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報國」是他終生夙願,「大國工匠」是他至尊榮光。他從一名普通焊工成長為我國高鐵焊接專家,是「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中的傑出代表,是高鐵戰線的「傑出工匠」,被譽為「工人院士」、「高鐵焊接大師」。
如何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他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其中21項獲國家專利,《氬弧半自動管管焊操作法》填補了我國氬弧焊焊接轉向架環口的空白。
如何在外國技術無法解決的難題中勇攀高峰,他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製數據,專家組以這些數據為重要參考編制了《超高速轉向架焊接規範》。
如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向架年產量超過9000個,比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世界三大軌道車輛製造巨頭的總和還多。他研究探索出的「環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為公司技術標準。
如何為中國高鐵儲備世界級人才「因子」,依託「李萬君大師工作室」,先後組織培訓近160場,為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創造了400餘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國際焊工資質證書的「培訓奇蹟」,培養帶動出一批技能精湛、職業操守優良的技能人才,為打造「大國工匠」儲備了堅實的新生力量。
如何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他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其中21項獲國家專利,《氬弧半自動管管焊操作法》填補了我國氬弧焊焊接轉向架環口的空白。
如何在外國技術無法解決的難題中勇攀高峰,他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製數據,專家組以這些數據為重要參考編制了《超高速轉向架焊接規範》。
如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向架年產量超過9000個,比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世界三大軌道車輛製造巨頭的總和還多。他研究探索出的「環口焊接七步操作法」成為公司技術標準。
如何為中國高鐵儲備世界級人才「因子」,依託「李萬君大師工作室」,先後組織培訓近160場,為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創造了400餘名新工提前半年全部考取國際焊工資質證書的「培訓奇蹟」,培養帶動出一批技能精湛、職業操守優良的技能人才,為打造「大國工匠」儲備了堅實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