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層黨委:
按照黑龍江省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印發<黑龍江省今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工作方案>的通知》(黑處非發〔2020〕4)文件要求,切實做好今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20】9號)要求,通過開展深入持續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全校師生員工的風險防範意識,使師生員工能夠有效分辨非法集資行為,培育師生正確理性理財投資理念,在全校形成抵制非法集資的濃厚氛圍,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案件發生,營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
二、組織領導。
組長:陸岩(校黨委副書記)。
成員:學校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學生工作部(處)、團委、工會、離退休工作處、人事處、保衛處、後勤管理處負責人及各學院黨委書記。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黨委宣傳部。
三、工作步驟。
宣傳時間:今年6月11日-6月30日。
(一)動員部署階段(6月11日至6月14日)。
學校發布《今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工作方案》,結合防疫抗疫、學生返校等新形勢,圍繞「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宣傳月主題,聚焦防範網上非法集資、「校園貸」等新特點,啟動部署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
(二)具體實施階段(6月15日至6月30日)。
把集中宣傳作為工作著力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集中宣傳與活動,形成全校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的氛圍。
(三)總結提高階段(6月26日至6月30日)。
全面分析和總結本次宣傳月活動存在的問題和成功做法,為今後的宣傳積累經驗,構建常態化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的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今年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認識宣傳教育在非法集資全鏈條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擴大覆蓋面。宣傳部負責全校防範非法集資工作的總體宣傳,拓寬宣傳渠道,提升宣傳質量,增強宣傳工作的滲透力。各單位負責加強對本部門師生員工的教育引導,增強師生員工防範非法集資的意識,自覺遠離非法集資。
(二)緊扣主題,提升宣傳效果。
1.突出宣傳重點。要突出重點領域,聚焦網絡借貸、私募基金、養老服務、虛擬貨幣、區塊鏈、電子商務等行業領域,注重防範利用疫情復工復產等噱頭開展非法集資風險。要針對重點人群,著力加大老年人、青年學生等群體的宣傳力度,尤其對利用網際網路開展金融詐騙、校園貸等行為重點加強防範,揭露其犯罪的手法和主要特點,增強廣大師生的識別和防範意識,提高防範、抵禦非法集資活動的能力。
2.堅持正面宣傳引導。主動宣傳打擊非法集資相關法律法規,防止有關政策措施被曲解誤讀。要及時開展風險提示,針對苗頭性風險,解讀有關政策法規,專題發生、警示風險。引導廣大師生進一步樹立遵法守法的意識和觀念,明確組織或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
3.豐富宣傳形式。積極拓展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宣傳欄、led大螢幕演示等載體渠道,結合部門微信群推送、線上教學課前提醒等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加強精準推送宣傳。要將宣傳月活動與抗擊疫情有機結合,積極整合資源,教育師生在防疫抗疫的同時,守住財產安全,自覺遠離非法集資。
(三)加強部門聯動,形成長效機制。
國家處非聯辦確定6月15日為集中宣傳日,各部門要及時推送官方媒體的相關政策解讀、宣傳信息、警示案例等,掀起宣傳高潮。要注重將宣傳教育與非法集資監測預警風險排查案件處置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專項整治等日常工作有機結合,不斷提升宣傳工作常態化制度化水平。
各部門、各學院要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宣傳月活動效果。要將宣傳工作與日常防範工作相結合,科學安排年度宣傳內容,常抓不懈,有序推進。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方案[朗讀]
按照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20xx年防範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和廣告諮詢信息排查清理工作的通知》(滄政辦字〔20xx〕50號)精神,我市於20xx年5月份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制定了具體的宣傳教育工作方案,精心安排組織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開展防範和打擊非法集宣傳教育,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明確責任
我市制定了《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並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宣傳教育工作,統一思想,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進一步制定工作細則,認真落實每項工作,密切協作,抓好落實,採取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法,努力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增強宣傳教育的實效,確保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突出宣傳重點
圍繞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進行宣傳,結合群眾生活實際,重點通過宣傳讓群眾了解什麼是非法集資、非法集資為什麼是違法行為、非法集資的特徵、手段以及非法集資的危害等有關反律法規知識。使廣大群眾認清非法集資的性質和危害,增強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的能力?
三、豐富宣傳形式
宣傳月中,我市積極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積極擴大宣傳範圍、拓展宣傳空間,以提高宣傳活動的廣泛性和針對性,確保宣傳取得實效。一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進行宣傳,利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並在營業場所擺放防範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宣傳資料,供群眾閱覽,並有管理人員進行講解,教育廣大群眾培養正確的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抵制不法分子的蠱惑。二是以人口集中地為宣傳陣地,先後在市公園廣場、各大商場門前、全市各主要道路、各住宅小區、鄉鎮政府門前採取張貼通告、散發宣傳單、懸掛橫幅等方式進行宣傳。三是在我市電視台黃金時段連播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公益廣告,選登典型案例,採取專題、專欄系列報道、受害人現身說法等形式,介紹非法集資的危害和識別方法,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非法集資危害性認識。四是要求移動、聯通、電信向轄區內手機用戶發放宣傳簡訊,提高覆蓋面。五是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開闢了打擊非法集資宣傳專欄,並公布了舉報電話。
四、細緻排查清理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登記誰負責」的原則,結合我市實際,組織各鄉鎮和相關責任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非法集資廣告資訊排查清理活動,排查的重點包括以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網絡媒體以及戶外廣告、傳單、手機簡訊等方式發布傳播的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同時,對利用廣告資訊信息進行非法集資宣傳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通過解析非法集資的危害,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遠離、抵制非法集資。
通過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的開展,揭穿了非法集資的虛假性和欺騙性,在輿論攻勢上對犯罪分子進行了震懾。同時營造了防範非法集資違法犯罪的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一、明確責任
我市制定了《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實施方案》,並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宣傳教育工作,統一思想,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進一步制定工作細則,認真落實每項工作,密切協作,抓好落實,採取靈活多樣、生動有效的方法,努力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增強宣傳教育的實效,確保宣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突出宣傳重點
圍繞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活動進行宣傳,結合群眾生活實際,重點通過宣傳讓群眾了解什麼是非法集資、非法集資為什麼是違法行為、非法集資的特徵、手段以及非法集資的危害等有關反律法規知識。使廣大群眾認清非法集資的性質和危害,增強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的能力?
三、豐富宣傳形式
宣傳月中,我市積極採取多種形式宣傳非法集資有關法律法規和金融常識,積極擴大宣傳範圍、拓展宣傳空間,以提高宣傳活動的廣泛性和針對性,確保宣傳取得實效。一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進行宣傳,利用金融機構營業場所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並在營業場所擺放防範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宣傳資料,供群眾閱覽,並有管理人員進行講解,教育廣大群眾培養正確的投資理念,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抵制不法分子的蠱惑。二是以人口集中地為宣傳陣地,先後在市公園廣場、各大商場門前、全市各主要道路、各住宅小區、鄉鎮政府門前採取張貼通告、散發宣傳單、懸掛橫幅等方式進行宣傳。三是在我市電視台黃金時段連播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公益廣告,選登典型案例,採取專題、專欄系列報道、受害人現身說法等形式,介紹非法集資的危害和識別方法,進一步提高廣大群眾對非法集資危害性認識。四是要求移動、聯通、電信向轄區內手機用戶發放宣傳簡訊,提高覆蓋面。五是在市政府門戶網站開闢了打擊非法集資宣傳專欄,並公布了舉報電話。
四、細緻排查清理
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登記誰負責」的原則,結合我市實際,組織各鄉鎮和相關責任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非法集資廣告資訊排查清理活動,排查的重點包括以報刊、雜誌、廣播、電視、網絡媒體以及戶外廣告、傳單、手機簡訊等方式發布傳播的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同時,對利用廣告資訊信息進行非法集資宣傳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通過解析非法集資的危害,引導廣大群眾自覺遠離、抵制非法集資。
通過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的開展,揭穿了非法集資的虛假性和欺騙性,在輿論攻勢上對犯罪分子進行了震懾。同時營造了防範非法集資違法犯罪的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縣政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防範打擊非法集資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宣傳輿論引導工作(簡稱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深化宣傳動員,強化輿論攻勢,營造濃厚氛圍,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在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指導下,通過開展一系列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形式新穎、渠道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縣各鄉鎮(街道辦)、各部門深刻認清當前非法集資的嚴峻形勢,增強做好防範和處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幫助社會公眾提高金融法律知識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警示企業不組織不參與非法集資,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
二、宣傳內容
(一)非法集資相關概念知識。包括基本概念、特徵、形式、危害等,教育群眾要通過合法途徑進行投資理財、理性投資。
(二)非法集資防範知識。包括辨別技巧、舉報途徑及獎勵辦法等,警示企業不組織不參與非法集資,強化社會監督,及時及早發現非法集資案件線索。
(三)非法集資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揭露犯罪分子的慣用伎倆,揭示非法集資的欺騙性和風險性,引導人民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集資。
三、工作任務
本次活動由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處非辦,設在縣政府金融辦)統一協調指導,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按照本宣傳工作方案要求具體實施開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5月11日-5月15日)縣處非辦根據工作實際及時組織成員單位、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等結合創城工作、平安建設等組成的志願服務隊,在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時針對不同群體,廣泛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
(一)開展進機關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機關辦公大樓門口、走廊等地通過led、展板、橫幅等方式實時播放防範非法集資知識和向過往幹部職工及家屬宣傳防範非法集資知識,提高機關工作人員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號召幹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的行動中,鼓勵從自身做起,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和影響身邊群眾,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和諧。(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
(二)開展進企業活動。利用企業員工上下班高峰期間,在各大產業園、創業園、工廠等門口,向廣大職工講解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及主要表現形式,識別合法金融活動與非法集資活動的不同,提醒大家要自覺抵制、遠離非法集資,對「高額回報」「一夜暴富」的所謂投資項目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三)開展進學校活動。向民辦教育機構教師及學生普及非法集資、非法校園貸的特徵、屬性及表現形式,號召在校學生正確認識非法校園貸的危害性,自覺樹立抵制非法集資的思想防線。(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四)開展進家庭活動。深入居民家庭,充分揭示不法分子宣傳造勢、包裝項目、挪用資金的慣用伎倆,及「畫餅造勢--吸金--挪用--跑路」的犯罪套路,以一些身邊常見的非法集資案例提醒居民遠離非法集資,不要貪圖一時的小利而給自己和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向居民提供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或銷售理財產品的機構類型及簡單實用的防範非法集資知識。(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五)開展進社區活動。深入居民社區和商場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志願服務活動,通過設立諮詢台、現場講解、派發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海報、懸掛宣傳橫幅、舉辦講座等方式,向社區居民、過往市民和沿街商戶宣傳講解非法集資的特點、危害、欺騙性、風險性和識別方法等知識,耐心細緻地解答群眾的提問、諮詢,引導公眾樹立合法合規的投資意識,提高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六)開展進鄉村活動。在農村集市人流密集處,面向農民群體,通過發放宣傳單頁、手冊、布袋及小禮品等方式,向群眾宣傳防範非法集資的識別技巧,待別是對農民合作社打著農民合作金融的旗號,超範圍經營對外吸收資金的行為要高度警惕、自覺遠離。另外,充分發揮鄉鎮幹部、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基層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及農金室職能,向農村群眾介紹正規投資理財產品,拓寬農民投資理財渠道,為農民家庭的理財需求找到安全出口。(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縣扶貧辦,縣政府金融辦)。
宣傳部門按照工作職能,加強廣播電視宣傳,在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等定時不定時播放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動態、宣傳片和宣傳標語。
文體廣電和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工作職能,加強對媒體廣告發布情況的監測和檢查,依法查處和整治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違法廣告。同時文體廣電部門做好宣傳進娛樂場所工作,市場監管部門做好宣傳進市場工作。
其他各成員單位按照工作職能,在各行業領域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廣泛開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打好宣傳組合拳。
第二階段(5月15日-5月25日)本階段按照國家、省市縣相關處非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組織各成員單位集中在人員密集的地方(縣城中心綠地廣場等)開展大型集中宣傳活動,由縣處非辦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實施。
第三階段(5月25日-12月30日)處非宣傳與日常工作相結合,促進宣傳工作常態化。要把處非宣傳融入工作例會、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等日常工作,對非法集資活動開展不間斷排查,形成點面結合、條塊結合,實現宣傳範圍無縫隙、全覆蓋;日常宣傳與專題宣傳相結合,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流動宣傳與固定陣地相結合,打造長期宣傳平台,推動全縣建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防控非法集資風險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把防控非法集資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落實鄉鎮政府主體責任,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充分利用各類宣傳方式,有效擴大社會影響,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金融知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高發蔓延勢頭。
(二)明確重點,創新方式。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針對投資理財、網絡借貸平台、私募基金、農民專業合作社、房地產、民辦教育等重點行業領域,針對農村地區、工業園區等重點地區,針對虛擬貨幣、消費返利、養老服務等重點行為,針對老年人、農民等易受侵害的重點群體,進行重點宣傳。在加大傳統媒體宣傳力度的同時,要善於運用新興媒體交互、即時、快捷的傳播優勢,拓展網絡、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宣傳陣地,推動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提高社會公眾識別非法集資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公眾「理性投資、風險自擔」的意識。
(三)落實責任,加強督查。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建立工作檯賬,創新宣傳方式,不僅要對本單位、本系統、監管行業人員宣傳到位,還要做好家屬親友的宣傳教育工作。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做到定人、定時、定量(宣傳覆蓋人群不少於50%),縣處非辦將會同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調研、綜治考評、檢查台賬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請及時將宣傳活動開展情況、照片和活動期間有重大、特色的宣傳做法通過政府網站、媒體、報紙宣傳報道,並請於5月28日前將本單位宣傳報縣處非辦。
一、工作目標
在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協調指導下,通過開展一系列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形式新穎、渠道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縣各鄉鎮(街道辦)、各部門深刻認清當前非法集資的嚴峻形勢,增強做好防範和處置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幫助社會公眾提高金融法律知識水平和風險識別能力;警示企業不組織不參與非法集資,自覺遠離和抵制非法集資。
二、宣傳內容
(一)非法集資相關概念知識。包括基本概念、特徵、形式、危害等,教育群眾要通過合法途徑進行投資理財、理性投資。
(二)非法集資防範知識。包括辨別技巧、舉報途徑及獎勵辦法等,警示企業不組織不參與非法集資,強化社會監督,及時及早發現非法集資案件線索。
(三)非法集資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揭露犯罪分子的慣用伎倆,揭示非法集資的欺騙性和風險性,引導人民群眾自覺抵制非法集資。
三、工作任務
本次活動由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處非辦,設在縣政府金融辦)統一協調指導,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按照本宣傳工作方案要求具體實施開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5月11日-5月15日)縣處非辦根據工作實際及時組織成員單位、金融機構和類金融機構等結合創城工作、平安建設等組成的志願服務隊,在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時針對不同群體,廣泛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
(一)開展進機關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機關辦公大樓門口、走廊等地通過led、展板、橫幅等方式實時播放防範非法集資知識和向過往幹部職工及家屬宣傳防範非法集資知識,提高機關工作人員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號召幹部職工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的行動中,鼓勵從自身做起,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和影響身邊群眾,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和諧。(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
(二)開展進企業活動。利用企業員工上下班高峰期間,在各大產業園、創業園、工廠等門口,向廣大職工講解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徵及主要表現形式,識別合法金融活動與非法集資活動的不同,提醒大家要自覺抵制、遠離非法集資,對「高額回報」「一夜暴富」的所謂投資項目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責任單位:縣工信局)。
(三)開展進學校活動。向民辦教育機構教師及學生普及非法集資、非法校園貸的特徵、屬性及表現形式,號召在校學生正確認識非法校園貸的危害性,自覺樹立抵制非法集資的思想防線。(責任單位:縣教育局)。
(四)開展進家庭活動。深入居民家庭,充分揭示不法分子宣傳造勢、包裝項目、挪用資金的慣用伎倆,及「畫餅造勢--吸金--挪用--跑路」的犯罪套路,以一些身邊常見的非法集資案例提醒居民遠離非法集資,不要貪圖一時的小利而給自己和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向居民提供可以面向社會公眾吸收存款或銷售理財產品的機構類型及簡單實用的防範非法集資知識。(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五)開展進社區活動。深入居民社區和商場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志願服務活動,通過設立諮詢台、現場講解、派發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海報、懸掛宣傳橫幅、舉辦講座等方式,向社區居民、過往市民和沿街商戶宣傳講解非法集資的特點、危害、欺騙性、風險性和識別方法等知識,耐心細緻地解答群眾的提問、諮詢,引導公眾樹立合法合規的投資意識,提高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六)開展進鄉村活動。在農村集市人流密集處,面向農民群體,通過發放宣傳單頁、手冊、布袋及小禮品等方式,向群眾宣傳防範非法集資的識別技巧,待別是對農民合作社打著農民合作金融的旗號,超範圍經營對外吸收資金的行為要高度警惕、自覺遠離。另外,充分發揮鄉鎮幹部、村兩委、駐村幫扶工作隊和基層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及農金室職能,向農村群眾介紹正規投資理財產品,拓寬農民投資理財渠道,為農民家庭的理財需求找到安全出口。(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縣扶貧辦,縣政府金融辦)。
宣傳部門按照工作職能,加強廣播電視宣傳,在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等定時不定時播放防範和打擊非法集資工作動態、宣傳片和宣傳標語。
文體廣電和市場監管部門按照工作職能,加強對媒體廣告發布情況的監測和檢查,依法查處和整治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違法廣告。同時文體廣電部門做好宣傳進娛樂場所工作,市場監管部門做好宣傳進市場工作。
其他各成員單位按照工作職能,在各行業領域充分利用各類媒體、電子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廣泛開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打好宣傳組合拳。
第二階段(5月15日-5月25日)本階段按照國家、省市縣相關處非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組織各成員單位集中在人員密集的地方(縣城中心綠地廣場等)開展大型集中宣傳活動,由縣處非辦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實施。
第三階段(5月25日-12月30日)處非宣傳與日常工作相結合,促進宣傳工作常態化。要把處非宣傳融入工作例會、學習教育、專題培訓等日常工作,對非法集資活動開展不間斷排查,形成點面結合、條塊結合,實現宣傳範圍無縫隙、全覆蓋;日常宣傳與專題宣傳相結合,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流動宣傳與固定陣地相結合,打造長期宣傳平台,推動全縣建立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防控非法集資風險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把防控非法集資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落實鄉鎮政府主體責任,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充分利用各類宣傳方式,有效擴大社會影響,提高社會公眾的法律金融知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從源頭上遏制非法集資高發蔓延勢頭。
(二)明確重點,創新方式。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針對投資理財、網絡借貸平台、私募基金、農民專業合作社、房地產、民辦教育等重點行業領域,針對農村地區、工業園區等重點地區,針對虛擬貨幣、消費返利、養老服務等重點行為,針對老年人、農民等易受侵害的重點群體,進行重點宣傳。在加大傳統媒體宣傳力度的同時,要善於運用新興媒體交互、即時、快捷的傳播優勢,拓展網絡、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宣傳陣地,推動宣傳教育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社區、進鄉村、進工地、進寺院、進市場、進娛樂場所等活動,提高社會公眾識別非法集資的能力和水平,增強公眾「理性投資、風險自擔」的意識。
(三)落實責任,加強督查。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要建立工作檯賬,創新宣傳方式,不僅要對本單位、本系統、監管行業人員宣傳到位,還要做好家屬親友的宣傳教育工作。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做到定人、定時、定量(宣傳覆蓋人群不少於50%),縣處非辦將會同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調研、綜治考評、檢查台賬等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各鄉鎮(街道辦)、各成員單位請及時將宣傳活動開展情況、照片和活動期間有重大、特色的宣傳做法通過政府網站、媒體、報紙宣傳報道,並請於5月28日前將本單位宣傳報縣處非辦。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