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檢察院嚴格按照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地區檢察分院關於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檢察改革相關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2019年工作要點及改革任務清單要求,緊緊圍繞「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檢察工作總要求,緊扣縣委各項工作部署,強力推動檢察機關全面深化改革見實效。
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絕對領導,確保檢察改革方向不動搖。院黨組始終把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作為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檢察改革的主線,時刻把握檢察機關的政治屬性,教育和引導班子成員及全體檢察人員認識到檢察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正確處理政治機關和業務機關的關係。成立以黨組書記為組長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改革推進措施,隨時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推進改革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及時向縣委、縣政法委報告,把講政治擺在推進改革的首要位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育和引導全體檢察人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把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院黨組班子成員帶頭做到,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上來,切實做到對自治區院、阿克蘇分院和縣委的部署要求「心中有數」,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改革任務「心中有數」。
堅持強化以辦案為中心,以內設機構改革為抓手完善檢察職能。院黨組嚴格按照自治區檢察院、d檢察地區分院關《關於印發各基層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從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出發,完善法律監督「四大檢察」格局,實現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並行發展。堅持扁平化管理和專業化建設相結合,機構精簡和職能優化相結合,根據自治區檢察院、地區檢察分院統一部署,==縣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方案已經自治區黨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按照《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方案》和《人民檢察院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分配方案,改革後,人民檢察院內設機構檢察職能得以完善。機構改革實施以來,院黨組採取一系列有力舉措,著力解決公益訴訟工作動力不足、人手不夠、能力不強等瓶頸問題,掃除了線索及立案空白,公益訴訟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以服務大局不缺位,確保做到「十個手指彈鋼琴」。院黨組自覺把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檢察改革工作融入全縣全面深化改革總體布局當中,正確處理好加快推進改革和正常履行檢察職能和社會職能之間的關係,做到兩不誤、兩促進。今年以來,院黨組落實上級院和縣委各項工作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堅持維穩不動搖,堅持嚴打力度不減,在「破網打傘」、「深挖根治」上持續發力;全力以赴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一是根據區院的統一部署,充分履行檢察職能,精準服務「三大攻堅戰」,依法嚴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對涉金融風險的民事行政訴訟案件的法律監督力度;二是繼續服務打好脫貧攻堅戰,依法嚴厲打擊套取侵吞、截留私分、擠占挪用扶貧資金犯罪,從嚴懲處向扶貧資金、困難群眾伸手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蠅貪」「蟻貪」;立足「訪惠聚」、「民族團結一家親」,幹部下沉等工作,主動把扶貧幫困等社會責任融入到脫貧攻堅中,切實幫助貧困家庭解決實際困難。三是做好服務和保障民生。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對因案返貧、因案致貧的困難群眾提供有效司法救助;加強對婦女兒童特別是農村留守婦女兒童,以及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
堅持以規範辦案為突破口,嚴格規範檢察官司法辦案行為。一是繼續深化檢察官辦案責任改革。完善檢察機關執法辦案責任體系,堅決貫徹「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落實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修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辦案權力清單(試行)》,使檢察官辦案權力清單更加全面規範完善,緊跟形勢任務要求,服務司法辦案需要。二是全面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為切實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規範化水平,結合工作實際,制定《重大疑難案件公安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建議的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強和規範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法院在重大疑難案件辦理過程中的協作配合和監督制約。三是強化檢察官懲戒和管理。制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懲戒工作實施方案》、《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辦案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人民檢察院錯案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認定與追究辦法》(試行),建立檢察官執法檔案,加強檢察官日常考核、考評。制定《人民檢察院績效考核管理辦法》,通過制定各項規定,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度,促進檢察官依法履職,規範辦案,公正司法。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打造堅強有力的檢察幹部隊伍。加強隊伍建設事關檢察事業長遠發展,院黨組把加強隊伍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的必選項目,按照「五個過硬」的要求,全面加強全院檢察幹部隊伍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一是抓住「關鍵少數」。在內設機構改革過程中,著重對各科室負責人選的甄別選用,確保人崗相適,把素質過硬、業務能力強的人放在科室負責人的崗位,帶動全院工作取得進展。二是強化政治標準。院黨組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選人用人的首要位置、第一標準,對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較強的幹警,重點加以培養,在實踐鍛鍊中讓他們儘快成長;三是激勵幹部擔當作為。積極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工作氛圍,對工作態度積極、工作責任心強、工作成效顯著的幹部,在後備幹部推薦、檢察官入額等重大事項上給以有限考慮,切實體現正確用人導向。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8篇[朗讀]
**年,我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以「五大發展理念」、「五個紮實」及「五新戰略」為引領,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開展,按照區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中共**市王益區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年工作要點》及《**市王益區**年全面深化改革任務清單》文件要求,加快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進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全域旅遊,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工作開展根據區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文件,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並按照職責將全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解細化,責任到人,明確完成時限,把握時間節點,拿出具體措施,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強化工作措施,夯實改革任務(一)堅持文旅融合,推進全域旅遊在市委、市政府「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目標指引下,我區積極發掘地域文化,強力開發全域旅遊,制定了《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印象老**˙情懷新王益實施方案》,全力促進區域資源有機整合和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114」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即一個城市會客廳(以「印象老**˙情懷新王益」為主題,以建設懷舊紅旗街、工人文化宮、礦工俱樂部、南北火車站等開放式景點為依託,打造城市會客廳);一個耀瓷文化旅遊體驗區(以耀州窯黃堡鎮為重點,打造耀瓷文化旅遊體驗區);四個3a級旅遊景區(以姜女故里•秦人村落、山水王家河、慢生活蝸牛谷、紅色軍台嶺等項目為抓手,打造四個3a級旅遊景區)。**年,全年啟動四個3a級景區建設,目前,「姜女故里·秦人村落」主景區完成了80棟主體建設,雛形已具,將於明年5月1日建成開放,與西影集團合作的《大話西遊之成長的煩惱》在景區拍攝,並成功殺青;義興村蝸牛谷景區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建築已完工,示範工程6號院落已完成內部硬裝;紅色軍台嶺景區建成了文化廣場、觀景台、浮雕等,修築道路2公里,古驛道澇池、管網已建設完成,綠化亮化工程已完工;山水王家河文化長廊項目完成了800米的河道混凝土澆築、管網鋪設及綠化工程。
(二)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市黃堡影劇院隸屬於我局管理,1995年因火燒毀,原為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性質,體制改革後,變更為企業單位,由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代管。
擬在黃堡衛校原址開發黃堡書院項目,召開了項目論證規劃會,對該項目進行前期調研及文化挖掘,制定了黃堡書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對原教學樓進行翻修,整理院落,在**市第四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與**孟姜塬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發建設黃堡書院項目。
(三)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根據**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我市《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方案》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就人員和編制、承擔地方政府的旅遊和體育等行政執法職責、「掃黃打非」、網際網路信息執法、工作經費等方面與市上對接,待省文化廳出台實施細則。
(四)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以耀瓷文化、孟姜女文化、紅色軍台嶺文化、民俗文化、仰韶龍文化等為支撐,引導扶持了一批具有王益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形成了以王益獨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體系,提升特色文化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現有文化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保護、弘揚耀瓷傳統文化,打贏「活躍產業、振興耀瓷」這副牌,全力推進耀州窯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責任公司、**市觀唐陶瓷有限公司等規上文化企業發展。
(五)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激勵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文化發展的意見》,按照《**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研究符合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激勵機制,積極幫助轄區企業申報爭取上級各類政策資金。為耕源文化公司爭取並撥發旅遊口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用於建設蝸牛谷遊客服務中心,成功為耀州窯陶瓷有限公司、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公司各申請到30萬文化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王益區文化產業協會組建工作正在籌備。
(六)推進區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建設。
加快推進耀瓷文化產業園建設,在保護耀州窯遺址的前提下,盤活國有閒置資產,依託耀州瓷品牌,探索網際網路+耀瓷發展模式,打造反映我區特色文化資源,展示傳統工藝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實現耀瓷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項目完成大師創意園主副廣場、大師工作室、體驗中心、商務中心、日用藝術瓷生產及營銷平台基地、工藝禮品廠、觀唐工坊項目工程及新建陶瓷鏈式烘乾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耀瓷藝術酒店、研發中心、耀瓷文化交流中心、展示中心、道路二期改造、室外管網工程;遊客服務中心正在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對項目申報文件和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截止目前完成投資17191萬元。
(七)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從群眾需求出發,加快推進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任務,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文化建設真正為民惠民。目前,已完成年度創建指標任務。
1、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強設施網絡化建設。印發了《關於**年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建設任務及完成時限,積極推進剩餘29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鞏固提升**年已建成的2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做好免費開放服務。同時,確定了8個市級示範點建設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待市級驗收。
2、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創新「一心多點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服務模式,即以社區為單元,構建「一個中心+多個站點」點面相補、條塊銜接、互聯互通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絡。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動文化體育設施集約高效運行,讓廣大群眾就近、隨時、快捷、方便地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公共文化服務。「一心多點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服務模式得到了國家文化部中期督查組專家的高度認可。目前,正在光明社區和川口社區示點實施,為下一步在全區推廣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3、提升館站免費開放服務,強化文化陣地作用。為進一步做好館站的免費開放工作,文化館創新文化團隊孵化機制,建立了群眾文藝團隊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出群眾文藝團隊的管理辦法及扶持群眾文藝團隊發展的指導意見;圖書館增加了圖書藏書量,優化了閱覽室環境;為鎮辦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配送了圖書、電腦、閱覽桌椅等器材設備;各鎮辦文化站對公共文化免費開放服務項目進行了公示,向群眾提供「菜單式」服務。同時,兩館積極開展各類陣地文化活動,舉辦了「舞蹈基礎知識培訓」「百姓健康舞培訓」「國畫小課堂」「智慧書屋」。
花燈製作等活動20餘場次,開展各類培訓40餘場次,為廣大文化愛好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陣地活動平台。
4、鞏固提升品牌文化活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繼續鞏固「社區文化大廣場」「鄉村文化大舞台」「周末大家樂」三大品牌活動,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共組織「歡度春節群眾文化展演活動」「送文化、送歡樂」等為主題的大型品牌活動30餘場次,組織其他小型活動300餘場次,開展數字電影放映729場,圖書流動服務34場次。wdg中國國際街舞大賽在我區成功舉辦,邀請到6位國際裁判和嘉賓,吸引國內眾多街舞愛好者前來王益參賽觀戰,成為我區新的文化品牌。積極開展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落實了專項經費,並納入財政年初預算,制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方案,年底前完成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80場。
6、加大新聞宣傳力度,提升文化工作知曉率。主要圍繞我區經濟社會文化新理念、新思路、新創舉,《王益新聞》對脫貧攻堅、「兩學一做」、追趕超越、項目建設、全區兩會等重點工作做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工作,為全區提速轉型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全年《王益新聞》共播出96期。進一步通過報紙、網絡、文化活動等載體,加大文化工作社會宣傳力度,拍攝了「王益讓群眾共享特色公共文化服務」為主題的宣傳片,並在**電視台播放。
7、強化創建工作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每季度定期、不定期召開全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推進會、聯席會,研究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安排下一步工作。按照要求,對承擔主要創建任務的7個鎮、街道和區級重點部門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季度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在全區範圍進行通報。依據創建基本項目指標,印發了《關於加快創建指標對標作業、對賬銷號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區創建工作26個成員單位的指標任務。按照創建檔案工作要求,建立了項目指標、過程管理、個性指標三大類檔案。
三、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做好各類檔案建設按照我局承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職責和工作任務,及時收集工作過程中形成的資料,認真做好檔案建設工作,做到資料齊全,指標反映全面,數字真實有據,資料分類清楚,檔案建設規範。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工作開展根據區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文件,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的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並按照職責將全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分解細化,責任到人,明確完成時限,把握時間節點,拿出具體措施,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強化工作措施,夯實改革任務(一)堅持文旅融合,推進全域旅遊在市委、市政府「發展全域旅遊、建設全景**」目標指引下,我區積極發掘地域文化,強力開發全域旅遊,制定了《關於加快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印象老**˙情懷新王益實施方案》,全力促進區域資源有機整合和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114」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即一個城市會客廳(以「印象老**˙情懷新王益」為主題,以建設懷舊紅旗街、工人文化宮、礦工俱樂部、南北火車站等開放式景點為依託,打造城市會客廳);一個耀瓷文化旅遊體驗區(以耀州窯黃堡鎮為重點,打造耀瓷文化旅遊體驗區);四個3a級旅遊景區(以姜女故里•秦人村落、山水王家河、慢生活蝸牛谷、紅色軍台嶺等項目為抓手,打造四個3a級旅遊景區)。**年,全年啟動四個3a級景區建設,目前,「姜女故里·秦人村落」主景區完成了80棟主體建設,雛形已具,將於明年5月1日建成開放,與西影集團合作的《大話西遊之成長的煩惱》在景區拍攝,並成功殺青;義興村蝸牛谷景區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建築已完工,示範工程6號院落已完成內部硬裝;紅色軍台嶺景區建成了文化廣場、觀景台、浮雕等,修築道路2公里,古驛道澇池、管網已建設完成,綠化亮化工程已完工;山水王家河文化長廊項目完成了800米的河道混凝土澆築、管網鋪設及綠化工程。
(二)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機制**市黃堡影劇院隸屬於我局管理,1995年因火燒毀,原為事業單位,企業管理性質,體制改革後,變更為企業單位,由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代管。
擬在黃堡衛校原址開發黃堡書院項目,召開了項目論證規劃會,對該項目進行前期調研及文化挖掘,制定了黃堡書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對原教學樓進行翻修,整理院落,在**市第四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與**孟姜塬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開發建設黃堡書院項目。
(三)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根據**省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調研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我市《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方案》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正在做前期準備工作,就人員和編制、承擔地方政府的旅遊和體育等行政執法職責、「掃黃打非」、網際網路信息執法、工作經費等方面與市上對接,待省文化廳出台實施細則。
(四)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以耀瓷文化、孟姜女文化、紅色軍台嶺文化、民俗文化、仰韶龍文化等為支撐,引導扶持了一批具有王益文化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形成了以王益獨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產業體系,提升特色文化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現有文化企業不斷做大做強。保護、弘揚耀瓷傳統文化,打贏「活躍產業、振興耀瓷」這副牌,全力推進耀州窯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責任公司、**市觀唐陶瓷有限公司等規上文化企業發展。
(五)文化產業發展扶持激勵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文化發展的意見》,按照《**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研究符合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激勵機制,積極幫助轄區企業申報爭取上級各類政策資金。為耕源文化公司爭取並撥發旅遊口專項扶持資金100萬元用於建設蝸牛谷遊客服務中心,成功為耀州窯陶瓷有限公司、火鳳凰藝術陶瓷有限公司各申請到30萬文化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王益區文化產業協會組建工作正在籌備。
(六)推進區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建設。
加快推進耀瓷文化產業園建設,在保護耀州窯遺址的前提下,盤活國有閒置資產,依託耀州瓷品牌,探索網際網路+耀瓷發展模式,打造反映我區特色文化資源,展示傳統工藝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實現耀瓷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項目完成大師創意園主副廣場、大師工作室、體驗中心、商務中心、日用藝術瓷生產及營銷平台基地、工藝禮品廠、觀唐工坊項目工程及新建陶瓷鏈式烘乾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耀瓷藝術酒店、研發中心、耀瓷文化交流中心、展示中心、道路二期改造、室外管網工程;遊客服務中心正在按照省文物局要求,對項目申報文件和設計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截止目前完成投資17191萬元。
(七)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從群眾需求出發,加快推進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任務,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文化建設真正為民惠民。目前,已完成年度創建指標任務。
1、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強設施網絡化建設。印發了《關於**年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建設任務及完成時限,積極推進剩餘29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鞏固提升**年已建成的24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做好免費開放服務。同時,確定了8個市級示範點建設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待市級驗收。
2、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創新「一心多點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服務模式,即以社區為單元,構建「一個中心+多個站點」點面相補、條塊銜接、互聯互通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絡。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推動文化體育設施集約高效運行,讓廣大群眾就近、隨時、快捷、方便地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公共文化服務。「一心多點10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服務模式得到了國家文化部中期督查組專家的高度認可。目前,正在光明社區和川口社區示點實施,為下一步在全區推廣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3、提升館站免費開放服務,強化文化陣地作用。為進一步做好館站的免費開放工作,文化館創新文化團隊孵化機制,建立了群眾文藝團隊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出群眾文藝團隊的管理辦法及扶持群眾文藝團隊發展的指導意見;圖書館增加了圖書藏書量,優化了閱覽室環境;為鎮辦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配送了圖書、電腦、閱覽桌椅等器材設備;各鎮辦文化站對公共文化免費開放服務項目進行了公示,向群眾提供「菜單式」服務。同時,兩館積極開展各類陣地文化活動,舉辦了「舞蹈基礎知識培訓」「百姓健康舞培訓」「國畫小課堂」「智慧書屋」。
花燈製作等活動20餘場次,開展各類培訓40餘場次,為廣大文化愛好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陣地活動平台。
4、鞏固提升品牌文化活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繼續鞏固「社區文化大廣場」「鄉村文化大舞台」「周末大家樂」三大品牌活動,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共組織「歡度春節群眾文化展演活動」「送文化、送歡樂」等為主題的大型品牌活動30餘場次,組織其他小型活動300餘場次,開展數字電影放映729場,圖書流動服務34場次。wdg中國國際街舞大賽在我區成功舉辦,邀請到6位國際裁判和嘉賓,吸引國內眾多街舞愛好者前來王益參賽觀戰,成為我區新的文化品牌。積極開展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落實了專項經費,並納入財政年初預算,制定了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方案,年底前完成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80場。
6、加大新聞宣傳力度,提升文化工作知曉率。主要圍繞我區經濟社會文化新理念、新思路、新創舉,《王益新聞》對脫貧攻堅、「兩學一做」、追趕超越、項目建設、全區兩會等重點工作做了大量的宣傳報道工作,為全區提速轉型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全年《王益新聞》共播出96期。進一步通過報紙、網絡、文化活動等載體,加大文化工作社會宣傳力度,拍攝了「王益讓群眾共享特色公共文化服務」為主題的宣傳片,並在**電視台播放。
7、強化創建工作措施,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每季度定期、不定期召開全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推進會、聯席會,研究解決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安排下一步工作。按照要求,對承擔主要創建任務的7個鎮、街道和區級重點部門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季度考核,並將考核結果在全區範圍進行通報。依據創建基本項目指標,印發了《關於加快創建指標對標作業、對賬銷號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區創建工作26個成員單位的指標任務。按照創建檔案工作要求,建立了項目指標、過程管理、個性指標三大類檔案。
三、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做好各類檔案建設按照我局承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職責和工作任務,及時收集工作過程中形成的資料,認真做好檔案建設工作,做到資料齊全,指標反映全面,數字真實有據,資料分類清楚,檔案建設規範。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為搶抓重大歷史機遇,繼續高水平做好全面深化改革文章,確保「十四五」高質量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根據《今年xx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和x區黨工委今年重點工作部署,特制定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xx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xx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突出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突出制度創新和改革質量、突出統籌協調和有序推進、突出開門改革和多元參與、突出總結推廣和鞏固提升,更加注重製度創新和改革系統集成,搶抓「雙區」建設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以改革攻堅的具體成效助推x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堅持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為引領,前瞻謀劃戰略戰役性改革和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更加強化問題導向,聚焦x區高質量發展問題突出的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部署推進關鍵環節改革。
(二)突出制度創新和改革質量。堅持以制度供給創新推動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更加注重從破除制約x區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入手謀劃推進改革。堅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集中攻堅重大改革事項,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經驗。
(三)突出統籌協調和有序推進。堅持對重要改革事項切實抓好統籌協調和跟蹤督辦,建立完善集成改革攻堅機制。更加注重任務分解落實,紮實有序推進,並積極對口爭取改革試點項目和先行先試政策。
(四)突出開門改革和多元參與。堅持集思廣益謀劃推進改革,建立完善項目形成時的意見徵求工作機制、方案制定時的智庫專家諮詢制度,更加突出發揮改革專家在改革推進過程中的輔導作用,更加注重緊扣「兩個是否」標準評估改革成效,全面增強改革的動力和合力。
(五)突出總結推廣和鞏固提升。堅持把改革過程銜接作為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對已經完成的改革項目要及時總結推廣,放大改革綜合效應;對正在推進中的改革項目要持續用力,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同時結合新的形勢進行調整完善,始終保持改革的正確方向。
三、區級重點改革任務
今年,實施7個方面19項區級重點改革,以區級重點改革帶動全區各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
(一)戰略戰役性改革。
1.推進綜合改革試點落地實施。全力落實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編制實施《xxx區先行先試落實綜合改革試點事項清單(第二批)》,用好用足綜合改革試點政策破解x區發展瓶頸。聚焦海洋、生物、旅遊等重點領域,積極謀劃事關x區長遠發展的改革舉措,爭取一批創造型和引領型改革項目納入全市綜合改革試點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
2.建立完善「放管服」統籌推進機制。建立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機制,制定「放管服」改革年度工作要點。開展x區「放管服」改革微調研,重點檢視x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激勵創新創業、改善社會服務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探索建立符合x區實際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新路徑。建立完善x區優化營商環境諮詢監督機制,探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工作諮詢監督;推進產業政策修訂,探索建設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企業和人才服務平台;完善政務新媒體管理,探索政務公開便民新舉措。
(二)重大戰略平台改革。
3.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文旅發展新模式,以旅遊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xxx區濱海生態、文化旅遊核心產品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對旅遊發展和產業優化的引領作用,強化文體旅重大產業項目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快推進x區全域旅遊招商引資工作,持續發力引進高端旅遊項目;對標國際一流、加快佳兆業國際樂園、新大旅遊項目、西涌濱海旅遊度假區等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綜合體建設,充分發揮主題樂園和高端酒店對旅遊消費拉動的龍頭效應,建設國際化濱海生態旅遊產品。結合探索粵港澳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設,爭取推動外籍遊艇臨時進出非開放水域審批程序簡化和港澳遊艇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4.探索沙灘資源等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開展xxx區沙灘資源利用現狀分析。分析xxx區沙灘資源自然屬性、開發程度、功能用途等利用現狀。參照《海洋生態資本評估技術導則》,探索構建適用於xxx區沙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方法和參數指標體系。結合沙灘生態產品溢價,分析沙灘作為價格影響因子對市場地價的影響,探索提出沙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5.探索海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機制。高水平編制xxx區國土空間規劃,圍繞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建設目標,進一步優化海洋空間開發利用布局。搶抓海域空間分層使用權改革有關政策紅利,保障x區各類重大項目用海需求。爭取海域使用權審批權等若干市級權限下放,提升海洋空間統籌利用水平。
(四)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6.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化,鼓勵企業將財政資助金額以績效形式給予成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負責人或成員,讓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實現「名利雙收」。建立科技和金融結合機制,推動科技、產業、財政、金融等部門工作聯動、政策銜接,探索研究科技金融有關政策。完善多元化融資體系,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7.探索新型高科技產業園建設。以xxx區為重點,探索科研經濟型專業園區建設新模式,聚焦海洋生物製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材料等細分領域,採取「政府引導、國企主導、多元參與」的建設運營模式,推動建設若干科研經濟型專業園區,為關聯專業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產業園區共享型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多元參與」的投資建設模式,加強共享型環保基礎設施、共享型技術服務平台等建設。
8.全域旅遊爭議解決機制改革。從切實維護好、平衡好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和諧有序的旅遊消費環境的角度出發,率先探索建立旅遊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嘗試構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七位一體多元糾紛解決方式,提高旅遊管理法治化水平和遊客服務水平,打造大鵬旅遊品牌,助力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
9.探索以生態環境為導向(eod模式)的發展模式。立足xxx區開發建設與運營的實際,開展eod現有政策、國內外先進案例、xxx區eod發展模式的理論、實施路徑等相關研究內容,為x區eod發展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做出貢獻。在xxx區eod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優化eod實施路徑,探索建立eod模式工作機制、評價體系和監督機制,服務x區「生態立區、經濟強區」。
10.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全面貫徹中央、省、市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的要求,進一步明晰x區事業單位功能定位,理順政事管辦關係,釐清職責邊界,加快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結合x區特點和實際,選取試點單位探索建立政事權限清單,出台x區事業單位機構職能編制規定,不斷健全治理機制;堅持和加強黨對事業單位的全面領導,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強化公益屬性,提高治理效能。
(五)基層治理改革。
11.探索黨建引領社區網格管理模式創新。健全完善「黨建引領、塊上循環、條上聯動」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任務交辦、跟蹤督辦、執法聯動、跨區域跨部門協同、輔助力量配置、費隨事轉等工作機制,拓寬網格訴求反映渠道,調動多元力量參與網格管理,加快推進區級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平台建設,全面推進網格管理數字化轉型,提升x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12.創新城中村物業管理模式。選取部分城中村試點圍合管理,適當給予資金補助,扶持城中村物業管理企業。制定創新城中村物業管理制度,以點帶面,探索城中村物業管理改革。在x區城中村全面落實垃圾分類、環衛保潔、雨污分流、文明養犬、「六亂一超」整治、車輛規範停放等城中村市容環境衛生品質管理措施,構建以社區黨委為主導、物業管理為依託、股份公司積極配合、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的城中村市容環境衛生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建設處處乾淨、時時乾淨,既生機勃勃又秩序井然的城中村人居新環境。
(六)生態領域改革。
13.深化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改革。貫徹落實《xx市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工作指南(試行)》和《xx市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技術規範》,為x區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提供審計服務。審計年度中,統籌安排x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研究規範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目標、方式、方法。結合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指導督促各相關單位抓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
14.建立完善海洋碳匯核算標準。在已經開展的海洋碳匯核算指南及xxx區海洋碳匯清單編制工作基礎上,深入研究篩選海洋碳匯類型和碳匯指標,明確數據來源與途徑,率先構建一套海洋碳匯核算方法和質控指引,並按照團體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申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為xx地方標準;搭建海洋碳匯清單編制數據核算模型,形成xxx區海洋碳匯清單編制的工作機制,為海洋碳匯的核算與報告提供標準化範本,促進x區乃至xx市海洋碳匯核算工作的常態化開展。
15.深化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審判機制改革。在業已開展的環境司法領域改革基礎上,配齊配強「四合一」環境資源專門法庭的專業審判人才,完善環境資源案件審理規則,構建系統、全面、高效的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審理機制。探索建立環境保護禁止令和生態修復管理人制度,率先形成較為完善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與修復機制,為環境資源案件跨流域保護提供典型示範案例。率先探索深惠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集中管轄制度改革,推進協同保護大亞灣生態環境機制建設。
(七)民生領域改革。
16.深化集團化辦學新模式改革。深化改革,探索集團化辦學新模式,促進x區教育的辦學理念、課程體系、學校管理等方面的融合與創新。創新編制管理方式,探索以教育集團為單位統籌的編制管理,實現教育集團內人員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輪崗交流。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機制,促進文化融合與特色發展,形成兼容並蓄的文化氛圍,創造豐富多元的教育生態。
17.探索x區醫療健康集團運行機制。創新「集團化+法人治理」結構,成立「集團醫管會」進行統籌管理,建立統一法人治理結構,推動醫療資源組團運營;賦予集團充分的運營管理自主權,使集團在區域內能夠對人、財、物進行統籌管理、使用和調配,完善利益分配機制、資產調配製度、人事及績效制度等,發揮資源集中效應,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以需求為導向的醫療服務。完善集團財政補助、員工薪酬待遇、人員流動改革、集團運營績效考核、「總額管理、結餘留用」醫保支付制度等改革措施,加強區級醫院部分缺失學科和急需學科建設,提升分級診療中間環節對轉診病人的承接能力。
18.探索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依託x區豐富的山海資源、優越的生態環境,聚焦「海韻大鵬」,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兒童參與」工作機制,以兒童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活化升級「流動海洋少年宮」環保實踐基地,多亮點、高亮度、強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山海生態特色的兒童友好實踐基地,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兒童友好先行路徑。
19.探索社會化養老發展新機制。探索養老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新機制,推動養老服務從「福利救濟」向「權利保障」角度轉換,強化政府養老服務供給職能;編制x區養老院公建民營,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參與項目前期、建設、運營等工作;加快葵涌、南澳敬老院改造,制定xxx區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進行運營管理,力爭實現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全覆蓋。
四、部門重點改革任務
各辦事處、x區各單位、駐x區各單位緊緊圍繞x區今年黨工委工作會議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實施32項主要負責同志領辦的部門重點改革項目,並結合各自實際,推出一批「微改革」「微創新」項目,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定期研究x區改革工作,定期召開改革項目推進會,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改革項目的領辦領導,要把握改革核心內容和重點任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抓好改革實施。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調查研究,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難摸清摸透,多從基層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找突破口,多推有大鵬特點的改革項目,把改革工作做實做深做好。
(二)加強責任落實。各單位要切實落實改革主體責任,突出改革重點,按照改革計劃的責任分工,制定具體改革項目的,建立台賬,細化工作任務、進度安排和節點目標,明確項目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拿出具體工作舉措,鼓勵基層創新,倒逼改革落地見效。各參加單位要積極支持配合,根據改革要求和工作需要主動參與,加強協作。
(三)加強改革謀劃。改革創新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各單位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傾聽基層意見,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在充分借鑑先進地區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把握改革要求,注重前瞻謀劃,科學編制改革方案,增強改革方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原則上各單位的重點改革方案,要提交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
(四)強化督查考評。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經常性地開展檢查督辦和專題調研,組織開展各領域改革全面評估和重點項目第三方評估,定期通報各牽頭單位改革推進落實情況。x區改革辦要會同x區督查室對照《今年xxx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加大督辦力度、強化剛性約束,將改革計劃落實情況納入區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和各單位績效評估體系,對重點改革任務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提請x區紀檢部門嚴肅追責。
(五)強化宣傳引導。x區綜合辦公室要制定改革宣傳計劃,及時提煉總結重點改革成效和基層的「微改革」「微創新」做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對x區改革成效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報道,廣泛凝聚全區改革共識,推動形成更加濃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創新氛圍。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xx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xx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突出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突出制度創新和改革質量、突出統籌協調和有序推進、突出開門改革和多元參與、突出總結推廣和鞏固提升,更加注重製度創新和改革系統集成,搶抓「雙區」建設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以改革攻堅的具體成效助推x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堅持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和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為引領,前瞻謀劃戰略戰役性改革和創造型、引領型改革。更加強化問題導向,聚焦x區高質量發展問題突出的重點領域,有針對性地部署推進關鍵環節改革。
(二)突出制度創新和改革質量。堅持以制度供給創新推動改革舉措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更加注重從破除制約x區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入手謀劃推進改革。堅持把提高改革質量放在更加重要位置,集中攻堅重大改革事項,創造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經驗。
(三)突出統籌協調和有序推進。堅持對重要改革事項切實抓好統籌協調和跟蹤督辦,建立完善集成改革攻堅機制。更加注重任務分解落實,紮實有序推進,並積極對口爭取改革試點項目和先行先試政策。
(四)突出開門改革和多元參與。堅持集思廣益謀劃推進改革,建立完善項目形成時的意見徵求工作機制、方案制定時的智庫專家諮詢制度,更加突出發揮改革專家在改革推進過程中的輔導作用,更加注重緊扣「兩個是否」標準評估改革成效,全面增強改革的動力和合力。
(五)突出總結推廣和鞏固提升。堅持把改革過程銜接作為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對已經完成的改革項目要及時總結推廣,放大改革綜合效應;對正在推進中的改革項目要持續用力,堅持「一張藍圖干到底」,同時結合新的形勢進行調整完善,始終保持改革的正確方向。
三、區級重點改革任務
今年,實施7個方面19項區級重點改革,以區級重點改革帶動全區各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
(一)戰略戰役性改革。
1.推進綜合改革試點落地實施。全力落實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編制實施《xxx區先行先試落實綜合改革試點事項清單(第二批)》,用好用足綜合改革試點政策破解x區發展瓶頸。聚焦海洋、生物、旅遊等重點領域,積極謀劃事關x區長遠發展的改革舉措,爭取一批創造型和引領型改革項目納入全市綜合改革試點第二批授權事項清單。
2.建立完善「放管服」統籌推進機制。建立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推進機制,制定「放管服」改革年度工作要點。開展x區「放管服」改革微調研,重點檢視x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激勵創新創業、改善社會服務等方面存在的深層次、根本性問題,探索建立符合x區實際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新路徑。建立完善x區優化營商環境諮詢監督機制,探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工作諮詢監督;推進產業政策修訂,探索建設引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企業和人才服務平台;完善政務新媒體管理,探索政務公開便民新舉措。
(二)重大戰略平台改革。
3.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文旅發展新模式,以旅遊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推動xxx區濱海生態、文化旅遊核心產品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招商引資對旅遊發展和產業優化的引領作用,強化文體旅重大產業項目帶動作用,進一步加快推進x區全域旅遊招商引資工作,持續發力引進高端旅遊項目;對標國際一流、加快佳兆業國際樂園、新大旅遊項目、西涌濱海旅遊度假區等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綜合體建設,充分發揮主題樂園和高端酒店對旅遊消費拉動的龍頭效應,建設國際化濱海生態旅遊產品。結合探索粵港澳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建設,爭取推動外籍遊艇臨時進出非開放水域審批程序簡化和港澳遊艇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4.探索沙灘資源等生態產品的價值實現機制。開展xxx區沙灘資源利用現狀分析。分析xxx區沙灘資源自然屬性、開發程度、功能用途等利用現狀。參照《海洋生態資本評估技術導則》,探索構建適用於xxx區沙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方法和參數指標體系。結合沙灘生態產品溢價,分析沙灘作為價格影響因子對市場地價的影響,探索提出沙灘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5.探索海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機制。高水平編制xxx區國土空間規劃,圍繞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建設目標,進一步優化海洋空間開發利用布局。搶抓海域空間分層使用權改革有關政策紅利,保障x區各類重大項目用海需求。爭取海域使用權審批權等若干市級權限下放,提升海洋空間統籌利用水平。
(四)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6.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就地轉化,鼓勵企業將財政資助金額以績效形式給予成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負責人或成員,讓科研人員合理合法實現「名利雙收」。建立科技和金融結合機制,推動科技、產業、財政、金融等部門工作聯動、政策銜接,探索研究科技金融有關政策。完善多元化融資體系,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7.探索新型高科技產業園建設。以xxx區為重點,探索科研經濟型專業園區建設新模式,聚焦海洋生物製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生物材料等細分領域,採取「政府引導、國企主導、多元參與」的建設運營模式,推動建設若干科研經濟型專業園區,為關聯專業領域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供一站式服務。探索產業園區共享型基礎設施建設新模式,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多元參與」的投資建設模式,加強共享型環保基礎設施、共享型技術服務平台等建設。
8.全域旅遊爭議解決機制改革。從切實維護好、平衡好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和諧有序的旅遊消費環境的角度出發,率先探索建立旅遊爭議多元化解決機制,嘗試構建「行政執法、司法審判、多元調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七位一體多元糾紛解決方式,提高旅遊管理法治化水平和遊客服務水平,打造大鵬旅遊品牌,助力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
9.探索以生態環境為導向(eod模式)的發展模式。立足xxx區開發建設與運營的實際,開展eod現有政策、國內外先進案例、xxx區eod發展模式的理論、實施路徑等相關研究內容,為x區eod發展模式的理論和實踐做出貢獻。在xxx區eod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優化eod實施路徑,探索建立eod模式工作機制、評價體系和監督機制,服務x區「生態立區、經濟強區」。
10.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全面貫徹中央、省、市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的要求,進一步明晰x區事業單位功能定位,理順政事管辦關係,釐清職責邊界,加快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結合x區特點和實際,選取試點單位探索建立政事權限清單,出台x區事業單位機構職能編制規定,不斷健全治理機制;堅持和加強黨對事業單位的全面領導,完善支持保障政策,強化公益屬性,提高治理效能。
(五)基層治理改革。
11.探索黨建引領社區網格管理模式創新。健全完善「黨建引領、塊上循環、條上聯動」運行機制,建立健全任務交辦、跟蹤督辦、執法聯動、跨區域跨部門協同、輔助力量配置、費隨事轉等工作機制,拓寬網格訴求反映渠道,調動多元力量參與網格管理,加快推進區級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平台建設,全面推進網格管理數字化轉型,提升x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12.創新城中村物業管理模式。選取部分城中村試點圍合管理,適當給予資金補助,扶持城中村物業管理企業。制定創新城中村物業管理制度,以點帶面,探索城中村物業管理改革。在x區城中村全面落實垃圾分類、環衛保潔、雨污分流、文明養犬、「六亂一超」整治、車輛規範停放等城中村市容環境衛生品質管理措施,構建以社區黨委為主導、物業管理為依託、股份公司積極配合、全體居民共同參與的城中村市容環境衛生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建設處處乾淨、時時乾淨,既生機勃勃又秩序井然的城中村人居新環境。
(六)生態領域改革。
13.深化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改革。貫徹落實《xx市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工作指南(試行)》和《xx市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任中)審計技術規範》,為x區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提供審計服務。審計年度中,統籌安排x區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項目,研究規範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目標、方式、方法。結合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情況,指導督促各相關單位抓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
14.建立完善海洋碳匯核算標準。在已經開展的海洋碳匯核算指南及xxx區海洋碳匯清單編制工作基礎上,深入研究篩選海洋碳匯類型和碳匯指標,明確數據來源與途徑,率先構建一套海洋碳匯核算方法和質控指引,並按照團體標準、地方標準的要求,申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為xx地方標準;搭建海洋碳匯清單編制數據核算模型,形成xxx區海洋碳匯清單編制的工作機制,為海洋碳匯的核算與報告提供標準化範本,促進x區乃至xx市海洋碳匯核算工作的常態化開展。
15.深化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審判機制改革。在業已開展的環境司法領域改革基礎上,配齊配強「四合一」環境資源專門法庭的專業審判人才,完善環境資源案件審理規則,構建系統、全面、高效的環境資源案件專業化審理機制。探索建立環境保護禁止令和生態修復管理人制度,率先形成較為完善的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與修復機制,為環境資源案件跨流域保護提供典型示範案例。率先探索深惠海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集中管轄制度改革,推進協同保護大亞灣生態環境機制建設。
(七)民生領域改革。
16.深化集團化辦學新模式改革。深化改革,探索集團化辦學新模式,促進x區教育的辦學理念、課程體系、學校管理等方面的融合與創新。創新編制管理方式,探索以教育集團為單位統籌的編制管理,實現教育集團內人員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輪崗交流。建立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機制,促進文化融合與特色發展,形成兼容並蓄的文化氛圍,創造豐富多元的教育生態。
17.探索x區醫療健康集團運行機制。創新「集團化+法人治理」結構,成立「集團醫管會」進行統籌管理,建立統一法人治理結構,推動醫療資源組團運營;賦予集團充分的運營管理自主權,使集團在區域內能夠對人、財、物進行統籌管理、使用和調配,完善利益分配機制、資產調配製度、人事及績效制度等,發揮資源集中效應,更好地為患者提供以需求為導向的醫療服務。完善集團財政補助、員工薪酬待遇、人員流動改革、集團運營績效考核、「總額管理、結餘留用」醫保支付制度等改革措施,加強區級醫院部分缺失學科和急需學科建設,提升分級診療中間環節對轉診病人的承接能力。
18.探索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依託x區豐富的山海資源、優越的生態環境,聚焦「海韻大鵬」,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共建+兒童參與」工作機制,以兒童發展需求為導向,加快建設「海洋+」兒童友好型城區,活化升級「流動海洋少年宮」環保實踐基地,多亮點、高亮度、強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山海生態特色的兒童友好實踐基地,探索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兒童友好先行路徑。
19.探索社會化養老發展新機制。探索養老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新機制,推動養老服務從「福利救濟」向「權利保障」角度轉換,強化政府養老服務供給職能;編制x區養老院公建民營,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參與項目前期、建設、運營等工作;加快葵涌、南澳敬老院改造,制定xxx區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建設運營管理辦法,引入社會化專業機構進行運營管理,力爭實現街道長者服務中心全覆蓋。
四、部門重點改革任務
各辦事處、x區各單位、駐x區各單位緊緊圍繞x區今年黨工委工作會議有關工作部署和要求,實施32項主要負責同志領辦的部門重點改革項目,並結合各自實際,推出一批「微改革」「微創新」項目,釋放更多改革紅利。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定期研究x區改革工作,定期召開改革項目推進會,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存在的問題。重點改革項目的領辦領導,要把握改革核心內容和重點任務,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抓好改革實施。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調查研究,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難摸清摸透,多從基層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找突破口,多推有大鵬特點的改革項目,把改革工作做實做深做好。
(二)加強責任落實。各單位要切實落實改革主體責任,突出改革重點,按照改革計劃的責任分工,制定具體改革項目的,建立台賬,細化工作任務、進度安排和節點目標,明確項目責任部門和具體責任人,拿出具體工作舉措,鼓勵基層創新,倒逼改革落地見效。各參加單位要積極支持配合,根據改革要求和工作需要主動參與,加強協作。
(三)加強改革謀劃。改革創新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各單位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傾聽基層意見,廣泛凝聚各方智慧,在充分借鑑先進地區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把握改革要求,注重前瞻謀劃,科學編制改革方案,增強改革方案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原則上各單位的重點改革方案,要提交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後方可實施。
(四)強化督查考評。x區黨工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經常性地開展檢查督辦和專題調研,組織開展各領域改革全面評估和重點項目第三方評估,定期通報各牽頭單位改革推進落實情況。x區改革辦要會同x區督查室對照《今年xxx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點》加大督辦力度、強化剛性約束,將改革計劃落實情況納入區管領導班子年度考核和各單位績效評估體系,對重點改革任務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提請x區紀檢部門嚴肅追責。
(五)強化宣傳引導。x區綜合辦公室要制定改革宣傳計劃,及時提煉總結重點改革成效和基層的「微改革」「微創新」做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對x區改革成效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報道,廣泛凝聚全區改革共識,推動形成更加濃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創新氛圍。
同志們:
今天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今年第一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學習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有關精神,聽取各專項小組和改革辦,安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從各專項組和改革辦彙報的情況來看,我縣各領域改革正在積極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認真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改革任務。
下面,我著重講幾點意見。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核心動力,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分別多次會議,形成了一系列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增強發展動力活力的政策措施,推動改革向攻堅期、深水期邁進。當前,我縣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實現「x」發展戰略需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需要毫不動搖地推動改革。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攻克體制機制的頑疾,才能實現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的建設目標。全縣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增強改革信心,推動任務落地,堅定不移地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二要抓好任務落實。今年,改革台賬共確定改革任務xx條,其中制定出台xx條、推進落實xx條,承擔改革試點xx個,分別明確了改革成果形式、責任領導、牽頭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增強自覺性和執行力,對各項改革要全程負責、一抓到底,取得實效。現在一季度已過,受疫情影響各項改革工作全面滯後。今年計劃出台的x個改革成果,目前僅完成x個,完成年度任務的x%,下步任務十分繁重。各專項小組要集中力量,加快進度,保證各項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對需要推進落實的x條改革任務,要主動搞好對接銜接,吃透上情,把握政策,確保各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落地見效。對於x個改革試點,要準確把握政策要求,全力抓好施工,認真總結驗收,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三要強化責任擔當。近期,縣委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小組和改革辦進行了重新調整,大家一定要按照各自承擔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各領域改革相關工作,切實形成領導小組抓部署、專項小組抓落實、改革辦抓協調的工作格局。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攻堅意識,嚴格落實「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總結、一年一述職」改革推進機制,完善督辦協調、督察落實、考評激勵、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各專項小組要緊盯緊跟本領域改革任務,逐月盤點,逐個分析,既拉成果清單,也拉負面清單。對每項改革任務及時調度、深入研究、全力推進。牽頭部門切實發揮牽頭抓總責任,相關單位積極參與配合、協同推進,確保每一項改革任務有部署、有落實、有結果。特別是各專項組組長、各牽頭部門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要加強對本領域改革任務的統籌協調和科學調度,抓實目標任務、精準落實、探索創新、跟蹤問效、機制保障,對中央、省政府、市委、縣委下發的有關改革文件要認真研究、精心謀劃、部署落實。改革牽頭單位負責同志要抓好組織協調、方案制定、任務落實、經驗總結等工作。改革辦要切實發揮好協調落實的作用,推動各項改革決策部署順利實施。縣黨政督查室要把改革工作列入重點督察內容,明確重點改革督察項目,緊盯不放,推動落實。
四要注重方案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啟動以來,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相繼審議通過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涵蓋經濟生態、民主法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黨的建設制度和紀律檢查體制各領域。上級通過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有的屬於台賬之內的改革任務,有的是新出台的改革舉措,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及時掌握,緊跟緊盯,需要制定延伸配套方案的,要抓緊啟動調查研究等前期工作,出台一個落實一個,實施一個見效一個,努力跟上上級改革步伐,確保有關方案在我縣能夠第一時間貫徹執行。今後,凡是中央、省委、市委深改組會議出台的改革舉措,需要我縣延伸配套的,要拿出質量高、操作性強的配套方案或落實舉措,儘快啟動實施;對需要進行試點的,要認真調查研究,細化方案,專項推進。同時,改革方案印發後,責任部門要認真把握和嚴格落實有關要求,主動搞好各方面對接銜接,積極研究解決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防止只出文件、不見成效,確保改革方案有序推進。
五要加強督察督辦。x年x月,省政府印發了改革督察辦法,明確了督察責任主體、督察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全面落實省委和市委督察工作的具體要求,各專項小組、改革任務牽頭單位、改革辦要認真履行督察主體責任,通過全面督察、重點督察、專項督察、日常督察和整改督察,推動改革任務落到實處。要緊盯緊跟省委、市委明確的重要改革任務、破解發展難題迫切需要的改革任務、同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改革任務,以重點突破帶動改革的整體推進;要盯住關鍵環節,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各專項小組、各牽頭部門要嚴格落實改革方案逐月報備制度,每月初將上月出台的改革成果以及本領域改革任務落實情況報改革辦,由改革辦統一整理提交領導小組。改革辦要盯緊改革台賬,圍繞重點任務、重點環節開展督察,及時通報推進情況,完成的銷號,掛賬的下發督辦單,限時補齊交賬。
六要營造改革氛圍。宣傳部門要加強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對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要做好政策解讀,正確引導社會預期,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識,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各專項小組和有關部門要加強改革宣傳工作的組織策劃,善於發現總結改革亮點、改革典型,把典型案例總結好、運用好、推廣好,積極向縣委改革辦報送改革信息,報告改革成效,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我縣改革情況。縣委改革辦要及時向縣委和市委改革辦報送全縣改革經驗做法,及時搜集縣外典型經驗,為縣委決策提供參考,為各領域改革提供指導和借鑑。
近期,由xx帶隊的改革專項督察組,將到我縣開展專項督察,各專項組、改革辦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委要求,認真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反映好我縣各項改革的推進和落實情況。
今天的會議議程全部結束,散會。
今天召開縣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今年第一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學習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有關精神,聽取各專項小組和改革辦,安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任務。從各專項組和改革辦彙報的情況來看,我縣各領域改革正在積極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工作中,要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認真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各項改革任務。
下面,我著重講幾點意見。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並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核心動力,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啟動以來,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分別多次會議,形成了一系列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增強發展動力活力的政策措施,推動改革向攻堅期、深水期邁進。當前,我縣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期,實現「x」發展戰略需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破解制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需要毫不動搖地推動改革。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攻克體制機制的頑疾,才能實現繁榮、美麗、和諧新多倫的建設目標。全縣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部署要求上來,增強改革信心,推動任務落地,堅定不移地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二要抓好任務落實。今年,改革台賬共確定改革任務xx條,其中制定出台xx條、推進落實xx條,承擔改革試點xx個,分別明確了改革成果形式、責任領導、牽頭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切實增強自覺性和執行力,對各項改革要全程負責、一抓到底,取得實效。現在一季度已過,受疫情影響各項改革工作全面滯後。今年計劃出台的x個改革成果,目前僅完成x個,完成年度任務的x%,下步任務十分繁重。各專項小組要集中力量,加快進度,保證各項改革任務如期完成。對需要推進落實的x條改革任務,要主動搞好對接銜接,吃透上情,把握政策,確保各項改革任務有序推進、落地見效。對於x個改革試點,要準確把握政策要求,全力抓好施工,認真總結驗收,努力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三要強化責任擔當。近期,縣委對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專項小組和改革辦進行了重新調整,大家一定要按照各自承擔的工作職責,認真做好各領域改革相關工作,切實形成領導小組抓部署、專項小組抓落實、改革辦抓協調的工作格局。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問題意識、攻堅意識,嚴格落實「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分析、半年一總結、一年一述職」改革推進機制,完善督辦協調、督察落實、考評激勵、責任追究等工作機制。各專項小組要緊盯緊跟本領域改革任務,逐月盤點,逐個分析,既拉成果清單,也拉負面清單。對每項改革任務及時調度、深入研究、全力推進。牽頭部門切實發揮牽頭抓總責任,相關單位積極參與配合、協同推進,確保每一項改革任務有部署、有落實、有結果。特別是各專項組組長、各牽頭部門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職盡責,強化責任擔當。要加強對本領域改革任務的統籌協調和科學調度,抓實目標任務、精準落實、探索創新、跟蹤問效、機制保障,對中央、省政府、市委、縣委下發的有關改革文件要認真研究、精心謀劃、部署落實。改革牽頭單位負責同志要抓好組織協調、方案制定、任務落實、經驗總結等工作。改革辦要切實發揮好協調落實的作用,推動各項改革決策部署順利實施。縣黨政督查室要把改革工作列入重點督察內容,明確重點改革督察項目,緊盯不放,推動落實。
四要注重方案制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啟動以來,中央、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相繼審議通過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涵蓋經濟生態、民主法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黨的建設制度和紀律檢查體制各領域。上級通過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有的屬於台賬之內的改革任務,有的是新出台的改革舉措,各專項小組、各鄉鎮各部門要及時掌握,緊跟緊盯,需要制定延伸配套方案的,要抓緊啟動調查研究等前期工作,出台一個落實一個,實施一個見效一個,努力跟上上級改革步伐,確保有關方案在我縣能夠第一時間貫徹執行。今後,凡是中央、省委、市委深改組會議出台的改革舉措,需要我縣延伸配套的,要拿出質量高、操作性強的配套方案或落實舉措,儘快啟動實施;對需要進行試點的,要認真調查研究,細化方案,專項推進。同時,改革方案印發後,責任部門要認真把握和嚴格落實有關要求,主動搞好各方面對接銜接,積極研究解決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防止只出文件、不見成效,確保改革方案有序推進。
五要加強督察督辦。x年x月,省政府印發了改革督察辦法,明確了督察責任主體、督察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全面落實省委和市委督察工作的具體要求,各專項小組、改革任務牽頭單位、改革辦要認真履行督察主體責任,通過全面督察、重點督察、專項督察、日常督察和整改督察,推動改革任務落到實處。要緊盯緊跟省委、市委明確的重要改革任務、破解發展難題迫切需要的改革任務、同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改革任務,以重點突破帶動改革的整體推進;要盯住關鍵環節,既督任務、督進度、督成效,也察認識、察責任、察作風,確保改革方向不偏離、改革任務不落空。各專項小組、各牽頭部門要嚴格落實改革方案逐月報備制度,每月初將上月出台的改革成果以及本領域改革任務落實情況報改革辦,由改革辦統一整理提交領導小組。改革辦要盯緊改革台賬,圍繞重點任務、重點環節開展督察,及時通報推進情況,完成的銷號,掛賬的下發督辦單,限時補齊交賬。
六要營造改革氛圍。宣傳部門要加強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對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要做好政策解讀,正確引導社會預期,最大程度凝聚改革共識,為改革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各專項小組和有關部門要加強改革宣傳工作的組織策劃,善於發現總結改革亮點、改革典型,把典型案例總結好、運用好、推廣好,積極向縣委改革辦報送改革信息,報告改革成效,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我縣改革情況。縣委改革辦要及時向縣委和市委改革辦報送全縣改革經驗做法,及時搜集縣外典型經驗,為縣委決策提供參考,為各領域改革提供指導和借鑑。
近期,由xx帶隊的改革專項督察組,將到我縣開展專項督察,各專項組、改革辦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委要求,認真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反映好我縣各項改革的推進和落實情況。
今天的會議議程全部結束,散會。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也是澄城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進一步加快高質量發展、著手謀劃「十四五」的關鍵之年。全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好中省市各項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聚焦「十個高質量」,圍繞追趕超越、三大攻堅戰、「四縣」同建、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突出問題導向和民生取向,全面抓好任務落實、鞏固改革成果、釋放改革紅利,不斷開創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為加快澄城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一、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國家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公證。承接落實好中省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積極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加快實現「一扇門、一張網、一次辦」。推行「一窗受理」模式,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推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向鎮級延伸。強化審批和監管協調聯動,建設審批監管聯動機制。推進「一網通辦」,抓好「線上政務」、「網上政府」、「掌上政府」的建設運營。修訂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辦不成書面說明等制度,規範審批服務行為。建立投資項目審批會商機制,推動項目備案落地更加快速便捷。深化涉企保證金清單管理,落實企業降費減稅政策,優化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平台,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行政體制改革。加強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在更大範圍內推行綜合行政執法,全面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積極推進鎮(街道)執法機構和市場監管、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優化改進執法方式,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執法」,大力推進非現場執法,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升科學執法水平。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加大統籌協調力度,解決機構改革遺留問題,全面完成機構改革任務。
紮實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完成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
二、深化經濟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組建縣投資促進委員會。開展供應鏈創新應用改革試點,抓好龍頭企業培育和平台建設。完成煤炭企業退出改革。加快推進大唐50兆瓦和華潤5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啟動建設拓日新能兩條日產30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技改項目,持續跟進澄合礦業日產300萬方煤制氣項目,加深與恆泰新能、富瑞特裝等企業合作,延長煤制氣下游產業鏈,打造中國新能源產業強縣。實行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管理,嚴格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責任追究。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踐行「項目為王」理念,全力打好項目策劃、招商、落地建設組合拳。完善縣級領導包聯包抓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機制。完成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工作。規劃建設輕工產業園、重工產業園、化工產業園、氫能產業園。深入推進優化提升營商環境「5+3」行動。開展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健全完善縣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交易中心。完善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機制改革,推進稅收風險管理實體化。落實減稅降費和個人所得稅改革。組建民營企業紓困基金。建立規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持續推進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改革。出台激勵企業轉型、技改與創新獎勵政策。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全力推進和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持續深化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縣屬國有企業收入分配改革,落實工資總額管理制度。嚴格實施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制度。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開展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改革。積極推進「一企一策」改革,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
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平台。加快「雙創」平台建設,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建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逐步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實施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出台《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激發本土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制定《澄城縣科技研發服務平台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政策體系。
建設生態文明新澄城。持續鞏固國衛複審成果,營造陝西城鄉環境最乾淨縣。堅持精細化管理城市,轉變和創新城市發展模式,推進「智慧城管」平台建設,加快靜脈產業園項目建設,健全完善市容環境監管長效機制。落實好縣級四大班子包片、縣級領導包路段、部門鎮街包責任區以及「例會、通報、銷號、督辦」等制度,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質量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落實《縣域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見》,探索開展差異化考核。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建立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制定《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好承接上級生態環境系統機構改革。出台《澄城縣建築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深入開展礦產資源領域「打非治違」整治行動。
三、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統籌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妥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貫徹落實《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意見》。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嚴格落實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個不摘」,全面完成年度減貧任務,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完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建立戶申請、村發現、鎮(街道)報警、部門錄入、縣預警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建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範長效機制。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普查,分析研判脫貧攻堅成效。鼓勵發展農業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落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和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改革。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暨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繼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建立健全集體資產各項管理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與折股量化,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與登記賦碼等工作。探索推廣「村企合作」模式,開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新機制。
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國家級櫻桃試驗站資源優勢,爭取「澄城櫻桃」列入省市地域公用品牌目錄,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辦好澄城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加快建設萬畝櫻桃示範園區、2萬平米櫻桃物流園,實現「產銷研」一體化發展。制定落實《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扶持政策,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抓好產業興村強縣示範建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實施農商互聯改革,完善農產品供應鏈工程。探索實施「供銷社+村黨支部+農戶」農資經營服務新模式。
四、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加強民主法治工作。制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出台《關於新時代加強人大工作的意見》《澄城縣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辦法》。修訂完善《關於加強政協特約監督員的意見》《關於提高提案質量的實施意見》。深化基層民主自治,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持續深化群團改革。制定全縣女性社會組織建設工作意見。推進工商聯以商招商工作,組建民間投資促進中心。
五、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創新文化管理機制。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出台《關於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編制「十四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制定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意見。完善農村廣播電視現代化傳輸覆蓋體系。建立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研究「黃洛渭國家文化公園(籌建)」運作機制。
推動文化領域綜合改革。推進黑瓷小鎮建設,籌建「中國黑瓷博物館」,打造中國民窯第一縣。以系統化思維布局良周秦漢宮殿遺址、劉家窪東周芮國遺址兩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周邊漢武帝廟、洪拳鼓等文化文物資源,高起點策劃包裝良周文化遺址公園和劉家窪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建設劉家窪東周芮國古墓「公眾考古」研學旅遊項目。以「質樸誠信、果敢強毅、尚德崇文、進取創新」的澄城精神為重點,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澄城好人」等評選活動。以壺梯山戰役為重點,高水平編排秦腔現代戲《張富清》。創新運營縣級融媒體。實施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培育發展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
六、深化社會民生體制改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增強教育改革整體性和系統性。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高質量建設陝西教育強縣,持續擦亮澄城教育「金字招牌」。推進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啟動古征中學(澄城中學新校區)等校區建設,突出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深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建設「名師工作室」,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優化師資力量配備。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突出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學質量。推動學前教育規範發展,加大普惠性、公益性幼兒園創建力度,全面提升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適銷對路」技術型人才。持續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推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提高中小學信息化建設水平。深化教體結合,加大體育特色學校建設。
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省市要求,建立國家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建立符合全科醫生崗位特點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深化「體醫融合、資源共享」改革。建立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與市場監管體系。建立藥品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隊伍。全面推進醫聯體改革。建立推進中醫中藥健康發展機制。
建立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圍繞中央第12次深改委會議提出的疫情防控「15項工作體系、9項工作機制、4項工作制度」,制定貫徹落實具體措施。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開展縣域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建立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建立「最多訪一次」和信訪事項首辦責任制,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等制度。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制定城市管理協管人員管理辦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滿足群眾多層次居住需求。繼續推進實施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各項制度。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開展「百縣千鎮」標準化創業中心創建行動,推動創業服務全覆蓋。穩步推進水、電、氣等事關民生領域價格機制改革。
健全防控應急保障體系。制定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責任體系、防控體系及應急救援體系,修訂完善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
七、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持續推進公安改革。深化治安基層基礎信息採集和信息化防控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縣「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和「雪亮工程」,全面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優化公安政務服務改革,全力推動公安行政審批事項進大廳。紮實推廣「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新模式,逐步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路」。落實吸毒人員分級分類管控主體責任,優化吸毒人員網格化動態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推廣涉眾型經濟犯罪辦案與維穩工作機制,全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進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派駐檢察機構改革。
深化法院改革。推進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建立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助、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體系。健全完善解決執行難長效運行機制。
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制定全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深化法律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八、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持續提升各級組織的執政能力
貫徹落實中省市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開展「公勤嚴廉抓落實,追趕超越爭一流」作風建設年活動。健全完善考准考實幹部政治素質相關制度。探索實行年輕幹部選拔預審報備機制。推進幹部檔案數字化工作,制定《幹部人事檔案整改和數字化工作方案》。深入推進市級「1115」黨建示範點創建活動。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制定出台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辦法。借鑑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經驗,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鎮村審核上報,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推進村(社區)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
九、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加強黨風
健全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絡。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建立「三為主一報告」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派駐機構職能作用。深化拓寬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雙述雙評」制度,鞏固提升村級述廉述責制度。全面推行鎮(街道)監察職能改革。
一、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貫徹落實國家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全面推廣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改進和規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公證。承接落實好中省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積極開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改革,加快實現「一扇門、一張網、一次辦」。推行「一窗受理」模式,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推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向鎮級延伸。強化審批和監管協調聯動,建設審批監管聯動機制。推進「一網通辦」,抓好「線上政務」、「網上政府」、「掌上政府」的建設運營。修訂首問負責、服務承諾、限時辦結、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辦不成書面說明等制度,規範審批服務行為。建立投資項目審批會商機制,推動項目備案落地更加快速便捷。深化涉企保證金清單管理,落實企業降費減稅政策,優化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平台,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積極探索行政體制改革。加強隊伍和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在更大範圍內推行綜合行政執法,全面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積極推進鎮(街道)執法機構和市場監管、文化市場、交通運輸、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工作。優化改進執法方式,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執法」,大力推進非現場執法,依託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提升科學執法水平。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加大統籌協調力度,解決機構改革遺留問題,全面完成機構改革任務。
紮實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進公益類事業單位改革。完成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
二、深化經濟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組建縣投資促進委員會。開展供應鏈創新應用改革試點,抓好龍頭企業培育和平台建設。完成煤炭企業退出改革。加快推進大唐50兆瓦和華潤5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啟動建設拓日新能兩條日產300噸光伏玻璃生產線技改項目,持續跟進澄合礦業日產300萬方煤制氣項目,加深與恆泰新能、富瑞特裝等企業合作,延長煤制氣下游產業鏈,打造中國新能源產業強縣。實行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管理,嚴格政府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責任追究。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踐行「項目為王」理念,全力打好項目策劃、招商、落地建設組合拳。完善縣級領導包聯包抓加快高質量發展大會簽約項目機制。完成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晉級工作。規劃建設輕工產業園、重工產業園、化工產業園、氫能產業園。深入推進優化提升營商環境「5+3」行動。開展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健全完善縣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交易中心。完善納稅人分類分級管理機制改革,推進稅收風險管理實體化。落實減稅降費和個人所得稅改革。組建民營企業紓困基金。建立規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持續推進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改革。出台激勵企業轉型、技改與創新獎勵政策。
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步伐。全力推進和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持續深化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縣屬國有企業收入分配改革,落實工資總額管理制度。嚴格實施投資項目負面清單制度。積極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試點。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開展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改革。積極推進「一企一策」改革,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加快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改革。
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平台。加快「雙創」平台建設,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建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逐步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實施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出台《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激發本土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制定《澄城縣科技研發服務平台管理辦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政策體系。
建設生態文明新澄城。持續鞏固國衛複審成果,營造陝西城鄉環境最乾淨縣。堅持精細化管理城市,轉變和創新城市發展模式,推進「智慧城管」平台建設,加快靜脈產業園項目建設,健全完善市容環境監管長效機制。落實好縣級四大班子包片、縣級領導包路段、部門鎮街包責任區以及「例會、通報、銷號、督辦」等制度,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質量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落實《縣域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見》,探索開展差異化考核。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建立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制定《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貫徹落實好承接上級生態環境系統機構改革。出台《澄城縣建築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條例》。深入開展礦產資源領域「打非治違」整治行動。
三、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統籌加快鄉村振興戰略步伐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穩妥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貫徹落實《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意見》。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嚴格落實責任、政策、幫扶、監管「四個不摘」,全面完成年度減貧任務,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完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建立戶申請、村發現、鎮(街道)報警、部門錄入、縣預警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建立扶貧小額信貸風險防範長效機制。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普查,分析研判脫貧攻堅成效。鼓勵發展農業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面向小農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健全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落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和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改革。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示範暨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繼續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盤活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任務,建立健全集體資產各項管理制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集體成員身份確認、集體資產清產核資與折股量化,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與登記賦碼等工作。探索推廣「村企合作」模式,開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新機制。
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國家級櫻桃試驗站資源優勢,爭取「澄城櫻桃」列入省市地域公用品牌目錄,打造「中國櫻桃第一縣」。辦好澄城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加快建設萬畝櫻桃示範園區、2萬平米櫻桃物流園,實現「產銷研」一體化發展。制定落實《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扶持政策,創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抓好產業興村強縣示範建設。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實施農商互聯改革,完善農產品供應鏈工程。探索實施「供銷社+村黨支部+農戶」農資經營服務新模式。
四、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積極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加強民主法治工作。制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意見。出台《關於新時代加強人大工作的意見》《澄城縣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辦法》。修訂完善《關於加強政協特約監督員的意見》《關於提高提案質量的實施意見》。深化基層民主自治,積極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持續深化群團改革。制定全縣女性社會組織建設工作意見。推進工商聯以商招商工作,組建民間投資促進中心。
五、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創新文化管理機制。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出台《關於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編制「十四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制定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意見。完善農村廣播電視現代化傳輸覆蓋體系。建立文物保護利用體制機制。研究「黃洛渭國家文化公園(籌建)」運作機制。
推動文化領域綜合改革。推進黑瓷小鎮建設,籌建「中國黑瓷博物館」,打造中國民窯第一縣。以系統化思維布局良周秦漢宮殿遺址、劉家窪東周芮國遺址兩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周邊漢武帝廟、洪拳鼓等文化文物資源,高起點策劃包裝良周文化遺址公園和劉家窪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加快建設劉家窪東周芮國古墓「公眾考古」研學旅遊項目。以「質樸誠信、果敢強毅、尚德崇文、進取創新」的澄城精神為重點,常態化開展「道德模範」「澄城好人」等評選活動。以壺梯山戰役為重點,高水平編排秦腔現代戲《張富清》。創新運營縣級融媒體。實施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培育發展文化產業市場主體。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
六、深化社會民生體制改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增強教育改革整體性和系統性。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高質量建設陝西教育強縣,持續擦亮澄城教育「金字招牌」。推進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啟動古征中學(澄城中學新校區)等校區建設,突出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深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建設「名師工作室」,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優化師資力量配備。深化教育改革,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突出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中小學教學質量。推動學前教育規範發展,加大普惠性、公益性幼兒園創建力度,全面提升保教質量和辦園水平。大力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適銷對路」技術型人才。持續加強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推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提高中小學信息化建設水平。深化教體結合,加大體育特色學校建設。
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省市要求,建立國家特色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建立符合全科醫生崗位特點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深化「體醫融合、資源共享」改革。建立藥品和醫療器械審評審批與市場監管體系。建立藥品職業化專業化檢查員隊伍。全面推進醫聯體改革。建立推進中醫中藥健康發展機制。
建立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圍繞中央第12次深改委會議提出的疫情防控「15項工作體系、9項工作機制、4項工作制度」,制定貫徹落實具體措施。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開展縣域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建立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深化信訪制度改革,建立「最多訪一次」和信訪事項首辦責任制,落實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等制度。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制定城市管理協管人員管理辦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不斷滿足群眾多層次居住需求。繼續推進實施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各項制度。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開展「百縣千鎮」標準化創業中心創建行動,推動創業服務全覆蓋。穩步推進水、電、氣等事關民生領域價格機制改革。
健全防控應急保障體系。制定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完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責任體系、防控體系及應急救援體系,修訂完善總體應急預案和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專項預案。
七、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持續推進公安改革。深化治安基層基礎信息採集和信息化防控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縣「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和「雪亮工程」,全面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斷優化公安政務服務改革,全力推動公安行政審批事項進大廳。紮實推廣「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新模式,逐步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路」。落實吸毒人員分級分類管控主體責任,優化吸毒人員網格化動態服務管理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推廣涉眾型經濟犯罪辦案與維穩工作機制,全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進公安機關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派駐檢察機構改革。
深化法院改革。推進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建立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助、交融共享的現代化訴訟體系。健全完善解決執行難長效運行機制。
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制定全縣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深化法律職業資格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八、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持續提升各級組織的執政能力
貫徹落實中省市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開展「公勤嚴廉抓落實,追趕超越爭一流」作風建設年活動。健全完善考准考實幹部政治素質相關制度。探索實行年輕幹部選拔預審報備機制。推進幹部檔案數字化工作,制定《幹部人事檔案整改和數字化工作方案》。深入推進市級「1115」黨建示範點創建活動。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制定出台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辦法。借鑑北京「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經驗,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鎮村審核上報,縣級備案管理制度,推進村(社區)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
九、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加強黨風
健全巡察上下聯動監督網絡。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建立「三為主一報告」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派駐機構職能作用。深化拓寬黨委書記、紀委書記「雙述雙評」制度,鞏固提升村級述廉述責制度。全面推行鎮(街道)監察職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