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民族團結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按要求開展鞏固了「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工作」,現將我局創建工作簡要彙報如下:
1、是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繼續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積極開展創建活動。
2、縣人社局局長楊志軍同志帶頭學習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帶頭講黨課,組織大家一起「深入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有關內容。
3、人社局黨支部組織全體職工幹部觀看了「建黨偉業」「感恩偉大祖國、建設和諧x縣」等反映感恩偉大祖國、謳歌輝煌成就、讚頌民族團結、弘揚社會正氣以及x發展歷史、民族團結相關內容電教資料。
4、召開了一次座談會,主要議題是:談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濃厚。
5、開展了「五觀」「六史」「四個認同」學習教育活動,參學率100%,全局幹部職工每人撰寫一篇有關民族團結的心得體會。
6、認真開展培育、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工作。我局開展「學習身邊人,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教育活動,引導幹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對照先進找差距,認。
真向思想上工作上優秀的同志學習,促進民族團結工作上台階。
7、對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開展節日慰問,在每到民族節日期間局領導班。
子對全局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送去禮品進行節日慰問,每當遇到民族幹部的婚、喪之事,需要出車出人幫忙的局領導均予安排並親自參加,一點一滴的關心和溫暖卻擁有巨大的凝聚和團結的力量,讓少數民族幹部職工充分感受到組織的關心。截止目前我局沒有黨員幹部信仰宗教和開展非法宗教活動的情況。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局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上級黨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局將及時總結成績,克服不足,完善措施,按照年初制定的「實施方案」,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繼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成果,為推進人社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總結2山西省是少數民族散雜居省份,有53個少數民族成分近12萬人,約占全省總人口0.35%,呈大分散、小聚居特點。由於處在連接我國東西部回族帶的中心地區,我省少數民族人口總量雖少,但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全省有42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分布在6市22。
個縣,除1個蒙古族聚居村外,其餘都為回族聚居村。有近百個少數民族相對聚居的社區、學校、企業。每年有近3萬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在我省求學經商務工。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總結[朗讀]
為進一步貫徹學習中央和我縣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精神,更好的做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鄉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上級民族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廣泛深入地開展我鄉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努力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為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鄉黨委、政府結合愛黨愛國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工作,及時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從指導思想、活動步驟、主要內容、工作要求四個方面對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明確了目標時限和責任單位,確保各村、各單位、各中小學切實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同時,引導全鄉群眾牢固樹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一家親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宣傳民族政策、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宣傳學習,營造氛圍
一是理論學習分層次,有深度。結合本鄉實際,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先後制定了全鄉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計劃和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進行分層施教,以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鄉黨委宣傳委員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了「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辦法」、「習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等6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組織14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黨員代表、駐村幹部等宣講脫貧攻堅政策、民族團結相關知識;在學習方式上除了傳統的領學外,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通過「法宣在線」學習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並參加民族區域自治法網絡在線答題活動。
二是對內對外圍繞中心工作宣傳有聲勢。在對內宣傳上,由5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組成鄉宣講團,構建完善全鄉宣講隊伍;運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先後懸掛橫條210餘條、張貼標語近1000張、出宣傳欄5期,進行全面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法律法規。
在對外宣傳上,充分利用赤峰市信息網、寧城信息網、寧城政府網、主流電視媒體等進行專題宣傳,至今年7月,在市級網站用稿1篇,縣級網站用稿339篇,通過新興媒體既唱響了黨的聲音,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激發黨員幹部工作熱情,為全鄉民族團結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重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管理和宗教活動的管理,及時掌握全鄉少數民族底數。對喇嘛溝門村非法露天造像進行了拆除,並多次到原址進行全面排查,防止亂濫建現象出現反彈。同時,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從鄉、村、組三個層面把好關口,形成聯動的宗教管理網絡責任體系,並層層簽訂了責任體系。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團結進步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全民素質。全力摸排少數民族幹部人才,抓好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優化民族幹部隊伍結構。積極評選道德模範的個人典型、文明村、文明家庭,在各村開設道德講堂傳遞精神文明教育,定期開展道德教育和道德評議活動,傳承黨的政策理論,維護民族團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素質。2019年蘆家店村被赤峰市委、人民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村」;李家窩鋪村被寧城縣委評為「清風村」、被寧城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加強陣地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深入推進草原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建成草原書屋1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定期舉辦廣場舞、銖銖察打擊樂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15餘場,各村通過自發組織、自編自演,經常性地在各村開展皮影戲、舞台戲等文體活動7場。格日勒圖村2017、2018、2019年分別榮獲全縣廣場舞比賽一等、三等、二等獎。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後打算
我鄉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中央、省、縣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上有待於加強,存在一定的盲區。二是創建工作由於經費的奇缺,給創建活動帶來了不便。三是對創建活動認識不夠,仍然存在個人主義思想。這些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糾正。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我將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列入各村年總考核,使民族團結進步同各村工作效益同步發展;二是加大對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好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機制,做到常抓不懈;四是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為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鄉黨委、政府結合愛黨愛國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工作,及時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從指導思想、活動步驟、主要內容、工作要求四個方面對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明確了目標時限和責任單位,確保各村、各單位、各中小學切實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同時,引導全鄉群眾牢固樹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一家親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宣傳民族政策、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宣傳學習,營造氛圍
一是理論學習分層次,有深度。結合本鄉實際,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先後制定了全鄉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計劃和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進行分層施教,以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鄉黨委宣傳委員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了「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辦法」、「習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等6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組織14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黨員代表、駐村幹部等宣講脫貧攻堅政策、民族團結相關知識;在學習方式上除了傳統的領學外,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通過「法宣在線」學習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並參加民族區域自治法網絡在線答題活動。
二是對內對外圍繞中心工作宣傳有聲勢。在對內宣傳上,由5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組成鄉宣講團,構建完善全鄉宣講隊伍;運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先後懸掛橫條210餘條、張貼標語近1000張、出宣傳欄5期,進行全面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法律法規。
在對外宣傳上,充分利用赤峰市信息網、寧城信息網、寧城政府網、主流電視媒體等進行專題宣傳,至今年7月,在市級網站用稿1篇,縣級網站用稿339篇,通過新興媒體既唱響了黨的聲音,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激發黨員幹部工作熱情,為全鄉民族團結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重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管理和宗教活動的管理,及時掌握全鄉少數民族底數。對喇嘛溝門村非法露天造像進行了拆除,並多次到原址進行全面排查,防止亂濫建現象出現反彈。同時,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從鄉、村、組三個層面把好關口,形成聯動的宗教管理網絡責任體系,並層層簽訂了責任體系。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團結進步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全民素質。全力摸排少數民族幹部人才,抓好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優化民族幹部隊伍結構。積極評選道德模範的個人典型、文明村、文明家庭,在各村開設道德講堂傳遞精神文明教育,定期開展道德教育和道德評議活動,傳承黨的政策理論,維護民族團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素質。2019年蘆家店村被赤峰市委、人民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村」;李家窩鋪村被寧城縣委評為「清風村」、被寧城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加強陣地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深入推進草原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建成草原書屋1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定期舉辦廣場舞、銖銖察打擊樂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15餘場,各村通過自發組織、自編自演,經常性地在各村開展皮影戲、舞台戲等文體活動7場。格日勒圖村2017、2018、2019年分別榮獲全縣廣場舞比賽一等、三等、二等獎。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後打算
我鄉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中央、省、縣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上有待於加強,存在一定的盲區。二是創建工作由於經費的奇缺,給創建活動帶來了不便。三是對創建活動認識不夠,仍然存在個人主義思想。這些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糾正。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我將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列入各村年總考核,使民族團結進步同各村工作效益同步發展;二是加大對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好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機制,做到常抓不懈;四是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
20**年,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民族團結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單位實際,按要求開展鞏固了「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工作」,現將我局創建工作簡要彙報如下:
1、是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繼續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積極開展創建活動。
2、縣人社局局長楊志軍同志帶頭學習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帶頭講黨課,組織大家一起「深入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有關內容。
3、人社局黨支部組織全體職工幹部觀看了「建黨偉業」「感恩偉大祖國、建設和諧x縣」等反映感恩偉大祖國、謳歌輝煌成就、讚頌民族團結、弘揚社會正氣以及x發展歷史、民族團結相關內容電教資料。
4、召開了一次座談會,主要議題是:談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濃厚。
5、開展了「五觀」「六史」「四個認同」學習教育活動,參學率100%,全局幹部職工每人撰寫一篇有關民族團結的心得體會。
6、認真開展培育、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工作。我局開展「學習身邊人,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教育活動,引導幹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對照先進找差距,認。
真向思想上工作上優秀的同志學習,促進民族團結工作上台階。
7、對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開展節日慰問,在每到民族節日期間局領導班。
子對全局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送去禮品進行節日慰問,每當遇到民族幹部的婚、喪之事,需要出車出人幫忙的局領導均予安排並親自參加,一點一滴的關心和溫暖卻擁有巨大的凝聚和團結的力量,讓少數民族幹部職工充分感受到組織的關心。截止目前我局沒有黨員幹部信仰宗教和開展非法宗教活動的情況。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局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上級黨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局將及時總結成績,克服不足,完善措施,按照年初制定的「實施方案」,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繼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成果,為推進人社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是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繼續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為主題教育活動。結合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積極開展創建活動。
2、縣人社局局長楊志軍同志帶頭學習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帶頭講黨課,組織大家一起「深入學習黨的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有關內容。
3、人社局黨支部組織全體職工幹部觀看了「建黨偉業」「感恩偉大祖國、建設和諧x縣」等反映感恩偉大祖國、謳歌輝煌成就、讚頌民族團結、弘揚社會正氣以及x發展歷史、民族團結相關內容電教資料。
4、召開了一次座談會,主要議題是:談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大家暢所欲言,氣氛濃厚。
5、開展了「五觀」「六史」「四個認同」學習教育活動,參學率100%,全局幹部職工每人撰寫一篇有關民族團結的心得體會。
6、認真開展培育、樹立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工作。我局開展「學習身邊人,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教育活動,引導幹部職工,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對照先進找差距,認。
真向思想上工作上優秀的同志學習,促進民族團結工作上台階。
7、對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開展節日慰問,在每到民族節日期間局領導班。
子對全局少數民族幹部職工送去禮品進行節日慰問,每當遇到民族幹部的婚、喪之事,需要出車出人幫忙的局領導均予安排並親自參加,一點一滴的關心和溫暖卻擁有巨大的凝聚和團結的力量,讓少數民族幹部職工充分感受到組織的關心。截止目前我局沒有黨員幹部信仰宗教和開展非法宗教活動的情況。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局在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離上級黨委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局將及時總結成績,克服不足,完善措施,按照年初制定的「實施方案」,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繼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創建成果,為推進人社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一年來,我局以創建活動為載體、以維護民族團結為基礎、以共同進步和發展為目標,組織幹部職工結合本職業務工作投身創建活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推進機關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織部分,作為凝聚人心、共同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為民族團結工作注入了新的內涵,積極為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和全縣經濟建設做好用地服務工作,努力實現全縣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和發展。
一、加強學習宣傳教育,提高創建活動共識。
我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組織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持每周一的政治學習制度,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傳教育,組織學習了黨的xx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活動宣傳材料》及有關文件,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提高對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要求全局各族幹部職工把創建活動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各民族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結合起來,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起來,同創新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結合起來,同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注重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注重解決民族團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注重解決各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連,唇齒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覺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使我局領導班子和黨組織真正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組織者,全局各族幹部職工真正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者。
二、推動創建促進業務,努力做好服務工作。
在創建活動中,我局以創建活動促業務工作,積極為全(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縣經濟建設做好服務工作,依法維護各族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以業務管理工作把創建活動引向深入,營造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依法開展征地工作,為全縣經濟建設提供用地保障。隨著東垣小區建設和招商引資步伐加快,土地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大,我局圍繞全縣經濟建設的中心,在征地工作中妥善處理保障各類經濟建設必需用地與維護各族群眾利益的關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中,切實落實涉農的各項政策措施,依法維護各族群眾的利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完成了蘭青鐵路複線、積石峽水電站附屬工程、金星水電站、商業步行街等項目的征地工作,徵用土地面積1095.46畝,發放補償費用4121.25萬元,徵用臨時用地56.78畝,補償費用28.57萬元。在金融部門的配合下,以存摺或存單方式足額發放給被征地群眾。
二是實行信訪「一把手」工程和部門聯動制。在活動中凡涉及重大的信訪件,尤其是牽扯事關民族關係之間的土地糾紛和權屬爭議案,一把手親自過問、親自接待、親自批辦、限時辦結,注意掌握好土地法律和黨的民族政策,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閡,影響民族間的團結。今年共接待來訪群眾260餘人次,受理信訪件20件,辦結19件。其中土地權屬8件,土地糾紛6件,征地補償問題2件,歷史遺留問題4件,辦結率95%,做到了件件有結果、事事有迴音。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群眾的好評,進一步樹立了國土資源部門的形象。
三是開展扶貧結對,促進民族團結。我局把聯姻結對幫扶工作作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長效機制,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及幹部職工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的活動。為聯點的核桃莊鄉解決水泥10噸,資金3000元;為西溝鄉西巷村修建黨員活動室捐資10000元;為總堡鄉總堡村黨支部解決水泥10噸。全局30名黨員「一幫一」結對幫扶核桃莊鄉五方村30戶貧困戶,其中黨員中的計劃生育貧困戶7戶,每名黨員捐助資金50元,計1500元;局機關幫扶2400元,為30戶群眾購買二銨化肥3000斤。此外全局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開展扶孤助殘、「博愛一日捐」募捐救助等獻愛心、送溫暖社會公益活動,捐款4228元。
我們因勢利導,教育全體黨員幹部從講政治、服從穩定發展大局的高度出發,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風俗習慣,維護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從而大大提高了幹部群眾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自覺性。各民族幹部職工之間在各項業務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全面完成了我局與縣政府、地區業務主管部門簽定的目標管理責任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促進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和全縣經濟建設中取得了新成績。
三、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深入開展創建活動。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是一項長期持續的戰略任務和系統社會工程,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規範、切實可行的機制,這樣才能確保創建工作的有序運行和穩定推進。我局在創建工作中堅持把建立健全長效機製作為帶動全局、提升水平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來抓,制定了創建工作領導、宣傳、考核、督查和獎懲五大機制,從而使全局創建工作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運行軌道。我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實踐充分證明,搞好創建工作,建立健全領導機制是根本保證。建立健全宣傳機制是前提,建立健全考核機制是有效方法,建立健全督查機制是關鍵措施,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是重要手段。全局通過建立健全全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辦公室具體抓的領導機制,為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通過擴大宣傳,發動一切力量,為搞好創建工作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建立和完善責任明確、獎罰分明的考核機制,確保了創建各項任務的全面落實;通過建立健全督查和領導重點督查機制,有效地促進了創建工作的整體推進;通過加大獎懲力度,樹立先進,鞭策後進,營造了爭先恐後、爭創一流的創建氛圍,促進了我局創建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我們將繼續堅持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發揚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為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發展做出新貢獻,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國土資源管理事業中開得更加絢麗奪目。
一、加強學習宣傳教育,提高創建活動共識。
我局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的重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組織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及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持每周一的政治學習制度,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傳教育,組織學習了黨的xx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活動宣傳材料》及有關文件,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提高對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要求全局各族幹部職工把創建活動同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各民族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結合起來,同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起來,同創新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結合起來,同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注重解決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注重解決民族團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注重解決各族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連,唇齒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覺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進步。使我局領導班子和黨組織真正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組織者,全局各族幹部職工真正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的者。
二、推動創建促進業務,努力做好服務工作。
在創建活動中,我局以創建活動促業務工作,積極為全(更多精彩文章來自「秘書不求人」)縣經濟建設做好服務工作,依法維護各族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以業務管理工作把創建活動引向深入,營造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依法開展征地工作,為全縣經濟建設提供用地保障。隨著東垣小區建設和招商引資步伐加快,土地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大,我局圍繞全縣經濟建設的中心,在征地工作中妥善處理保障各類經濟建設必需用地與維護各族群眾利益的關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中,切實落實涉農的各項政策措施,依法維護各族群眾的利益,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完成了蘭青鐵路複線、積石峽水電站附屬工程、金星水電站、商業步行街等項目的征地工作,徵用土地面積1095.46畝,發放補償費用4121.25萬元,徵用臨時用地56.78畝,補償費用28.57萬元。在金融部門的配合下,以存摺或存單方式足額發放給被征地群眾。
二是實行信訪「一把手」工程和部門聯動制。在活動中凡涉及重大的信訪件,尤其是牽扯事關民族關係之間的土地糾紛和權屬爭議案,一把手親自過問、親自接待、親自批辦、限時辦結,注意掌握好土地法律和黨的民族政策,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閡,影響民族間的團結。今年共接待來訪群眾260餘人次,受理信訪件20件,辦結19件。其中土地權屬8件,土地糾紛6件,征地補償問題2件,歷史遺留問題4件,辦結率95%,做到了件件有結果、事事有迴音。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群眾的好評,進一步樹立了國土資源部門的形象。
三是開展扶貧結對,促進民族團結。我局把聯姻結對幫扶工作作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長效機制,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組織全體黨員及幹部職工開展獻愛心、送溫暖的活動。為聯點的核桃莊鄉解決水泥10噸,資金3000元;為西溝鄉西巷村修建黨員活動室捐資10000元;為總堡鄉總堡村黨支部解決水泥10噸。全局30名黨員「一幫一」結對幫扶核桃莊鄉五方村30戶貧困戶,其中黨員中的計劃生育貧困戶7戶,每名黨員捐助資金50元,計1500元;局機關幫扶2400元,為30戶群眾購買二銨化肥3000斤。此外全局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開展扶孤助殘、「博愛一日捐」募捐救助等獻愛心、送溫暖社會公益活動,捐款4228元。
我們因勢利導,教育全體黨員幹部從講政治、服從穩定發展大局的高度出發,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風俗習慣,維護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從而大大提高了幹部群眾維護民族團結進步的自覺性。各民族幹部職工之間在各項業務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全面完成了我局與縣政府、地區業務主管部門簽定的目標管理責任的各項工作任務,在促進民族地區社會發展和全縣經濟建設中取得了新成績。
三、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深入開展創建活動。
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是一項長期持續的戰略任務和系統社會工程,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規範、切實可行的機制,這樣才能確保創建工作的有序運行和穩定推進。我局在創建工作中堅持把建立健全長效機製作為帶動全局、提升水平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來抓,制定了創建工作領導、宣傳、考核、督查和獎懲五大機制,從而使全局創建工作走上了規範化、制度化運行軌道。我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實踐充分證明,搞好創建工作,建立健全領導機制是根本保證。建立健全宣傳機制是前提,建立健全考核機制是有效方法,建立健全督查機制是關鍵措施,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是重要手段。全局通過建立健全全局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辦公室具體抓的領導機制,為創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通過擴大宣傳,發動一切力量,為搞好創建工作奠定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通過建立和完善責任明確、獎罰分明的考核機制,確保了創建各項任務的全面落實;通過建立健全督查和領導重點督查機制,有效地促進了創建工作的整體推進;通過加大獎懲力度,樹立先進,鞭策後進,營造了爭先恐後、爭創一流的創建氛圍,促進了我局創建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我們將繼續堅持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發揚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為民族團結進步和共同繁榮發展做出新貢獻,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國土資源管理事業中開得更加絢麗奪目。
為進一步貫徹學習中央和我縣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精神,更好的做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鄉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內蒙古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上級民族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廣泛深入地開展我鄉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努力推動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相互尊重、共同進步。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為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鄉黨委、政府結合愛黨愛國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工作,及時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從指導思想、活動步驟、主要內容、工作要求四個方面對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明確了目標時限和責任單位,確保各村、各單位、各中小學切實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同時,引導全鄉群眾牢固樹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一家親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宣傳民族政策、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宣傳學習,營造氛圍
一是理論學習分層次,有深度。結合本鄉實際,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先後制定了全鄉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計劃和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進行分層施教,以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鄉黨委宣傳委員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了「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辦法」、「習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等6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組織14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黨員代表、駐村幹部等宣講脫貧攻堅政策、民族團結相關知識;在學習方式上除了傳統的領學外,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通過「法宣在線」學習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並參加民族區域自治法網絡在線答題活動。
二是對內對外圍繞中心工作宣傳有聲勢。在對內宣傳上,由5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組成鄉宣講團,構建完善全鄉宣講隊伍;運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先後懸掛橫條210餘條、張貼標語近1000張、出宣傳欄5期,進行全面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法律法規。
在對外宣傳上,充分利用赤峰市信息網、寧城信息網、寧城政府網、主流電視媒體等進行專題宣傳,至今年7月,在市級網站用稿1篇,縣級網站用稿339篇,通過新興媒體既唱響了黨的聲音,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激發黨員幹部工作熱情,為全鄉民族團結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重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管理和宗教活動的管理,及時掌握全鄉少數民族底數。對喇嘛溝門村非法露天造像進行了拆除,並多次到原址進行全面排查,防止亂濫建現象出現反彈。同時,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從鄉、村、組三個層面把好關口,形成聯動的宗教管理網絡責任體系,並層層簽訂了責任體系。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團結進步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全民素質。全力摸排少數民族幹部人才,抓好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優化民族幹部隊伍結構。積極評選道德模範的個人典型、文明村、文明家庭,在各村開設道德講堂傳遞精神文明教育,定期開展道德教育和道德評議活動,傳承黨的政策理論,維護民族團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素質。2019年蘆家店村被赤峰市委、人民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村」;李家窩鋪村被寧城縣委評為「清風村」、被寧城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加強陣地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深入推進草原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建成草原書屋1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定期舉辦廣場舞、銖銖察打擊樂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15餘場,各村通過自發組織、自編自演,經常性地在各村開展皮影戲、舞台戲等文體活動7場。格日勒圖村2017、2018、2019年分別榮獲全縣廣場舞比賽一等、三等、二等獎。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後打算
我鄉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中央、省、縣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上有待於加強,存在一定的盲區。二是創建工作由於經費的奇缺,給創建活動帶來了不便。三是對創建活動認識不夠,仍然存在個人主義思想。這些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糾正。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我將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列入各村年總考核,使民族團結進步同各村工作效益同步發展;二是加大對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好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機制,做到常抓不懈;四是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為紮實有效地開展好我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鄉黨委、政府結合愛黨愛國和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工作,及時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會議,從指導思想、活動步驟、主要內容、工作要求四個方面對工作進行具體安排,明確了目標時限和責任單位,確保各村、各單位、各中小學切實將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在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活動的同時,引導全鄉群眾牢固樹立漢族與少數民族一家親的思想觀念,努力營造宣傳民族政策、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宣傳學習,營造氛圍
一是理論學習分層次,有深度。結合本鄉實際,按照上級工作要求,先後制定了全鄉黨員幹部理論學習計劃和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計劃。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進行分層施教,以鄉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鄉黨委宣傳委員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了「領導幹部帶頭學法用法辦法」、「習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等6次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組織14個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黨員代表、駐村幹部等宣講脫貧攻堅政策、民族團結相關知識;在學習方式上除了傳統的領學外,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通過「法宣在線」學習民族理論政策和法律法規,並參加民族區域自治法網絡在線答題活動。
二是對內對外圍繞中心工作宣傳有聲勢。在對內宣傳上,由5名鄉幹部、1名村幹部組成鄉宣講團,構建完善全鄉宣講隊伍;運用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宣傳欄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民族團結先進典型,先後懸掛橫條210餘條、張貼標語近1000張、出宣傳欄5期,進行全面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法律法規。
在對外宣傳上,充分利用赤峰市信息網、寧城信息網、寧城政府網、主流電視媒體等進行專題宣傳,至今年7月,在市級網站用稿1篇,縣級網站用稿339篇,通過新興媒體既唱響了黨的聲音,宣傳了黨的民族政策,激發黨員幹部工作熱情,為全鄉民族團結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重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管理和宗教活動的管理,及時掌握全鄉少數民族底數。對喇嘛溝門村非法露天造像進行了拆除,並多次到原址進行全面排查,防止亂濫建現象出現反彈。同時,健全和落實責任制,強化責任意識,從鄉、村、組三個層面把好關口,形成聯動的宗教管理網絡責任體系,並層層簽訂了責任體系。
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團結進步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全民素質。全力摸排少數民族幹部人才,抓好少數民族幹部培養選拔工作,優化民族幹部隊伍結構。積極評選道德模範的個人典型、文明村、文明家庭,在各村開設道德講堂傳遞精神文明教育,定期開展道德教育和道德評議活動,傳承黨的政策理論,維護民族團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新時代公民道德素質。2019年蘆家店村被赤峰市委、人民政府評為「市級文明村」;李家窩鋪村被寧城縣委評為「清風村」、被寧城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2.加強陣地建設,繁榮鄉村文化。深入推進草原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目前已建成草原書屋14處、新時代文明實踐1個,定期舉辦廣場舞、銖銖察打擊樂比賽等各類文化活動15餘場,各村通過自發組織、自編自演,經常性地在各村開展皮影戲、舞台戲等文體活動7場。格日勒圖村2017、2018、2019年分別榮獲全縣廣場舞比賽一等、三等、二等獎。採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團結。
五、存在的不足和今後打算
我鄉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中央、省、縣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在宣傳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上有待於加強,存在一定的盲區。二是創建工作由於經費的奇缺,給創建活動帶來了不便。三是對創建活動認識不夠,仍然存在個人主義思想。這些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糾正。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們決心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我將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列入各村年總考核,使民族團結進步同各村工作效益同步發展;二是加大對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好民族團結與進步的創建活動機制,做到常抓不懈;四是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