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重溫黨史、新中國史,進一步理解守初心、擔使命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就是要讓學習教育變成「家常便飯」。
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如同家家戶戶吃家常小炒。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各民族的食俗五花八門、各有風味,提到好吃的家鄉菜,似乎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回味無窮。黨員幹部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該像老百姓吃家常小菜般稀鬆平常。「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修好必修課,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才能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能從心底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共產黨的信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從黨史、新中國史這道「家常小炒」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在我們的家常便飯中蘊藏著健康的秘密,吃對了就是大補。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些風雨兼程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鬥前進的現實基礎。廣大黨員幹部要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營養,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開展「學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活動要注重實效,不必拘泥於一種形式,可以精心組織、全員參與,好似烹飪美酒佳肴般令人唇齒留香,久久回味;也可以自學自省、彙報思想,如同燒幾道粗茶淡飯,也能更接地氣,讓人吃得津津有味。
將黨史、新中國史這道「家常小炒」炒成一道「舌尖上的中國」。走遍大江南北,嘗過山珍海味,最惦記的還是家鄉菜,尤其是媽媽做的家常小炒,清爽不油膩,充滿家的味道。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是由一位位革命先烈、一位位共產黨員用血淚譜寫的壯麗詩篇,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學習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初心的家國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共同奮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更要將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強化愛崗敬業意識,矢志追求、努力拚搏,以工作實際彰顯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工作中書寫壯麗人生篇章。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中國黨史的心得體會[朗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考驗,經過9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通過學習黨史,能更好的領悟黨在成長曆程中經歷的坎坷,從中汲取其成功經驗,將其繼承下來,傳承下去,進一步發揚光大;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深刻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真諦,從而堅定信心,增強愛黨愛國的自覺性;通過學習黨史,認真總結其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從而獲得啟發,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理解與認識上的局限性及偏差予以改正。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的誕生猶如磅礴的日出,一掃舊中國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嶄新征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了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艱苦時期。我們要從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從我們黨成立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巨變中汲取力量,時刻忠於黨的理想,忠於黨的組織,進一步堅定自覺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深刻感悟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深入了解新中國的發展歷程,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擁護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認清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感悟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要在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昂揚鬥志,矢志不渝奮鬥。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考驗,經過9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通過學習黨史,能更好的領悟黨在成長曆程中經歷的坎坷,從中汲取其成功經驗,將其繼承下來,傳承下去,進一步發揚光大;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深刻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的真諦,從而堅定信心,增強愛黨愛國的自覺性;通過學習黨史,認真總結其成長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從而獲得啟發,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理解與認識上的局限性及偏差予以改正。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的誕生猶如磅礴的日出,一掃舊中國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嶄新征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了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艱苦時期。我們要從中華民族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從我們黨成立以來中國發生的歷史巨變中汲取力量,時刻忠於黨的理想,忠於黨的組織,進一步堅定自覺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深刻感悟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深入了解新中國的發展歷程,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擁護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認清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感悟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
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要在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昂揚鬥志,矢志不渝奮鬥。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軟骨病」。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仆後繼、英勇犧牲的歷史,蘊含著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今天,我們要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鬥精神不懈怠。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樹牢「四個自信」。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的歷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歷史。這其中,有黨艱辛探索的歷史,有黨自覺探尋新路的歷史,也有黨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輝煌的歷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這兩門必修課,會使我們更加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正確地把握歷史規律,清醒地認識中國國情,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堅定「四個自信」。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恪守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革命為民、立國救民、執政安民、發展富民、強國興民的光輝歷史。為了初心使命砥礪奮鬥,我們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從而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正確道路,使具有70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人民心連心,才能廣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黨才能永葆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才會見古鑒今、明智強心。黨史、新中國史是革命先輩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政治靈魂和精神瑰寶。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論述,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過程中明晰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好地守初心、擔使命,並從中汲取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智慧和力量。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堅定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就會得「軟骨病」。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前仆後繼、英勇犧牲的歷史,蘊含著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今天,我們要從革命先烈的執著信仰和追求中汲取精神動力,始終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者,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鬥精神不懈怠。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樹牢「四個自信」。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黨領導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的歷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歷史。這其中,有黨艱辛探索的歷史,有黨自覺探尋新路的歷史,也有黨在探索中走向成熟、走向輝煌的歷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學好黨史、新中國史這兩門必修課,會使我們更加科學地總結歷史經驗,正確地把握歷史規律,清醒地認識中國國情,在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的基礎上堅定「四個自信」。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恪守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就是革命為民、立國救民、執政安民、發展富民、強國興民的光輝歷史。為了初心使命砥礪奮鬥,我們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從而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闢出正確道路,使具有70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人民心連心,才能廣泛得到人民的信任;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我們黨才能永葆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廣。
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才會見古鑒今、明智強心。黨史、新中國史是革命先輩們從實踐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立國、興國的智慧結晶,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政治靈魂和精神瑰寶。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論述,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開展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認識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過程中明晰黨和國家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更好地守初心、擔使命,並從中汲取走好新時代長征路的智慧和力量。
百年風雨兼程,世紀滄桑巨變。回憶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創建是歷史的必然。百年奮進,共產黨人正是因為對初心的執著追求,對使命的勇於擔當,才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作為一名新時代新青年,我們應該要深刻學習黨的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努力提升自己,奮勇前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誕生九十八周年了,我學習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1921-1949)》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我們了解了黨在這近一個世紀裡風風雨雨的經歷,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近百年中國的曲折歷史。
說到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每一個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但是在認識程度或認識角度上卻有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在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認識上除了從理論上學習領會之外,還停留在「文革」那個學生時期,只知道我們的黨是在不斷地同「左」傾、右傾路線鬥爭中發展過來的,在戰爭歷史上留給我們影響最深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取得了成功,遵義會議確立共產黨走向了正確道路。其實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這一路與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實事求是的姿態面對中國的現實,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麼強大。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必然需要。清王朝後期,國家制度的腐敗、科技的落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廣大人民生活在貧困、落後、分裂、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中。無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應對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對內則提出振奮民氣,興利除弊的改革設想,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以曾國藩、李鴻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學」、「制洋器」,以「自強」「求福」為口號改革,都不是在以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進行的社會變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張以英國為標準,仿效法、日、俄,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同樣是在沒有動搖封建王朝制度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辛亥革命,通過武裝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但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順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最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中國的社會仍處在封建官僚與帝國主義的欺壓之下,人民百姓仍然過著受苦受難的苦難生活。
事實上,中國需要的是能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革命家創建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而且傳播了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進中國開闢道路,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先進理念和思想傳播到了中國,同樣的,李大釗介紹和講評十月革命,解讀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救國救民、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拯救中國的道路也受到民眾的相應和擁護。共產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舉著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紳旗幟,從工人罷工、學生遊行,到武裝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運動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彰顯出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徹底性。
當然,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的失敗。然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卻取得勝利,創建了紅色根據地,軍民平等、同甘共苦,消滅中國歷史上的剝削制度,走出了一條與中國國情相適合成功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同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也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中提速發展的,鄧小平倡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走與中國國情相適合道路,把十年動亂摧垮的國民經濟奪了回來,向國強民富前進。
「摸著石頭過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來沒有先例,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在不斷地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長處中思考。中國共產黨敢於面對現狀,在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不護短,目前,中國共產黨工作中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加了透明度,讓廣大市民來監督,來參與,有錯必究,知錯必改。
通過學習我們黨100年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使我們明白,我們當前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紮實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鬥爭。在當今社會,一起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說到黨史和新中國史,作為每一個中國人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但是在認識程度或認識角度上卻有著一定的差異。比如像我們這樣的中年人,在對黨史和新中國史的認識上除了從理論上學習領會之外,還停留在「文革」那個學生時期,只知道我們的黨是在不斷地同「左」傾、右傾路線鬥爭中發展過來的,在戰爭歷史上留給我們影響最深是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取得了成功,遵義會議確立共產黨走向了正確道路。其實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與發展,這一路與中國社會的變化與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以實事求是的姿態面對中國的現實,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也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麼強大。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必然需要。清王朝後期,國家制度的腐敗、科技的落後、帝國主義的侵略,廣大人民生活在貧困、落後、分裂、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中。無論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林則徐、龔自珍、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提出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應對西方帝國主義侵略的主張,對內則提出振奮民氣,興利除弊的改革設想,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以曾國藩、李鴻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學」、「制洋器」,以「自強」「求福」為口號改革,都不是在以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進行的社會變革。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主張以英國為標準,仿效法、日、俄,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同樣是在沒有動搖封建王朝制度基礎上進行的變革。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辛亥革命,通過武裝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王朝的專制統治。但辛亥革命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順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最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裡。中國的社會仍處在封建官僚與帝國主義的欺壓之下,人民百姓仍然過著受苦受難的苦難生活。
事實上,中國需要的是能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政黨,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革命家創建的中國共產黨,不僅標誌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而且傳播了思想解放和啟蒙運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進中國開闢道路,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先進理念和思想傳播到了中國,同樣的,李大釗介紹和講評十月革命,解讀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救國救民、以改造社會為己任,積極探索拯救中國的道路也受到民眾的相應和擁護。共產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舉著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紳旗幟,從工人罷工、學生遊行,到武裝起義、建立紅色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運動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彰顯出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徹底性。
當然,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軍隊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武漢起義相繼的失敗。然而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卻取得勝利,創建了紅色根據地,軍民平等、同甘共苦,消滅中國歷史上的剝削制度,走出了一條與中國國情相適合成功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的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的,同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也是在不斷地糾正自己錯誤中提速發展的,鄧小平倡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走與中國國情相適合道路,把十年動亂摧垮的國民經濟奪了回來,向國強民富前進。
「摸著石頭過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來沒有先例,都是在不斷地探索中前進,在不斷地學習國外先進國家的長處中思考。中國共產黨敢於面對現狀,在發展國民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從不護短,目前,中國共產黨工作中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加了透明度,讓廣大市民來監督,來參與,有錯必究,知錯必改。
通過學習我們黨100年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學習黨史和新中國史使我們明白,我們當前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擁護黨、努力學習、紮實工作,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與一切反黨反人民的行為做鬥爭。在當今社會,一起都在迅速發展,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科學的奮鬥目標,並為實現目標而積極努力。作為新時期的黨員領導幹部,我們應該肩負起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有過硬的本領,同時要有堅定的立場和正確的思想認識,同時,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用先進的理論和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必須堅持、認真學習、善於運用鄧小平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問題,解決新問題,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切實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嚴守黨紀國法,堅決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另外,我們還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糾正自己的錯誤,端正自己的行為,明確自己的目標,最終,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我們的社會建設成為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