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半學期已經過去,中期考試在學校的精心安排和各位老師的積極配合下圓滿結束,下面我就本次考試做一簡單的分析。
一、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試題包括: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操作題、解決問題等,基本涵蓋了一至四單元的內容。試題從學生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以教材內容為主,重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題型靈活,題量適中,難易適度,是高質量的命題。
二、學生答卷分析:
本次考試,我班的成績不太理想,無論是及格率還是優秀率,都未能達到年級平均線,高分不高,低分太多。失分主要在計算題和解決問題上,存在的問題是粗心,計算掌握不紮實,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的題目,不認真審題。
從卷面上看,學生的書寫認真,卷面整潔,亂塗亂抹現象極少,說明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此次考試,從總體上看,學生基礎知識學生掌握較好,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全班39人參加考試。其中最高分98分,不及格的11人,及格率66%。
二、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計算錯誤而失分的問題較為嚴重。這張試卷計算大題占了33%。主要是因為學生過於自信,不能做到細心的計算,本該筆算的題目也心算,還有抄錯數的現象。利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失分比較嚴重,學生基本能掌握方法,但因為計算錯誤而失分的較多。125×32×25 265×101-265 失分最多,不能靈活掌握簡便計算方法。對脫式計算有一半的學生還要加強訓練。
2、計算失誤除了粗心之外,學生對於小數點移動引起數的大小變化規律理解不透徹,導致計算結果把小數點位置點錯。
4、關於簡算。特別對於乘法分配律在計算中的應用,學困生還不能很好的掌握。今後教學對策:加強簡便運算的練習,引導學生多加觀察,培養學生的數感,從乘法分配律的意義上幫助學生理解,多加應用,直到學生能理解和正確應用為止。
5.判斷題的第2小題有學生出錯較多,24×5÷24×5=100÷100=1(),多數學生判斷為對號,究其因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不清。錯題寫出正確答案或式子學生多數沒有正確完成。
6.對應用題的分析還有待加強,部分學生對數量間的關係還很生疏,也有畏難情緒,不加分析就把數用運算符號連接起來。失分最重的是最後一題,沒有調整人數,不能靈活分析,求出的不是最省錢的方案。
二、存在的問題
1、從教師來說,一對教材的深淺把握的不是十分的恰當,有些內容教材知識曇花一現,還需再往深講,還需探討。二因課堂時間和教學進度的雙重因素,課堂只注重了基本題型的訓練,有創新的題型訓練不到位。導致學生一看沒做過的題型就不去動腦筋想。
2、從學生來說,理解能力還比較差,分析、比較、審題閱讀能力都還很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和習慣是整個教學中占劣勢,不去學習總結解答應用題的方法,而是蒙頭做題,為了做題而做題。大部分學生對口算、計算等基礎知識掌握得較紮實,書寫規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3、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待於提高。
一個人能否走向成功的彼岸,關鍵是從小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學生的學習習慣還很差,他們認為數學書是用來做題時才用得,不會閱讀數學書,不會自主的看書,數學的學習不光是做題,更重要的是複習已學知識,口算說得數,說算式。說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能寫出來不一定能說出來。預習準備要學的新知識,這樣提前看書,課堂上就順理成章。
4、分析應用題的能力欠缺。
遇到應用題不去讀題,不去審題,分析題,而是提起筆來亂猜,自己不明白每一步是在求什麼,三番五次的改,這是造成優生少的原因之一?
5、學生用語言表達自己思維的能力差。
三、改進的措施及努力的方向
1、從我做起,要深入鑽研教學,上好每一堂課,向40分鐘要質量,轉變觀念,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多交流,多探討,課堂上答基本題型做紮實,儘可能的多變換題型,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2、繼續提高學生計算,口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意識的重視學生應用題的訓練,給學生教解應用題的方法,總結解題的技巧,使學生從不喜歡應用題到愛做應用題。
3、要長期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發現問題常提醒,還要從嚴要求。學生不能出現問題總是找口。平時注意訓練學生讀題,審題。畫圖,分析數量關係,正確列式計算得好習慣。
4、紮實做好平時的常規工作,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及時地反思自己的教學,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交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5、耐心輔導差生,對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對一些反應慢,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要及時地引導,多多關注,以愛心感化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成功的教育是教師的「愛心」加「耐心」。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溝通是拉近師生關係的橋樑,耐心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八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分析[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