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如何讓黨史教育走深走實、走長走遠?我們要在黨史教育「明白卡」上給出三個問題的答案。
一是為什麼學,做到頭腦清楚。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由弱小走向強大,從幾十名黨員發展成為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有其歷史的必然性。這必然性在於共產黨人沒有私心雜念,有的只是天下為公,在於共產黨人從不停止進步,始終與時俱進。我們只有通過黨史學習,才能更好繼承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和優良作風,才能更好知來路、明前路,真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是學些什麼,做到心中有數。從嘉興南湖紅船點亮星火到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而風華正茂,闖過層層難關而自信自強。我們要學習共產黨人於紛繁複雜時局中選擇正確道路的能力,學習共產黨人為國家民族獨立、人民幸福生活英勇獻身的鬥爭精神,學習共產黨人敢於攻堅、不怕挑戰的改革氣魄,更要學習共產黨人推動共同富裕、世界和平繁榮的責任和擔當。只有把自己需要學什麼弄清楚、想明白,我們開展黨史教育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更好保證學習效果?
三是該怎麼學,做到落實有方。我們在黨史教育中要注意載體的豐富性和方式的多樣性。線上方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共產黨員網等平台,引導黨員幹部每日「打卡學習」,形成活躍的學習氛圍。要在地方黨政官方公眾號上更多撰寫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讓黨史教育更接地氣,增加黨員幹部的「代入感」。線下方面,我們要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日活動、主題黨課等方式,為黨員幹部送去「黨史套餐」,讓他們更了解共產黨的誕生、共產黨的革命、共產黨的建設、共產黨的改革,進而實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目的。要做好優秀黨員典型選樹工作,讓黨員幹部知道先進是怎麼干工作的,想當先進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營造更加濃厚的幹事氛圍?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關於學習黨史個人心得體會[朗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廣大黨員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向前的一門「必修課」,這門功課每個廣大黨員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寶貴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任務,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真正了解了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能堅守住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歷盡滄桑而不曾改變的寶貴初心,才能更深地愛國愛黨,更加明確新時代賦予我們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擔當?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過往經驗的總結。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成為執政黨之後,我們黨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在這其中沉澱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發展的經驗,也走過了不少的險灘和彎路。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挫折的教訓,這些都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鑑今,以史資政,成為今後改革發展前進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精神力量的傳承。98年的黨史,70年的新中國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詩。像無數英雄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大無畏精神。像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科學家心懷祖國,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像「鐵人」王進喜,時傳祥這樣的勞動者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像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人民幹部心繫群眾,造福一方的無私奉獻精神。像黃文秀、王繼才這樣淡漠名利,愛崗敬業,犧牲自我的奮鬥精神。這些英雄先烈和時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譜寫的精神史詩是注入心靈的一汪清泉,學好用好這筆「精神營養」,傳承「紅色基因」,傳遞精神力量,能夠激勵感召一代代共產黨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廣大黨員要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作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養料。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這門黨史國史的「必修課」中修心、修德、修身,堅定地走好中國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奮鬥之路。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向前的一門「必修課」,這門功課每個廣大黨員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寶貴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了解黨史、新中國史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文件、重要任務,了解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了解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真正了解了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才能堅守住一代代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歷盡滄桑而不曾改變的寶貴初心,才能更深地愛國愛黨,更加明確新時代賦予我們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擔當?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過往經驗的總結。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成為執政黨之後,我們黨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1978年開始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在這其中沉澱積累了豐富的改革發展的經驗,也走過了不少的險灘和彎路。無論是成功的經驗還是挫折的教訓,這些都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鑑今,以史資政,成為今後改革發展前進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學習黨史國史是對精神力量的傳承。98年的黨史,70年的新中國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詩。像無數英雄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大無畏精神。像錢學森、鄧稼先這樣的科學家心懷祖國,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像「鐵人」王進喜,時傳祥這樣的勞動者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像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人民幹部心繫群眾,造福一方的無私奉獻精神。像黃文秀、王繼才這樣淡漠名利,愛崗敬業,犧牲自我的奮鬥精神。這些英雄先烈和時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譜寫的精神史詩是注入心靈的一汪清泉,學好用好這筆「精神營養」,傳承「紅色基因」,傳遞精神力量,能夠激勵感召一代代共產黨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廣大黨員要把黨史、新中國史學習作為提升黨性修養、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養料。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這門黨史國史的「必修課」中修心、修德、修身,堅定地走好中國新時代改革發展的奮鬥之路。
學歷是為了知道過去,立足於現在,奮進未來。作為百年大黨,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華民族集中力量防止外部侮辱、創造革命、尋求發展、尋求復興的過程中積累了極豐富的歷史精神財富。學習黨的歷史,要提高對黨的理想信念的共鳴,全身心地投入感情,學習信仰,學習感情,學習使命,用黨的智慧啟發智慧,磨練品格,不斷提高政治理解力、政治判斷力、政治執行力。
學黨史,要有信仰學,學信仰,成為信仰如磐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內涵豐富、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記載了無數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不怕困難、不怕出血、不怕奮鬥的輝煌事跡。學習黨史是與革命先烈們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必須在這樣的對話中意識到前輩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學史不僅要看歷史,還要學習對歷史的恐懼,對前輩革命家們的敬意,為了吸收精神力量,學習補鈣築基強本的目的。學歷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而是要有信仰學習,進入大腦,進入愛情,學習信心,學習信念,學習信心,積極積極積累精神力量的池塘,成為信心的領導者。
學黨史,要有感情學,學感情,成為守護忠誠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繼承和繼承的歷史。學歷的過程實際上是知識力和精神力繼承的過程。史乃以往的師也,經世大略,學習黨史是為了更好地繼承黨史,用黨史的力量鑄造靈魂,開拓未來。對於學習來說,被動學習的效果遠遠不及有感情的自主學習,只有有有對黨的感情學,從心中認可,從感情上融合,從精神上持續下去,才能引起共鳴。學習黨史,不斷加強對黨的感情認同、價值認同、理念認同,在堅定的理想信念保護初學者的同時,以真摯的人民感情培養初學者,培養人民服務的理念,為黨保護忠誠,為人民保護誠實,以誠實的做法,一直前進的堅韌,誠實的工作。
學黨史,要有使命學,學使命,做黨形象的代言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克己奉公,我沒有我的奉獻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百年,是道路藍線創立的百年,是創造輝煌未來的百年。回顧百年之旅,黨一直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記住為人民的根本宗旨,實踐服務人民的誓言。無數黨員總是掌握獻身心,肩負著人民的使命,擁有新中國的繁榮,擁有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學習黨史,要有為人民謀求幸福,為民族謀求復興的使命學。沒有初學者,沒有比為人民謀求幸福更崇高的使命,比為民族謀求復興更偉大。只有記住使命,才能更好地繼承使命,實踐使命。要充分利用黨史這個精神寶庫,始終保持不懈、不放鬆的精神狀態,積極發揮模範先驅的作用,成為黨形象的代言人。
藍圖畫,正好揚帆破浪的重任在肩膀上,必須用馬鞭子。黨成立百年時,要認真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開展黨史教育的指示要求,深入學習思想實踐,吸取百年黨史的力量奮鬥新時代,進入新的道路。
學黨史,要有信仰學,學信仰,成為信仰如磐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內涵豐富、波瀾壯闊的奮鬥史,記載了無數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不怕困難、不怕出血、不怕奮鬥的輝煌事跡。學習黨史是與革命先烈們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必須在這樣的對話中意識到前輩共產黨人對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學史不僅要看歷史,還要學習對歷史的恐懼,對前輩革命家們的敬意,為了吸收精神力量,學習補鈣築基強本的目的。學歷也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的,而是要有信仰學習,進入大腦,進入愛情,學習信心,學習信念,學習信心,積極積極積累精神力量的池塘,成為信心的領導者。
學黨史,要有感情學,學感情,成為守護忠誠的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繼承和繼承的歷史。學歷的過程實際上是知識力和精神力繼承的過程。史乃以往的師也,經世大略,學習黨史是為了更好地繼承黨史,用黨史的力量鑄造靈魂,開拓未來。對於學習來說,被動學習的效果遠遠不及有感情的自主學習,只有有有對黨的感情學,從心中認可,從感情上融合,從精神上持續下去,才能引起共鳴。學習黨史,不斷加強對黨的感情認同、價值認同、理念認同,在堅定的理想信念保護初學者的同時,以真摯的人民感情培養初學者,培養人民服務的理念,為黨保護忠誠,為人民保護誠實,以誠實的做法,一直前進的堅韌,誠實的工作。
學黨史,要有使命學,學使命,做黨形象的代言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克己奉公,我沒有我的奉獻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百年,是道路藍線創立的百年,是創造輝煌未來的百年。回顧百年之旅,黨一直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記住為人民的根本宗旨,實踐服務人民的誓言。無數黨員總是掌握獻身心,肩負著人民的使命,擁有新中國的繁榮,擁有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學習黨史,要有為人民謀求幸福,為民族謀求復興的使命學。沒有初學者,沒有比為人民謀求幸福更崇高的使命,比為民族謀求復興更偉大。只有記住使命,才能更好地繼承使命,實踐使命。要充分利用黨史這個精神寶庫,始終保持不懈、不放鬆的精神狀態,積極發揮模範先驅的作用,成為黨形象的代言人。
藍圖畫,正好揚帆破浪的重任在肩膀上,必須用馬鞭子。黨成立百年時,要認真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開展黨史教育的指示要求,深入學習思想實踐,吸取百年黨史的力量奮鬥新時代,進入新的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覺,擔當使命才能更加堅定,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並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下稱「四史」)結合起來。「四史」內容各有側重,但整體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實踐史,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四史」的主線。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體現出顯著優勢,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多變的當下,中國共產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做出更大歷史貢獻。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貫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導性實踐邏輯。黨員幹部在系統研讀「四史」材料時,要準確把握黨的領導這一主線,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體現出顯著優勢,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發展的偉大旗幟,成為振興世界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多變的當下,中國共產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科學社會主義新發展做出更大歷史貢獻。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貫穿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主導性實踐邏輯。黨員幹部在系統研讀「四史」材料時,要準確把握黨的領導這一主線,不斷深化「四史」學習教育,切實增強在實踐中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公安民警,一定要恪守公平正義的法治底線。我國歷來有「好人不見官」的習俗,更有「惜訟」、「厭訟」甚至「恥訟」的傳統,不到萬不得已老百姓不願意打官司,打官司也無非就是相信能討「一個說法」,人民群眾每一次求告無門、每一次經歷冤假錯案,損害的都不僅僅是他們的合法權益,更是法律的尊嚴和,是他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信心。通過對黨史學習與隊伍教育整頓學習教育,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絕不能讓不公正的審判傷害人民群眾感情,損害人民群眾權益。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立足本職工作,以勤勉踏實的工作作風,甘於奉獻,鍥而不捨的精神努力做好信訪工作,認真對待每一起信訪案件,認真接待每一位信訪人,克服厭煩情緒,時刻繃緊「換為思考這根弦」,將信訪人當做親人、朋友,將信訪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努力讓每一位信訪事項都落到實處,讓每一位信訪人滿意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