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則。
編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勒泰網吧的疫情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
適用範圍。
適用於本網吧所屬經營、生活區域新冠疫情的現場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工作。
應急工作基本原則。
本預案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人為本,善待生命」的原則,以疫情的預測、預防為重點,以對防控疫情、保障生產為目標,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工作、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網吧內不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安全有序的開展各項經營活動。
應急工作機構及職責。
疫情應急工作小組。
疫情應急工作小組負責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應急工作,小組組長由網吧負責人擔任,成員由網吧工作人員擔任。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工作職責:
密切關注國家或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發布的疫情信息,建立逐級彙報機制。
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制定具體應對和處置方案。
摸清網吧內部疫情情況,實行一事一報機制。
收集出入疫區人員、出現流感症狀人員信息並每日向負責人彙報。
督促全面開展經營、辦公、住宿等場所的消毒工作。
為員工配發有效的防護口罩,宣傳正確的病毒預防措施。
每日對所有員工監測一次體溫並做好記錄,直至疫情全面被消滅。
事件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險源辨識。
員工放假、出差途中前往或途徑疫區被感染。
員工放假、出差途中通過接觸被感染人員導致被感染。
外來人員帶來傳染病源。
新型冠狀病毒特性。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特性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β屬),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2019-ncov)。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劃分,本次新冠病毒為乙類疫情,按最高管理等級甲類管理。
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
前期絕大多數病例有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後期繼發的絕大多數病例均為武漢人員或有武漢相關人員接觸史或直接與病患有接觸,少兒相對不易感染。
預後情況:絕大多數病患預後情況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病情危重者以老弱為主。
突發疫情事件可能發生的區域、地點。
網吧內經營、辦公、生活區域。
事件分級。
重大事件。
進入過網吧人員或網吧內部人員被確診患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一般事件。
與病患者有接觸史的人員隔離期未滿14天進入公司內,或公司內人員出現相關症狀(未確診)。
預防與預警。
預防。
按員工摸底了解情況,安排有疫區或患者接觸史的進行隔離14天,無異常後復崗。
在網吧門口安排人員對所有進入網吧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並記錄。
員工在國家相關部門宣布應急響應結束前必須按網吧要求每天佩戴口罩,口罩由網吧發放每天兩個。
加強衛生清掃和消毒殺菌工作,一般場所每日消殺一次,人員密集場所每日消殺兩次,口罩回收桶每日消殺三次。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適量運動、注意休息。
公共場所應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生活、工作場所乾淨。
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
發現傳染病疑似病例後,立即向網吧經理彙報,每天定時向網吧經理彙報疫情情況(是否有發熱病人或疫情接觸情況),如有則按處置流程處置。
發生傳染病或疑似病例後,實施24小時值班制度,在上級防疫部門專家的指導下對疑似病人及時進行甄別、搶救和轉運,並予以有效隔離,同時向上級疾病控制部門進行報告,根據當地政府有關規定,統一專人專車轉運至定點治療醫院進行進一步確診、醫學觀察及治療處理。
製作表格分發到網吧各個員工,組織人員對員工的體溫進行監測,發現疑似病例及時採取措施。
預警結束。
疑似病人經醫學觀察診斷為非新冠疫情,或疑似病人經治療處理後確認康復,住宿區域經過14天後無新的病例出現。應急小組根據情況,綜合分析判斷後發布預警結束通報。
信息報告。
本網吧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
當員工發現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時,應立即報告網吧經理。報告內容包括:時間、地點、症狀、人員數量等。
確認異常情況屬實後由網吧管理人員指定窗口向辛集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地方衛生部門報告。
突發事件發生後,以上所有流程報告間隔每級不得超過1小時。
外部及內部聯繫電話。
報警服務:110。
急救中心:120。
網吧應急小組組長:
網吧應急小組副組長: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網吧疫情防控方案及網吧疫情應急預案 15篇[朗讀]
為加強疫情預防管理,貫徹落實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方針,開放前準備和營業期預防管理,維持正常營業秩序,確保廣大客戶和員工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省市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本酒吧/網吧/ktv/實際情況,制定本防疫應急預案。
一、設立預防管理領導小組。
為了保障本酒吧/網吧/ktv/再加工營業前的各項措施,員工在回到工作崗位前接觸工作和健康登記,配備溫度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加強設施設備消滅防疫,確保再加工前的防疫工作,有效防止疫情的發生,妥善解決疫情安全問題,成立各領導小組。董事長是疫情對策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疫情對策的全面管理。
組長:****(負責疫情對策的具體協調)。
副組長:****。
組員:各部門的負責人。
設置****疫情對策事務所(以下簡稱對策事務所)。
辦公室主任:****。
預防管理成員:****。
二、領導小組的責任。
1、結合本酒吧/網吧/ktv/實際制定疫情預防管理、預案、處理方法。
2.加強日常疫情報告制度的管理和預防措施執行情況的審計和評價,協助省市主管部門進行疫情處理,降低疫情危害。
三、預防管理的責任。
1、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懸掛橫幅、宣傳欄張貼疫情防控專題知識等。
2.建立傳染病信息微信群和準備機制,開展傳染病聯合預防管理。
3.每天進行公共區域和人員預防檢查、消毒工作和文件保留等。
4.負責預防物資的購買。
5.負責實施本酒吧/網吧/ktv/其他預防管理和應急措施。
四、工作責任。
(一)預防管理小組長的責任。
負責監督所負責區域防控工作落實情況,每天上午、下午對負責區域進行相關檢查,如實填寫檢查表,檢查表每天營業結束前提交行政處。發現問題及時監督解決,無法及時解決的,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
(二)工作人員的責任。
1、進入酒吧/網吧/ktv/等娛樂場所的消費者必須嚴格按照所在地的預防指示戴口罩、預防檢查等要求,進行人員的入場管理。場所入口必須配備體溫檢測設備,對進入場所的所有人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檢測異常者不得進入場所,迅速引導到臨時隔離點,報告所在地疫情對策部門妥善處理。
2.根據包(房間)之間的情況科學安排消費者人數,網吧必須坐在隔板上,ktv包之間的人和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遊戲遊戲場所在每台遊戲機前設置1米線。在二級響應解除之前,各地接待人數不超過總接待量的60%。可採取預約、網上預約、錯峰消費等形式,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人員接觸。
(3)消毒和清潔人員的責任。
1、消毒作業前應佩戴個人防護、眼鏡防護、口罩防護、一次性橡膠手套。
2、接觸類設備,如計算機鍵盤滑鼠、手持麥克風等設備,建議每個人消毒一次,麥克風采用一次性防護罩,每個人更換一次。
3、場所應按要求保持通風,條件允許時優先自然通風,空調系統應按預防要求規範使用。
4、辦公室公共區域(樓梯、走廊、電梯)每天工作結束後進行噴霧消毒,各辦公室工作結束後自己用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
5、清潔人員應立即處理廢棄口罩、飲食垃圾,處理時應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
(4)廢棄口罩管理。
1、各樓層設立專用餐餘垃圾保管點,所有員工必須定點投入,由清潔人員統一收集處理。
2、各樓層設置廢棄口罩收集點,所有員工必須定點丟棄,由清潔工佩戴防護用品(防護口罩、一次性橡膠手套)統一收集,等待政府部門回收。
(5)疫情防護注意事項。
1、員工上班路上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工具,建議步行、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上班。必須乘坐公共工具時,必須戴口罩。中途儘量不要用手觸摸車上的東西。
2、嚴格檢查來消費者的體溫,體溫正常進入大樓工作,可以在廁所洗手。體溫超過37.2℃時,請不要進大樓工作,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在就診。
3、公共區域保證環境整潔,建議每天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很多人在工作時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接待外來人員雙方戴口罩。
4、控制人員流量,排隊買票,坐時人員間隔1米以上。網吧電影院的鄰居開放,ktv一個人包房間。
5、公共區域必須每天消毒大廳、走廊、會議室、電梯、樓梯、廁所等公共區域,儘量使用噴霧消毒。各地區使用的清潔工具必須分開,以免混合。
6、公務旅行建議專用車內部和門把手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一次。乘公共汽車必須戴口罩,建議公共汽車使用後用75%的酒精擦拭車內和門把手消毒。
7、清潔工工作時必須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後洗手消毒。保安人員必須戴口罩工作,仔細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
8、消費者離開後,發行一次性消毒紙巾。
9、ktv、電影院的所有包間人員(一次放映結束後)離開後,立即殺死,換氣的網吧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至少殺死4次。
一、設立預防管理領導小組。
為了保障本酒吧/網吧/ktv/再加工營業前的各項措施,員工在回到工作崗位前接觸工作和健康登記,配備溫度計、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加強設施設備消滅防疫,確保再加工前的防疫工作,有效防止疫情的發生,妥善解決疫情安全問題,成立各領導小組。董事長是疫情對策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疫情對策的全面管理。
組長:****(負責疫情對策的具體協調)。
副組長:****。
組員:各部門的負責人。
設置****疫情對策事務所(以下簡稱對策事務所)。
辦公室主任:****。
預防管理成員:****。
二、領導小組的責任。
1、結合本酒吧/網吧/ktv/實際制定疫情預防管理、預案、處理方法。
2.加強日常疫情報告制度的管理和預防措施執行情況的審計和評價,協助省市主管部門進行疫情處理,降低疫情危害。
三、預防管理的責任。
1、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懸掛橫幅、宣傳欄張貼疫情防控專題知識等。
2.建立傳染病信息微信群和準備機制,開展傳染病聯合預防管理。
3.每天進行公共區域和人員預防檢查、消毒工作和文件保留等。
4.負責預防物資的購買。
5.負責實施本酒吧/網吧/ktv/其他預防管理和應急措施。
四、工作責任。
(一)預防管理小組長的責任。
負責監督所負責區域防控工作落實情況,每天上午、下午對負責區域進行相關檢查,如實填寫檢查表,檢查表每天營業結束前提交行政處。發現問題及時監督解決,無法及時解決的,立即向主管領導報告。
(二)工作人員的責任。
1、進入酒吧/網吧/ktv/等娛樂場所的消費者必須嚴格按照所在地的預防指示戴口罩、預防檢查等要求,進行人員的入場管理。場所入口必須配備體溫檢測設備,對進入場所的所有人進行體溫檢測,體溫檢測異常者不得進入場所,迅速引導到臨時隔離點,報告所在地疫情對策部門妥善處理。
2.根據包(房間)之間的情況科學安排消費者人數,網吧必須坐在隔板上,ktv包之間的人和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遊戲遊戲場所在每台遊戲機前設置1米線。在二級響應解除之前,各地接待人數不超過總接待量的60%。可採取預約、網上預約、錯峰消費等形式,減少人員聚集,避免人員接觸。
(3)消毒和清潔人員的責任。
1、消毒作業前應佩戴個人防護、眼鏡防護、口罩防護、一次性橡膠手套。
2、接觸類設備,如計算機鍵盤滑鼠、手持麥克風等設備,建議每個人消毒一次,麥克風采用一次性防護罩,每個人更換一次。
3、場所應按要求保持通風,條件允許時優先自然通風,空調系統應按預防要求規範使用。
4、辦公室公共區域(樓梯、走廊、電梯)每天工作結束後進行噴霧消毒,各辦公室工作結束後自己用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
5、清潔人員應立即處理廢棄口罩、飲食垃圾,處理時應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膠手套。
(4)廢棄口罩管理。
1、各樓層設立專用餐餘垃圾保管點,所有員工必須定點投入,由清潔人員統一收集處理。
2、各樓層設置廢棄口罩收集點,所有員工必須定點丟棄,由清潔工佩戴防護用品(防護口罩、一次性橡膠手套)統一收集,等待政府部門回收。
(5)疫情防護注意事項。
1、員工上班路上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工具,建議步行、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上班。必須乘坐公共工具時,必須戴口罩。中途儘量不要用手觸摸車上的東西。
2、嚴格檢查來消費者的體溫,體溫正常進入大樓工作,可以在廁所洗手。體溫超過37.2℃時,請不要進大樓工作,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在就診。
3、公共區域保證環境整潔,建議每天通風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時注意保暖。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很多人在工作時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接待外來人員雙方戴口罩。
4、控制人員流量,排隊買票,坐時人員間隔1米以上。網吧電影院的鄰居開放,ktv一個人包房間。
5、公共區域必須每天消毒大廳、走廊、會議室、電梯、樓梯、廁所等公共區域,儘量使用噴霧消毒。各地區使用的清潔工具必須分開,以免混合。
6、公務旅行建議專用車內部和門把手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一次。乘公共汽車必須戴口罩,建議公共汽車使用後用75%的酒精擦拭車內和門把手消毒。
7、清潔工工作時必須戴一次性橡膠手套,工作結束後洗手消毒。保安人員必須戴口罩工作,仔細詢問和登記外來人員的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
8、消費者離開後,發行一次性消毒紙巾。
9、ktv、電影院的所有包間人員(一次放映結束後)離開後,立即殺死,換氣的網吧每天上午下午晚上至少殺死4次。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規範性法律文件,為落實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保障我單位正常生產經營工作,維護全體員工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原則
1.廣泛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提高員工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水平,加強疫情預防工作,關注返程員工情況,預判復工方案並做好充分準備,及時關注員工身體情況,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2.加強防控監測機制,針對人員密集場所等行業特點,重點加強進出體溫檢測,對公共區域以及人員密集區域通風、消毒等防疫工作。
3.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快速預警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二、組織領導
1.成立新冠防控工作小組,由總經理擔任工作組總指揮,對經營場所防控及復工工作實施統一指揮。各崗位負責人任組員,協助組長做好各項統籌協調工作,貫徹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執行情況。
2.落實專門的新冠防控管控人員和工作組,各項職責分配到人,實現網格化管理。
3.整個公司以部門為單位,形成部門防控負責人形式,按部門分管;部門防控負責人配合防控工作小組完成部門內的防控工作;同時負責本部門員工健康、衛生、行為的日常監督;當部門內出現突發情況時,部門防控負責人第一時間通知防控工作小組做好應急處理。
三、員工管理
1.每日組織全體員工上報身體健康狀況及當日體溫,如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需及時做出應對,及時上報。
2.對外地返程員工進行登記、匯總,對其進行跟蹤管理。
3.外地返程員工要按規定實行居家/集中隔離觀察14天;重點疫區往來員工或與疫區人員接觸的員工要及時告知公司主管領導和總經理;有必要的,需遵照所在地政府的要求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4天。
4.為助力疫情精準防控和分類有序復工復產,請督促員工網上自行申報健康碼,在線填寫健康信息、14天內是否接觸過新冠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等信息後,通過審核後將生成一個顏色碼,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方可轉為綠碼。
5.返程員工在居家隔離期間,無特殊情況不得外出。
6.隔離期間,返程員工需每日進行體溫檢測,並按時向主管領導彙報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咳嗽等身體異常症狀,及時就診,同時及時向主管領導彙報;主管領導除做好員工體溫檢測記錄外,如遇員工出現身體異常症狀需及時向公司總經理彙報處理。
7.隔離觀察期結東後員工身體無異常,經單位負責人批准後方可返崗工作。
四、防疫管理
1.員工應正確疫情防控消殺方式,以定時定點定量的標準做好公共區域的消毒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及時配置消毒藥劑、器材等消毒物資(應滿足5-7天儲備用量),消毒藥劑配比、發放和消毒工作,杜絕84消毒液等含氯製劑與其他藥劑混合使用,做好酒精、紫外線燈具的安全使用和保管工作。
2.按照區域內清潔衛生規範與標準以及疫情消殺衛生要求,對公共區域以及人員密集區域等場所實施清潔和垃圾清理,清潔過程中員工應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完畢後及時清洗或消毒。
3.上網設備(電腦、鍵盤、滑鼠)的清潔工作需由專人實施清潔與管理,實行用前用後及時清潔的原則,及時消殺。避免手口傳播。
4.要求定人、定時、定點、定位噴洒、擦拭84消毒藥劑、酒精等,區域消殺工作完成後張貼"本區域已消毒"標識,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時間、責任人記錄工作。
五、防控措施
1.工作人員防控措施(1)員工進入崗位前應了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掌握新冠個人防護知識、衛生健康習慣及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法。建議員工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採取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班。
(2)員工每日上班前、進入辦公區域前及下班離崗前需測量體溫,檢測體溫應低於37.3度,無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
(3)員工上崗前及工作期間正確佩戴口罩;辦公、會議場所內多人辦公時,人與人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保證環境通風。
(4)在參加會議、傳遞紙質文件前後應洗手消毒,每日使用75%酒精擦拭辦公電話座機。
(5)要求員工應採用正確洗手方法清潔,均需使用消毒洗手液,並在清潔區域張貼清潔步驟海報以作提醒。
(6)員工在崗位消殺作業期間可依據具體情況佩戴口罩、防護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措施。
(7)應與所在區域物業或業主單位進行協調,對辦公場所進行清潔、消毒;每天開啟門窗、啟動空調新風系統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適時安排對通風設備清洗、消毒等維保工作。
(8)要求員工儘量不使用網絡訂餐和快遞等服務;設置謝絕外賣、快遞人員進入劇院管理區域警示標示,要求快遞物品放置指定地點,並對物品存放地點實施消殺防控管理。
(9)如辦公管理區域發現疑似病例,應由當地疾控部門專業人員全面消毒處理,禁止無關人員進出該區域。
2.辦公來訪人員防控措施(1)訪客須在辦公區外指定檢查區由檢查人員測量體溫,配合檢查人員進行監測體溫,拒不配合者不得進入辦公區;體溫達到或超過37.3℃者一律謝絕進入;檢查人員聯繫接待人員將訪客帶入辦公區,訪客來訪前至離開整個過程應全程配戴口罩。
(2)來訪人員需參加會議的,應直接進入會議室,中途不得停留;公司應儘量減少參會人員、縮短會議時間。
(3)疫情期間,原則上不安排現場面試,變更為視頻面試;特殊情況確需現場面試的,需按規定測量體溫、配合常規登記,由相關部門專人全程負責接待並滿足有關會議室疫情防控要求。
3.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1)疫情發現、處理、防控措施起動、解除等全過程信息的發布,均須經總經理批准並負責上報。
(2)發現突發疫情患者應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或疾控中心報告,不得瞞報、遲報和漏報。
(3)疫情信息發布前應確定信息發布形式,擬定信息發布通稿。
(4)全體員工應嚴格遵守公司規定的信息發布紀律,未經批准嚴禁擅自對外發布信息,製造恐慌。
六、各場所防疫措施
1.收銀台入口(1)在入口處設立體溫檢測崗,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複測,無上述情況,且體溫不超過37.3°正常條件下,方可放行。
(2)為避免人員聚集,拒絕無佩戴醫用口罩的上網人員進入。並提醒顧客注意保持手口衛生,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後,必須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
(3)設立免洗消毒液,便於上網人員隨時洗手。
2.上網服務專區(1)上網人員進入後須佩戴口罩,避免相互交談而導致交叉感染。
(2)上網服務專區採取隔一用一的標準限制上網人流。
(3)上網設備用前用後須使用75%酒精將接觸面進行擦拭消毒,消殺時應佩戴使用一次性手套。
3.餐飲區、競技區(1)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3次,餐桌、餐椅使用後進行消毒。
(2)就餐期間提前打開窗戶、空調通風,保持環境通風。
(3)用餐前使用洗手液洗手、消毒;4.庫房、設備機房(1)工作人員進入庫房須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避免觸及作品導致交叉感染。
(2)出入庫房須使用75%酒精將接觸面進行擦拭消毒接觸設備應使用一次性手套。
5.員工休息室(1)對員工休息室清潔過程中員工應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完畢後及時清洗或消毒;要求定人、定時、定點、定位噴洒、擦拭84消毒藥劑、酒精,使用紫外線燈進行環境消毒等,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時間、責任人記錄工作。
(2)要求休息室員工每日開啟門窗,保持空氣清新。
(3)每日對生活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周邊地面含氯消毒液噴洒消毒。
(4)休息室的使用採取輪流制,避免多人聚集。
七、應對舉措
1.與他人隔離,將疑似患者迅速安排至其他人不會接觸到的房間等待,過程中為了減少傳染,務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
2.如有疑似患者同行,應在確認同行者名單後,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並在其他人不會接觸到的地區等待醫療機構的行動指示。
3.對於可能接觸過病患的工作人員,應採取與病患相同的處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員在醫療機構下達指示前,除了進行必要的工作,其他業務全部暫停,並向應急小組負責人和醫療機構明確告知信息。
4.疑似患者使用相關設備後,員工應對設備及時消毒。消毒時要用可防禦感染的口罩、橡膠手套、護目鏡、圍裙、橡膠鞋等物品進行個人防護。消毒完成後,要充分洗手、漱口,將使用後的口罩等物品用塑料袋封好,採用適當方法丟棄。
5.在確保相鄰建築物不被傳播的情況下,應打開門窗對展廳進行通風,在通風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消毒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清潔消毒並空置後的場所,可以投入使用,不需要特別的防護措施。
八、異常處理
1.對員工、顧客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的,按相關規定第一時間隔離,並上報當地防疫工作指揮部。速向員工傳達事實,通知該員工告知家人。
2.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密切接觸者採取暫時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安撫工作。
3.由xxx部門負責制定防控工作預案,實施分級防控策略。各部門發現異常情況,應第一時間向公司防控領導小組報告,由防控領導小組根據情況類別按規定及時採取最高可停工停產的預案措施。
xxxxx網吧xxxx年xx月xxxxx日。
一、防控原則
1.廣泛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提高員工防護意識和公共衛生水平,加強疫情預防工作,關注返程員工情況,預判復工方案並做好充分準備,及時關注員工身體情況,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措施。
2.加強防控監測機制,針對人員密集場所等行業特點,重點加強進出體溫檢測,對公共區域以及人員密集區域通風、消毒等防疫工作。
3.建立健全應急機制,快速預警反應機制,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
二、組織領導
1.成立新冠防控工作小組,由總經理擔任工作組總指揮,對經營場所防控及復工工作實施統一指揮。各崗位負責人任組員,協助組長做好各項統籌協調工作,貫徹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執行情況。
2.落實專門的新冠防控管控人員和工作組,各項職責分配到人,實現網格化管理。
3.整個公司以部門為單位,形成部門防控負責人形式,按部門分管;部門防控負責人配合防控工作小組完成部門內的防控工作;同時負責本部門員工健康、衛生、行為的日常監督;當部門內出現突發情況時,部門防控負責人第一時間通知防控工作小組做好應急處理。
三、員工管理
1.每日組織全體員工上報身體健康狀況及當日體溫,如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需及時做出應對,及時上報。
2.對外地返程員工進行登記、匯總,對其進行跟蹤管理。
3.外地返程員工要按規定實行居家/集中隔離觀察14天;重點疫區往來員工或與疫區人員接觸的員工要及時告知公司主管領導和總經理;有必要的,需遵照所在地政府的要求進行集中醫學隔離觀察14天。
4.為助力疫情精準防控和分類有序復工復產,請督促員工網上自行申報健康碼,在線填寫健康信息、14天內是否接觸過新冠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等信息後,通過審核後將生成一個顏色碼,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方可轉為綠碼。
5.返程員工在居家隔離期間,無特殊情況不得外出。
6.隔離期間,返程員工需每日進行體溫檢測,並按時向主管領導彙報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咳嗽等身體異常症狀,及時就診,同時及時向主管領導彙報;主管領導除做好員工體溫檢測記錄外,如遇員工出現身體異常症狀需及時向公司總經理彙報處理。
7.隔離觀察期結東後員工身體無異常,經單位負責人批准後方可返崗工作。
四、防疫管理
1.員工應正確疫情防控消殺方式,以定時定點定量的標準做好公共區域的消毒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及時配置消毒藥劑、器材等消毒物資(應滿足5-7天儲備用量),消毒藥劑配比、發放和消毒工作,杜絕84消毒液等含氯製劑與其他藥劑混合使用,做好酒精、紫外線燈具的安全使用和保管工作。
2.按照區域內清潔衛生規範與標準以及疫情消殺衛生要求,對公共區域以及人員密集區域等場所實施清潔和垃圾清理,清潔過程中員工應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完畢後及時清洗或消毒。
3.上網設備(電腦、鍵盤、滑鼠)的清潔工作需由專人實施清潔與管理,實行用前用後及時清潔的原則,及時消殺。避免手口傳播。
4.要求定人、定時、定點、定位噴洒、擦拭84消毒藥劑、酒精等,區域消殺工作完成後張貼"本區域已消毒"標識,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時間、責任人記錄工作。
五、防控措施
1.工作人員防控措施(1)員工進入崗位前應了解疫情防控相關知識,掌握新冠個人防護知識、衛生健康習慣及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法。建議員工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採取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下班。
(2)員工每日上班前、進入辦公區域前及下班離崗前需測量體溫,檢測體溫應低於37.3度,無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
(3)員工上崗前及工作期間正確佩戴口罩;辦公、會議場所內多人辦公時,人與人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保證環境通風。
(4)在參加會議、傳遞紙質文件前後應洗手消毒,每日使用75%酒精擦拭辦公電話座機。
(5)要求員工應採用正確洗手方法清潔,均需使用消毒洗手液,並在清潔區域張貼清潔步驟海報以作提醒。
(6)員工在崗位消殺作業期間可依據具體情況佩戴口罩、防護手套、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措施。
(7)應與所在區域物業或業主單位進行協調,對辦公場所進行清潔、消毒;每天開啟門窗、啟動空調新風系統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適時安排對通風設備清洗、消毒等維保工作。
(8)要求員工儘量不使用網絡訂餐和快遞等服務;設置謝絕外賣、快遞人員進入劇院管理區域警示標示,要求快遞物品放置指定地點,並對物品存放地點實施消殺防控管理。
(9)如辦公管理區域發現疑似病例,應由當地疾控部門專業人員全面消毒處理,禁止無關人員進出該區域。
2.辦公來訪人員防控措施(1)訪客須在辦公區外指定檢查區由檢查人員測量體溫,配合檢查人員進行監測體溫,拒不配合者不得進入辦公區;體溫達到或超過37.3℃者一律謝絕進入;檢查人員聯繫接待人員將訪客帶入辦公區,訪客來訪前至離開整個過程應全程配戴口罩。
(2)來訪人員需參加會議的,應直接進入會議室,中途不得停留;公司應儘量減少參會人員、縮短會議時間。
(3)疫情期間,原則上不安排現場面試,變更為視頻面試;特殊情況確需現場面試的,需按規定測量體溫、配合常規登記,由相關部門專人全程負責接待並滿足有關會議室疫情防控要求。
3.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1)疫情發現、處理、防控措施起動、解除等全過程信息的發布,均須經總經理批准並負責上報。
(2)發現突發疫情患者應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或疾控中心報告,不得瞞報、遲報和漏報。
(3)疫情信息發布前應確定信息發布形式,擬定信息發布通稿。
(4)全體員工應嚴格遵守公司規定的信息發布紀律,未經批准嚴禁擅自對外發布信息,製造恐慌。
六、各場所防疫措施
1.收銀台入口(1)在入口處設立體溫檢測崗,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必要時進行複測,無上述情況,且體溫不超過37.3°正常條件下,方可放行。
(2)為避免人員聚集,拒絕無佩戴醫用口罩的上網人員進入。並提醒顧客注意保持手口衛生,不要觸碰口、眼、鼻。接觸口鼻分泌物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後,必須洗手,或用免洗手消毒劑消毒。
(3)設立免洗消毒液,便於上網人員隨時洗手。
2.上網服務專區(1)上網人員進入後須佩戴口罩,避免相互交談而導致交叉感染。
(2)上網服務專區採取隔一用一的標準限制上網人流。
(3)上網設備用前用後須使用75%酒精將接觸面進行擦拭消毒,消殺時應佩戴使用一次性手套。
3.餐飲區、競技區(1)避免人員密集,餐廳每日消毒3次,餐桌、餐椅使用後進行消毒。
(2)就餐期間提前打開窗戶、空調通風,保持環境通風。
(3)用餐前使用洗手液洗手、消毒;4.庫房、設備機房(1)工作人員進入庫房須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避免觸及作品導致交叉感染。
(2)出入庫房須使用75%酒精將接觸面進行擦拭消毒接觸設備應使用一次性手套。
5.員工休息室(1)對員工休息室清潔過程中員工應佩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完畢後及時清洗或消毒;要求定人、定時、定點、定位噴洒、擦拭84消毒藥劑、酒精,使用紫外線燈進行環境消毒等,並做好環境衛生消毒時間、責任人記錄工作。
(2)要求休息室員工每日開啟門窗,保持空氣清新。
(3)每日對生活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周邊地面含氯消毒液噴洒消毒。
(4)休息室的使用採取輪流制,避免多人聚集。
七、應對舉措
1.與他人隔離,將疑似患者迅速安排至其他人不會接觸到的房間等待,過程中為了減少傳染,務必要佩戴口罩和手套。
2.如有疑似患者同行,應在確認同行者名單後,要求同行者洗手漱口並在其他人不會接觸到的地區等待醫療機構的行動指示。
3.對於可能接觸過病患的工作人員,應採取與病患相同的處理措施。其他工作人員在醫療機構下達指示前,除了進行必要的工作,其他業務全部暫停,並向應急小組負責人和醫療機構明確告知信息。
4.疑似患者使用相關設備後,員工應對設備及時消毒。消毒時要用可防禦感染的口罩、橡膠手套、護目鏡、圍裙、橡膠鞋等物品進行個人防護。消毒完成後,要充分洗手、漱口,將使用後的口罩等物品用塑料袋封好,採用適當方法丟棄。
5.在確保相鄰建築物不被傳播的情況下,應打開門窗對展廳進行通風,在通風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消毒結束前禁止其他人員進入。清潔消毒並空置後的場所,可以投入使用,不需要特別的防護措施。
八、異常處理
1.對員工、顧客出現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的,按相關規定第一時間隔離,並上報當地防疫工作指揮部。速向員工傳達事實,通知該員工告知家人。
2.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密切接觸者採取暫時隔離管理措施,並做好思想安撫工作。
3.由xxx部門負責制定防控工作預案,實施分級防控策略。各部門發現異常情況,應第一時間向公司防控領導小組報告,由防控領導小組根據情況類別按規定及時採取最高可停工停產的預案措施。
xxxxx網吧xxxx年xx月xxxxx日。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