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於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髮,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樑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多難興邦。無論面對洪水、地震、sars疫情,還是遭遇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我們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一往無前,不懈奮鬥,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而不倒、瀕臨絕境而不亡,反而愈發強大,緣何?答案就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發生後,北京年近八旬的老黨員、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主動請纓赴鄂支援建設;湖南近300名醫務人員踏上援鄂征途,許多人在「請戰書」里寫下同一個理由:「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有一群鬥士心懷大愛,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自願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會有犧牲,這是常理。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披掛上陣,衝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武漢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沖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武漢「95後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於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後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烏雲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役」中,誰最美?誰最累?戰鬥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後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武漢疫情的作文 20篇[朗讀]
聽說,在武大看一場人海,是每一朵櫻花的夢想。
已經記不清是從哪一刻開始,離武漢952公里的榆社小城裡平靜而安寧生活被打破了。氣氛由輕鬆變得緊張,所有人都被捲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人們把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戴上口罩,走在迎春街。這個小城雖霓虹依舊,卻分明喪失了幾分嘈雜,幾分熱鬧,幾分愜意。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2019年的煩惱拋到一邊,所有人都在期盼著今年的到來,可新年伊始,這座小城與武漢同步,不吵,不鬧,不堵車,晚上七點像凌晨一點,每個人與每個人都隔開很遠,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疫情從武漢席捲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我是十四億中國人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這次疫情之前,「愛國」二字,從來只出現在看完一場電影的腦海中,或是聽一首歌頌祖國的歌,亦或是了解了一場中國奪冠的盛大賽事。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在春晚中聽到「武漢加油」四個字時,鼻頭一酸,淚水突然充斥眼眶。一聲令下,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衝鋒在前,用自己並不強大的臂膀,護住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召必回,戰必勝!聽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支援部隊喊著鏗鏘有力的口號奔向武漢,看著天使一般的身影圍成一圈在與死神的戰書上按下請願手印,我知道,他們在履行對國家的承諾,在用力奔向「人民英雄」這個光榮的稱號。
我想要向那些平凡的發光體致敬。他們不求回報,不求讚頌,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醫療隊準備自己家的蔬菜,把自己購買的口罩匿名捐給武漢,為堅守在值班崗位的幹部寄去幾瓶消毒液…我想,他們讓我找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榜樣,我甚至在懊惱自己不能快點長大,不能在祖國渡難關時出那麼一點點力。也許在偌大的中國,我們認為我們的力量很小很小,但是在漫長的黑夜裡,我們點燃的小小微光,足以匯聚成燎原之勢的火焰;我們心中的星星,正在連成一個大圈;我們散落的心靈,在互相呼喚對方;我們瘦弱的肩膀,在惡魔面前緊緊地靠在一起,因為我們的眾志成城,因為我們的帶淚笑容,在苦難中有了感動。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在疫情發生的二十多天裡,有淚水,有無奈,有憤懣,有感慨,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善良和勇敢。這些善良勇敢的人們一路執著,他們說「和平時期,我的一生是人民的;在危急的時候,我的生命是祖國的」。其實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一個個挺身而出的無名之輩。「別怕,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等地鐵里的人多到擠不上這一班,等大排檔里吵到必須扯著嗓子說話,等去武大看櫻花的人比花還多,等早上等不上那碗熱乾麵,我們可以笑著飈一句『我信了你的邪』!」這是武漢給我們的宣傳。那麼,我想對武漢,對奮戰在一線的人們說:我們等你?
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櫻花開遍武大的校園,我們相約平安,相約一場團聚。武漢,我想要告訴你,在武大看一場花海,也是我的夢想。
2020,愛你愛你,也請你愛武漢,愛中國,愛這世上平凡而善良的人們,愛這個即將到來的春天。
已經記不清是從哪一刻開始,離武漢952公里的榆社小城裡平靜而安寧生活被打破了。氣氛由輕鬆變得緊張,所有人都被捲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人們把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戴上口罩,走在迎春街。這個小城雖霓虹依舊,卻分明喪失了幾分嘈雜,幾分熱鬧,幾分愜意。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想把2019年的煩惱拋到一邊,所有人都在期盼著今年的到來,可新年伊始,這座小城與武漢同步,不吵,不鬧,不堵車,晚上七點像凌晨一點,每個人與每個人都隔開很遠,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疫情從武漢席捲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我是十四億中國人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這次疫情之前,「愛國」二字,從來只出現在看完一場電影的腦海中,或是聽一首歌頌祖國的歌,亦或是了解了一場中國奪冠的盛大賽事。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在春晚中聽到「武漢加油」四個字時,鼻頭一酸,淚水突然充斥眼眶。一聲令下,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衝鋒在前,用自己並不強大的臂膀,護住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召必回,戰必勝!聽著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戰士,支援部隊喊著鏗鏘有力的口號奔向武漢,看著天使一般的身影圍成一圈在與死神的戰書上按下請願手印,我知道,他們在履行對國家的承諾,在用力奔向「人民英雄」這個光榮的稱號。
我想要向那些平凡的發光體致敬。他們不求回報,不求讚頌,只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醫療隊準備自己家的蔬菜,把自己購買的口罩匿名捐給武漢,為堅守在值班崗位的幹部寄去幾瓶消毒液…我想,他們讓我找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榜樣,我甚至在懊惱自己不能快點長大,不能在祖國渡難關時出那麼一點點力。也許在偌大的中國,我們認為我們的力量很小很小,但是在漫長的黑夜裡,我們點燃的小小微光,足以匯聚成燎原之勢的火焰;我們心中的星星,正在連成一個大圈;我們散落的心靈,在互相呼喚對方;我們瘦弱的肩膀,在惡魔面前緊緊地靠在一起,因為我們的眾志成城,因為我們的帶淚笑容,在苦難中有了感動。
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在疫情發生的二十多天裡,有淚水,有無奈,有憤懣,有感慨,但我看到更多的是善良和勇敢。這些善良勇敢的人們一路執著,他們說「和平時期,我的一生是人民的;在危急的時候,我的生命是祖國的」。其實哪有什麼從天而降的英雄,有的只是一個個挺身而出的無名之輩。「別怕,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等地鐵里的人多到擠不上這一班,等大排檔里吵到必須扯著嗓子說話,等去武大看櫻花的人比花還多,等早上等不上那碗熱乾麵,我們可以笑著飈一句『我信了你的邪』!」這是武漢給我們的宣傳。那麼,我想對武漢,對奮戰在一線的人們說:我們等你?
待凜冬離去,雪融草青,櫻花開遍武大的校園,我們相約平安,相約一場團聚。武漢,我想要告訴你,在武大看一場花海,也是我的夢想。
2020,愛你愛你,也請你愛武漢,愛中國,愛這世上平凡而善良的人們,愛這個即將到來的春天。
有句話說得好——「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2019年12月,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12日29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第一位患者,隨後病情迅速發展。截止到今年2月2日15時,全國確診病例14446例、疑似病例19544例、治癒358例、死亡304例。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是那些堅守在防疫一線值得我們尊敬醫護人員們。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他們衝鋒在前,一個個熟悉的陌生的身影,活躍在抗疫的一線。
這幾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例:解放軍三軍醫護人員及全國醫療救援隊馳援武漢。在今年1月24日晚上,在除夕夜,在千千萬萬個家庭吃著團圓飯時,有一部分人已經悄然出發,前往湖北,支援武漢。他們就是解放軍三軍醫院的醫護人員,隨後各地醫院也同樣成立一大隊,同時也是第一時間趕赴武漢。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防護的高牆。
鍾南山院士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84歲的他臨危受命命,令人敬佩。在2003年非典爆發,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護人員經過長期的努力,戰勝了非典。這一次肺炎疫情,感恩有您。有您在,讓無數的中國人鬆了一口氣。
為與病人共進退,為了更好的奮戰在一線,無數的女醫護人員甘願剪去縷縷青絲,只為了更好的服務病人。想上廁所只能憋著,不少醫生都穿上了成人紙尿褲,因為他們一旦從病區出來,他們身上的防護服就浪費了。連續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忘卻了吃飯的時間,打開工作飯盒時,飯菜早已涼了,即使這樣,他們依然吃的很開心,因為他們始終在奮戰。
所謂的白衣天使,只不過是咬緊牙關,堅定必勝的信念,無畏前行,在抗擊肺炎疫情的一線。他們無怨無悔。
我們要尊敬他們,學習他們身上不怕苦難、盡職盡責、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寶貴品質。
我願意成這樣的人。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眾志成城,我們必勝。
2019年12月,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12日29日,武漢金銀潭醫院收治第一位患者,隨後病情迅速發展。截止到今年2月2日15時,全國確診病例14446例、疑似病例19544例、治癒358例、死亡304例。在這些數字的背後,是那些堅守在防疫一線值得我們尊敬醫護人員們。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他們挺身而出,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他們衝鋒在前,一個個熟悉的陌生的身影,活躍在抗疫的一線。
這幾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個事例:解放軍三軍醫護人員及全國醫療救援隊馳援武漢。在今年1月24日晚上,在除夕夜,在千千萬萬個家庭吃著團圓飯時,有一部分人已經悄然出發,前往湖北,支援武漢。他們就是解放軍三軍醫院的醫護人員,隨後各地醫院也同樣成立一大隊,同時也是第一時間趕赴武漢。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防護的高牆。
鍾南山院士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84歲的他臨危受命命,令人敬佩。在2003年非典爆發,以鍾南山為代表的醫護人員經過長期的努力,戰勝了非典。這一次肺炎疫情,感恩有您。有您在,讓無數的中國人鬆了一口氣。
為與病人共進退,為了更好的奮戰在一線,無數的女醫護人員甘願剪去縷縷青絲,只為了更好的服務病人。想上廁所只能憋著,不少醫生都穿上了成人紙尿褲,因為他們一旦從病區出來,他們身上的防護服就浪費了。連續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忘卻了吃飯的時間,打開工作飯盒時,飯菜早已涼了,即使這樣,他們依然吃的很開心,因為他們始終在奮戰。
所謂的白衣天使,只不過是咬緊牙關,堅定必勝的信念,無畏前行,在抗擊肺炎疫情的一線。他們無怨無悔。
我們要尊敬他們,學習他們身上不怕苦難、盡職盡責、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寶貴品質。
我願意成這樣的人。
封一座城,護一國人。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眾志成城,我們必勝。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全世界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中國的中心城市「武漢」,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全國各族人民正全力為「疫」而戰。然而,卻有些不法分子假以「知情者」和「土專家」的身份在網上發表不實傳言,散布謠言,跟黨和人民唱反調。對此,我們應堅決抵制,疫情關係每一個人的生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人人有責,不得亂「謠」。
保持清晰頭腦,不亂「謠」。最近在網上不斷流出關於疫情原因、武漢疫情、終南山院士、應對疫情等諸多謠言,一定程度造成了民眾恐慌,可謂是在全國人民的「傷口」上「散鹽」。黨和人民堅決抵制各類謠言,謠言惑眾者必將受到的嚴肅懲罰和人民的唾罵。越是這種危難時刻,我們越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越是要明辨是非,要時刻與黨和人民在一起,正確採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網上發表個人言論,談心情,談想法,無可厚非,但發表時需三思而後行,不道聽途說,或只聽隻言片語,不編造和散布不實言論,切勿變「留言」成「流言」,「發言」變「謠言」,以致妖言惑眾,擾亂軍心,影響穩定。
理性看待問題,不信「謠」。如今的網絡世界,是個「萬花筒」。越是在這種非常時期,網絡上更是魚龍混雜,也是謠言滿天飛的「溫床」,有些為釣網民胃口,到處要求轉發、轉播,甚至轉發轉播還發新年紅包的。殊不知稍不注意一點就成散布謠言的「罪人」,特別是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社交網上,傳播快,範圍廣,影響惡劣。對此,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理性看待網絡上各種流言細語,做到心中有「數」。在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社交網上的各種信息,心中要加一個「過濾器」,謹言慎語,決不能道聽途說,或只聽隻言片語,不能不加辨別,不加思索而隨意轉發轉播。
傳播正能量,抵制「謠」。這場戰「疫」是一場全民戰爭。「自古邪不壓正」,要將謠言擊垮,那就是讓正能量「發聲」,讓主流聲音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全國各地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抗擊疫情。廣大「白衣天使」和無數名專家學者逆向而行,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成為最勇敢的「逆行者」,也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我們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網絡平台應為這些「逆行者」鼓勁加油,為他們的勇敢和付出「點贊」,讓正能量和正向輿論成為抗擊疫情一線戰士的內心動力。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後方的廣大人民群眾,更是要團結協作,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配合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抓落實,該為疫情出力的積極出力,該在家休息的應停止不必要的外出活動感染,該隔離的應配合做好隔離,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為抗戰一線添「堵」,不為抗擊疫情添「亂」。
抗擊疫情不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贏這場「戰疫」,人人有責。需要我們堅定信心,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構築起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向抗擊「非典」那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保持清晰頭腦,不亂「謠」。最近在網上不斷流出關於疫情原因、武漢疫情、終南山院士、應對疫情等諸多謠言,一定程度造成了民眾恐慌,可謂是在全國人民的「傷口」上「散鹽」。黨和人民堅決抵制各類謠言,謠言惑眾者必將受到的嚴肅懲罰和人民的唾罵。越是這種危難時刻,我們越要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越是要明辨是非,要時刻與黨和人民在一起,正確採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網上發表個人言論,談心情,談想法,無可厚非,但發表時需三思而後行,不道聽途說,或只聽隻言片語,不編造和散布不實言論,切勿變「留言」成「流言」,「發言」變「謠言」,以致妖言惑眾,擾亂軍心,影響穩定。
理性看待問題,不信「謠」。如今的網絡世界,是個「萬花筒」。越是在這種非常時期,網絡上更是魚龍混雜,也是謠言滿天飛的「溫床」,有些為釣網民胃口,到處要求轉發、轉播,甚至轉發轉播還發新年紅包的。殊不知稍不注意一點就成散布謠言的「罪人」,特別是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社交網上,傳播快,範圍廣,影響惡劣。對此,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理性看待網絡上各種流言細語,做到心中有「數」。在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社交網上的各種信息,心中要加一個「過濾器」,謹言慎語,決不能道聽途說,或只聽隻言片語,不能不加辨別,不加思索而隨意轉發轉播。
傳播正能量,抵制「謠」。這場戰「疫」是一場全民戰爭。「自古邪不壓正」,要將謠言擊垮,那就是讓正能量「發聲」,讓主流聲音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號角」。疫情就是命令,連日來,全國各地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全力抗擊疫情。廣大「白衣天使」和無數名專家學者逆向而行,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成為最勇敢的「逆行者」,也是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我們微信朋友圈、抖音視頻、騰訊說說等網絡平台應為這些「逆行者」鼓勁加油,為他們的勇敢和付出「點贊」,讓正能量和正向輿論成為抗擊疫情一線戰士的內心動力。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後方的廣大人民群眾,更是要團結協作,同舟共濟,以實際行動,配合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抓落實,該為疫情出力的積極出力,該在家休息的應停止不必要的外出活動感染,該隔離的應配合做好隔離,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為抗戰一線添「堵」,不為抗擊疫情添「亂」。
抗擊疫情不僅是中國的事情,也是世界人民的事情。打贏這場「戰疫」,人人有責。需要我們堅定信心,萬眾一心,同舟共濟,構築起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向抗擊「非典」那樣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
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疫情實時情況,驚訝於它指數型增長的速度。在國家危難之際,我們能做的只有依照專家說的那樣,不出門,不聚餐。此刻,的愛就是即使再想念,也不相見。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在疫情面前,依舊有許許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無怨無悔地堅守在一線。
作為山東中醫大二附院呼吸內科主管護師,孫憲潔已經連續五年春年值班。今年臨時接到通知:「立刻回到濟南,支援武漢」,她二話沒說立刻奔往濟南。武漢一位計程車司機接到一位特殊的乘客,這名護士是主動請纓到金銀潭醫院救護前線的。醫生陳東升在高鐵站公交站等公眾場所,自費萬元為工作人員和市民發放口罩。他們原本可以團團圓圓和親人在一起過一個幸福年。可現在,國難當頭,他們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憊,放下了回家的行李,奔赴抗擊病毒的大前線。幾天幾夜不合眼,只為多救治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是最美的天使,最帥的英雄。
普通的我們無法衝到最前線,但也可以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正因為有如此有責任心的人在默默堅守,我們才能多一份心安。
武漢的一家餐館發帖:醫護人員需要吃飯,提前半小時打電話,24小時在線,店、車已全消毒。一位年輕姑娘闖進忙碌的急診科,在分診台放了三盒東西,說了一聲「這是送給你們的」,便匆匆離去。護士打開盒子,裡面滿滿放著45副護目鏡,裡面黃色的小紙條上寫著:「平安,加油」。我們沒有那麼專業的醫護知識,我們是平凡人,所以只能盡我的平凡之力,保護我們的醫護天使。
不要畏懼寒冬,因為暖春總會來臨,依舊有一群人在溫暖著我們。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幫我們過關。隔離病毒,絕不是隔離愛。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
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疫情實時情況,驚訝於它指數型增長的速度。在國家危難之際,我們能做的只有依照專家說的那樣,不出門,不聚餐。此刻,的愛就是即使再想念,也不相見。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在疫情面前,依舊有許許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無怨無悔地堅守在一線。
作為山東中醫大二附院呼吸內科主管護師,孫憲潔已經連續五年春年值班。今年臨時接到通知:「立刻回到濟南,支援武漢」,她二話沒說立刻奔往濟南。武漢一位計程車司機接到一位特殊的乘客,這名護士是主動請纓到金銀潭醫院救護前線的。醫生陳東升在高鐵站公交站等公眾場所,自費萬元為工作人員和市民發放口罩。他們原本可以團團圓圓和親人在一起過一個幸福年。可現在,國難當頭,他們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憊,放下了回家的行李,奔赴抗擊病毒的大前線。幾天幾夜不合眼,只為多救治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是最美的天使,最帥的英雄。
普通的我們無法衝到最前線,但也可以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正因為有如此有責任心的人在默默堅守,我們才能多一份心安。
武漢的一家餐館發帖:醫護人員需要吃飯,提前半小時打電話,24小時在線,店、車已全消毒。一位年輕姑娘闖進忙碌的急診科,在分診台放了三盒東西,說了一聲「這是送給你們的」,便匆匆離去。護士打開盒子,裡面滿滿放著45副護目鏡,裡面黃色的小紙條上寫著:「平安,加油」。我們沒有那麼專業的醫護知識,我們是平凡人,所以只能盡我的平凡之力,保護我們的醫護天使。
不要畏懼寒冬,因為暖春總會來臨,依舊有一群人在溫暖著我們。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幫我們過關。隔離病毒,絕不是隔離愛。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