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味黨的歷史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政治體制的核心,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力量。在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期間,適應建立一個適度集中的政治體制的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能動搖。在此前提下,黨要著力推進自身改革,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以鞏固執政地位。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重點在於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其中最要緊的是:改革和完善黨的執政體制和執政方式,推進黨管幹部的科學化,調整和完善黨的組織形式和設置方式,發展黨內民主。
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領導體制、執政體制以及實行的執政方式帶有明顯的前蘇聯模式的特點,實際上是把黨在領導革命鬥爭時期形成的一套活動方式運用到了社會主義建設中。因此,儘管這套體制和活動方式對推動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曾經起過積極的作用,但是,在改革開放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改革這一體制,探索新的活動方式,已經成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迫切任務。中國共產黨歷史是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建立召開共產黨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到2007年十七大的歷史會議精神。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財富,是可以轉化運用於現實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倍加珍惜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努力從黨的歷史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智慧和開拓前進的力量。應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把黨的歷史轉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強大動力;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科學地繼承優良傳統又不斷地與時俱進,使黨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發揚光大;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水平,更加成熟和科學地領導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深刻認識發生失誤和挫折的原因,時時提醒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全力加以防止和避免。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以轉化運用於現實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資源。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中央總攬全局,作出了加強和改進黨史工作的部署。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我們要倍加珍惜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用黨的優良傳統教育人,用黨的成功經驗啟迪人,用黨的歷史教訓警示人,努力從黨的歷史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智慧和開拓前進的力量。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成功地領導了兩次革命、乾了三件大事、實現了兩次飛躍。第一次革命,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第二次革命,正在把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社會主義中國變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與此相應的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第二件大事,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起獨。
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闢了廣闊的前景。兩次飛躍,是以波瀾壯闊的實踐為基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所實現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第一次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這兩次革命、三件大事、兩次飛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是中華民族和世界歷史上值得永遠記載的偉大成就。這些成就,既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強大的精神力量,是能夠對全黨和全國人民產生巨大激勵作用的重要資源。這些成就,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準確把握社會前進的方向;更加深切地感受中國發生的歷史巨變,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信心;更加具體地體會黨和人民不懈奮鬥的艱辛,堅定繼續開拓奮進、迎接各種風險挑戰的決心。
因此,我們一定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偉大成就激勵人。要把黨的歷史放在1840年以來中國170年的大背景中,認真研究和大力宣傳黨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揭示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對中華民族作出的重大貢獻,深刻揭示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揭示通過改革開放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揭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的歷史必然性,把黨的歷史轉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強大動力。
2.重溫黨情
中國共產黨是民族復興偉業的中流砥柱。新中國成立尤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十六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緊緊圍繞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這兩大歷史性課題,按照提高科學判斷形勢、駕馭市場經濟、應對複雜局面、依法執政、總攬全局的能力的要求,不斷進行探索和實踐,有力推動了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黨在實踐中鍛鍊得更加成熟、更加堅強。但是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一些領導幹部、領導班子在思想和作風、方式和方法、素質和本領等方面,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還不適應。
歷史使命要求我們黨必須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準確把握黨的執政規律,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這是我們黨面臨的自身狀況變化帶來的新考驗。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總體是好的。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經濟效益繼續提高,節能減排積極推進,對外貿易平穩增長,改革邁出新步伐,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都取得新的成績。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方針政策的結果。這也充分證明,中央確定的宏觀調控政策是及時的、必要的、正確的。最後,胡錦濤希望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最大限度地把各自聯繫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上來,不斷探索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新途徑新方法,繼續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貢獻。
3.跟黨走
伴隨著這一歷史進程,中原鐵道各級共青團組織高舉團旗跟黨走,艱苦奮鬥建功業,帶領團員青年為中原鐵道蓬勃發展貢獻了青春、智慧和力量。今天,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企業生力軍和突擊隊的共青團,應肩負起歷史重任,在鐵路改革發展的偉大實踐中,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
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就要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共青團組織必須把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搞好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引導廣大團員青年學習「三個代表」、宣傳「三個代表」、實踐「三個代表」。當代鄭鐵青年也只有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牢固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在中原鐵道改革發展的廣闊舞台上,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就要做企業改革發展的生力軍。團組織必須幫助青年樹立起與企業改革發展相適應的市場意識、競爭意識、質量意識和效率、效益意識,積極帶領團員青年勇立改革潮頭,當表率,挑重擔,做貢獻。廣大團員青年也只有積極投身鄭鐵青年創新創效活動的實踐中,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立足本職,開拓創新,才能更好地展示作為,擔當起鐵路改革發展的歷史重任。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就要做刻苦鑽研業務技術的先鋒隊。面對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重託,團組織有責任有義務幫助青年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團組織要緊緊依託青年新世紀讀書計劃載體,把學習永遠大寫在共青團的旗幟上,積極服務青年的學習需求,幫助青年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企業發展開發人力資源。
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就要做倡導社會新風正氣的排頭兵。共青團組織要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自覺地站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前列,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引導青年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創建等活動之中,帶頭弘揚社會公德、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風尚的形成,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實踐人民鐵道為人民的鐵路宗旨,使青年成為推動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具有光榮傳統的鄭鐵青年們,讓我們加倍努力吧!讓青春伴希望起飛,讓團旗與時代同行,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永遠跟黨走,再創新輝煌,為中原鐵道的振興譜寫更加壯麗的青春之歌。
- 範文問答
- 答案列表
中國共產黨簡史 心得體會[朗讀]
當我合上這本《中國共產黨簡史》時,心中的激動溢於言表,滿腔的感慨難以言說——人類的語言終究是有很大局限性,短短五百三十一頁如何能夠道盡這百年的滄桑與輝煌?如何能奏出這慷慨激昂的偉大樂章。
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工作者,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火洗禮,更體會不到前輩們篳路襤褸,以啟山林的艱辛,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走的是先輩們鋪好的康莊大道。所以,通過本書去回望黨的奮鬥歷程,去感悟黨的奮鬥初心,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堅定信念,不僅「正當其時,十分必要」,而且能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未來。
這是需要我們用心感悟的指引書。從「井岡山駐地的燎原星火」到「天安門城樓的莊嚴宣告」;從「春天的故事」到「邁向新時代」。百年漫漫征途,見證了無數共產黨人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的崇高精神。前有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戰爭年代,三百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今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三百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奮戰在貧困地區,一千八百多名黨員將生命奉獻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看懂了這段光輝歷史,也就能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感悟了其中精髓,也就能錘鍊過硬素質,如此便能呵護初心和使命,永葆鮮紅色彩。「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認真學習黨史,細學篤行,便能找准信仰的立足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堅定心中信仰。只要我們以黨史為精神指引,用黨史激勵自己,就能更加愛崗敬業,增強工作中的擔當責任意識,就能更好地踐行初心、牢記使命?
這是需要我們潛心學習的警示書。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黨史,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的歷史中的重大事件,便可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正面典型自己,以反面教材警醒自己,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端正立場,煉就一顆堅定的初心。反覆潛心學習,就如同飲茶,唇齒留香,時時刻刻都能從黨史中汲取信仰力量,時時處處都能警醒自己,將初心和使命銘記在心,見之於行,牢固樹立知敬畏、存戒懼的思想,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在關鍵時刻不犯迷糊。
這是激勵我們書寫未來的請戰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實現。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合上過往之書,眺望前方之路。今天我們是黨史的學習者,但同樣我們也是未來的續寫者。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鍛筋煉骨,同心協力,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
作為新時代的基層工作者,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火洗禮,更體會不到前輩們篳路襤褸,以啟山林的艱辛,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們,走的是先輩們鋪好的康莊大道。所以,通過本書去回望黨的奮鬥歷程,去感悟黨的奮鬥初心,從歷史經驗中汲取智慧,堅定信念,不僅「正當其時,十分必要」,而且能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未來。
這是需要我們用心感悟的指引書。從「井岡山駐地的燎原星火」到「天安門城樓的莊嚴宣告」;從「春天的故事」到「邁向新時代」。百年漫漫征途,見證了無數共產黨人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的崇高精神。前有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戰爭年代,三百多萬共產黨員為國捐軀,今有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三百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奮戰在貧困地區,一千八百多名黨員將生命奉獻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看懂了這段光輝歷史,也就能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為什麼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感悟了其中精髓,也就能錘鍊過硬素質,如此便能呵護初心和使命,永葆鮮紅色彩。「風斜雨急處,要立得腳定;花濃柳艷處,要著得眼高。」認真學習黨史,細學篤行,便能找准信仰的立足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堅定心中信仰。只要我們以黨史為精神指引,用黨史激勵自己,就能更加愛崗敬業,增強工作中的擔當責任意識,就能更好地踐行初心、牢記使命?
這是需要我們潛心學習的警示書。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於不犯錯誤,而在於從不諱疾忌醫,敢於直面問題,勇於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學習黨史,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的歷史中的重大事件,便可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以正面典型自己,以反面教材警醒自己,這樣就可以進一步端正立場,煉就一顆堅定的初心。反覆潛心學習,就如同飲茶,唇齒留香,時時刻刻都能從黨史中汲取信仰力量,時時處處都能警醒自己,將初心和使命銘記在心,見之於行,牢固樹立知敬畏、存戒懼的思想,在誘惑面前保持清醒,在關鍵時刻不犯迷糊。
這是激勵我們書寫未來的請戰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已經實現。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合上過往之書,眺望前方之路。今天我們是黨史的學習者,但同樣我們也是未來的續寫者。我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鍛筋煉骨,同心協力,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而努力。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