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共中央決定,今年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黨史中一個個閃耀的名字是中華民族永恆的精神坐標,一段段苦難輝煌的記憶見證了中國的偉大飛躍,一次次堅定前行彰顯了信仰的力量。在學習黨史中銘記那不能忘卻的犧牲、賡續偉大的民族精神、汲取砥礪前行的勇氣和力量,黨員幹部要通過系統學習、熱烈討論、追尋足跡等形式把黨史這門必修課學深、學熱、學活,在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凝聚奮進力量。
翻開「紅色經典」,讓學習「深」下去。「讀史可以明鑑,知古可以鑒今。」黨員幹部學習黨史要以權威著作和經典讀物作為主要,在精讀細讀、深學深思中了解黨的發展歷程,繼承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翻開「紅色經典」,我們來到1921年嘉興南湖的紅船上,看到黨誕生之時面臨的嚴峻考驗,了解到當時中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歷史現狀,更加深刻地認識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在「紅色經典」中深入學習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開放的歷史,系統全面了解黨的發展歷程,看我們黨是如何為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不懈鬥爭的,又是如何在政治上一步步走向成熟,在思想上和精神上更加堅強團結的。從五十多人到九千多萬人,百年歷程造就了世界第一大黨。黨員幹部只有讓學習「深」下去,才能更清楚地了解黨的發展歷程、更深刻地感悟偉大民族精神,才能在新時代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
展開「紅色研討」,讓學習「熱」起來。研討是深化學習效果的重要抓手,在交流中互相學習、共同提升,在討論中觀點碰撞、匯聚智慧,在分享中豐富學習形式、營造學習氛圍,「紅色研討」讓黨史學習「熱」起來、「火」起來。研討可以聚焦黨史專題,以讀書會、報告會、學習班等形式分享學習收穫和心得體會,在研討中談收穫、找不足、理思路、明方向,在分享交流中深化思想認識,推動學習入心入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在交流會中以身作則、主動分享,在研討中將思想和工作與學習深入結合,確保專題學習研討不偏不空、不走過場,使黨員幹部進一步築牢政治信仰、提升能力素質、激發學習熱情。
重走「紅色路線」,讓學習「活」起來。到革命舊址和紀念館上一堂生動的黨史課,追溯紅色記憶,讓黨史學習「活」起來。紀念館中那一張張真實的照片、一件件斑駁廢舊的物件、一段段珍貴的歷史影像,都在生動地講述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在緩緩訴說著黨的發展歷程。黨員幹部在讀經典著作、開展紅色研討中學習黨史,更要在追隨紅色足跡中近距離瞻仰革命精神,讓思想受洗禮、使命再升華。黨員幹部換上紅軍裝、唱一唱紅歌、走一段長征路,在紀念碑下重溫入黨誓詞,讓黨史學習變得更加生動鮮活。重溫過去艱難的歷程,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幸福,我們深受鼓舞、倍感振奮,展望美好明天,我們重任在肩、使命光榮,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百年黨史心得體會[朗讀]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歷史是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的必修課。」由此可見,學習黨史、國史對於我們當代大學生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年,時值建黨一百周年,在開學的前兩周我隨著「每日黨史欄目」開啟了我的黨史學習之旅。一周的每日黨史學習令我受益匪淺,黨的思想博大精深,黨的實踐基於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前提下永無止境。
每日黨史學習欄目推送的內容一共分為三個部分——重要論述、黨史回眸、歷史瞬間,其形式新穎、排版條理清晰、內容豐富,有利於我更好的學習黨史。通過重要論述,能夠學習到很多深刻的方針、思想,短短一周的推送,其涵蓋的內容小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大到社會風氣、國家發展,也有著眼於國際視野的和平與發展的經典論述。從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自始自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也看到他們在歷史的更迭中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所作的努力。通過黨史回眸,我可以清晰地了解若干年前的同一天,中國共產黨正在做怎樣的努力。重疊的時間卻是今昔不同的時代光景,這樣的黨史學習能夠給我帶來強烈的歷史共鳴,仿佛自己也是歷史的一員,在與他們所有人共同背負使命努力奮鬥。通過歷史瞬間,我仿佛穿越到過去,與過去的奮鬥者對話。泛黃的照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年代感,更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中國從山河破碎到祖國統一,從倍受欺凌到自立自強,從貧窮落後到繁榮昌盛,無一不是中國共產黨艱苦奮鬥的成果!細細回憶一周的學習過程,我的感受便是:沒有中國共產黨便沒有今日富強昌盛之中國。
人常說「七天可以形成一個習慣」,經過兩周的學習,我逐漸把每日學習黨史當成一種習慣,這與我個人而言是一種奇妙的變化。從前學習黨史大部分都是通過歷史教科書,記住考點而已,很少去想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更從來不會去想是什麼導致歷史如此發展。如今公眾號每天推送的內容理論結合事件,深刻的論述總會引導我去思考更深一點的東西,遇到不太清楚的我會上網搜索,從中了解到時間發生的歷史背景。而這些都是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的,不知不覺就學到以前歷史教科書之外的東西。這個過程也讓我變得更加平靜,更加平靜我便能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周學習黨史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更有那種讓我歸於平靜的深思。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之前看重要論述會覺得看不太下去,可越到後面,我會理解得越來越快,並且不斷往前翻看之前的內容,每一次重翻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感覺。這種慢慢吸收的感覺讓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問題?
這段時間的黨史學習也讓我更加熱愛並且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對中國共產黨十分仰慕,十分敬佩,可在這種敬佩從何而來一直說不清楚,作為一名理科生,我對於歷史的了解大部分來自歷史教科書。並且我小時候喜歡看英雄人物故事,所以對於這些中國共產黨、對於共產黨員充滿崇敬之情。他們帶給我更多的感覺是「鮮紅熱血」。但經過兩周的學習,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更為深刻,不再僅僅只是停留在熱血,更多的是平靜之下的深刻,像一湖深深的潭水,深不可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變化,我想這是來自更多的了解與認識——因為了解,所以熱愛。經過本周的學習,我可以明確一點:日後我願意繼續了解,並且繼續熱愛?
每日黨史學習欄目推送的內容一共分為三個部分——重要論述、黨史回眸、歷史瞬間,其形式新穎、排版條理清晰、內容豐富,有利於我更好的學習黨史。通過重要論述,能夠學習到很多深刻的方針、思想,短短一周的推送,其涵蓋的內容小到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大到社會風氣、國家發展,也有著眼於國際視野的和平與發展的經典論述。從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自始自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也看到他們在歷史的更迭中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所作的努力。通過黨史回眸,我可以清晰地了解若干年前的同一天,中國共產黨正在做怎樣的努力。重疊的時間卻是今昔不同的時代光景,這樣的黨史學習能夠給我帶來強烈的歷史共鳴,仿佛自己也是歷史的一員,在與他們所有人共同背負使命努力奮鬥。通過歷史瞬間,我仿佛穿越到過去,與過去的奮鬥者對話。泛黃的照片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年代感,更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中國從山河破碎到祖國統一,從倍受欺凌到自立自強,從貧窮落後到繁榮昌盛,無一不是中國共產黨艱苦奮鬥的成果!細細回憶一周的學習過程,我的感受便是:沒有中國共產黨便沒有今日富強昌盛之中國。
人常說「七天可以形成一個習慣」,經過兩周的學習,我逐漸把每日學習黨史當成一種習慣,這與我個人而言是一種奇妙的變化。從前學習黨史大部分都是通過歷史教科書,記住考點而已,很少去想歷史為什麼是這樣的,更從來不會去想是什麼導致歷史如此發展。如今公眾號每天推送的內容理論結合事件,深刻的論述總會引導我去思考更深一點的東西,遇到不太清楚的我會上網搜索,從中了解到時間發生的歷史背景。而這些都是利用碎片時間完成的,不知不覺就學到以前歷史教科書之外的東西。這個過程也讓我變得更加平靜,更加平靜我便能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毫不誇張地說,這一周學習黨史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更有那種讓我歸於平靜的深思。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之前看重要論述會覺得看不太下去,可越到後面,我會理解得越來越快,並且不斷往前翻看之前的內容,每一次重翻都會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感覺。這種慢慢吸收的感覺讓我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問題?
這段時間的黨史學習也讓我更加熱愛並且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對中國共產黨十分仰慕,十分敬佩,可在這種敬佩從何而來一直說不清楚,作為一名理科生,我對於歷史的了解大部分來自歷史教科書。並且我小時候喜歡看英雄人物故事,所以對於這些中國共產黨、對於共產黨員充滿崇敬之情。他們帶給我更多的感覺是「鮮紅熱血」。但經過兩周的學習,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更為深刻,不再僅僅只是停留在熱血,更多的是平靜之下的深刻,像一湖深深的潭水,深不可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變化,我想這是來自更多的了解與認識——因為了解,所以熱愛。經過本周的學習,我可以明確一點:日後我願意繼續了解,並且繼續熱愛?
以百年奮鬥輝煌鼓舞人,用百年光榮夢想振奮人,昨天召開的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我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動員部署,激勵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進新征程,以拼搏精神展現新作為。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兩個大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植根心底、見諸行動。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完善「向群眾彙報」機制,宣傳推廣「和平夜話」等實踐活動經驗做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堅持人民立場、踐行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
「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要堅持學史明理,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政治自覺。堅持學史增信,保持思想定力,築牢信仰之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學史崇德,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立大德、行大道、明大義。堅持學史力行,擔當奮鬥,勇於鬥爭,克千難排萬險,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以堅定的執行力、強大的行動力,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們要以高度的自覺和飽滿的熱情,高標準高質量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奮進偉力,落實好「十四五」開局之年各項重點任務,用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成果彰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兩個大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把以人民為中心植根心底、見諸行動。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完善「向群眾彙報」機制,宣傳推廣「和平夜話」等實踐活動經驗做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要自覺堅持人民立場、踐行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
「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迴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藉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要堅持學史明理,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政治自覺。堅持學史增信,保持思想定力,築牢信仰之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學史崇德,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立大德、行大道、明大義。堅持學史力行,擔當奮鬥,勇於鬥爭,克千難排萬險,重事功、練事功、善事功,以堅定的執行力、強大的行動力,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們要以高度的自覺和飽滿的熱情,高標準高質量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奮進偉力,落實好「十四五」開局之年各項重點任務,用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成果彰顯黨史學習教育成效,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特別是黨員幹部中引發熱烈反響。
百年前,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誕生了一個大黨——中國共產黨。從此,在「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的吶喊中,開啟了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程,這艘紅船,承載的是共產黨人為民的初心,在劈波斬浪中,讓中國站起來了,強起來了,讓人民群眾翻身做了主人。經過百年的時間,國家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初的「紅船」也刻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成為了每一個人追夢逐夢的力量源泉。學習黨史,就是讓我們在回望百年的「紅船」堅定前行的歷程中,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才能乘風踏浪,矢志奮鬥,讓每一個人夢想匯聚成「中國夢」。
學習黨史要善用「書」,要在學習史例中感受真理的力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要學習我們的黨史,就要認真地學習黨這百年的每一步是如何而來,這就需要我們用好手中的「書」,要原原本本地學,要在實實在在的黨史案例中,去感悟真理的力量,要從「面子」學習深入到「里子」學習,才能讓黨史學習從文字轉變為我們的精神之「鈣」。
學習黨史要善用「筆」,要在聆聽中記下感人的紅色精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黨史的學習方式很多,可以到書本中去學習、展覽館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學習,也可以聆聽那些老戰士的切身經歷,我們要在聆聽黨史的那些動人的故事中,了解革命先輩對信仰的堅守,換位思考,方能讓歷史中黨員的奮鬥心路感同身受,更深刻地感悟他們的堅定的信念,才能把那些感人的紅色精神寫在筆下,記在心中。
學習黨史要善用「心」,要在融入中傳承寶貴的紅色血脈。學習黨史,我們並不是百年奮鬥中的看客和過客,我們要用心去學習這百年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來路,要自覺地融入到中國披荊斬棘的歷史背景下,才能夠讓每一個人有更多的觸動,能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反問自己,善於自我革命,方能激勵共產黨人牢記初心,把寶貴的紅色血脈融入到自己血脈之中,自覺地擔當。
學習黨史要善用「腳」,要在磨礪中練就擔當作為硬脊樑。不管是實現「十四五」奮鬥目標,還是推動全面鄉村振興,離不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這就需要每一個黨員,汲取黨史的智慧和力量,把為民服務變成腳下的行動,在與群眾榮辱與共、保持血肉聯繫的過程中,經受磨礪,接受挑戰,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樑,才能堅守「人民至上」,堅持「紅船」引領,奮進新時代。
百年前,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誕生了一個大黨——中國共產黨。從此,在「共產黨萬歲!第三國際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的吶喊中,開啟了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程,這艘紅船,承載的是共產黨人為民的初心,在劈波斬浪中,讓中國站起來了,強起來了,讓人民群眾翻身做了主人。經過百年的時間,國家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初的「紅船」也刻進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裡,成為了每一個人追夢逐夢的力量源泉。學習黨史,就是讓我們在回望百年的「紅船」堅定前行的歷程中,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才能乘風踏浪,矢志奮鬥,讓每一個人夢想匯聚成「中國夢」。
學習黨史要善用「書」,要在學習史例中感受真理的力量。「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要學習我們的黨史,就要認真地學習黨這百年的每一步是如何而來,這就需要我們用好手中的「書」,要原原本本地學,要在實實在在的黨史案例中,去感悟真理的力量,要從「面子」學習深入到「里子」學習,才能讓黨史學習從文字轉變為我們的精神之「鈣」。
學習黨史要善用「筆」,要在聆聽中記下感人的紅色精神。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黨史的學習方式很多,可以到書本中去學習、展覽館學習、紅色教育基地學習,也可以聆聽那些老戰士的切身經歷,我們要在聆聽黨史的那些動人的故事中,了解革命先輩對信仰的堅守,換位思考,方能讓歷史中黨員的奮鬥心路感同身受,更深刻地感悟他們的堅定的信念,才能把那些感人的紅色精神寫在筆下,記在心中。
學習黨史要善用「心」,要在融入中傳承寶貴的紅色血脈。學習黨史,我們並不是百年奮鬥中的看客和過客,我們要用心去學習這百年百折不撓、艱苦奮鬥的來路,要自覺地融入到中國披荊斬棘的歷史背景下,才能夠讓每一個人有更多的觸動,能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反問自己,善於自我革命,方能激勵共產黨人牢記初心,把寶貴的紅色血脈融入到自己血脈之中,自覺地擔當。
學習黨史要善用「腳」,要在磨礪中練就擔當作為硬脊樑。不管是實現「十四五」奮鬥目標,還是推動全面鄉村振興,離不開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這就需要每一個黨員,汲取黨史的智慧和力量,把為民服務變成腳下的行動,在與群眾榮辱與共、保持血肉聯繫的過程中,經受磨礪,接受挑戰,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樑,才能堅守「人民至上」,堅持「紅船」引領,奮進新時代。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中國共產黨在民不聊生、破敗不堪的舊中國誕生,領導億萬中國人民建立起富強民主的新中國,到今天有了建設和發展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好局面,百年風雨歷程充滿艱辛與坎坷;我黨可歌可泣的百年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黨歷經戰火洗禮和歷史考驗,是共產黨人理想和信念的勝利;百年歷史凝聚著無數共產黨人譜寫中華歷史的智慧和力量。恰逢建黨百年,作為領導幹部更要帶頭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應做到「思考歷史現實,汲取經驗教訓,堅定理想信念,豐富理論實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把黨史學習和歷史現實的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真知。黨的歷史雖然只有100年,但也是中華民族史的縮影,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足跡都指示著前進的方向。黨史講的是過往,言的是現實。如果只學其表、不究其里,當然不得其法;如果只論其古,不及其今,必然不知其義。因此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我們要避免走入形式和惰性的誤區,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自認為看了幾本黨史書籍就覺「義務」已盡;自認為熟知了幾段黨史故事就覺「談資」已夠。要用現實對照歷史,增進對共產黨發展和奮鬥歷程的深層次認識,更要在歷史中明晰事物發展的規律。回顧黨史,不是為了在成功中找尋慰藉,也不是為了在迴避現實中尋找藉口,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我們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知道我們已經乾了什麼、還將幹什麼、還將怎麼做?
經驗是在成功中得到的知識,教訓是在挫折中得到的經驗,只有吸取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才最有資於治道。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是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我們黨自己的經驗教訓,黨史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真實、嚴肅、鮮活教材,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更是經驗教訓寶庫。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雖然我們黨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一些的錯誤,但是我們的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這些教訓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社會連續四十年的騰飛的奇蹟,而且這種奇蹟仍在繼續。共產黨是人不是神,在人類未知的事業的摸索中犯一些錯誤,走一些彎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我們的黨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英明的黨,敢於同錯誤作鬥爭的黨。同樣我們作為領導幹部,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關鍵在於能不能認識錯誤,剖析原因,及時改正。這就需要我們汲取黨成功的歷史經驗教訓,學習先行者們治國理政的思路,提煉立國興國的智慧,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只有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會有力量。習總書記講: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只知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過一天算一天,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一個缺乏明確生活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隨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拋向礁石,就是被潮水棄在沙灘。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如長征途中的「半截皮帶」的故事、大別山區「28年紅旗不倒的事跡」和張富清老人的事跡等等,正是因為我們共產黨人懷有「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信念。我們學黨史應從中吸收成長的養分、明確奮鬥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學黨史中銘初心、守初心,用黨史澆灌信仰之樹,用黨史把好信念之舵。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於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被豐富與發展。習總書記指出:「對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同時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我們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既是我們黨帶領人民開闢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歷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促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
我們學習黨史,應當學以致用、以學促用,活學活用。面向當前的實踐,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真懂真信」;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指導實踐創新,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必須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善於從抓那些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和前沿問題,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以此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向真理邁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有把黨史學習和歷史現實的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真知。黨的歷史雖然只有100年,但也是中華民族史的縮影,黨的每一次進步都來之不易,每一個足跡都指示著前進的方向。黨史講的是過往,言的是現實。如果只學其表、不究其里,當然不得其法;如果只論其古,不及其今,必然不知其義。因此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我們要避免走入形式和惰性的誤區,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自認為看了幾本黨史書籍就覺「義務」已盡;自認為熟知了幾段黨史故事就覺「談資」已夠。要用現實對照歷史,增進對共產黨發展和奮鬥歷程的深層次認識,更要在歷史中明晰事物發展的規律。回顧黨史,不是為了在成功中找尋慰藉,也不是為了在迴避現實中尋找藉口,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我們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知道我們已經乾了什麼、還將幹什麼、還將怎麼做?
經驗是在成功中得到的知識,教訓是在挫折中得到的經驗,只有吸取我們自己的經驗教訓,才最有資於治道。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教訓是無數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是我們黨自己的經驗教訓,黨史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樑的真實、嚴肅、鮮活教材,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更是經驗教訓寶庫。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蹟,這其中的經驗和智慧無不凝結於黨的歷史。雖然我們黨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一些的錯誤,但是我們的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用實際行動糾正了錯誤,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這些教訓換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經濟社會連續四十年的騰飛的奇蹟,而且這種奇蹟仍在繼續。共產黨是人不是神,在人類未知的事業的摸索中犯一些錯誤,走一些彎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於我們的黨是否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是英明的黨,敢於同錯誤作鬥爭的黨。同樣我們作為領導幹部,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關鍵在於能不能認識錯誤,剖析原因,及時改正。這就需要我們汲取黨成功的歷史經驗教訓,學習先行者們治國理政的思路,提煉立國興國的智慧,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
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動力和理想源泉,只有心中有信仰,腳下才會有力量。習總書記講: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只知道「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過一天算一天,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一個缺乏明確生活目標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隨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拋向礁石,就是被潮水棄在沙灘。我們黨的歷史之所以有著如此豐厚的底蘊,正是因為每一名共產黨人都牢記黨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犧牲,朝著它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如長征途中的「半截皮帶」的故事、大別山區「28年紅旗不倒的事跡」和張富清老人的事跡等等,正是因為我們共產黨人懷有「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信念。我們學黨史應從中吸收成長的養分、明確奮鬥的方向、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學黨史中銘初心、守初心,用黨史澆灌信仰之樹,用黨史把好信念之舵。
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指導於實踐,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被豐富與發展。習總書記指出:「對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同時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統一起來,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考驗磨難無往而不勝,關鍵就在於不斷進行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我們黨的歷史,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既是我們黨帶領人民開闢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歷史,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促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南。
我們學習黨史,應當學以致用、以學促用,活學活用。面向當前的實踐,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真懂真信」;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指導實踐創新,最終要落實到怎麼用上來;必須不斷增強問題意識,善於從抓那些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關鍵問題和前沿問題,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不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有效辦法,以此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向真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