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於加強藥事管理轉變藥學服務模式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26號)和《關於加快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衛醫發〔2018〕45號),進一步轉變藥學服務模式,提高藥學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現就全省加強藥事管理推動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快藥學服務轉型
(一)高度重視藥學服務。藥學服務是醫療機構診療活動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合理用藥、提高醫療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的重要環節。藥師是提供藥學服務、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實現安全有效經濟用藥目標不可替代的專業隊伍。藥師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是衛生健康系統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必須高度重視藥學服務,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藥學服務模式轉變,加強藥師隊伍建設,提高藥學服務能力,探索構建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藥學服務體系,促進新時期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
(二)轉變藥學服務模式。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署要求,推動實現藥學服務模式「兩個轉變」,即從「以藥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從「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中心」轉變為「在保障藥品供應的基礎上,以重點加強藥學專業技術服務、參與臨床用藥為中心」。進一步履行藥師職責,提升服務能力,促進藥學服務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
二、加強能力建設,提供高質量藥學服務
(三)加強藥學部門建設。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醫療機構藥學部門建設管理。嚴格落實《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和《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規範藥學部門建設;堅持公立醫院藥房公益性,禁止公立醫院承包、出租或向營利性企業託管藥房。鼓勵醫療機構根據需要建立靜脈用藥配置中心,將靜脈用藥進行集中配置與供應。醫療機構要加強藥品庫存管理,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做好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對易發生短缺的藥品應當保證2-3個月藥量,保證臨床用藥需求。
(四)加強藥學隊伍建設。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醫院用人自主權,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診療服務量等因素,科學設置藥學崗位,合理配備藥學人員,實現按需設崗和崗位管理。制定藥學人員專業發展規劃,持續開展藥學服務培訓,使得所有藥學人員均掌握藥學服務基本技能,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臨床藥學學科帶頭人、骨幹青年藥師等藥學人才的培養。支持醫療機構與高校、行業學(協)會等合作,開展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高層次臨床藥學人才培養。
(五)發揮臨床藥師作用。加大臨床藥師培養力度,發展一批臨床藥師帶教基地,培養一批以病人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師隊伍。醫療機構要落實臨床藥師制,按照規定配備臨床藥師。臨床藥師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參與疑難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疑難複雜疾病的藥物治療和會診,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逐步實現藥學服務全覆蓋。探索實行藥師院際會診,為疑難複雜患者解決藥物治療問題。鼓勵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重點面向患有多種疾病、使用多種藥品的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服務。
(六)建立藥師激勵機制。重視藥師隊伍建設,保障並逐步提高藥師待遇,吸引優秀藥學人才,穩定藥師隊伍。建立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符合藥事服務特點的績效考核制度,並與藥師的薪酬發放、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掛鈎。改變唯論文傾向,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收入分配要向工作任務重、服務質量高的人員傾斜,充分調動藥學人員拓展服務領域的積極性。鼓勵和進一步研究在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有效體現藥事服務價值,合理設置藥學人員服務收費項目,採取多種方式補償藥學服務必需成本。
三、推進分級診療,強化藥學服務體系建設
(七)推進專科聯盟建設。加強藥學專科聯盟建設,通過開展全省調研摸清藥學服務現狀和底數,通過對每所醫院提出專科發展意見為醫院領導在醫學服務建設決策時提供科學參考,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全省藥學服務整體能力和水平,通過科研協作探索解決藥學領域的重大服務需求和共同技術問題。藥學專科聯盟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單位要聯合加強對全省藥學機構的指導,通過提供進修培訓、對口支援、遠程會診等方式提高其合理用藥水平,實現全省藥學服務連續化、同質化。
(八)加強藥品目錄銜接。深化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縣級醫療集團在優先採購使用基本藥物的前提下,實行藥品採購「五統一」管理,即統一目錄、議價、採購、配送、結算,實現同縣同藥同質同價。在信息化管理全面完善的基礎上,探索在三級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內實現藥品採購和管理一體化,保障基層診療、雙向轉診用藥需求,推動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落地。
(九)探索慢病長期處方。會商省醫保局共同研究制定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政策,明確可開具長期處方的慢性病目錄、用藥範圍、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對評估後符合要求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開具12周以內相關藥品。首次長期處方必須在實體醫療機構開具。藥品調配時隨藥品同時發放「慢性病長期處方患者教育單」,告知患者關於藥品儲存、用藥指導、病情監測、不適隨診等用藥安全信息。鼓勵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長期處方患者提供定期隨訪、用藥指導等服務。
(十)構建互聯互通體系。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藥學服務標準和規範,構建統一供應藥品的知識庫、處方審核的規則庫,實現全省藥學服務、藥品信息的標準化。探索建立全省藥學服務互聯互通平台並納入全省健康信息平台建設,加強電子處方管理,實現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信息留痕,確保處方可追溯。加強電子病歷建設,逐步實現藥學服務與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等數據對接聯通,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促進藥學服務信息共享應用。
四、提升管理能力,保障藥學服務質量安全
(十一)落實工作主體責任。省衛生健康委根據全省藥學服務發展實際,決定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牽頭,山西大醫院等重點配合落實藥學專科聯盟建設;山西大醫院牽頭落實輔助用藥合理使用工作;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牽頭落實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和藥物臨床試驗工作;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牽頭落實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工作;山西省腫瘤醫院牽頭落實抗腫瘤藥物合理使用工作;山西省兒童醫院牽頭落實兒童用藥合理使用工作。下一步將根據工作實際逐步增加和調整單項藥學服務牽頭單位。
(十二)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加強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開展診療合理性評價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依託藥事質控中心等組織,開展本區域內、跨醫療機構的處方點評,將點評結果納入對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指標中,並與醫師處方權授予、職稱評定、醫師定期考核和藥師審核處方質量評價掛鈎。加強臨床用藥監測、評價和超常預警,對藥物臨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進行監測、分析、評估。對用藥不合理、問題集中或突出的藥品品種,依法依規及時採取措施。鼓勵使用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
(十三)鼓勵開展特色中藥服務。鼓勵醫療機構根據本醫療機構臨床用藥需要配製和使用中藥製劑,支持應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醫院要積極開展接受患者委託,按醫師處方製作丸、散、膏等劑型的服務,挖掘整理傳統中藥加工方法,探索中藥飲片代加工、配送等服務,方便人民群眾。
(十四)探索「網際網路+」服務。探索推進醫院「智慧藥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方便患者查詢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探索開展對慢性病患者的定時提醒、用藥隨訪、藥物重整等工作,重點是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以保障用藥安全。有資質的網際網路醫院可探索開設專科化的在線藥學諮詢門診,指導患者科學合理用藥,提供用藥知識宣教,解決患者藥物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五、工作要求
(十五)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工作部署,全面提高藥學服務水平,促進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省衛生健康委將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檢查,對不履行藥事管理職責,或違反有關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通報批評、追蹤整改,問題嚴重的,將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快藥學服務轉型
(一)高度重視藥學服務。藥學服務是醫療機構診療活動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合理用藥、提高醫療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的重要環節。藥師是提供藥學服務、參與臨床藥物治療、實現安全有效經濟用藥目標不可替代的專業隊伍。藥師提供高質量的藥學服務是衛生健康系統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必須高度重視藥學服務,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加快藥學服務模式轉變,加強藥師隊伍建設,提高藥學服務能力,探索構建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藥學服務體系,促進新時期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
(二)轉變藥學服務模式。落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部署要求,推動實現藥學服務模式「兩個轉變」,即從「以藥品為中心」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從「以保障藥品供應為中心」轉變為「在保障藥品供應的基礎上,以重點加強藥學專業技術服務、參與臨床用藥為中心」。進一步履行藥師職責,提升服務能力,促進藥學服務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
二、加強能力建設,提供高質量藥學服務
(三)加強藥學部門建設。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強醫療機構藥學部門建設管理。嚴格落實《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和《醫院中藥房基本標準》規範藥學部門建設;堅持公立醫院藥房公益性,禁止公立醫院承包、出租或向營利性企業託管藥房。鼓勵醫療機構根據需要建立靜脈用藥配置中心,將靜脈用藥進行集中配置與供應。醫療機構要加強藥品庫存管理,建立短缺藥品儲備制度,做好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信息報告,對易發生短缺的藥品應當保證2-3個月藥量,保證臨床用藥需求。
(四)加強藥學隊伍建設。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醫院用人自主權,醫療機構要根據功能定位、診療服務量等因素,科學設置藥學崗位,合理配備藥學人員,實現按需設崗和崗位管理。制定藥學人員專業發展規劃,持續開展藥學服務培訓,使得所有藥學人員均掌握藥學服務基本技能,提升服務能力。加強臨床藥學學科帶頭人、骨幹青年藥師等藥學人才的培養。支持醫療機構與高校、行業學(協)會等合作,開展具有針對性、前瞻性的高層次臨床藥學人才培養。
(五)發揮臨床藥師作用。加大臨床藥師培養力度,發展一批臨床藥師帶教基地,培養一批以病人為中心、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臨床藥師隊伍。醫療機構要落實臨床藥師制,按照規定配備臨床藥師。臨床藥師為門診和住院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合理用藥指導,參與疑難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疑難複雜疾病的藥物治療和會診,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逐步實現藥學服務全覆蓋。探索實行藥師院際會診,為疑難複雜患者解決藥物治療問題。鼓勵開設合理用藥諮詢或藥物治療管理門診,重點面向患有多種疾病、使用多種藥品的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服務。
(六)建立藥師激勵機制。重視藥師隊伍建設,保障並逐步提高藥師待遇,吸引優秀藥學人才,穩定藥師隊伍。建立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符合藥事服務特點的績效考核制度,並與藥師的薪酬發放、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掛鈎。改變唯論文傾向,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收入分配要向工作任務重、服務質量高的人員傾斜,充分調動藥學人員拓展服務領域的積極性。鼓勵和進一步研究在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中有效體現藥事服務價值,合理設置藥學人員服務收費項目,採取多種方式補償藥學服務必需成本。
三、推進分級診療,強化藥學服務體系建設
(七)推進專科聯盟建設。加強藥學專科聯盟建設,通過開展全省調研摸清藥學服務現狀和底數,通過對每所醫院提出專科發展意見為醫院領導在醫學服務建設決策時提供科學參考,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全省藥學服務整體能力和水平,通過科研協作探索解決藥學領域的重大服務需求和共同技術問題。藥學專科聯盟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單位要聯合加強對全省藥學機構的指導,通過提供進修培訓、對口支援、遠程會診等方式提高其合理用藥水平,實現全省藥學服務連續化、同質化。
(八)加強藥品目錄銜接。深化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縣級醫療集團在優先採購使用基本藥物的前提下,實行藥品採購「五統一」管理,即統一目錄、議價、採購、配送、結算,實現同縣同藥同質同價。在信息化管理全面完善的基礎上,探索在三級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內實現藥品採購和管理一體化,保障基層診療、雙向轉診用藥需求,推動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落地。
(九)探索慢病長期處方。會商省醫保局共同研究制定慢性病長期處方管理政策,明確可開具長期處方的慢性病目錄、用藥範圍、管理制度、安全告知等要求,對評估後符合要求的慢性病患者,一次可開具12周以內相關藥品。首次長期處方必須在實體醫療機構開具。藥品調配時隨藥品同時發放「慢性病長期處方患者教育單」,告知患者關於藥品儲存、用藥指導、病情監測、不適隨診等用藥安全信息。鼓勵藥師參與家庭醫生團隊簽約服務,為長期處方患者提供定期隨訪、用藥指導等服務。
(十)構建互聯互通體系。探索建立全省統一的藥學服務標準和規範,構建統一供應藥品的知識庫、處方審核的規則庫,實現全省藥學服務、藥品信息的標準化。探索建立全省藥學服務互聯互通平台並納入全省健康信息平台建設,加強電子處方管理,實現處方審核、調配、核對信息留痕,確保處方可追溯。加強電子病歷建設,逐步實現藥學服務與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等數據對接聯通,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促進藥學服務信息共享應用。
四、提升管理能力,保障藥學服務質量安全
(十一)落實工作主體責任。省衛生健康委根據全省藥學服務發展實際,決定由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牽頭,山西大醫院等重點配合落實藥學專科聯盟建設;山西大醫院牽頭落實輔助用藥合理使用工作;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牽頭落實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和藥物臨床試驗工作;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牽頭落實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工作;山西省腫瘤醫院牽頭落實抗腫瘤藥物合理使用工作;山西省兒童醫院牽頭落實兒童用藥合理使用工作。下一步將根據工作實際逐步增加和調整單項藥學服務牽頭單位。
(十二)促進臨床合理用藥。加強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開展診療合理性評價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依託藥事質控中心等組織,開展本區域內、跨醫療機構的處方點評,將點評結果納入對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指標中,並與醫師處方權授予、職稱評定、醫師定期考核和藥師審核處方質量評價掛鈎。加強臨床用藥監測、評價和超常預警,對藥物臨床使用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進行監測、分析、評估。對用藥不合理、問題集中或突出的藥品品種,依法依規及時採取措施。鼓勵使用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
(十三)鼓勵開展特色中藥服務。鼓勵醫療機構根據本醫療機構臨床用藥需要配製和使用中藥製劑,支持應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醫院要積極開展接受患者委託,按醫師處方製作丸、散、膏等劑型的服務,挖掘整理傳統中藥加工方法,探索中藥飲片代加工、配送等服務,方便人民群眾。
(十四)探索「網際網路+」服務。探索推進醫院「智慧藥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縮短患者取藥等候時間。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患者客戶端等,方便患者查詢處方信息、藥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探索開展對慢性病患者的定時提醒、用藥隨訪、藥物重整等工作,重點是同時患有多重慢性病的老年患者,以保障用藥安全。有資質的網際網路醫院可探索開設專科化的在線藥學諮詢門診,指導患者科學合理用藥,提供用藥知識宣教,解決患者藥物使用中遇到的問題。
五、工作要求
(十五)全省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工作部署,全面提高藥學服務水平,促進藥學服務高質量發展。省衛生健康委將加強工作指導和督導檢查,對不履行藥事管理職責,或違反有關規定的醫療機構進行通報批評、追蹤整改,問題嚴重的,將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