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一轉眼,一周的時間就過去了,我們在這一周的培訓里,對監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過去我對監獄的認識多半是自己的想像與猜測,雖然畢業於警校,但是對監獄並沒有真正的接觸。在培訓的這一周時間裡,我們深刻認識與了解了我們監獄有別於其他工作的特點,了解了監獄的工作特性與現狀,從許多老民警身上學習了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聽他們分享了他們的工作心得。我們了解到了奮鬥在一線的監獄勞教人民警察的偉大與不容易。我們所要面對的,有些是迷失了人生道路的人,有些是心理扭曲、仇恨社會的人,有些更是窮凶極惡的人。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嚴格而又文明的管理,防止罪犯逃脫、非正常死亡;懲罰和改造相結合、教育和勞動相結合,將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對罪犯進行思想、文化、技術教育,改造罪犯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其棄惡從善、回歸社會是我們的基本職責。而要做到這些,就要求我們必須熟練掌握國家有關法律,以及對執行職務所需的政治理論、文化科學知識等。這對我們的只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們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政治素養。
通過這一周的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新錄用的民警,我們距離一個合格警察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往後的工作中,我會做到多思考、多學習,為成為一名合格的監獄民警打好基礎,多向老民警學習,勇於實踐,服從領導。從手邊眼前的事情做起,認真做到以下幾點:1、頭腦清醒、信念堅定;2、虛心好學、不斷進取;3、謙虛謹慎、低調踏實;4、愛崗敬業、默默奉獻;5、知法懂法、依法辦事;6、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努力做一個信念堅定的人、做一個勤於學習的人、做一個踏實肯乾的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在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中,我會不斷充實自己、不斷挑戰自己,努力讓自己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學黨史、談感悟、講擔當 學習心得體會感悟[朗讀]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入分析可當前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式,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西藏工作的目標任務、方針政策、戰略舉措,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深刻分析新時代西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全面部署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提出並系統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內在規律,科學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是對我們黨治藏穩藏興藏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和創新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西藏工作的集中體現。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做好西藏工作,關鍵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統領,將「十個必須」貫穿到西藏工作各方面各環節。
加強黨對西藏工作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根本,強調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政治建設,凸顯了黨的領導在西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幾十年來,正是在黨的領導下,西藏從落後的封建農奴制走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實現了由貧窮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偉大跨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脫貧壯舉。歷史充分表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就沒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新時代,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西藏各族人民才能與全國各族人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和榮耀,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加強黨對西藏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幹部頭腦,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使「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黨員、幹部內心深處紮根,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為支撐,加強對各級幹部特別 是優秀年輕幹部多渠道培養、多地區交流、多崗位鍛鍊,讓對黨忠誠、反分裂鬥爭立場堅定、作風正派、熟悉民族宗教政策、善於駕馭複雜局面的幹部不斷湧現。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力度,讓更多專業技術人才願意進藏、長期建藏。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嚴守黨員不得信仰宗教的底線,教育廣大黨員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反分裂鬥爭的橋頭堡、民族團結的工作隊、群眾致富的帶頭人。
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歷史經驗表明,經濟發展並不能自然帶來長治久安。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引導,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反分裂鬥爭。深入排查各種風險隱患,堅決把影響穩定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維護西藏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實現西藏長治久安,必須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針對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推動出台地方性法規,善於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舉措辦法用法治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健全符合西藏實際、好用管用的社會治理模式和制度保障體系。深化正面宣傳教育,進一步向各族群眾講清楚「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道理,凝聚維護團結穩定、反對分裂的思想共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反分裂鬥爭,自覺通過合理合法方式主張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以實際行動踐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推動形成維護穩定的銅牆鐵壁。著力提升國際話語權,有序擴大對外開放,讓更多的外國政商人士、專家學者認識和了解真實的西藏,增進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民族理論方面提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認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紐帶,是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石。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當前,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深入,與內地的發展差距逐步縮小,共同性、一致性日益增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係史教育,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和社會教育全過程,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應著力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以各種方式讓各族群眾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認識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優秀文化都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得到尊重、傳承、發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西藏與內地經濟、文化、人員雙向交流,推動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到內地就業生活,推動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力宣傳民族團結典型,在全社會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濃厚氛圍。
不斷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我國宗教工作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的科學論斷。藏傳佛教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藏傳佛教領域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寺廟和僧尼遵法守戒、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在某些方面還未完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要以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有利於增進「五個認同」、有利於團結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有利於藏傳佛教健康傳承、有利於減輕信教群眾負擔為標準,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斷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
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要加強「導」的工作力度,增強「導」的工作本領,加強黨員、幹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藏傳佛教知識學習培訓。引導信教群眾移風易俗,普及現代教育和科學技術,打開群眾視野,幫助群眾樹立美好生活信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支持深化教規教義闡釋工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突出中華文化的浸潤,深入挖掘教規教義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健全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堅持獨立自主自辦、不受境外勢力操控,牢牢掌握寺廟管理領導權。完善寺廟僧尼入寺、學經管理、財稅監管等制度,探索建立法治化、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強宗教人才培養,堅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創新培養模式,完善藏傳佛教三級學銜制度,優化宗教人才的層次和結構,既培養一支規模適當、質量過硬、梯次合理的基層教職人員隊伍,也培養一些大德高僧。
加快推進西藏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優化發展格局為切入點,以要素和設施建設為支撐,以制度機制為保障,統籌謀劃、分類施策、精準發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這一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新發展理念與西藏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理論成果,是加快推進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指引。對於西藏發展,中央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沒有硬性要求,但對經濟發展在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有明確要求,這就是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於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進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鞏固脫貧成果。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特別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續幫扶。重點是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關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實行15年免費教育,不斷提升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逐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底線是不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準確把握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的影響,促進生態保護同民生改善相結合,更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制,把建設生態文明轉化為各族群眾的自覺行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深刻分析新時代西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全面部署推進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提出並系統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西藏工作的內在規律,科學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是對我們黨治藏穩藏興藏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和創新發展,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西藏工作的集中體現。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做好西藏工作,關鍵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統領,將「十個必須」貫穿到西藏工作各方面各環節。
加強黨對西藏工作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以堅持黨的領導為根本,強調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政治建設,凸顯了黨的領導在西藏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關鍵作用。幾十年來,正是在黨的領導下,西藏從落後的封建農奴制走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實現了由貧窮落後走向文明進步的偉大跨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脫貧壯舉。歷史充分表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西藏,就沒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新時代,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西藏各族人民才能與全國各族人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和榮耀,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加強黨對西藏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黨員、幹部頭腦,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使「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在黨員、幹部內心深處紮根,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為支撐,加強對各級幹部特別 是優秀年輕幹部多渠道培養、多地區交流、多崗位鍛鍊,讓對黨忠誠、反分裂鬥爭立場堅定、作風正派、熟悉民族宗教政策、善於駕馭複雜局面的幹部不斷湧現。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培養力度,讓更多專業技術人才願意進藏、長期建藏。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嚴守黨員不得信仰宗教的底線,教育廣大黨員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無神論者,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反分裂鬥爭的橋頭堡、民族團結的工作隊、群眾致富的帶頭人。
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歷史經驗表明,經濟發展並不能自然帶來長治久安。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加強對群眾的教育引導,廣泛發動群眾參與反分裂鬥爭。深入排查各種風險隱患,堅決把影響穩定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維護西藏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實現西藏長治久安,必須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針對重點難點問題研究推動出台地方性法規,善於把實踐中行之有效的舉措辦法用法治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健全符合西藏實際、好用管用的社會治理模式和制度保障體系。深化正面宣傳教育,進一步向各族群眾講清楚「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道理,凝聚維護團結穩定、反對分裂的思想共識,引導群眾自覺參與反分裂鬥爭,自覺通過合理合法方式主張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以實際行動踐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推動形成維護穩定的銅牆鐵壁。著力提升國際話語權,有序擴大對外開放,讓更多的外國政商人士、專家學者認識和了解真實的西藏,增進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民族理論方面提出的重大原創性論斷,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重大創新成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認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紐帶,是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石。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各項工作。當前,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深入,與內地的發展差距逐步縮小,共同性、一致性日益增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深入開展西藏地方和祖國關係史教育,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和社會教育全過程,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應著力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以各種方式讓各族群眾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認識西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民族優秀文化都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得到尊重、傳承、發展。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西藏與內地經濟、文化、人員雙向交流,推動西藏籍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到內地就業生活,推動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力宣傳民族團結典型,在全社會營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濃厚氛圍。
不斷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我國宗教工作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的科學論斷。藏傳佛教是佛教中國化的產物,在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藏傳佛教領域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寺廟和僧尼遵法守戒、擁護中國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但在某些方面還未完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要以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有利於增進「五個認同」、有利於團結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有利於藏傳佛教健康傳承、有利於減輕信教群眾負擔為標準,積極引導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斷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
推進藏傳佛教中國化,要加強「導」的工作力度,增強「導」的工作本領,加強黨員、幹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藏傳佛教知識學習培訓。引導信教群眾移風易俗,普及現代教育和科學技術,打開群眾視野,幫助群眾樹立美好生活信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支持深化教規教義闡釋工作,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突出中華文化的浸潤,深入挖掘教規教義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健全寺廟管理長效機制,堅持獨立自主自辦、不受境外勢力操控,牢牢掌握寺廟管理領導權。完善寺廟僧尼入寺、學經管理、財稅監管等制度,探索建立法治化、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機制,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強宗教人才培養,堅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創新培養模式,完善藏傳佛教三級學銜制度,優化宗教人才的層次和結構,既培養一支規模適當、質量過硬、梯次合理的基層教職人員隊伍,也培養一些大德高僧。
加快推進西藏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優化發展格局為切入點,以要素和設施建設為支撐,以制度機制為保障,統籌謀劃、分類施策、精準發力,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這一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西藏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是什麼、如何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新發展理念與西藏實際相結合的重要理論成果,是加快推進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指引。對於西藏發展,中央在地區生產總值方面沒有硬性要求,但對經濟發展在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有明確要求,這就是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都要有利於提升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進西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是鞏固脫貧成果。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特別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續幫扶。重點是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圍繞川藏鐵路建設等項目,推動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更多團結線、幸福路。關鍵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繼續實行15年免費教育,不斷提升教育、醫療、文化、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逐步提高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底線是不以損害生態環境為代價,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係,準確把握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青藏高原的影響,促進生態保護同民生改善相結合,更好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共建良好生態、共享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環長效機制,把建設生態文明轉化為各族群眾的自覺行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我把多年積澱的情感,落實到實際行動,開始著手宣傳抗美援朝,謳歌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有了這種認知和定位,我開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區周邊有關抗美援朝方面的訊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盤山有大連凌水烈士陵園,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盤山,尋找到了烈士陵園,進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園,向世人展示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內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連參加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遺骨,青山松柏,鮮花簇簇,撫慰烈士的英靈。隨之我寫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園》,並製作了美篇,以充分表達對英雄烈士們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
再登磨盤山,再次拜謁凌水烈士陵園,重新拍照和撰文,寫了一個專訪《磨盤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點突出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役,英雄人物和相關資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戰爭衍生的經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樣製作了美篇。兩個美篇圖文並茂,配上經典歌曲《英雄戰歌》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盪人心,湧起情感上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0歲的我,越發激起對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情感。記住中國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的家國情懷,再次致敬最可愛的人。
我重新學習和認識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軍威,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戰歌,湧現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等30多萬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功臣集體。他們不愧為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不愧為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有了這種認知和定位,我開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區周邊有關抗美援朝方面的訊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盤山有大連凌水烈士陵園,這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盤山,尋找到了烈士陵園,進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園,向世人展示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內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連參加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遺骨,青山松柏,鮮花簇簇,撫慰烈士的英靈。隨之我寫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園》,並製作了美篇,以充分表達對英雄烈士們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
再登磨盤山,再次拜謁凌水烈士陵園,重新拍照和撰文,寫了一個專訪《磨盤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點突出抗美援朝戰爭的戰役,英雄人物和相關資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戰爭衍生的經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樣製作了美篇。兩個美篇圖文並茂,配上經典歌曲《英雄戰歌》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盪人心,湧起情感上的波瀾,久久不能平靜。
時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0歲的我,越發激起對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情感。記住中國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的家國情懷,再次致敬最可愛的人。
高度重視黨的歷史,注重從歷史經驗中汲取開拓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弘揚和發展了我們黨的這一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發表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講話。講話登高望遠、清晰透徹、意蘊深刻,通篇洋溢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光輝,對於我們夯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樹立科學的歷史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並以此為指導進行黨的歷史研究和黨的歷史經驗總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係。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用歷史的觀點,來正確評價重要黨史人物、正確看待我們黨的走過的道路。
又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同時,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堅持用實踐的觀點,來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們黨的不懈奮鬥史、自身建設史和理論發展史。
還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堅持用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科學總結我們黨的歷程進程和經驗,正確對待黨經歷的失誤和挫折,通過研究歷史來更好地把握歷史。
可以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講話,思想豐富深刻,內容博大精深,是我們黨史工作者必須堅持長期讀而且必須讀好的經典著作。我們要以此次集中學習討論為契機,進一步端正學風、潛心領悟,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真正用講話精神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指導我們的實踐,推動我們的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係。不能把歷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於個人,也不能把歷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於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用歷史的觀點,來正確評價重要黨史人物、正確看待我們黨的走過的道路。
又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同時,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堅持用實踐的觀點,來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們黨的不懈奮鬥史、自身建設史和理論發展史。
還比如,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這些重要論述,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堅持用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科學總結我們黨的歷程進程和經驗,正確對待黨經歷的失誤和挫折,通過研究歷史來更好地把握歷史。
可以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講話,思想豐富深刻,內容博大精深,是我們黨史工作者必須堅持長期讀而且必須讀好的經典著作。我們要以此次集中學習討論為契機,進一步端正學風、潛心領悟,聯繫實際、學以致用,真正用講話精神來武裝我們的頭腦,指導我們的實踐,推動我們的工作再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9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總目標,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以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高屋建瓴,從全國大局的高度,提出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這意味著,新疆站在了全新發展階段的起跑線上發展是解訣新疆間題的總鑰匙。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推進發展。具體地講,我們要的是加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調整結構的發展,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發展,是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的發展是廉潔高效、開放和諧的發展。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把立足點放在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上來,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實現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的發展。
必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造就大發展的引擎。
只有靠新型工業化「火車頭帶動,新疆經濟才能實現後來居上、跨越發展。我們定要把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全面提升現有產業的競爭力要集中力量有重點地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關聯度強、輻射帶動力大的工業園區,吸引新的工業投資,推進產業集群;
要繼續全力以赴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在疆發展,加快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要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略新興產業,積極搶占新-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把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放到戰略層次,採取重大舉措予以激活、推動、提升。
必須大力推進現代農牧業,打牢大發展的基礎。
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把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要加快發展特色衣牧業,提高農牧產品市場競爭力;
要圍繞棉花生產基地建設,延伸棉產業鏈,提高棉產業的競爭力;
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必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強大發展的拉力。
城市化作為工業化的空間依託,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樹立現代城市理念,突出產業支撐以提升城市競爭力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增加就業為重點,加快構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支撐功能強大的城市格局,力爭在內形成若干個中心城市。必須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形成大發展的張力發達的第三產業,是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城市繁榮興旺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物流、商務、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商貿服務、社區服務、住宅產業、中介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要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使旅遊業成為新疆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支柱產業必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大發展的平衡。
受資源、地緣、歷史等諸多因素景響,目前新域發展不平衡,尤其表現為南北發展差距較大,部分群眾生活仍比較困難。沒有南疆的大發展,就沒有新噩的跨越式發展沒有廣大衣牧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沒有新的長治久安。今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財政投入、項目支付,都要向南疆地州等困難地區傾斜,以促進這些地區加快發展,逐步縮小區內發展差距。
必須推進重點領堿和關鍵環節改革,掃除大發展的障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是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任何形式的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按部就尤班都會成為大發展的障礙。必須推進財稅、金融、投資等重點領城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必須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正府職能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障。
必須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拓寬大發展的空間新疆獨特的區位地緣優勢決定了構築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不僅是實現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依託,更是推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新疆通過實施「內引外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開放戰略,一親連接歐亞的『新絲綢之路呼之欲出。當下,我們要加大實施沿邊開放戰略力度,加快新疆與內地及周邊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努力把新噩打造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唯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馳騁翱翔。
春潮岸,微偦飛拗。在大發展的力史起點上,在大跨白歷史機遇面前,兩千多萬新疆人當以百倍熱情激發智慧,同心共創新疆美好的明天。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高屋建瓴,從全國大局的高度,提出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這意味著,新疆站在了全新發展階段的起跑線上發展是解訣新疆間題的總鑰匙。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推進發展。具體地講,我們要的是加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調整結構的發展,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發展,是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的發展是廉潔高效、開放和諧的發展。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作為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把立足點放在切實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上來,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實現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的發展。
必須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造就大發展的引擎。
只有靠新型工業化「火車頭帶動,新疆經濟才能實現後來居上、跨越發展。我們定要把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做大做強,全面提升現有產業的競爭力要集中力量有重點地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產業關聯度強、輻射帶動力大的工業園區,吸引新的工業投資,推進產業集群;
要繼續全力以赴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在疆發展,加快推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要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略新興產業,積極搶占新-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的發展,把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放到戰略層次,採取重大舉措予以激活、推動、提升。
必須大力推進現代農牧業,打牢大發展的基礎。
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是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把發展高效節水農業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好,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要加快發展特色衣牧業,提高農牧產品市場競爭力;
要圍繞棉花生產基地建設,延伸棉產業鏈,提高棉產業的競爭力;
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必須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增強大發展的拉力。
城市化作為工業化的空間依託,是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也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樹立現代城市理念,突出產業支撐以提升城市競爭力為核心,以提高城市承載能力和增加就業為重點,加快構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支撐功能強大的城市格局,力爭在內形成若干個中心城市。必須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形成大發展的張力發達的第三產業,是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是城市繁榮興旺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提高生產性服務業水平,加快發展現代金融、物流、商務、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商貿服務、社區服務、住宅產業、中介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要通過發展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使旅遊業成為新疆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的支柱產業必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大發展的平衡。
受資源、地緣、歷史等諸多因素景響,目前新域發展不平衡,尤其表現為南北發展差距較大,部分群眾生活仍比較困難。沒有南疆的大發展,就沒有新噩的跨越式發展沒有廣大衣牧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就沒有新的長治久安。今後,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財政投入、項目支付,都要向南疆地州等困難地區傾斜,以促進這些地區加快發展,逐步縮小區內發展差距。
必須推進重點領堿和關鍵環節改革,掃除大發展的障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是不斷改革創新的過程。任何形式的墨守成規、因循守舊、按部就尤班都會成為大發展的障礙。必須推進財稅、金融、投資等重點領城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必須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必須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正府職能轉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體制保障。
必須不斷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拓寬大發展的空間新疆獨特的區位地緣優勢決定了構築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不僅是實現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重要依託,更是推進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新疆通過實施「內引外聯、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開放戰略,一親連接歐亞的『新絲綢之路呼之欲出。當下,我們要加大實施沿邊開放戰略力度,加快新疆與內地及周邊國家物流大通道建設,努力把新噩打造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唯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馳騁翱翔。
春潮岸,微偦飛拗。在大發展的力史起點上,在大跨白歷史機遇面前,兩千多萬新疆人當以百倍熱情激發智慧,同心共創新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