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問題現在是在升級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方面是真希望維持現狀,台灣方面是在所謂維持現狀的前提下,不斷往前拱,要漸進「台獨」。大陸是以最大的努力來遏制他們越界,這是過去的狀態。
現在最新的情況是好像各方政策都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我覺得大陸這邊也是有變化的。從1949年到現在72年,中間有個重要的轉折年就是1996年,1996年以前兩岸是叫治權之爭,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只不過都爭誰有資格有合法性來治理整個國家,代表整個國家。所以關於一個中國是沒有問題的那個時候。但1996年變了,李登輝說「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個時候性質就變了,從治權之爭變成了主權之爭,「台獨」就正式地登上了政治台面。在那之前1996年之前,其實台灣社會存在著「台獨」思潮和一定的「台獨」活動,但是上不了台面,1996年之後「台獨」就進入到政治領域了。於是咱們這邊的政策就改了,很長時間我們的政策就是防「獨」,從1996年算起一直到2017年。十九大之後我們政策有點變化,就是防獨轉成了促統,這有微妙變化的。近一兩年,我覺得我們這個促統政策就開始漸漸落實了,尤其是今年,也就是說解決台灣問題,促進國家統一,已經放到了中央的決策議程了,比較明顯的信號應該就是10月9號辛亥革命110周年那個紀念會,習主席整個講話的基調就是要推進國家的完全統一。現在最近國台辦有一些動作了,比如說提出來要追究「台獨」分子的終身責任,另外打擊資助「台獨」的金主遠東集團,另外就是我們國台辦副主任宣布了解決台灣以後,台灣的軍費全部轉入民生使用,一下台灣老百姓的收入可以增加兩萬新台幣。另外就是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證實了中央確實有決策要修京台鐵路,於是網上《2035去台灣》這首歌就火起來了。也就是說我們這邊開始認真地考慮怎麼促統了,由想法變行動了。另外是大陸民意還是有變化,特別是新冠以來,將近這兩年時間,因為台灣的表現非常糟糕,所以大陸民意是民意洶湧,應該這麼講,所以這是我們的變化?
美國方面變化就更大一些,美國現在明確把我們中國當做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各種手段都用,其中包括大肆地肆無忌憚地打台灣牌,不斷越我們的紅線。台獨當局現在也是焦慮的,就不斷地迎合美方的這些做法。所以這個三方遊戲現在坦率講是不太妙,是往衝突的方向走。面對這個情況,美國現在思路是有點變化的,它面上還是講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但是請注意他對一個中國的定義是有變化的。就在11月16號上午,中美元首不是進行了視頻峰會嘛,美國國務院發的新聞稿,說拜登總統重申了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但是他的一個中國政策是由三個東西來定義的,就是「與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還有「六項保證」。「六項保證」以前是從來沒有在官方場合說的,這個是中國大陸絕對不同意的「六項保證」,他竟然就給它說出來了。所以他的政策面上說我沒變,實質是有改變的,而且坦率講是在鼓勵「台獨」方面大邁了一步。現在我覺得他有一個具體目標就體現在10月26號,美國現任的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的網站上那篇文章,那篇文章呼籲聯合國成員國一起努力,讓台灣有意義地參加聯合國。這個就是一種新的思路,就是想辦法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讓台灣在實質上享有聯合國成員的這種權利和地位,這樣就是把台灣問題從我們中國內部問題變成兩個聯合國成員國的問題,這樣就給未來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新的障礙,這就是美國最新的一個思路。但這個思路後面是有一個很危險的戰略誤判的。他就認為咱們中國現在應該講整體的綜合實力還是不如美國,軍力、金融力量、盟友圈、話語權都還不如他,一個總體力量還不夠。還有一個它就估計我們要開二十大,家裡很多事情很多矛盾要處理,內部牽制比較大。另外他還是認為整個中國大陸的社會還是希望發展優先,不願意因為解決台灣問題影響發展。所以美國現在其實就在冒險,根據他的戰略判斷,他現在可以做點事,提升台灣的戰略空間,為未來大陸解決台灣問題製造一些障礙,這樣美國就有一些新的籌碼,這是美國現在這一系列錯誤動作背後的思考。
現在最新的情況是好像各方政策都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我覺得大陸這邊也是有變化的。從1949年到現在72年,中間有個重要的轉折年就是1996年,1996年以前兩岸是叫治權之爭,兩岸都承認一個中國,只不過都爭誰有資格有合法性來治理整個國家,代表整個國家。所以關於一個中國是沒有問題的那個時候。但1996年變了,李登輝說「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這個時候性質就變了,從治權之爭變成了主權之爭,「台獨」就正式地登上了政治台面。在那之前1996年之前,其實台灣社會存在著「台獨」思潮和一定的「台獨」活動,但是上不了台面,1996年之後「台獨」就進入到政治領域了。於是咱們這邊的政策就改了,很長時間我們的政策就是防「獨」,從1996年算起一直到2017年。十九大之後我們政策有點變化,就是防獨轉成了促統,這有微妙變化的。近一兩年,我覺得我們這個促統政策就開始漸漸落實了,尤其是今年,也就是說解決台灣問題,促進國家統一,已經放到了中央的決策議程了,比較明顯的信號應該就是10月9號辛亥革命110周年那個紀念會,習主席整個講話的基調就是要推進國家的完全統一。現在最近國台辦有一些動作了,比如說提出來要追究「台獨」分子的終身責任,另外打擊資助「台獨」的金主遠東集團,另外就是我們國台辦副主任宣布了解決台灣以後,台灣的軍費全部轉入民生使用,一下台灣老百姓的收入可以增加兩萬新台幣。另外就是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證實了中央確實有決策要修京台鐵路,於是網上《2035去台灣》這首歌就火起來了。也就是說我們這邊開始認真地考慮怎麼促統了,由想法變行動了。另外是大陸民意還是有變化,特別是新冠以來,將近這兩年時間,因為台灣的表現非常糟糕,所以大陸民意是民意洶湧,應該這麼講,所以這是我們的變化?
美國方面變化就更大一些,美國現在明確把我們中國當做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各種手段都用,其中包括大肆地肆無忌憚地打台灣牌,不斷越我們的紅線。台獨當局現在也是焦慮的,就不斷地迎合美方的這些做法。所以這個三方遊戲現在坦率講是不太妙,是往衝突的方向走。面對這個情況,美國現在思路是有點變化的,它面上還是講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但是請注意他對一個中國的定義是有變化的。就在11月16號上午,中美元首不是進行了視頻峰會嘛,美國國務院發的新聞稿,說拜登總統重申了一個中國政策不變,但是他的一個中國政策是由三個東西來定義的,就是「與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還有「六項保證」。「六項保證」以前是從來沒有在官方場合說的,這個是中國大陸絕對不同意的「六項保證」,他竟然就給它說出來了。所以他的政策面上說我沒變,實質是有改變的,而且坦率講是在鼓勵「台獨」方面大邁了一步。現在我覺得他有一個具體目標就體現在10月26號,美國現任的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的網站上那篇文章,那篇文章呼籲聯合國成員國一起努力,讓台灣有意義地參加聯合國。這個就是一種新的思路,就是想辦法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讓台灣在實質上享有聯合國成員的這種權利和地位,這樣就是把台灣問題從我們中國內部問題變成兩個聯合國成員國的問題,這樣就給未來我們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新的障礙,這就是美國最新的一個思路。但這個思路後面是有一個很危險的戰略誤判的。他就認為咱們中國現在應該講整體的綜合實力還是不如美國,軍力、金融力量、盟友圈、話語權都還不如他,一個總體力量還不夠。還有一個它就估計我們要開二十大,家裡很多事情很多矛盾要處理,內部牽制比較大。另外他還是認為整個中國大陸的社會還是希望發展優先,不願意因為解決台灣問題影響發展。所以美國現在其實就在冒險,根據他的戰略判斷,他現在可以做點事,提升台灣的戰略空間,為未來大陸解決台灣問題製造一些障礙,這樣美國就有一些新的籌碼,這是美國現在這一系列錯誤動作背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