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xx鎮xx危岩體不穩定斜坡及半邊山危岩體不穩定斜坡地質災害點防控,最大限度減輕事故災害,避免群眾人身安全及財產遭受損失,現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搶險預案。
一、災害點情況。
(一)xx危岩體不穩定斜坡。
xx危岩體不穩定斜坡位於黎陽鎮龍山寺後山,山頂有幾處凸起危岩,影響龍山寺人員及財產安全。若遇長時間強降雨可能出現山體滑坡,遇長時間強降雨及時通知龍山寺內人員撤離。
(二)半邊山危岩體不穩定斜坡。
半邊山危岩體不穩定斜坡位於黎陽鎮小龍山南側,該處半邊山幾乎垂直,表面有很多凸起岩塊,極易墜落,危岩附近有黃山市特警學校及民房。若遇長時間強降雨可能出現山體滑坡。遇長時間強降雨及時通知附近人員撤離。
二、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應急的反應和行動。
(一)應急人員。
檢測人:xx
安置點:xx
聯繫人:xxx
轉移人員:釋成中。
(二)應急隊伍:xxx
(三)應急物質儲備。
鎮防汛抗災物資主要有:雨衣12套,鋼盔12個,摺疊式充電錄音喊話筒4個,鐵鍬10把,麻袋100條,沙子若干。以上防汛物資存放於鎮器械室,由林天有同志統一調配。
(四)應急反應:
1、鎮防汛抗災領導小組召開會議,緊急通報轄區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更大災害,部署轄區救災工作。立即將轄區災情和救災工作情況報告區人民政府和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請求區政府給予支持。
2、組織全鎮工作人員根據汛期緊急程度,採用電話、手機簡訊、喊話筒等方式將汛情信息及時通知居民;特急情況或電源、通訊中斷時,分頭入戶通知易發災害點居民,尤其是夜間可能發生相關災害時,要保證信息傳遞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3、應急人員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和任務,接到災害天氣預報,要隨時待命,不得外出,接到集合命令時,應在15分鐘內趕到指定地點,按照指揮組織救援。
4、發布災情。鎮指揮部辦公室匯總災情,報區防汛抗旱指揮部。
四、災後救濟工作。
1、及時召開生產生活自救工作會議,迅速組織恢復生產、生活等工作。
2、認真組織查災核災工作,重點核查因災造成房屋倒塌特別是全倒戶等特重災民的損失。
3、根據核災後的災情,制定災民救濟方案,分步實施。
五、防汛搶險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工作紀律。
1、防汛抗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在防汛期間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嚴格工作紀律,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上報下達。指揮部各成員在防汛期間,若有事外出需離開本地時,必須經單位主要負責人批准,並安排好自己責任範圍內的防汛工作。
2、各負責人,對防汛抗災工作負總責,必須保證電話24小時暢通,安排好本轄區值班職守,督促做好值班記錄、值班交接等工作,發現險情要在30分鐘內上報,不得延誤搶險工作。
3、凡是在汛期值班和防汛搶險救災工作中,玩忽職守、不負責任,彙報延誤或人員不及時到位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嚴重後果者,依法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颱風應急預案20篇[朗讀]
一、指導思想:
防颱風、暴雨工作是關係到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為了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安全,提升幼兒園防汛防颱的處置能力,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特制定本預案。
二、預防步驟:
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繫電話。
組長:園長。
組員:後勤組長。
保教主任。
主席。
啟動防颱防汛預案,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
三、應急措施:
1、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發生重大汛情,全體領導進崗到位,防汛防颱工作領導小組開始運作;分管領導向防汛防颱工作領導小組彙報汛情;全面部署抗台防汛工作。
2、預防為主:
1)清走廊。颱風登陸前,對陽台、走廊上的雜物、花盆等都要進行清理,以防止颱風登陸時,被風吹掉下來傷害到人。
2)關門窗。颱風、暴雨來臨時,風力、雨量較大,要關好門窗,防止風、雨損壞門窗、家具和造成人員傷亡。
3)門衛對全校下水道和主要集水井進行全面的疏通。
4)對校建築房屋上的天溝、落水管疏通,對全校大樹進行修剪和加固。
5)對全校建築物的避雷設施及室外電線做全面安全檢查。
6)對室外天線、空調室外機、外懸掛物做全面安全檢查。
7)各部門的室內電源、插座、門窗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8)因颱風造成電路、電線中斷,應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啟用應急燈、電筒或蠟燭照明。
四、保障措施:
預案啟動後,做好預警和信息記錄。召開緊急會議,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電話等形式對幼兒園防汛防颱工作進行部署,通報台汛動態,布置防汛防颱、搶險救災要求和任務。
隨時與上級部門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防颱風、暴雨工作是關係到師生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的重要工作,為了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財產安全,提升幼兒園防汛防颱的處置能力,本著"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特制定本預案。
二、預防步驟:
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繫電話。
組長:園長。
組員:後勤組長。
保教主任。
主席。
啟動防颱防汛預案,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值班制度。
三、應急措施:
1、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發生重大汛情,全體領導進崗到位,防汛防颱工作領導小組開始運作;分管領導向防汛防颱工作領導小組彙報汛情;全面部署抗台防汛工作。
2、預防為主:
1)清走廊。颱風登陸前,對陽台、走廊上的雜物、花盆等都要進行清理,以防止颱風登陸時,被風吹掉下來傷害到人。
2)關門窗。颱風、暴雨來臨時,風力、雨量較大,要關好門窗,防止風、雨損壞門窗、家具和造成人員傷亡。
3)門衛對全校下水道和主要集水井進行全面的疏通。
4)對校建築房屋上的天溝、落水管疏通,對全校大樹進行修剪和加固。
5)對全校建築物的避雷設施及室外電線做全面安全檢查。
6)對室外天線、空調室外機、外懸掛物做全面安全檢查。
7)各部門的室內電源、插座、門窗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8)因颱風造成電路、電線中斷,應及時關閉電源開關,啟用應急燈、電筒或蠟燭照明。
四、保障措施:
預案啟動後,做好預警和信息記錄。召開緊急會議,在最短的時間內,以電話等形式對幼兒園防汛防颱工作進行部署,通報台汛動態,布置防汛防颱、搶險救災要求和任務。
隨時與上級部門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加強信息溝通,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報。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
酒店設立防洪防颱風應急指揮部,颱風來臨時指揮部各組織成員必須立即在酒店做好防汛防颱應對和值班工作。組織機構如下:
總指揮:酒店執行總經理。
副總指揮:酒店分管安全工作的總助。
成員單位:客房部、餐飲部、前廳部、工程部、保安部、財務部。
二、颱風程序。
(一)颱風前的自檢準備。
1、前廳部:收取大門口橫幅及大門口的燈籠等裝飾物及pop告示牌;大堂或電梯口擺放颱風信息告示牌,並準備好颱風提示卡交給客房部配入房間;準備雨傘雨具,前廳的每一位員工均應了解颱風信息,及時解答客人詢問,準備好前台應急照明燈,大堂副理應定崗在大堂,做好客戶的問詢工作並關注門口及大堂的情況及時上報,確保前廳正常營業秩序。
2、客房部、餐飲部、財務部:檢查關閉各個房間、包廂、走道和樓道的門窗;做好對客的防颱通知客房部應將颱風提示卡配入房間;準備應急照明燈;
3、總機:負責了解颱風情況及時報告酒店領導和各部門相關負責人;準備好應急照明燈、對講機,並檢查總機後備電源是否正常運作,並在部門經理指導下做好停電應急服務,做好客人的問詢服務。
4、各部門應提早1天準備好報損布草,以便應急使用。
5、由工程部對酒店外圍、平台、霓虹燈、廣告牌、衛星接收器、各營業部門及承租戶的門窗進行全面檢查用鐵線、繩子、木樁等加固,對不牢固的懸掛物應進行臨時拆除。檢查地下電房機房等重要部位,做好加固酒店大門,並切斷有可能發生短路引發火災的電路,水池應加滿水,確保酒店的水、電、氣正常供應,準備好足夠的沙袋。
6、總辦負責將颱風信息傳達於各部門所有員工,安排各部門負責人留店值班。
7、保安部通知宿舍保安員備勤,並配合工程部檢查酒店外圍、樓頂等重點部位的下水道、天溝是否通暢,準備照明用具及雨鞋雨衣,安全帽、手電筒、應急燈等。
(二)復檢:由總辦,工程部,保安部負責人按上述條款對各部門的準備情況進行複查。
(三)風勢較大時應啟動急程序:
1、保安部、工程部負責人應留守酒店隨時應對突發險情,保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好搶修補救工作。
2、客房、包廂、布草、酒水、食品倉庫若有滲水,所屬部門應立即將房內物品轉移到安全地點,工程部做好堵漏和排水工作。
3、前門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大堂,保安部、工程部將沙包堆積在門口防止流入。pa班負責加派人手將積水清除。
4、後門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員工電梯內,保安部、工程部將沙包堆積在後門口防止流入,後門崗保安負責將積水清除,如雨水已向電梯內倒灌,工程部應立即將電梯控制在1f以上樓層,禁止讓電梯運行至-1f—-2f
5、風力很大時,前門和後門應採取木塞、木板加固,以防玻璃門被風吹毀,加固時要適當保留部分玻璃門開啟,以減少風力對玻璃門的阻力,前門玻璃由行李員和保安部領班共同看護。後門玻璃由後門崗保安看護。
6、風力很大時,大門崗保安員行李員應注意高空墜物並引導客人車輛停入地下車庫,必要時須佩戴安全帽,前廳部應將總台台面擺放的檯燈,花盆等收起,以免被吹倒。
7、電梯內若有進水,工程部應立即啟動排水系統,清除積水,為避免若風力較大致使客梯無法運行,應將餐廳屏風推至電梯口遮擋。
8、當遇到停電時,工程部立即聯繫物業處進行發電,恢復照明。保安部維持停電時的酒店安全秩序。停電時餐廳收銀台由餐廳管理人員負責到位看護,總台收銀台由保安部前門崗及02或01看護。大堂副理、01、02應做好客梯服務,查詢是否有客人被關梯,做好被關客梯客人的安撫工作,樓層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應分散到各樓層、餐廳向客人做好解釋及安撫工作。
9、天溝出現堵塞時,由工程部、保安部共同派人予以疏通,疏通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必須佩戴安全帽,必要時應系安全繩,由兩人一前一後共同配合操作。應注意屋面設備層用電設備是否存在漏電現象。
10、風力特大時,辦公室應負責通知宿舍員工禁止外出,在店外住的員工應安排留宿酒店,辦公室及各部門負責人應勸阻下班的員工不得離開酒店,辦公室應做好滯留員工食宿安排。
11、總機負責通過電視了解,適時向各部門負責人報告颱風情況,如有機場,高速,各大橋關閉的信息應及時向前廳報告,前廳應及時向住店客人通告。
12、颱風較大時酒店執行總經理,工程部經理,保安部經理,應留酒店做好應急準備,其他部門經理是否留住酒店應根據酒店安排,如有離店應向酒店執總報批。
(四)颱風過後有造成酒店損失的,各部門應在二日內匯總上報損失情況。
酒店設立防洪防颱風應急指揮部,颱風來臨時指揮部各組織成員必須立即在酒店做好防汛防颱應對和值班工作。組織機構如下:
總指揮:酒店執行總經理。
副總指揮:酒店分管安全工作的總助。
成員單位:客房部、餐飲部、前廳部、工程部、保安部、財務部。
二、颱風程序。
(一)颱風前的自檢準備。
1、前廳部:收取大門口橫幅及大門口的燈籠等裝飾物及pop告示牌;大堂或電梯口擺放颱風信息告示牌,並準備好颱風提示卡交給客房部配入房間;準備雨傘雨具,前廳的每一位員工均應了解颱風信息,及時解答客人詢問,準備好前台應急照明燈,大堂副理應定崗在大堂,做好客戶的問詢工作並關注門口及大堂的情況及時上報,確保前廳正常營業秩序。
2、客房部、餐飲部、財務部:檢查關閉各個房間、包廂、走道和樓道的門窗;做好對客的防颱通知客房部應將颱風提示卡配入房間;準備應急照明燈;
3、總機:負責了解颱風情況及時報告酒店領導和各部門相關負責人;準備好應急照明燈、對講機,並檢查總機後備電源是否正常運作,並在部門經理指導下做好停電應急服務,做好客人的問詢服務。
4、各部門應提早1天準備好報損布草,以便應急使用。
5、由工程部對酒店外圍、平台、霓虹燈、廣告牌、衛星接收器、各營業部門及承租戶的門窗進行全面檢查用鐵線、繩子、木樁等加固,對不牢固的懸掛物應進行臨時拆除。檢查地下電房機房等重要部位,做好加固酒店大門,並切斷有可能發生短路引發火災的電路,水池應加滿水,確保酒店的水、電、氣正常供應,準備好足夠的沙袋。
6、總辦負責將颱風信息傳達於各部門所有員工,安排各部門負責人留店值班。
7、保安部通知宿舍保安員備勤,並配合工程部檢查酒店外圍、樓頂等重點部位的下水道、天溝是否通暢,準備照明用具及雨鞋雨衣,安全帽、手電筒、應急燈等。
(二)復檢:由總辦,工程部,保安部負責人按上述條款對各部門的準備情況進行複查。
(三)風勢較大時應啟動急程序:
1、保安部、工程部負責人應留守酒店隨時應對突發險情,保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好搶修補救工作。
2、客房、包廂、布草、酒水、食品倉庫若有滲水,所屬部門應立即將房內物品轉移到安全地點,工程部做好堵漏和排水工作。
3、前門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大堂,保安部、工程部將沙包堆積在門口防止流入。pa班負責加派人手將積水清除。
4、後門的雨水可能倒灌流入員工電梯內,保安部、工程部將沙包堆積在後門口防止流入,後門崗保安負責將積水清除,如雨水已向電梯內倒灌,工程部應立即將電梯控制在1f以上樓層,禁止讓電梯運行至-1f—-2f
5、風力很大時,前門和後門應採取木塞、木板加固,以防玻璃門被風吹毀,加固時要適當保留部分玻璃門開啟,以減少風力對玻璃門的阻力,前門玻璃由行李員和保安部領班共同看護。後門玻璃由後門崗保安看護。
6、風力很大時,大門崗保安員行李員應注意高空墜物並引導客人車輛停入地下車庫,必要時須佩戴安全帽,前廳部應將總台台面擺放的檯燈,花盆等收起,以免被吹倒。
7、電梯內若有進水,工程部應立即啟動排水系統,清除積水,為避免若風力較大致使客梯無法運行,應將餐廳屏風推至電梯口遮擋。
8、當遇到停電時,工程部立即聯繫物業處進行發電,恢復照明。保安部維持停電時的酒店安全秩序。停電時餐廳收銀台由餐廳管理人員負責到位看護,總台收銀台由保安部前門崗及02或01看護。大堂副理、01、02應做好客梯服務,查詢是否有客人被關梯,做好被關客梯客人的安撫工作,樓層工及各部門管理人員應分散到各樓層、餐廳向客人做好解釋及安撫工作。
9、天溝出現堵塞時,由工程部、保安部共同派人予以疏通,疏通人員要注意自身安全,必須佩戴安全帽,必要時應系安全繩,由兩人一前一後共同配合操作。應注意屋面設備層用電設備是否存在漏電現象。
10、風力特大時,辦公室應負責通知宿舍員工禁止外出,在店外住的員工應安排留宿酒店,辦公室及各部門負責人應勸阻下班的員工不得離開酒店,辦公室應做好滯留員工食宿安排。
11、總機負責通過電視了解,適時向各部門負責人報告颱風情況,如有機場,高速,各大橋關閉的信息應及時向前廳報告,前廳應及時向住店客人通告。
12、颱風較大時酒店執行總經理,工程部經理,保安部經理,應留酒店做好應急準備,其他部門經理是否留住酒店應根據酒店安排,如有離店應向酒店執總報批。
(四)颱風過後有造成酒店損失的,各部門應在二日內匯總上報損失情況。
目前已進入汛期,為切實做好今年的防汛應急工作,根據上級工作部署,結合工作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1.建立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體系。
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由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任指揮。各成員分片包干,片書記作為總指揮,做好村(社區)、危舊房屋、窪地防洪等安全重點區域的監督巡查工作,並按職責分工配合組織指揮監測預警、搶險救災和轉移安置等工作。
2.健全街村組戶四級聯動機制。
根據地形條件、居民分布、受洪澇威脅程度不同等因素,統籌劃分防汛責任片,各片明確安全責任人,負責區域內預警傳達、信息通訊、災情應急處置和人員轉移等工作,對各村(社區)易發災害點重點住戶情況進行統計,並根據其所在防汛責任區分別落實安全責任人。
二、監測預警
1.監測信息。
根據當地降雨、水情、洪澇、颱風災情安全情況等,各片落實專人分別負責監測相關信息,經街道指揮中心匯總後,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相關情況。
2.預警依據。
預警依據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預警及通知要求、當地天氣預警預報和監測的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根據上述信息結合當地實際,分析確定汛情的威脅程度,並明確一般汛情預警、較大汛情預警、重大汛情預警的相應指標及安全轉移避險的前提條件。
3.預警發布。
廣運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根據預警依據信息,及時發布相應預警信號或轉移避險命令,並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當地相關情況。確定預警信號及轉移避險命令發布的程序和方式,明確電源、通訊中斷等緊急情況下預警信號發布的保障措施,確保預警信號及轉移避險命令及時通知到戶到人。
三、應急響應
當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發布預警信號後,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各成員、各防汛安全責任人、信息監測人員、防汛搶險隊伍等要根據不同預警信號立即採取相應應急響應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一般汛情應急響應。
相關責任人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和雨情、水情、工情監測,及時向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和村各相關安全責任人通報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
防汛搶險隊伍做好準備。
2.較大汛情應急響應。
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召開汛情分析會,部署防禦工作,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相關責任人立即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工情監測,及時向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要隨時掌握雨水情變化,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河道堤防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必要的轉移準備。
防汛搶險隊伍整裝待命,隨時準備參加搶險救災。
3.重大汛情應急響應。
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召開緊急抗洪工作會議,全面動員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各相關責任人立即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工情的監測,強化現場報汛制度,及時向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要隨時掌握雨水情變化,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河道堤防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轉移準備,特別對易發災害點重點住戶及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的人員加強聯繫。
防汛搶險隊伍加強巡查值守,參加搶險救災。
各安全責任人必要時可先組織受房屋坍塌、內澇積水威脅的居民按照轉移避險方案優先轉移到安全區域,後向鄉鎮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彙報。
四、人員轉移安置
根據預警信息及災情發展趨勢,如達到安全轉移避險前提條件,即依照預案實施緊急撤離。
1.確定需要轉移的人員。
確定危險區範圍及居民等分布情況,並根據當地情況分類確定內澇積水、危舊房屋、河道決口等威脅需轉移人口。
2.轉移安置原則。
轉移安置遵循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後一般人員以及集體、有組織轉移為主的原則。
3.轉移地點、路線。
轉移地點、路線確定以就近、安全和便於轉移為原則。確定避險安置點各村(社區)每年必須經常檢查轉移路線、安置地點是否出現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補或改變線路。
4.轉移準備。
每年汛前製作明白卡,將轉移路線、時機、安置地點、轉移安置責任人等有關信息發放到危險區住戶,並製作標識牌,標明安全區、危險區、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
5.轉移過程中應急事件處置。
當交通或通訊中斷時,危險區內各村(社區)應在村(社區)負責人的統一組織下,按照預先制定的轉移路線、地點轉移。當各村(社區)突然遇到險情且無法和街道負責人聯繫時,應按已發放的轉移安置明白卡所填寫的內容、要求採取自救措施,自行向安全地點轉移。
6.轉移安置措施。
轉移工作採取街、村、組幹部層層包干負責的辦法實施,明確轉移安置紀律,統一指揮、安全第一。
五、保障措施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準備。
2.工程準備。按時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防洪工程建設任務,對存在病險的涵閘、排水管網等各類防汛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和維護、保養,保證防污設施正常運行。對跨汛期施工的防汛工程和有礙防汛的工程,要落實安全渡汛方案。
3.物資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污物資,合理配置。在防汛重點部位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資,以應急需。
4.通信準備。確保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的及時傳遞。
5.防汛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期整改。
6.災後處置。組織開展清掃、消毒、救濟等工作,安排水毀工程修復,避免二次洪水襲擊。
1.建立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體系。
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由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任指揮。各成員分片包干,片書記作為總指揮,做好村(社區)、危舊房屋、窪地防洪等安全重點區域的監督巡查工作,並按職責分工配合組織指揮監測預警、搶險救災和轉移安置等工作。
2.健全街村組戶四級聯動機制。
根據地形條件、居民分布、受洪澇威脅程度不同等因素,統籌劃分防汛責任片,各片明確安全責任人,負責區域內預警傳達、信息通訊、災情應急處置和人員轉移等工作,對各村(社區)易發災害點重點住戶情況進行統計,並根據其所在防汛責任區分別落實安全責任人。
二、監測預警
1.監測信息。
根據當地降雨、水情、洪澇、颱風災情安全情況等,各片落實專人分別負責監測相關信息,經街道指揮中心匯總後,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相關情況。
2.預警依據。
預警依據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預警及通知要求、當地天氣預警預報和監測的雨情、水情、工情等信息。根據上述信息結合當地實際,分析確定汛情的威脅程度,並明確一般汛情預警、較大汛情預警、重大汛情預警的相應指標及安全轉移避險的前提條件。
3.預警發布。
廣運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根據預警依據信息,及時發布相應預警信號或轉移避險命令,並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當地相關情況。確定預警信號及轉移避險命令發布的程序和方式,明確電源、通訊中斷等緊急情況下預警信號發布的保障措施,確保預警信號及轉移避險命令及時通知到戶到人。
三、應急響應
當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發布預警信號後,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各成員、各防汛安全責任人、信息監測人員、防汛搶險隊伍等要根據不同預警信號立即採取相應應急響應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一般汛情應急響應。
相關責任人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和雨情、水情、工情監測,及時向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和村各相關安全責任人通報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
防汛搶險隊伍做好準備。
2.較大汛情應急響應。
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召開汛情分析會,部署防禦工作,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相關責任人立即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工情監測,及時向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要隨時掌握雨水情變化,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河道堤防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必要的轉移準備。
防汛搶險隊伍整裝待命,隨時準備參加搶險救災。
3.重大汛情應急響應。
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召開緊急抗洪工作會議,全面動員部署搶險救災工作,及時向縣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有關情況。各相關責任人立即到崗到位,加強值班值守,加密雨情、水情、工情的監測,強化現場報汛制度,及時向街道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報告情況。
各安全責任人要隨時掌握雨水情變化,密切關注所負責區域內危舊房屋、窪地、河道堤防等情況,落實好各項搶險措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做好轉移準備,特別對易發災害點重點住戶及老弱病殘孕等行動不便的人員加強聯繫。
防汛搶險隊伍加強巡查值守,參加搶險救災。
各安全責任人必要時可先組織受房屋坍塌、內澇積水威脅的居民按照轉移避險方案優先轉移到安全區域,後向鄉鎮防汛抗旱防颱風指揮部彙報。
四、人員轉移安置
根據預警信息及災情發展趨勢,如達到安全轉移避險前提條件,即依照預案實施緊急撤離。
1.確定需要轉移的人員。
確定危險區範圍及居民等分布情況,並根據當地情況分類確定內澇積水、危舊房屋、河道決口等威脅需轉移人口。
2.轉移安置原則。
轉移安置遵循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後一般人員以及集體、有組織轉移為主的原則。
3.轉移地點、路線。
轉移地點、路線確定以就近、安全和便於轉移為原則。確定避險安置點各村(社區)每年必須經常檢查轉移路線、安置地點是否出現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補或改變線路。
4.轉移準備。
每年汛前製作明白卡,將轉移路線、時機、安置地點、轉移安置責任人等有關信息發放到危險區住戶,並製作標識牌,標明安全區、危險區、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
5.轉移過程中應急事件處置。
當交通或通訊中斷時,危險區內各村(社區)應在村(社區)負責人的統一組織下,按照預先制定的轉移路線、地點轉移。當各村(社區)突然遇到險情且無法和街道負責人聯繫時,應按已發放的轉移安置明白卡所填寫的內容、要求採取自救措施,自行向安全地點轉移。
6.轉移安置措施。
轉移工作採取街、村、組幹部層層包干負責的辦法實施,明確轉移安置紀律,統一指揮、安全第一。
五、保障措施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澇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思想準備。
2.工程準備。按時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防洪工程建設任務,對存在病險的涵閘、排水管網等各類防汛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和維護、保養,保證防污設施正常運行。對跨汛期施工的防汛工程和有礙防汛的工程,要落實安全渡汛方案。
3.物資準備。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需的防污物資,合理配置。在防汛重點部位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資,以應急需。
4.通信準備。確保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指令的及時傳遞。
5.防汛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期整改。
6.災後處置。組織開展清掃、消毒、救濟等工作,安排水毀工程修復,避免二次洪水襲擊。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