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基本單元,同時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隨著城鎮化腳步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住宅小區「拔地而起」,隨之而來在小區物業管理上也暴露出「制度不全、矛盾較多、服務不高」等一系列問題,給基層治理帶來更高標準和更新要求的挑戰。在這大背景下,如何發揮物業行業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破解物業管理難題,努力形成黨建引領作用更明顯、行業管理更精細、人居環境更和諧的物業管理服務新局面,成為我們必須要認真思考的一個新課題。
「三駕馬車」駛出「加速度」。「紅色物業」領航基層治理,關鍵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始終堅持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著力破解社區管理中的重難點問題,推進組織體系高質量全覆蓋、組織建設高標準全規範、品牌打造高品質全領域。通過平台搭建和資源對接,積極創建以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三駕馬車」協同運作的管理模式,不斷強化監管職責。一是因地制宜試行「交叉任職」工作機制,既選派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物業黨建指導員,積極參與指導小區物業工作,又聘請物業黨員骨幹兼任社區「兩委」成員,主動配合完成相關工作,真正實現雙項聯動、共同治理的既定目標。二是科學構建聯動議事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通過周末議事會、民情懇談會和工作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共建和協商議事工作,複雜問題成立項目小組合力推進,促成「三駕馬車」步調一致、同向發力,駛出黨建引領「加速度」。
「紅色陣地」匯聚「向心力」。打造「善治小區」目標,必須充分依託現有陣地,將黨旗插在物業管理第一線,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在「可視化」陣地建設中不斷注入「紅色物業」基因,科學利用小區廣場、物業辦公區、閱覽室、樓棟單元等場所,將黨建文化、物業和民俗文化等內容融合展示,營造濃厚社區文化氛圍,打造黨員群眾「精神加油站」。同步試點建設網格驛站等「微距式」服務點,積極號召發動小區黨員,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組建「紅色老娘舅」調解隊伍,發揮老娘舅人頭熟、關係清、有威望的「個人魅力」,當好基層矛盾的調解員和居民訴求的代言人。此外,還需不斷提升紅色陣地軟硬體實力,把紅色陣地打造成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平台,吸引轄區熱心黨員、居民業主、大學生等志願服務力量共同加入到小區共建中,開展貧困家庭送溫暖、鄰里一家親、義務巡邏等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匯聚黨群協同的強大向心力。
暖心服務架起「連心橋」。紅色物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歸根到底在於服務居民,尤其是在增設車位、道路維護等群眾意見多、需求強的服務訴求上更要下足功夫,有效提高小區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在提供暖心服務的同時,還要強化基層網格化管理,實現治理網格和物業網格「兩網融合」,及時高效地為居民提供各類服務,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設、城市長效管理和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中,更加需要廣大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群防群治、困難群體幫扶、諮詢、糾紛調解、心理疏導等活動,使小區業委會履職盡責,起到良好的溝通和監督作用。
物業公司提供優質服務,實現自身品牌價值。
小區黨員和志願者甘於奉獻,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參與者,推動暖心服務加熱「紅色溫度」,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示範標杆。
社區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治理體系最末梢、最重要的一環。新時期,「紅色物業」更要把握基層治理的核心關鍵點,著眼解決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業管理問題,堅持把物業服務管理融入黨建工作中,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蓬勃發展,更好地管理服務、凝聚群眾、化解矛盾,不斷提升基層精細化管理水平,用紅色物業「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實現「舊貌換新顏」。
「三駕馬車」駛出「加速度」。「紅色物業」領航基層治理,關鍵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始終堅持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著力破解社區管理中的重難點問題,推進組織體系高質量全覆蓋、組織建設高標準全規範、品牌打造高品質全領域。通過平台搭建和資源對接,積極創建以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社區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和業委會「三駕馬車」協同運作的管理模式,不斷強化監管職責。一是因地制宜試行「交叉任職」工作機制,既選派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物業黨建指導員,積極參與指導小區物業工作,又聘請物業黨員骨幹兼任社區「兩委」成員,主動配合完成相關工作,真正實現雙項聯動、共同治理的既定目標。二是科學構建聯動議事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通過周末議事會、民情懇談會和工作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共建和協商議事工作,複雜問題成立項目小組合力推進,促成「三駕馬車」步調一致、同向發力,駛出黨建引領「加速度」。
「紅色陣地」匯聚「向心力」。打造「善治小區」目標,必須充分依託現有陣地,將黨旗插在物業管理第一線,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誌、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在「可視化」陣地建設中不斷注入「紅色物業」基因,科學利用小區廣場、物業辦公區、閱覽室、樓棟單元等場所,將黨建文化、物業和民俗文化等內容融合展示,營造濃厚社區文化氛圍,打造黨員群眾「精神加油站」。同步試點建設網格驛站等「微距式」服務點,積極號召發動小區黨員,設立矛盾糾紛調解室,組建「紅色老娘舅」調解隊伍,發揮老娘舅人頭熟、關係清、有威望的「個人魅力」,當好基層矛盾的調解員和居民訴求的代言人。此外,還需不斷提升紅色陣地軟硬體實力,把紅色陣地打造成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平台,吸引轄區熱心黨員、居民業主、大學生等志願服務力量共同加入到小區共建中,開展貧困家庭送溫暖、鄰里一家親、義務巡邏等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匯聚黨群協同的強大向心力。
暖心服務架起「連心橋」。紅色物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歸根到底在於服務居民,尤其是在增設車位、道路維護等群眾意見多、需求強的服務訴求上更要下足功夫,有效提高小區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歸屬感。在提供暖心服務的同時,還要強化基層網格化管理,實現治理網格和物業網格「兩網融合」,及時高效地為居民提供各類服務,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建設、城市長效管理和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中,更加需要廣大黨員發揮先鋒帶頭作用,大力開展群防群治、困難群體幫扶、諮詢、糾紛調解、心理疏導等活動,使小區業委會履職盡責,起到良好的溝通和監督作用。
物業公司提供優質服務,實現自身品牌價值。
小區黨員和志願者甘於奉獻,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參與者,推動暖心服務加熱「紅色溫度」,打造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示範標杆。
社區連著千家萬戶,是基層治理體系最末梢、最重要的一環。新時期,「紅色物業」更要把握基層治理的核心關鍵點,著眼解決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業管理問題,堅持把物業服務管理融入黨建工作中,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蓬勃發展,更好地管理服務、凝聚群眾、化解矛盾,不斷提升基層精細化管理水平,用紅色物業「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實現「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