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我校的德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共中央頒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全國德育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行為規範教育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從而使我校德育工作真正形成「德育為首,以德立校,正面教育,正確引導,堅持常規,落實養成,針對實際,提高實效」的新理念。
一、樹立良好的德育理念,注重德育工作管理
1、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始終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堅持正面教育,嚴格要求。認真貫徹市、鎮提出的德育目標任務,繼續開展德育教育實踐,明確了教師的歷史責任,激發了教師轉變教育思想的積極性。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德育法規文件,使教師認識到抓好德育工作是每個教師的職責。堅持每周一次政治學習制度,做到了時間落實,內容落實,使廣大教師樹立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思想,進一步明確了教育工作者必須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的楷模。
3、各校依靠班主任這支德育骨幹力量,加強班主任培訓工作,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交流班級管理經驗,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積極探索德育工。
作方法,組織教師認真總結經驗。
4、各校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的助手作用,認真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認真抓好禁毒教育,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禁毒教育領導小組。全鎮各校認真上好禁毒教育課,做到了時間落實、內容落實、教師落實、教案落實。
6組織全校師生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提高了師生思想認識和依法執教的自覺性。
7、加強「八榮八恥」的宣傳教育活動,分管德育工作的領導作了《提高認識,把握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和特徵》的專題輔導,提高教職工對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重要性的認識,在教職工中開展「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討論,使教職工認識到: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自覺學習和示範,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在教學中,要根據所教學科的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因素,滲透「八榮八恥」的教育,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8、進一步建立健全少先隊組織,規範了組織管理,做到了有輔導員、有少先隊活動。
9、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優良傳統,認真開展募捐活動,先後兩次為有災難的同學家庭募捐到善款。
二、堅持以行為規範教育、養成教育為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1、認真貫徹中央《公民道德實施綱要》,開展學「講文明禮貌」,做「四有」新人活動,加強學生的文明、禮貌教育。
2、配合中心校的德育中心工作,抓好學校周邊環境的治理,本。
著看護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的原則,強化了「文明校風」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社會、家長的好評。
3、堅持抓好德育主題活動,增強德育的實效性。認真開展愛國主義、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動。學校充分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團隊活動積極宣傳活動意義,激勵師生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而奮鬥。同時,各校還根據每月活動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使全校師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活躍了校園文化生活。
4、認真抓好校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強化學校內部管理,加強領導幹部的思想作風建設,繼續做好「文明班」和「衛生班」創建活動,建設一支帶頭務實的班幹部隊伍。
5、積極開展學雷鋒、創三好活動。一期來,全校湧現了一大批互助互愛、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據統計,全校一期來,學校學雷鋒做好事共一百多人次。
6、認真組織開展「校園之星」學習評選活動,公平、公正、公開地定期評選出「班級之星」、「校園之星」張榜公布,大力宣傳和表彰。使學生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學生爭當「校園之星」蔚然成風。
7、認真開展了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黨員和全體教師加強學習,帶頭遵守紀守法,帶頭抓好教育教學工作。
8、認真抓好安全工作,落實學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措施,做到「警鐘長鳴、長抓不懈」。
9、學校與班主任簽訂了責任書,堅持了安全工作檢查和報告制度,嚴格執行班級的考勤制度,嚴格規範學生會議、集隊紀律等。
10、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有關講座活動,例如「安全基礎知識講座」、「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和「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知識」等。真正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和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11、抓好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完善家訪制度,成功開好期中的家長會。一期來,全體班主任對學生都進行了普訪,有效地掌握了學生的思想動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特別特殊生,做好了解、跟蹤、建檔工作,使其向良好方面發展,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有個別班級的班風仍待改善,學生養成教育仍存在薄弱環節,學生的安全意識還要加強。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德育主任培訓心得體會_小學教師德育培訓心得體會[朗讀]
於我而言,「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仿佛永遠都只是書面用語,永遠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現。一邊寫著「學會向父母感恩」之類的話題作文,一邊對父母頤指氣使、大聲吆喝。若不是這次的「五個一」德育活動,或許我仍然這般任性。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為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只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於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為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願,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裡,不停地做著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為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為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麼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並不樂觀,但是看著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並不會像許多中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夸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誇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並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後,飯後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著我和母親都不願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裡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為藉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現在才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複習功課而是打開電腦遊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為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裡很假,但我認為,只有有著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裡面的真誠。
「五個一」中有一點是為父母做一頓飯。當然,它的含義不僅僅只有這一頓飯。應付任務的做法自是只做這一頓飯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學校的用心是在於讓我們從這一頓飯中體會到父母天天為我們作出可口飯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願,第二次覺得麻煩,第三次更是覺得厭煩透頂。而父母,卻天天,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個年頭裡,不停地做著這一件事。誠然,他們自己也要吃飯,可是,當你有目的地為了另一個而去做時,會格外的用心。即使飯菜不比餐館、飯店的可口,可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愛意是獨一無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獨特的味道。比如說,我永遠吃不慣我表姐家的飯菜,太過清淡,只因為我表姐不愛吃重口味的。
在這次活動的這一項目中,我所做的,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幾頓飯而已。這一點點的小事,卻仍不讓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飯,無從下手,除了炒蛋什麼都不會。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還要時刻擔心我是否又被滾燙的油滴濺到、在我操作失誤時來挽救整鍋菜。第一次做飯的結果並不樂觀,但是看著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還是很有滿足感的。我的父母並不會像許多中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老套情節「父母一個勁夸做得好吃而實際上卻難吃的緊」這樣誇我,而是很不給面子的指出「難吃」,並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後,飯後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給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歸來的父親在水池邊洗著我和母親都不願去洗的碗的背影時,心裡有點刺痛。他胖了,也老了,這些家務不久將不再適合他這樣的年紀去做了。我不能總以學習為藉口來逃避家務,這是家庭成員的一種責任?
向父母感恩,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項德育功課,明顯當時我搪塞過去了。現在才開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應該如何去報答。當我作業做完不去複習功課而是打開電腦遊戲時的負罪感,正是我開始懂事的標識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學習便是對父母多年為我付出的愛的褻瀆。
也許這些話在有些人眼裡很假,但我認為,只有有著這樣感受的人才能體會到裡面的真誠。
法國的哲學家伏爾泰說:「一個人每天做的最勇敢的決定是下決心擁有一個好心情。」孩子們不喜歡整天都沉浸在惡劣情緒中的老師。他們需要模仿積極的態度,聽你對其他人說些什麼,聽你說話的語氣。所以你應該表現你的喜愛、關心和尊敬,如果學生不喜歡老師的行為,他們就不想呆在你身邊,更不願完成學習任務。令人愉快、充滿快樂的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教師不能創造一個魔幻王國來促進學習,但一個令學生感到舒服的愉快的氛圍對於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是必需的?
從上課的第一天就應該建立並且堅持執行你的班級管理體系。為了讓學生能夠專心學習,並且擁有一個有秩序的班級環境,紀律和合理的組織是絕對必要的。並且要保持一貫性、公平性。不要制定那些你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的規則,否則你的學生會覺得你說的話是無足輕重的。
提問是一個有力的教學手段。在提問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思想火花的出現。當對個別的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在叫學生的名字之前,先問問題;在學生思考他的答案的時候,耐心等待。不要急著叫學生的名字,因為當某個學生被叫到,其他人就都放鬆了,並且不再投入。但是教師可以說出問題後停頓3~5秒,這個等待的時間,會讓每個人都投入進來,並且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機會。雖然看上去等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這個模式被很多成功的教師有效地運用。
對一個學生來說,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習是一連串的困難,他可能會因此變得充滿失敗感,這將導致一些行為問題的產生,並且不再努力。研究指出,80%的成功率是最理想的。如果學生沒有取得成功,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指導,或者使任務簡單化,直到他們能夠完成為止。
從上課的第一天就應該建立並且堅持執行你的班級管理體系。為了讓學生能夠專心學習,並且擁有一個有秩序的班級環境,紀律和合理的組織是絕對必要的。並且要保持一貫性、公平性。不要制定那些你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的規則,否則你的學生會覺得你說的話是無足輕重的。
提問是一個有力的教學手段。在提問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思想火花的出現。當對個別的學生提出問題的時候,在叫學生的名字之前,先問問題;在學生思考他的答案的時候,耐心等待。不要急著叫學生的名字,因為當某個學生被叫到,其他人就都放鬆了,並且不再投入。但是教師可以說出問題後停頓3~5秒,這個等待的時間,會讓每個人都投入進來,並且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機會。雖然看上去等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這個模式被很多成功的教師有效地運用。
對一個學生來說,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習是一連串的困難,他可能會因此變得充滿失敗感,這將導致一些行為問題的產生,並且不再努力。研究指出,80%的成功率是最理想的。如果學生沒有取得成功,可以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指導,或者使任務簡單化,直到他們能夠完成為止。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因此,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並認真學習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認識,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為了確保對學生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德育實踐研究。
1、加強師德理論學習。我們在教師政治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關師德教育和建設的文件資料等,有效地加強了師德建設。
2、積極參與德育科研活動,我們以新課程理念努力轉變班主任的角色,並通過小課題研究、理論學習、案例撰寫等形式開展德育科研活動。每位教師都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論水平。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1、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德育處認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強安全知識的宣講教育。
(2)繼續抓好學生校內、校外的安全工作,簽定有關責任書,規範制度,落實好各種措施。本學期此項工作運行良好,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學習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一些苗頭性現象及時加以教育,杜絕學生的各種違紀現象。
(4)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如黑板報、專題廣播等,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德育實踐研究。
1、加強師德理論學習。我們在教師政治學習的時候,認真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和省、市教委有關師德教育和建設的文件資料等,有效地加強了師德建設。
2、積極參與德育科研活動,我們以新課程理念努力轉變班主任的角色,並通過小課題研究、理論學習、案例撰寫等形式開展德育科研活動。每位教師都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高了自身的德育理論水平。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1、愛國主義教育:
學校德育處認真抓好了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正確的國家意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意識。
2、安全法制教育:
(1)加強安全知識的宣講教育。
(2)繼續抓好學生校內、校外的安全工作,簽定有關責任書,規範制度,落實好各種措施。本學期此項工作運行良好,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3)各班深入學習貫徹《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一些苗頭性現象及時加以教育,杜絕學生的各種違紀現象。
(4)開展了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如黑板報、專題廣播等,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這裡的「眼高」,指育人時著眼點要高:「手低」,指育人時著手點要低。
怎樣才算「眼高」呢?它要求育人者要能小中見大,以微見著,思想認識要高,「從平凡中見偉大」。如何「手低」?它要求育人者善於捕捉平凡的「含金量」較高的小事,巧妙地借題發揮,充分挖掘其育人因素。
在班條寫學校管理工作中,我用此法,屢試不爽。
譬如,每逢國際體育賽事(如世界盃、奧運會),我都把它當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契機,即著眼點要高。只有這樣認識,才能增強捕捉育人素材的意識,才能增強用好素材的責任性。這些比賽開始後,我利用每日升國旗後的2-3分鐘時間進行「小競賽」。還記得,在美國舉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開賽後的第二天,我向全校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今年奧運會在哪天舉行?昨天,中國獲幾塊金牌?」學生中知之者甚少。我對能當眾答出的,當場予以表揚。第三天,我又問:「同學們,到昨天為止,中國隊總共獲幾塊金牌?知之者甚多。就這樣,第四天,第五天……直至賽事結束。有一位小朋友生怕第二天忘了,晚上再三叮囑他爸爸幫著記著,第二天上學時他把金牌數記在手心上。我認為,讓學生記住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數,說出是誰獲得的,什麼項目的金牌,這些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這種形式,創設一個情境育人場,一種不留教育痕跡的,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受感染的德育場。這些事兒小,舉手之勞,但作用不小。學生每日在看體育賽況時,他們期盼、加油、激動、惋惜,他們的心完全沉浸在為祖國隊員的鼓勁吶喊之中。學生的心與中國運動健兒連在一起,與中國的啦啦隊員連在一起,與全國人民的心連在一起,與祖國的榮譽連在一起。這,不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具體的好教材、好時機嗎?
又如,對學生進行愛人民的教育。我認為,著眼於愛人民的教育,而著手卻要起始於愛父母、愛同學、教師的教育從關心愛護身邊的人做起。怎麼做?我不只滿足於陳式化演講、故事、演唱會等活動,而是從平凡的身邊小事入手?
二(2)班張青因骨折請病假了,這個「細節」成為我的育人素材。晨會上,我問學生:「張青同學今天怎麼沒來上學呀?」沒有人知道。到了下午,我又問:「現在,有誰知道張青為什麼沒來上學嗎?」知者一人,她說:「張青骨折住院了。」第二天,我又關切地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咱們張青同學傷得厲害嗎?好些了嗎」三人知道。於是,我以「記者」的身份採訪這三位學生。他們說:「我們聽說張青住院了,心裡很難過。放學後,我們去了他家,張青的爸爸領我們去醫院,張青他現在……」老師富有感情地說:「是啊,咱們48位學生,朝夕相處,應親如兄弟姐妹。張青生病了,他們能自覺地去關心、慰問,小小年紀,心中裝著他人,多麼善良的心靈啊。你們今天心中裝有同學,明天心中裝有老師、父母、鄰居……將來你們心中才會裝有祖國人民。」試想一個學生從小心中只有「我」而沒有同學、老師、父母,他怎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將來又如何能愛人民呢?後來,我又抓住「你知道爸爸媽媽生日嗎」、「山區娃失學了」、「××差生進步了」等一系列「小事」做工作,巧妙施教,使學生心中有同學、有老師、有父母、有鄰居、有山區娃……?
實施育人工作的「眼高手低」,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其一,以微見著,使認識到位。行為上從平凡的小事練起,如何使大家不厭其煩?那就要讓他們明其意義、懂其價值,小中見大,充足干平凡小事的電源,讓他們願干、要干、樂干、苦幹。其二,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使行動到位。如加強學生思品教育,針對小學生特點,就不宜滿足於響亮的口號宣傳,一陣子熱鬧的活動,而要從不扔一張紙,寫正每一個字等細微處切入,抓持久性、成功率,積「溪流」、「跬步」,以成「大海」、「千里」。
怎樣才算「眼高」呢?它要求育人者要能小中見大,以微見著,思想認識要高,「從平凡中見偉大」。如何「手低」?它要求育人者善於捕捉平凡的「含金量」較高的小事,巧妙地借題發揮,充分挖掘其育人因素。
在班條寫學校管理工作中,我用此法,屢試不爽。
譬如,每逢國際體育賽事(如世界盃、奧運會),我都把它當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契機,即著眼點要高。只有這樣認識,才能增強捕捉育人素材的意識,才能增強用好素材的責任性。這些比賽開始後,我利用每日升國旗後的2-3分鐘時間進行「小競賽」。還記得,在美國舉行的亞特蘭大奧運會開賽後的第二天,我向全校學生說道:「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今年奧運會在哪天舉行?昨天,中國獲幾塊金牌?」學生中知之者甚少。我對能當眾答出的,當場予以表揚。第三天,我又問:「同學們,到昨天為止,中國隊總共獲幾塊金牌?知之者甚多。就這樣,第四天,第五天……直至賽事結束。有一位小朋友生怕第二天忘了,晚上再三叮囑他爸爸幫著記著,第二天上學時他把金牌數記在手心上。我認為,讓學生記住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數,說出是誰獲得的,什麼項目的金牌,這些不是目的,而是通過這種形式,創設一個情境育人場,一種不留教育痕跡的,讓學生情不自禁地受感染的德育場。這些事兒小,舉手之勞,但作用不小。學生每日在看體育賽況時,他們期盼、加油、激動、惋惜,他們的心完全沉浸在為祖國隊員的鼓勁吶喊之中。學生的心與中國運動健兒連在一起,與中國的啦啦隊員連在一起,與全國人民的心連在一起,與祖國的榮譽連在一起。這,不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具體的好教材、好時機嗎?
又如,對學生進行愛人民的教育。我認為,著眼於愛人民的教育,而著手卻要起始於愛父母、愛同學、教師的教育從關心愛護身邊的人做起。怎麼做?我不只滿足於陳式化演講、故事、演唱會等活動,而是從平凡的身邊小事入手?
二(2)班張青因骨折請病假了,這個「細節」成為我的育人素材。晨會上,我問學生:「張青同學今天怎麼沒來上學呀?」沒有人知道。到了下午,我又問:「現在,有誰知道張青為什麼沒來上學嗎?」知者一人,她說:「張青骨折住院了。」第二天,我又關切地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咱們張青同學傷得厲害嗎?好些了嗎」三人知道。於是,我以「記者」的身份採訪這三位學生。他們說:「我們聽說張青住院了,心裡很難過。放學後,我們去了他家,張青的爸爸領我們去醫院,張青他現在……」老師富有感情地說:「是啊,咱們48位學生,朝夕相處,應親如兄弟姐妹。張青生病了,他們能自覺地去關心、慰問,小小年紀,心中裝著他人,多麼善良的心靈啊。你們今天心中裝有同學,明天心中裝有老師、父母、鄰居……將來你們心中才會裝有祖國人民。」試想一個學生從小心中只有「我」而沒有同學、老師、父母,他怎能做到心中有他人,將來又如何能愛人民呢?後來,我又抓住「你知道爸爸媽媽生日嗎」、「山區娃失學了」、「××差生進步了」等一系列「小事」做工作,巧妙施教,使學生心中有同學、有老師、有父母、有鄰居、有山區娃……?
實施育人工作的「眼高手低」,要做好兩方面工作。其一,以微見著,使認識到位。行為上從平凡的小事練起,如何使大家不厭其煩?那就要讓他們明其意義、懂其價值,小中見大,充足干平凡小事的電源,讓他們願干、要干、樂干、苦幹。其二,從大處著眼,從小事著手,使行動到位。如加強學生思品教育,針對小學生特點,就不宜滿足於響亮的口號宣傳,一陣子熱鬧的活動,而要從不扔一張紙,寫正每一個字等細微處切入,抓持久性、成功率,積「溪流」、「跬步」,以成「大海」、「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