小一致、蒙漢文排名規範、突出蒙文等標準,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示範街,我局也被評為市級蒙文示範先進部門。二是嚴格審查門牌匾。在門牌匾的審查中,我局和民宗局採用聯合工作機制,遵循五同標準,同比例、同材質、同亮化、同質量、同顏色,嚴格審查,規範門牌匾蒙詞的使用,2018年至今共通過門牌匾550多張。每半年與民宗局聯合開展門牌匾審查,審查前期觸摸的14000多塊牌匾蒙漢雙語使用情況,形成台帳,及時督促業者整改存在問題的牌匾。三是加大聯合檢測力度,與xxxx聯合規範清真食品經營。我局聯合xxxxx局開展校外管理、私立幼兒園專業檢查、建築工地食堂專業檢查和清真食品專業檢查,對轄區內113家清真食品工商個人用戶進行檢查,對轄區內未經清真許可擅自從事清真食品經營的食品經營機構進行專業清潔整備,並在古爾邦節等重要節點提前安排,重點檢查清真食品混合等問題,通過檢查及時檢查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危險。四是抓住矛盾解決,維持民族團結。對於新疆阿德力燒烤店外部配置影響市容、噪音的情況,我局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火車站前廣場常年售各種民族特色紀念品的零散攤位,通過引導教育,現將這些商戶引入正規市場銷售,進一步規範車站前廣場秩序,多措並舉,及時有效解決民族矛盾,實現民族穩定。
三、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致力於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隨著形勢的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也與時俱進,我局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積極開拓創新,深入學習開展四項認同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使用,發揮他們本民族的優勢,將各族員工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實施人才理論戰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真正形成人才輩出的局面,紮實各項工作基礎,蒸蒸日上,各族員工團結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奮鬥,很好地實現了各族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和共同繁榮。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xxxxxx重視民族團結工作,設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切實將民族團結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議事日程,從頭到尾將民族團結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一起促進,定期與民宗局等相關機構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各項工作,實際行動加強民族團結,不斷推進民族團結向縱深發展。
二、結合業務工作,深入開展民族團結工作。
一是建立民族示範街。根據自治區民委規範各街道蒙漢文規格一致的要求,將xxxxxx三街作為蒙漢文規範化示範街,按要求,示範街約400家商戶達到蒙漢文材質一致、大小一致、蒙漢文排名規範、突出蒙文等標準,建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示範街,我局也被評為市級蒙文示範先進部門。二是嚴格審查門牌匾。在門牌匾的審查中,我局和民宗局採用聯合工作機制,遵循五同標準,同比例、同材質、同亮化、同質量、同顏色,嚴格審查,規範門牌匾蒙詞的使用,2018年至今共通過門牌匾550多張。每半年與民宗局聯合開展門牌匾審查,審查前期觸摸的14000多塊牌匾蒙漢雙語使用情況,形成台帳,及時督促業者整改存在問題的牌匾。三是加大聯合檢測力度,與xxxx聯合規範清真食品經營。我局聯合xxxxx局開展校外管理、私立幼兒園專業檢查、建築工地食堂專業檢查和清真食品專業檢查,對轄區內113家清真食品工商個人用戶進行檢查,對轄區內未經清真許可擅自從事清真食品經營的食品經營機構進行專業清潔整備,並在古爾邦節等重要節點提前安排,重點檢查清真食品混合等問題,通過檢查及時檢查重點行業安全生產危險。四是抓住矛盾解決,維持民族團結。對於新疆阿德力燒烤店外部配置影響市容、噪音的情況,我局與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火車站前廣場常年售各種民族特色紀念品的零散攤位,通過引導教育,現將這些商戶引入正規市場銷售,進一步規範車站前廣場秩序,多措並舉,及時有效解決民族矛盾,實現民族穩定。
三、加強民族團結教育,致力於培養少數民族幹部。
隨著形勢的發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也與時俱進,我局不斷總結成功經驗,積極開拓創新,深入學習開展四項認同教育工作,大力支持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使用,發揮他們本民族的優勢,將各族員工緊密團結在黨組織周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實施人才理論戰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真正形成人才輩出的局面,紮實各項工作基礎,蒸蒸日上,各族員工團結互助,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共同奮鬥,很好地實現了各族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和共同繁榮。
他,是一隻「領頭雁」,引領隊伍逆流而上,在抗疫戰線上接力傳遞。
他,在危險地帶衝鋒,奮不顧身堅守陣地,用汗水築起一道道守護平安的屏障。
他,在幕後躬耕力行,沒有轟轟烈烈的的壯舉,而是默默付出的點滴,卻織就一幅奪目的戰「疫」圖。
他就是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四大隊大隊長王鴻。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吹響後,作為「領頭雁」,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初心、顯擔當。
衝鋒在前,危機時刻顯擔當。
「抗擊疫情刻不容緩,警情就是命令!」。1月25日晚,接到上級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後,王鴻同志立即聯繫衛生防疫、交通、特警等相關部門,商討防疫聯合檢查具體工作,明確廣南高速南充北口和繞城高速順慶站為轄區2個重點防控口,並微信視頻召集班子成員和各中隊負責人,緊急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傳達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果斷部署執勤時間和執勤警力。
1月26日7時20分,天剛蒙蒙亮,王鴻同志就早就早早來到廣南高速南充北防疫檢查點。作為戰「疫」期間轄區最重要的防控口,在簡單與衛生防疫、交通、特警等部門溝通後,解決了帳篷、飲水、就餐、駐點休息等問題,分發好安全防護裝備,安排好工作任務,就上路開始一天的配合檢查車輛工作。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形形色色的駕乘人員,王鴻同志毫不畏懼,告訴現場民(輔)警:「大家不要怕,帶好口罩和手套,手勢指揮車輛有序停放並接受檢查,在路上,交警就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只有車停穩了,衛生防疫部門同志才能體測;我先來,你們跟上」。他手勢示意車輛靠邊停放,一邊敬禮,一邊詳細登記車輛信息,向駕駛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針對過往湖北籍、重慶籍等外市車輛進行勸導。從早上到晚上整整12個小時,始終站在路上與大家一起執勤的他,汗水濕透了全身,酸楚麻痹了雙腿,灼痛撕扯著嗓子,還要繼續說「你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新年好,上高速多長時間了?」等等簡短的問候。受到他的鼓舞,每一名上路的民(輔)警都按照「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的工作要求,認真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輛車和乘駕人員。
考慮到警力不足、人員誤餐的問題,王鴻同志在合理分配卡點點位人員的同時,多次開會協調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能第一時間解決的問題立刻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多方協調、多處奔走。一天下來,幾百個電話,水沒喝過幾口,聲音幾近沙啞。為確保工作不脫節,兩個手機充電寶電量早上充滿格,一個用完,趕緊換上另一個,就這樣每天交替著使用,確保市、區兩級應急指揮部交辦的抗疫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盡職盡責,堅守陣地築屏障。
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不管有沒有到飯點,在各疫情防控點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搜集情況,噓寒問暖,第一時間掌握疫情工作狀況,合理安排和部署卡點人員防控工作,像這樣場景每天都在上演。規定的動作,重複的囑咐,成為王鴻同志每天戰「疫」的必修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不亮就睜眼,天黑了還沒進家門」。
早上7點半,對講機「勤務一組」頻道準時響起:「各中隊帶班民警彙報各點位工作,戰時期間,請大家嚴格按照大隊工作安排,準時到崗到位,積極作為」。上午,他趕往疫情防控執勤卡點,嚴格督促點位人員對過往車輛攔截檢查,了解前一天疫情防控工作,溝通、熟悉各部門職責任務,安排具體工作,詢問檢查車輛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中午,一桶方便麵果腹後,他就開始整理各崗位的工作情況,想辦法解決各崗位工作中的困難。下午,在查看完各崗位上崗情況後,城區瀠華大道、市政新區、國道212線、瀠馬路等交通要道上,他不間斷巡邏觀察交通狀況,遇到護欄鬆了脫節、石板擋在路中央,總能看到他和同事們一起動手的身影。晚上9點半左右查完最後一班崗,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面對繁重而艱巨的工作,他總是堅定的說:「這點苦和累不算什麼,在戰「疫」的這條路上,就是需要我們晝夜堅守、奮不顧身,築起一道道抗擊疫情的屏障」?
躬耕力行,凝心聚力同風雨。
戰「疫」期間,配備安全防護裝備既是堅強的後盾,也是一道讓人焦急的難題,為了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他每天要打上百個電話,去買、去找、去求……。1月底,各大超市方便麵等速食成了緊俏食品,為了解決執勤人員誤餐問題,他組織後勤保障人員前往市區大小超市,購買了方便麵97件、自熱米飯14件、火腿腸200根。為了給大家提供好安全防護裝備,他帶領後勤保障人員,1天之內跑遍了衛生防疫、交通、福利等15個部門,積極爭取口罩、防護服等安全防護裝備支持;從2月1日至5日,他連續五天早出晚歸,驅車尋遍順慶、高坪、嘉陵三區全市100多家實體店,大到市區各大藥店,小到郊區鄉(鎮)衛生站點,購買口罩和防護藥品;每晚下班回家,戰「疫」手機淘寶成為他最喜愛的事,網上選購合格防護用品、聯繫商家諮詢、確定發貨日期和發貨渠道等等,一套網購手續下來需要幾小時。一遍又一遍的銜接,一趟又一趟的上門,一家又一家的選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隊先後向各部門配發紅外線體溫計10支、84消毒液20瓶、醫用酒精12瓶,向民(輔)警發放了各種防護口罩3600個、一次性手套140000雙。
每天在每個崗位上,他都會提醒:「辛苦了,戴好口罩,注意安全」,像這樣的話,不知說了多少句;每晚20時,他都會電話聯繫防控疫情崗,給大家打氣,關心大家的身體狀況,細心詢問大家的生活需要,從不漏一人。為了讓大家夜間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他從沒休息一天,同志們勸他適當休息,他總是說「現在這個時候,把好防控疫情關口才更重要,只要把好這一關,才能不辜負這身警服,才能對得起國家和家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王鴻同志堅守陣地,無言付出,以首戰用我的態度彰顯著「藏青藍」的抗疫決心,用一顆赤子之心守護一方平安。
他,在危險地帶衝鋒,奮不顧身堅守陣地,用汗水築起一道道守護平安的屏障。
他,在幕後躬耕力行,沒有轟轟烈烈的的壯舉,而是默默付出的點滴,卻織就一幅奪目的戰「疫」圖。
他就是南充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四大隊大隊長王鴻。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吹響後,作為「領頭雁」,他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初心、顯擔當。
衝鋒在前,危機時刻顯擔當。
「抗擊疫情刻不容緩,警情就是命令!」。1月25日晚,接到上級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令後,王鴻同志立即聯繫衛生防疫、交通、特警等相關部門,商討防疫聯合檢查具體工作,明確廣南高速南充北口和繞城高速順慶站為轄區2個重點防控口,並微信視頻召集班子成員和各中隊負責人,緊急召開疫情防控專題會,傳達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果斷部署執勤時間和執勤警力。
1月26日7時20分,天剛蒙蒙亮,王鴻同志就早就早早來到廣南高速南充北防疫檢查點。作為戰「疫」期間轄區最重要的防控口,在簡單與衛生防疫、交通、特警等部門溝通後,解決了帳篷、飲水、就餐、駐點休息等問題,分發好安全防護裝備,安排好工作任務,就上路開始一天的配合檢查車輛工作。疫情來勢洶洶,面對形形色色的駕乘人員,王鴻同志毫不畏懼,告訴現場民(輔)警:「大家不要怕,帶好口罩和手套,手勢指揮車輛有序停放並接受檢查,在路上,交警就是抗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只有車停穩了,衛生防疫部門同志才能體測;我先來,你們跟上」。他手勢示意車輛靠邊停放,一邊敬禮,一邊詳細登記車輛信息,向駕駛人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針對過往湖北籍、重慶籍等外市車輛進行勸導。從早上到晚上整整12個小時,始終站在路上與大家一起執勤的他,汗水濕透了全身,酸楚麻痹了雙腿,灼痛撕扯著嗓子,還要繼續說「你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新年好,上高速多長時間了?」等等簡短的問候。受到他的鼓舞,每一名上路的民(輔)警都按照「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的工作要求,認真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輛車和乘駕人員。
考慮到警力不足、人員誤餐的問題,王鴻同志在合理分配卡點點位人員的同時,多次開會協調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能第一時間解決的問題立刻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多方協調、多處奔走。一天下來,幾百個電話,水沒喝過幾口,聲音幾近沙啞。為確保工作不脫節,兩個手機充電寶電量早上充滿格,一個用完,趕緊換上另一個,就這樣每天交替著使用,確保市、區兩級應急指揮部交辦的抗疫任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盡職盡責,堅守陣地築屏障。
每天不管忙到多晚,不管有沒有到飯點,在各疫情防控點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搜集情況,噓寒問暖,第一時間掌握疫情工作狀況,合理安排和部署卡點人員防控工作,像這樣場景每天都在上演。規定的動作,重複的囑咐,成為王鴻同志每天戰「疫」的必修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天不亮就睜眼,天黑了還沒進家門」。
早上7點半,對講機「勤務一組」頻道準時響起:「各中隊帶班民警彙報各點位工作,戰時期間,請大家嚴格按照大隊工作安排,準時到崗到位,積極作為」。上午,他趕往疫情防控執勤卡點,嚴格督促點位人員對過往車輛攔截檢查,了解前一天疫情防控工作,溝通、熟悉各部門職責任務,安排具體工作,詢問檢查車輛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中午,一桶方便麵果腹後,他就開始整理各崗位的工作情況,想辦法解決各崗位工作中的困難。下午,在查看完各崗位上崗情況後,城區瀠華大道、市政新區、國道212線、瀠馬路等交通要道上,他不間斷巡邏觀察交通狀況,遇到護欄鬆了脫節、石板擋在路中央,總能看到他和同事們一起動手的身影。晚上9點半左右查完最後一班崗,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
面對繁重而艱巨的工作,他總是堅定的說:「這點苦和累不算什麼,在戰「疫」的這條路上,就是需要我們晝夜堅守、奮不顧身,築起一道道抗擊疫情的屏障」?
躬耕力行,凝心聚力同風雨。
戰「疫」期間,配備安全防護裝備既是堅強的後盾,也是一道讓人焦急的難題,為了解決大家的後顧之憂,他每天要打上百個電話,去買、去找、去求……。1月底,各大超市方便麵等速食成了緊俏食品,為了解決執勤人員誤餐問題,他組織後勤保障人員前往市區大小超市,購買了方便麵97件、自熱米飯14件、火腿腸200根。為了給大家提供好安全防護裝備,他帶領後勤保障人員,1天之內跑遍了衛生防疫、交通、福利等15個部門,積極爭取口罩、防護服等安全防護裝備支持;從2月1日至5日,他連續五天早出晚歸,驅車尋遍順慶、高坪、嘉陵三區全市100多家實體店,大到市區各大藥店,小到郊區鄉(鎮)衛生站點,購買口罩和防護藥品;每晚下班回家,戰「疫」手機淘寶成為他最喜愛的事,網上選購合格防護用品、聯繫商家諮詢、確定發貨日期和發貨渠道等等,一套網購手續下來需要幾小時。一遍又一遍的銜接,一趟又一趟的上門,一家又一家的選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隊先後向各部門配發紅外線體溫計10支、84消毒液20瓶、醫用酒精12瓶,向民(輔)警發放了各種防護口罩3600個、一次性手套140000雙。
每天在每個崗位上,他都會提醒:「辛苦了,戴好口罩,注意安全」,像這樣的話,不知說了多少句;每晚20時,他都會電話聯繫防控疫情崗,給大家打氣,關心大家的身體狀況,細心詢問大家的生活需要,從不漏一人。為了讓大家夜間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他從沒休息一天,同志們勸他適當休息,他總是說「現在這個時候,把好防控疫情關口才更重要,只要把好這一關,才能不辜負這身警服,才能對得起國家和家人。」。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王鴻同志堅守陣地,無言付出,以首戰用我的態度彰顯著「藏青藍」的抗疫決心,用一顆赤子之心守護一方平安。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強勢蔓延。當疫情的烏雲慢慢散去,再回望這個城市的時候,我們心中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就像我身上穿的這身衣服,它是我在抗疫一線服務時穿得最多的一件,是我們抗疫事跡的見證。今天,我特意再次穿上它給大家講述我站的抗疫故事。
1月23日,廣東省衛健委確認陽江市3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此後,陽江確診病例增加至14例。1月27日大年初三,陽江市民政局全體幹部職工取消春節休假,火速回到工作崗位,及時部署防疫各項工作。我站的32名員工也全部回到站內。我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比我們更缺乏防護工具,加上天氣又冷,我們不能不管他們。」這個時候,12名黨員全都站出來了,年紀最大的58歲,最小的44歲,一邊是對黨的誓言,一邊是家屬的擔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奔赴自己的崗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黨員的感召下,陸續有人請戰。「除了堅定信心、勇敢面對、迎難而上,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無條件服從站黨支部的統籌安排,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堅決完成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寫下請戰書,一句句肺腑之言一直激勵著大家。我站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大家到街面巡邏,到車站、橋樑涵洞、廢棄建築物等生活無著人員常出沒的重點區域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向他們宣傳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疫情之初,防疫物資匱乏,我們也面臨「一罩難求」的難題,測溫儀只有一把,防護服只有一套,採購儲備的2盒口罩也僅夠站內工作人員使用一周。大家自覺佩戴個人購買的口罩,將存貨留給受助人員;一名女職工還將家中為孩子購買的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帶來單位,用於受助人員體溫檢測。她說:「同伴即戰友,設備即彈藥。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病毒!」。
2月3日,陽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來到我站調研,關心我站防控物資配備情況、人員身體情況,還送來了防疫物資。領導的關懷就猶如雪中送炭,讓我們備受鼓舞。在補充工作人員防疫物資的同時,我們還第一時間將物資送到受助人員手上,將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傳遞下去。
3月下旬,一名生活無著人員曾某在撿廢品時突然中風,被送到陽江市人民醫院救治。病情穩定後,醫院聯繫不到他的家屬,在3月26日將他轉介到我站。當時,陽江的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在市人民醫院救治。為了找到曾某的家人,顧不上害怕,我站的黨員幹部先後6次到醫院了解情況,到他居住的社區尋找線索,多方聯繫終於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原來,單身的曾某老家在江西,沒有親友可投靠,80歲的老母親也沒辦法前來接他回家。我們詢問曾某,身體痊癒後是否願意在站內接受生活照料,他說想回原社區住。
疫情之下,曾某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為了幫助他,我站聯動社區居民骨幹、志願者上門送上生活用品,保障他的基本生活。同時,積極與省廳協調護送時間,妥善安排護送工作。6月16日,我們平安將曾某送到家,他的母親看到久違的兒子,激動得緊緊抱著兒子,不停地抹眼淚。握著老人家乾枯的雙手,我感慨萬分,工作有風險,但是我們的付出收穫了感動,一切都值得。
如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陽江人民的努力下,社會恢復常態,經濟快速復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陽江市救助管理站全體人員將始終牢記「民政人」的職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崗,為陽江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1月23日,廣東省衛健委確認陽江市3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此後,陽江確診病例增加至14例。1月27日大年初三,陽江市民政局全體幹部職工取消春節休假,火速回到工作崗位,及時部署防疫各項工作。我站的32名員工也全部回到站內。我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他們比我們更缺乏防護工具,加上天氣又冷,我們不能不管他們。」這個時候,12名黨員全都站出來了,年紀最大的58歲,最小的44歲,一邊是對黨的誓言,一邊是家屬的擔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奔赴自己的崗位。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在黨員的感召下,陸續有人請戰。「除了堅定信心、勇敢面對、迎難而上,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無條件服從站黨支部的統籌安排,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堅決完成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寫下請戰書,一句句肺腑之言一直激勵著大家。我站成立了黨員志願服務隊,大家到街面巡邏,到車站、橋樑涵洞、廢棄建築物等生活無著人員常出沒的重點區域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向他們宣傳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疫情之初,防疫物資匱乏,我們也面臨「一罩難求」的難題,測溫儀只有一把,防護服只有一套,採購儲備的2盒口罩也僅夠站內工作人員使用一周。大家自覺佩戴個人購買的口罩,將存貨留給受助人員;一名女職工還將家中為孩子購買的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帶來單位,用於受助人員體溫檢測。她說:「同伴即戰友,設備即彈藥。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病毒!」。
2月3日,陽江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焦蘭生來到我站調研,關心我站防控物資配備情況、人員身體情況,還送來了防疫物資。領導的關懷就猶如雪中送炭,讓我們備受鼓舞。在補充工作人員防疫物資的同時,我們還第一時間將物資送到受助人員手上,將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傳遞下去。
3月下旬,一名生活無著人員曾某在撿廢品時突然中風,被送到陽江市人民醫院救治。病情穩定後,醫院聯繫不到他的家屬,在3月26日將他轉介到我站。當時,陽江的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在市人民醫院救治。為了找到曾某的家人,顧不上害怕,我站的黨員幹部先後6次到醫院了解情況,到他居住的社區尋找線索,多方聯繫終於了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原來,單身的曾某老家在江西,沒有親友可投靠,80歲的老母親也沒辦法前來接他回家。我們詢問曾某,身體痊癒後是否願意在站內接受生活照料,他說想回原社區住。
疫情之下,曾某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為了幫助他,我站聯動社區居民骨幹、志願者上門送上生活用品,保障他的基本生活。同時,積極與省廳協調護送時間,妥善安排護送工作。6月16日,我們平安將曾某送到家,他的母親看到久違的兒子,激動得緊緊抱著兒子,不停地抹眼淚。握著老人家乾枯的雙手,我感慨萬分,工作有風險,但是我們的付出收穫了感動,一切都值得。
如今,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陽江人民的努力下,社會恢復常態,經濟快速復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陽江市救助管理站全體人員將始終牢記「民政人」的職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崗,為陽江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春季,在區委、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指揮下,我區森林防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撲滅的工作方針,理清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採取得力措施,取得春季無重大森林火災的工作成績。
一、加強領導,層層落實防火責任制
我區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件大事來抓,立足於早,突出於實,把握於防,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三落實一強化:一是落實森林防火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簽定責任抓落實;二是落實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掛鈎制度和工作規則;三是貫徹落實行政領導責任追究制度,實行獎罰相結合;四是強化責任,把責任制細化分解到每個成員、每個村,實行區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領導包片、村民小組包地塊、護林員包山頭的工作格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進入防火期後,區、鄉、村各級領導幹部取消一切節假日,全面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撲火安全放在森林防火工作的首位,把宣傳森林消防安全、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要務。今年春季我區先後組織開展春季森林防火宣傳月和隱患排查活動。區防火辦印發省*封山防火公告和市*1號令3萬份;在京張高速公路、110國道及主要路口處設置森林防火宣傳條幅30幅;3月15日在區廣場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宣傳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災防災、減災等內容,發放森林防火明白紙00份、森林防火撲救常識300餘冊;區防火辦出動防火宣傳車0台到46個行政村以《森林防火條例》為核心,野外安全用火知識和可燃物計劃燒除為重點的宣傳活動。清明期間全區集中組織開展以平安祭掃,文明清明為主題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全方位大力宣傳,在全區形成學習貫徹《森林防火條例》的良好環境和濃厚輿論氛圍,增強了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同時強化各項防火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管控,嚴防森林火災發生
一是完善護林防火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規民約。二是嚴格執行生產性用火審批制度。在高火險期及時發布禁火令,停止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加強野外巡查,進入防火期後,全區設防火檢查站3個,全天候對過往行人、車輛進行檢查。組織30名專業撲火隊員集中食宿,進入臨戰狀態;460名防火護林員全部到崗到位,鳴鑼巡山,實行分片分區域巡查,嚴把進山關,收繳進山火種,發現並及時制止野外用火行為。四是落實監護責任人,加強對痴、呆、傻人員的監管力度,確保監護對象做到六不准;五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我區已完成公里防火隔離帶建設。六是加強旅遊景區和重點林區的森林防火管理。進入防火期後,區防火辦派出防火隊員深入各旅遊景點和重點林區,宣傳防火知識,嚴格杜絕野外吸煙、點篝火、燒烤等行為。四、夯實基礎,強化撲火隊伍建設。
一是制定《**區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預警機制。二是加強防火值班。區、鄉、村三級實行全年森林防火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到責任明確,任務到人,不脫崗漏崗,確保信息暢通。一旦發生火警,立即組織人員撲救,爭取把火災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防火辦隨時對各鄉、村的防火帶值班情況進行不定時抽查,對值班制度不健全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三是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30人的區級專業撲火隊伍,防火辦定期組織撲火隊員,開展森林防火技戰術基本知識培訓和撲火實戰演練,不斷提高撲火實戰能力,做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五、及時撲救,保護森林資源安全。
一是積極組織撲救。一旦發生火情,區防火辦和有關鄉、村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迅速組織撲救。二是迅速偵破火災案件。入春以來,我區*局、森林*分局、防火辦集中力量嚴查火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真正起到了打擊一個,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一、加強領導,層層落實防火責任制
我區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件大事來抓,立足於早,突出於實,把握於防,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的組織領導,做到三落實一強化:一是落實森林防火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簽定責任抓落實;二是落實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掛鈎制度和工作規則;三是貫徹落實行政領導責任追究制度,實行獎罰相結合;四是強化責任,把責任制細化分解到每個成員、每個村,實行區領導包鄉、鄉領導包村、村領導包片、村民小組包地塊、護林員包山頭的工作格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進入防火期後,區、鄉、村各級領導幹部取消一切節假日,全面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防火意識
森林防火宣傳教育工作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撲火安全放在森林防火工作的首位,把宣傳森林消防安全、消除森林火災隱患、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要務。今年春季我區先後組織開展春季森林防火宣傳月和隱患排查活動。區防火辦印發省*封山防火公告和市*1號令3萬份;在京張高速公路、110國道及主要路口處設置森林防火宣傳條幅30幅;3月15日在區廣場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活動,宣傳森林防火和森林火災防災、減災等內容,發放森林防火明白紙00份、森林防火撲救常識300餘冊;區防火辦出動防火宣傳車0台到46個行政村以《森林防火條例》為核心,野外安全用火知識和可燃物計劃燒除為重點的宣傳活動。清明期間全區集中組織開展以平安祭掃,文明清明為主題的森林防火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全方位大力宣傳,在全區形成學習貫徹《森林防火條例》的良好環境和濃厚輿論氛圍,增強了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同時強化各項防火措施的落實。
三、加強管控,嚴防森林火災發生
一是完善護林防火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規民約。二是嚴格執行生產性用火審批制度。在高火險期及時發布禁火令,停止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加強野外巡查,進入防火期後,全區設防火檢查站3個,全天候對過往行人、車輛進行檢查。組織30名專業撲火隊員集中食宿,進入臨戰狀態;460名防火護林員全部到崗到位,鳴鑼巡山,實行分片分區域巡查,嚴把進山關,收繳進山火種,發現並及時制止野外用火行為。四是落實監護責任人,加強對痴、呆、傻人員的監管力度,確保監護對象做到六不准;五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我區已完成公里防火隔離帶建設。六是加強旅遊景區和重點林區的森林防火管理。進入防火期後,區防火辦派出防火隊員深入各旅遊景點和重點林區,宣傳防火知識,嚴格杜絕野外吸煙、點篝火、燒烤等行為。四、夯實基礎,強化撲火隊伍建設。
一是制定《**區森林火災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森林火災預警機制。二是加強防火值班。區、鄉、村三級實行全年森林防火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做到責任明確,任務到人,不脫崗漏崗,確保信息暢通。一旦發生火警,立即組織人員撲救,爭取把火災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防火辦隨時對各鄉、村的防火帶值班情況進行不定時抽查,對值班制度不健全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三是強化隊伍建設。建立了一支30人的區級專業撲火隊伍,防火辦定期組織撲火隊員,開展森林防火技戰術基本知識培訓和撲火實戰演練,不斷提高撲火實戰能力,做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五、及時撲救,保護森林資源安全。
一是積極組織撲救。一旦發生火情,區防火辦和有關鄉、村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迅速組織撲救。二是迅速偵破火災案件。入春以來,我區*局、森林*分局、防火辦集中力量嚴查火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真正起到了打擊一個,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