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黨史當行「三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史學習是一門「必修課」,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緊緊圍繞「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不斷從黨史中汲取奮進力量,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學好黨史,不忘「篳路藍縷」的來時路。「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偉大開端到民族新生,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華章,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黨史連著光榮的過去,通向輝煌的未來。黨史是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感受百年榮光,更深地愛黨。黨史是黨員幹部最好的教材,是黨員幹部成長的「營養劑」,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傳承百年輝煌,踏實走好走穩走遠「當下路」。黨史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瑰寶,是先輩們從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強國智慧,只有深入學習黨史,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續寫新的百年華章。
學好黨史,走好「薪火相傳」的腳下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要深入學習貫穿黨史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學習黨史中「軍民團結、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的西柏坡精神,補足精神之「鈣」;在黨史學習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築牢信仰之「基」;感悟「人民萬歲」「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情懷。在對黨史的深入學習中,走好「薪火相傳」的腳下路。
學好黨史,堅定「乘風破浪」的未來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要將黨史學習作為終身課題,一貫到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真正把「四個意識」融於血脈,把「四個自信」植於心田,把「兩個維護」踐於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作為最鮮活內容,用好《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教材,依託本單位支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載體,俯下身來聽、靜下心來學、沉下氣來悟。把學習黨史和總結經驗、對照現實、謀劃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在「十四五」新征程中乘風破浪、奮勇前進。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要不忘「來時路」,走好「腳下路」,堅定「未來路」,在學習黨史中堅定信仰信念、踐行初心使命,以無我無畏的精神境界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新局面。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史增崇德得體會[朗讀]
近段時間以來,通過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成長發展歷史,從執政興國的具體步驟、從戰略發展的宏觀角度,系統學習了我們黨成立100年以來所走過的非凡歷程、取得的矚目成就、探索的寶貴經驗,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習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和理論內涵。下面,我圍繞「學史崇德」專題,從立德立言立行樹立新時代黨員形象這個角度,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學史崇德,就要把立德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基礎
習總書記對立德問題十分重視,曾經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員幹部立什麼樣的德、怎樣立德,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品行修養,也關係到黨的整體形象。我們要堅持學史崇德,著力培塑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於律己的私德,著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精神和道德情操。一是始終堅定對黨的信仰。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沒有任何困難能壓垮我、沒有任何敵人能打敗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對黨的信仰的無限忠誠,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捨生取義,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忠誠信仰的大德。我們要在黨史知史中,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切實鑄牢精神支柱,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險考驗面前勇於擔當、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二是始終忠於黨的事業。黨的建設事業經過了100年滄桑巨變,由一代代忠誠的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締造而成。進入新時代以來,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對共產黨員的忠誠考驗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築牢思想建設防線。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把道德修養、思想作風、學風建設當成一項大事來做,始終強化組織意識、服從組織領導,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自身過硬。三是始終自身道德培養。國民黨敗退台灣後,蔣介石在總結失敗教訓時,他認為就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原因在於他的軍隊是「六無」軍隊、軍人是「六無」軍人:無信念、無廉恥、無責任、無知識、無生命、無氣節。以史為鑑,我們作為黨員隊伍的一分子,必須要時刻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堅定理想信念,為忠實履行職能使命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二、黨史崇德,就要把立言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途徑
回顧百年黨史,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如何認識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怎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懈探索、勇於立言,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的理論和思想。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國成為強國的關鍵時期,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我們以真實務實貢獻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一是要敢於諫言。我認為,這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素質,敢不敢堅持真理、大膽建議是檢驗黨員幹部專業品質和職業操守的「試金石」。它對單位的建設發展是會起到推動作用的。我們在大項任務和重點工作上,應注重集中大家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有意識地培養黨員幹部勇於諫言進言的勇氣。二是要言行一致。黨員幹部應該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就會喪失群眾的信賴,帶壞單位的風氣、削弱黨組織的戰鬥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黨員幹部堅持做到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是要做到慎言。我們基層的黨員幹部與地方群眾接觸較多,遇到信訪、幹部移交、紀檢、重大政治問題等方面,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言辭,要做到春風化雨,要做到有禮有節,要做的有根有據,要堅持正確立場觀點,不能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堅持原則?
三、黨史崇德,就要把立行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準則
立行是立德、立言的歸宿與落腳點,也是這次黨史學習教育與實踐對接的關鍵,我們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的奮進力量和智慧,最後終歸要作用於工作實踐,體現在我們的行為上,體現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直接地反映就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我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把每一件工作都當成黨的考驗來完成,通過工作來檢驗自身的能力修養。要時刻保持一種昂揚的精神狀態。具體來講就是要有「六股氣」:一是要有德厚才豐的底氣;二是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三是要有海納百川的大氣;四是要有自強不息的骨氣;五是要有寵辱不驚的靜氣;六是要有公道無私的正氣。我們應該學會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不斷去積累、不斷去掌握這「六股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才能不斷成長進步,才能端正認真做事的態度。在工作之餘,要堅持擇善而交,自覺凈化「三圈」,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堅決不去;管住自己的口,不該吃的堅決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參加工作這些年來,我學到了很多好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個人的能力素質也有了一定提高,但相對於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具備的素質能力和思想境界還有著差距和不足,必須下大力氣去補充完善,我相信,通過不斷學習積累、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總結經驗,個人能力素質一定會有所提高,更加適應工作需要,樹立起一名合格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一、學史崇德,就要把立德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基礎
習總書記對立德問題十分重視,曾經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員幹部立什麼樣的德、怎樣立德,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品行修養,也關係到黨的整體形象。我們要堅持學史崇德,著力培塑對黨忠誠的大德、為民造福的公德、嚴於律己的私德,著力提升自身的思想精神和道德情操。一是始終堅定對黨的信仰。我們黨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但沒有任何困難能壓垮我、沒有任何敵人能打敗我們,靠的就是千千萬萬黨員對黨的信仰的無限忠誠,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捨生取義,生動詮釋了共產黨人忠誠信仰的大德。我們要在黨史知史中,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切實鑄牢精神支柱,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險考驗面前勇於擔當、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二是始終忠於黨的事業。黨的建設事業經過了100年滄桑巨變,由一代代忠誠的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締造而成。進入新時代以來,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對共產黨員的忠誠考驗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築牢思想建設防線。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把道德修養、思想作風、學風建設當成一項大事來做,始終強化組織意識、服從組織領導,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確保自身過硬。三是始終自身道德培養。國民黨敗退台灣後,蔣介石在總結失敗教訓時,他認為就是自己打敗了自己,原因在於他的軍隊是「六無」軍隊、軍人是「六無」軍人:無信念、無廉恥、無責任、無知識、無生命、無氣節。以史為鑑,我們作為黨員隊伍的一分子,必須要時刻牢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堅定理想信念,為忠實履行職能使命奠定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
二、黨史崇德,就要把立言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途徑
回顧百年黨史,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圍繞如何認識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怎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懈探索、勇於立言,形成了一系列偉大的理論和思想。當前,我國正處於由大國成為強國的關鍵時期,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迫切需要我們以真實務實貢獻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一是要敢於諫言。我認為,這是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素質,敢不敢堅持真理、大膽建議是檢驗黨員幹部專業品質和職業操守的「試金石」。它對單位的建設發展是會起到推動作用的。我們在大項任務和重點工作上,應注重集中大家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有意識地培養黨員幹部勇於諫言進言的勇氣。二是要言行一致。黨員幹部應該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就會喪失群眾的信賴,帶壞單位的風氣、削弱黨組織的戰鬥力。在日常工作中,我們黨員幹部堅持做到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是要做到慎言。我們基層的黨員幹部與地方群眾接觸較多,遇到信訪、幹部移交、紀檢、重大政治問題等方面,要注意把握自己的言辭,要做到春風化雨,要做到有禮有節,要做的有根有據,要堅持正確立場觀點,不能人云亦云。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堅持原則?
三、黨史崇德,就要把立行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準則
立行是立德、立言的歸宿與落腳點,也是這次黨史學習教育與實踐對接的關鍵,我們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的奮進力量和智慧,最後終歸要作用於工作實踐,體現在我們的行為上,體現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直接地反映就是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我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把每一件工作都當成黨的考驗來完成,通過工作來檢驗自身的能力修養。要時刻保持一種昂揚的精神狀態。具體來講就是要有「六股氣」:一是要有德厚才豐的底氣;二是要有攻堅克難的勇氣;三是要有海納百川的大氣;四是要有自強不息的骨氣;五是要有寵辱不驚的靜氣;六是要有公道無私的正氣。我們應該學會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不斷去積累、不斷去掌握這「六股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黨員幹部,才能不斷成長進步,才能端正認真做事的態度。在工作之餘,要堅持擇善而交,自覺凈化「三圈」,管住自己的腿,不該去的堅決不去;管住自己的口,不該吃的堅決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堅決不拿。參加工作這些年來,我學到了很多好的工作經驗和方法,個人的能力素質也有了一定提高,但相對於一個黨員幹部應該具備的素質能力和思想境界還有著差距和不足,必須下大力氣去補充完善,我相信,通過不斷學習積累、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總結經驗,個人能力素質一定會有所提高,更加適應工作需要,樹立起一名合格黨員幹部的良好形象。
黨史、新中國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鬥史、創業史和發展史,其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政治靈魂和精神瑰寶,是先行者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智慧。作為財政黨員幹部,我們要珍惜這份遺產,認真學習和傳承黨史、國史,使之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如此,才能進一步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習近平總書記為此曾多次發表重要論述,為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指明了方向。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和部黨組要求,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我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要在學思踐悟中,知史而愛黨,知史而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學習黨史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的選擇、歷史的必然。重溫黨史、新中國史,要深刻認識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改變了舊中國積貧積弱的落後面貌,走上了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作為黨員幹部,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方面走在前、做表率,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嚴守政治紀律,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學習黨史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學習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之以恆地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裡走、往實里走,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學習黨史就是要樹牢宗旨意識。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論在什麼年代、什麼時期,共產黨人始終秉持心中有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學習共產黨人的為民真心,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學習黨史就是要積極履職盡責。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擔當意識就深深烙在每一位黨員心中,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內外環境如何變化,共產黨人的擔當意識始終未變。學黨史、新中國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切實增強鬥爭意識,時刻保持鬥爭精神,困難面前不低頭、挑戰面前不退縮、失敗面前不屈服,不斷積累鬥爭經驗,增強鬥爭本領。
黨史和中國史是我們黨建的指路燈,是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我們要積極梳理起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自發、始終如一地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習近平總書記為此曾多次發表重要論述,為我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指明了方向。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和部黨組要求,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我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要在學思踐悟中,知史而愛黨,知史而愛國,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學習黨史就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的選擇、歷史的必然。重溫黨史、新中國史,要深刻認識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改變了舊中國積貧積弱的落後面貌,走上了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作為黨員幹部,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方面走在前、做表率,自覺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嚴守政治紀律,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財政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學習黨史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學習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必須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之以恆地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裡走、往實里走,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學習黨史就是要樹牢宗旨意識。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論在什麼年代、什麼時期,共產黨人始終秉持心中有民。群眾利益無小事,學習共產黨人的為民真心,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學習黨史就是要積極履職盡責。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擔當意識就深深烙在每一位黨員心中,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內外環境如何變化,共產黨人的擔當意識始終未變。學黨史、新中國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切實增強鬥爭意識,時刻保持鬥爭精神,困難面前不低頭、挑戰面前不退縮、失敗面前不屈服,不斷積累鬥爭經驗,增強鬥爭本領。
黨史和中國史是我們黨建的指路燈,是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源泉。我們要積極梳理起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自發、始終如一地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百歲老戰士們回信,向他們致以誠摯問候和美好祝福。在信中,總書記再次提及黨史學習教育,「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常讀常新。」。
以史為鑑,重溫共產黨人堅定信仰。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貴州考察調研,在烏蒙山深處,總書記陷入沉思:「從這裡的懸崖峭壁,就可以想像當年紅軍強渡烏江有多難」。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百年奮鬥的歷史,是最勵志的創業故事,從浙江嘉興的一艘紅船上出發,從無數革命戰役的槍林彈雨聲中站起來,從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禮中立起來,共產黨人在漫漫奮鬥征途上詮釋了「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力量,詮釋了「創業維艱、奮鬥以成」的信仰。100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行的足跡,構成了中華民族為復興而奮鬥的信仰史,真理和信仰之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
學史明志,傳承共產黨人紅色基因。黨史如明鏡,照亮前行之路;黨史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黨史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志。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的「紅色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從西柏坡到延安再到貴州……一個又一個紅色地名串起了共產黨人的歷史,傳承著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在「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開局之年,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決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再一次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的精神洗禮。通過讀黨史、學英烈,我們要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要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將蘊含在黨史中的共產黨人基因傳承發揚,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建功立業新時代?
向史而新,譜寫共產黨人時代華章。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認真回顧走過的路,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從黨史中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共產黨人的勇毅和智慧,感悟共產黨人的求真和求實。我們學黨史鐫刻初心如磐,是為了向未來堅定前行。面對新時代長征路上的許多「雪山」「草地」,從黨史中汲取堅定信仰,無論風吹浪打,都能果敢一往無前。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從黨史中挖掘科學理論指導,無論任何時代考題,都能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鑑、學史明志、向史而新,接續譜寫屬於中國人的不朽偉業。
以史為鑑,重溫共產黨人堅定信仰。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前往貴州考察調研,在烏蒙山深處,總書記陷入沉思:「從這裡的懸崖峭壁,就可以想像當年紅軍強渡烏江有多難」。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百年奮鬥的歷史,是最勵志的創業故事,從浙江嘉興的一艘紅船上出發,從無數革命戰役的槍林彈雨聲中站起來,從一次又一次的思想洗禮中立起來,共產黨人在漫漫奮鬥征途上詮釋了「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的力量,詮釋了「創業維艱、奮鬥以成」的信仰。100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行的足跡,構成了中華民族為復興而奮鬥的信仰史,真理和信仰之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
學史明志,傳承共產黨人紅色基因。黨史如明鏡,照亮前行之路;黨史如清泉,洗滌心靈之塵;黨史如號角,激發奮進之志。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的「紅色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從西柏坡到延安再到貴州……一個又一個紅色地名串起了共產黨人的歷史,傳承著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在「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開局之年,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決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再一次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的精神洗禮。通過讀黨史、學英烈,我們要深入了解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要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將蘊含在黨史中的共產黨人基因傳承發揚,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建功立業新時代?
向史而新,譜寫共產黨人時代華章。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認真回顧走過的路,不能忘記來時的路,繼續走好前行的路」。「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從黨史中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感悟共產黨人的勇毅和智慧,感悟共產黨人的求真和求實。我們學黨史鐫刻初心如磐,是為了向未來堅定前行。面對新時代長征路上的許多「雪山」「草地」,從黨史中汲取堅定信仰,無論風吹浪打,都能果敢一往無前。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從黨史中挖掘科學理論指導,無論任何時代考題,都能交出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史為鑑、學史明志、向史而新,接續譜寫屬於中國人的不朽偉業。
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黨帶領人民走過了風風雨雨,帶領我們邁向了更加幸福的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講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共鳴,各地各部門都積極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對這個百年大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並且髮絲肺腑的產生了一種自豪感。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帶領人民開創美好生活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是黨的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與現實反映。
在炮火硝煙的年代,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結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董存瑞在1948年解放隆華的戰鬥中,他在找不到炸藥包支撐點的情況下毅然決然手持炸藥包炸毀了敵人的堡壘,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後他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敵人的碉堡被炸毀,而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用生命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品格。
改革開放以來,共產黨人勤勤懇懇、埋頭苦幹,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讓人民富了起來。目前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7億多中國人擺脫了貧困,我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時代在變,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未曾改變。今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交涉和激烈的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負重傷,戰士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英勇犧牲。在陳祥榕的日記本中有這樣一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毋庸置疑,這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向人民做出的承諾,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如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每個共產黨人都要做到保持純潔不染的初心,牢記時代賦予的使命,忠誠擔當,清廉勤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最後,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衷心祝願我們的黨青春永駐,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帶領人民開創美好生活的一百年。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是黨的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與現實反映。
在炮火硝煙的年代,共產黨人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結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例如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董存瑞在1948年解放隆華的戰鬥中,他在找不到炸藥包支撐點的情況下毅然決然手持炸藥包炸毀了敵人的堡壘,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生命的最後他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敵人的碉堡被炸毀,而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用生命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品格。
改革開放以來,共產黨人勤勤懇懇、埋頭苦幹,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讓人民富了起來。目前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7.7億多中國人擺脫了貧困,我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時代在變,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未曾改變。今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交涉和激烈的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負重傷,戰士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英勇犧牲。在陳祥榕的日記本中有這樣一句話:清澈的愛,只為中國。毋庸置疑,這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向人民做出的承諾,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如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每個共產黨人都要做到保持純潔不染的初心,牢記時代賦予的使命,忠誠擔當,清廉勤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最後,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衷心祝願我們的黨青春永駐,祝願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