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和治國理政規律的認識,作出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決策。管黨治黨責任在黨委,關鍵靠擔當。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適應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首次明確各級黨組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負有主體責任。從黨風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是實踐的發展,更是認識的深化;是中央的明確要求,也是制度的剛性規定。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黨委(黨組)書記來說,落實主體責任,既是政治責任、政治擔當問題,又是政治態度、政治立場問題。必須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看齊意識、憂患意識,堅定「四個足夠自信」,向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看齊,緊跟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在履行主體責任上做到認識足夠清醒、思想足夠自信、行為足夠堅定、措施足夠有力,自覺做中央滿意、黨員認同的管黨治黨、從嚴治黨書記。必須清醒認識到「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起重要保障作用,切實增強從嚴管黨治黨自覺性。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複雜的,為人民服務是永恆的、沒有止境的,切實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意識,始終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必須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嚴重失職、管黨治黨不力就是瀆職的意識,以捨我其誰的政治擔當和「鐵麵包公」的浩然正氣,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實現責任體系全覆蓋、無死角,以嚴肅問責推動責任落到實處,堅決防止「口號喊在黨委、工作還在紀委」,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壁上觀、當「甩手掌柜」現象發生。必須深刻領會「全面」「從嚴」的豐富內涵。
把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體現在嚴格要求上,貫穿到日常監督管理中。
堅定執行和捍衛黨規黨紀。
全面從嚴治黨,「嚴」要有標準,「治」要有依據。黨的紀律就是黨員行為的基本標準、管黨治黨的基本依據。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要把嚴明紀律作為總抓手,當好紀律的堅定執行者、堅決捍衛者,確保全體黨員上下同心、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始終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核心,把嚴明政治紀律擺在首位,自覺從政治上警戒各種違紀問題,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帶動其他各項紀律嚴起來。始終立足「全面」這個基礎,做到既緊盯政治紀律又全面執行「六項紀律」,既突出「關鍵少數」又面向全體黨員,確保管黨治黨有重點、無盲區,實現對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全體組織、全部黨員的全面覆蓋。始終堅持「從嚴」標準,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支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對各種違紀問題早抓早管、實抓實管,保持露頭即查、即發即查的高壓態勢。始終堅持高懸巡視利劍,強化黨內監督,聚焦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寸土不讓、一步不松,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從嚴匡正選人用人風氣。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是加強領導,選好用好乾部,防止出現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選人用人管人,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委職責的重要方面,還是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關鍵舉措。必須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好乾部」標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把「德」作為第一標準,把「廉」作為基本條件,把「績」作為重要依據,把好政治關、作風關、能力關、廉潔關,真正把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必須從嚴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決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亂作為的幹部,調整撤換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對超編制超職數、違反標準和程序任用幹部、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檔案造假等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不實、違規兼職、「裸官」等問題,發現一個及時調整處理一個,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
必須嚴明選人用人責任,建立幹部選拔任用問責制度,做到「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對「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問題進行倒查,既嚴肅查處當事人,又嚴肅追究責任人,堅決維護選人用人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著力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必須直面政治生態中的歪風邪氣、潛規陋習,「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堅持思想建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及時把准幹部隊伍思想脈搏,築牢理想信念宗旨「高線」,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基礎。深入糾正「四風」,純潔政商之間、上下級之間、同學之間、戰友之間關係,端正和純凈家風,形成良好從政社會環境。加強建章立制,針對發生的腐敗案件,查找漏洞,完善制度,壓縮腐敗和不正之風生存空間,剷除滋生土壤,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形成良好從政制度環境。強化文化引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紅色文化教育,深入挖掘湖湘文化中的廉潔內涵,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正確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形成向上向善的從政文化環境。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踐行「三嚴三實」,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甘奉獻,當好「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的示範效應,為營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注入活力、增添動力、凝聚正能量。落實全面治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國企)。
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重要體現,決不能因為是市場主體,是上市公司,就只強調企業的經濟屬性、市場屬性,而把黨的領導放在一邊,忘記黨性原則和政治立場。從嚴治黨,國企不能例外。要喚醒國企黨員幹部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同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一把尺子量到底。
黨章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但是,很多國企負責人覺得自己有特殊性,認為國企領導是不是可以同其他黨政幹部區別對待,辦公室能大一點,坐的車子能好一些?有的說,因為業務需要,是不是能夠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上有所變通,可以公款宴請、打高爾夫球、持會員卡?甚至有人提出,企業要講經濟效益、展現活力,能不能在管黨治黨、黨風上松一點,給企業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單獨出個規定,列一個清單。諸如此類論調不絕於耳,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特殊論」。
企業的行業、領域有差異,但管黨治黨不能有特殊。國企負責人不僅是企業的管理者,更是企業黨組織的負責人。既然是黨任命的幹部,首先就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中央的精神,這是基本原則、基本常識。中央給予央企負責人的政治待遇是很高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有央企代表,中央全會和工作會議、舉辦的各類學習研討班,央企負責人都參加。反過來,有的同志卻有意或無意間淡漠了黨的觀念,弱化了黨的領導,希望從嚴治黨在企業能放寬標準,把自己等同於私企、外企老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已經兩年多了,但有的企業對中央要求視若無睹,享樂、奢靡問題仍然突出;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走了過場,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好像就他是例外;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意見、提出的整改要求,竟採取敷衍對付的態度。如果只要待遇、享樂不減,忘記責任、不講擔當,那還像是黨的幹部嗎?
全黨是同一部黨章、同一套紀律,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必須置身其中,同樣要用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去衡量,一寸不讓。堅持黨的領導不能搞特殊,管黨治黨也不分行業,決不可能金融系統一個標準、石油企業又一個標準。中國共產黨內沒有特殊黨員,沒有特殊組織,不管在哪個企業、行業,哪個部門、單位,只要是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就得按黨章和黨的規則辦事,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要貫徹,從嚴治黨要求要落實,黨的紀律和規矩也都必須遵守。
巡視央企就是給所有國企和金融機構擊一猛掌,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把管黨治黨責任扛起來,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確立起來,把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體現出來。只有這樣,國企的改革和發展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落實全面治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國企)。
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的政治原則。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解決國有企業積累的種種問題,必須毫不諱言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堅決抓緊抓實抓好。
巡視央企發現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是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嚴,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貫徹。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於企業黨組織自身。在國企,黨建工作排不上號具有普遍性,有的黨組織從不研究黨建工作,黨務部門變成養老、安置幹部的地方;有的把黨管幹部原則拋到一邊,研究幹部召開黨政聯席會,甚至以董事會取代黨委會。黨的觀念淡漠,導致企業領導把自己混同於「老闆」,坐商務機、比闊氣,其行事風格與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宗旨風馬牛不相及。有的幹部顛倒了個人和組織的關係,認為成績都是自己干出來的,忘記了首先是黨給的機遇和信任;有的幹部嚴重違紀違法,在被查處後反思說,自己基本上沒有黨的觀念,沒開過一次黨的會,從來沒感覺到身邊還有黨組織存在。這怎麼了得!這麼大一份國有資產的家當,黨任命的幹部,竟然感覺不到黨組織的存在。不難想像,黨的領導幹部離開了信念和忠誠,離開了紀律和監督,企業發展必然會迷失方向,必然要出大問題?
在國企深化改革過程中,必須旗幟鮮明地加強黨的領導,而不能削弱黨的領導,更不能放棄黨的領導。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加強監管,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對這一條決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在中國,離開了黨的領導,就不叫央企、不叫國有企業。國企負責人哪個不是先接到黨內職務的任命,然後才接到其他任命,履行公司董事會那一套手續。國企負責人不能只管人事、資金和項目,忘了自己是黨員、是黨的幹部,首先要履行管黨治黨的職責,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鮮明地抓起來。對這個問題,上級黨組織要講清楚,企業黨員領導幹部自己也要認識清楚。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要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黨的領導是具體的,有程序保障,也有內容要求,依據就是黨章黨規黨紀和黨的理想信念宗旨、路線方針政策。國有企業領導幹部不能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當空話、套話,不能把加強黨的領導與企業發展對立起來。不折不扣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句話有著豐富內涵,必須仔細琢磨、真正領悟、堅決落實。央企要切實解決好巡視發現的問題,深入研究加強黨的建設的具體措施,以高的標準、嚴的要求,建好班子、配好乾部、抓好隊伍。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把黨的領導真正體現出來,保證國有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在中國,事事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國有企業發展關乎國民經濟命脈,必須體現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保證企業在正確的軌道上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
把對黨員幹部的關心愛護體現在嚴格要求上,貫穿到日常監督管理中。
堅定執行和捍衛黨規黨紀。
全面從嚴治黨,「嚴」要有標準,「治」要有依據。黨的紀律就是黨員行為的基本標準、管黨治黨的基本依據。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要把嚴明紀律作為總抓手,當好紀律的堅定執行者、堅決捍衛者,確保全體黨員上下同心、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始終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核心,把嚴明政治紀律擺在首位,自覺從政治上警戒各種違紀問題,以嚴明的政治紀律帶動其他各項紀律嚴起來。始終立足「全面」這個基礎,做到既緊盯政治紀律又全面執行「六項紀律」,既突出「關鍵少數」又面向全體黨員,確保管黨治黨有重點、無盲區,實現對黨的建設各個領域、全體組織、全部黨員的全面覆蓋。始終堅持「從嚴」標準,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支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對各種違紀問題早抓早管、實抓實管,保持露頭即查、即發即查的高壓態勢。始終堅持高懸巡視利劍,強化黨內監督,聚焦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寸土不讓、一步不松,決不讓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
從嚴匡正選人用人風氣。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黨委的主體責任,「主要是加強領導,選好用好乾部,防止出現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選人用人管人,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黨委職責的重要方面,還是黨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關鍵舉措。必須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好乾部」標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中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把「德」作為第一標準,把「廉」作為基本條件,把「績」作為重要依據,把好政治關、作風關、能力關、廉潔關,真正把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好乾部選出來用起來。必須從嚴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決甄別處理一批不廉潔、亂作為的幹部,調整撤換一批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對超編制超職數、違反標準和程序任用幹部、跑官要官和說情打招呼、檔案造假等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個人有關事項報告不實、違規兼職、「裸官」等問題,發現一個及時調整處理一個,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
必須嚴明選人用人責任,建立幹部選拔任用問責制度,做到「誰提名、誰負責」「誰考察、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對「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帶病在崗」問題進行倒查,既嚴肅查處當事人,又嚴肅追究責任人,堅決維護選人用人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著力打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必須直面政治生態中的歪風邪氣、潛規陋習,「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激濁揚清,正本清源。堅持思想建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及時把准幹部隊伍思想脈搏,築牢理想信念宗旨「高線」,夯實廉潔從政的思想基礎。深入糾正「四風」,純潔政商之間、上下級之間、同學之間、戰友之間關係,端正和純凈家風,形成良好從政社會環境。加強建章立制,針對發生的腐敗案件,查找漏洞,完善制度,壓縮腐敗和不正之風生存空間,剷除滋生土壤,破「潛規則」、立「明規矩」,形成良好從政制度環境。強化文化引領,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加強紅色文化教育,深入挖掘湖湘文化中的廉潔內涵,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正確處理公與私、廉與腐、儉與奢、苦與樂的關係,形成向上向善的從政文化環境。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踐行「三嚴三實」,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甘奉獻,當好「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乾的示範效應,為營造「山清水秀」政治生態注入活力、增添動力、凝聚正能量。落實全面治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國企)。
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重要體現,決不能因為是市場主體,是上市公司,就只強調企業的經濟屬性、市場屬性,而把黨的領導放在一邊,忘記黨性原則和政治立場。從嚴治黨,國企不能例外。要喚醒國企黨員幹部的黨章黨規黨紀意識,同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一把尺子量到底。
黨章規定:「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但是,很多國企負責人覺得自己有特殊性,認為國企領導是不是可以同其他黨政幹部區別對待,辦公室能大一點,坐的車子能好一些?有的說,因為業務需要,是不是能夠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上有所變通,可以公款宴請、打高爾夫球、持會員卡?甚至有人提出,企業要講經濟效益、展現活力,能不能在管黨治黨、黨風上松一點,給企業黨組織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單獨出個規定,列一個清單。諸如此類論調不絕於耳,實際上就是「國有企業特殊論」。
企業的行業、領域有差異,但管黨治黨不能有特殊。國企負責人不僅是企業的管理者,更是企業黨組織的負責人。既然是黨任命的幹部,首先就要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貫徹中央的精神,這是基本原則、基本常識。中央給予央企負責人的政治待遇是很高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中有央企代表,中央全會和工作會議、舉辦的各類學習研討班,央企負責人都參加。反過來,有的同志卻有意或無意間淡漠了黨的觀念,弱化了黨的領導,希望從嚴治黨在企業能放寬標準,把自己等同於私企、外企老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已經兩年多了,但有的企業對中央要求視若無睹,享樂、奢靡問題仍然突出;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走了過場,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好像就他是例外;對中央巡視組反饋的意見、提出的整改要求,竟採取敷衍對付的態度。如果只要待遇、享樂不減,忘記責任、不講擔當,那還像是黨的幹部嗎?
全黨是同一部黨章、同一套紀律,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必須置身其中,同樣要用紀律和規矩這把尺子去衡量,一寸不讓。堅持黨的領導不能搞特殊,管黨治黨也不分行業,決不可能金融系統一個標準、石油企業又一個標準。中國共產黨內沒有特殊黨員,沒有特殊組織,不管在哪個企業、行業,哪個部門、單位,只要是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幹部,就得按黨章和黨的規則辦事,中央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要貫徹,從嚴治黨要求要落實,黨的紀律和規矩也都必須遵守。
巡視央企就是給所有國企和金融機構擊一猛掌,喚醒黨章黨規黨紀意識,把管黨治黨責任扛起來,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確立起來,把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體現出來。只有這樣,國企的改革和發展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落實全面治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國企)。
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的政治原則。實現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目標,解決國有企業積累的種種問題,必須毫不諱言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堅決抓緊抓實抓好。
巡視央企發現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是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嚴,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貫徹。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於企業黨組織自身。在國企,黨建工作排不上號具有普遍性,有的黨組織從不研究黨建工作,黨務部門變成養老、安置幹部的地方;有的把黨管幹部原則拋到一邊,研究幹部召開黨政聯席會,甚至以董事會取代黨委會。黨的觀念淡漠,導致企業領導把自己混同於「老闆」,坐商務機、比闊氣,其行事風格與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宗旨風馬牛不相及。有的幹部顛倒了個人和組織的關係,認為成績都是自己干出來的,忘記了首先是黨給的機遇和信任;有的幹部嚴重違紀違法,在被查處後反思說,自己基本上沒有黨的觀念,沒開過一次黨的會,從來沒感覺到身邊還有黨組織存在。這怎麼了得!這麼大一份國有資產的家當,黨任命的幹部,竟然感覺不到黨組織的存在。不難想像,黨的領導幹部離開了信念和忠誠,離開了紀律和監督,企業發展必然會迷失方向,必然要出大問題?
在國企深化改革過程中,必須旗幟鮮明地加強黨的領導,而不能削弱黨的領導,更不能放棄黨的領導。無論是深化改革,還是加強監管,都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對這一條決不能含含糊糊、遮遮掩掩。在中國,離開了黨的領導,就不叫央企、不叫國有企業。國企負責人哪個不是先接到黨內職務的任命,然後才接到其他任命,履行公司董事會那一套手續。國企負責人不能只管人事、資金和項目,忘了自己是黨員、是黨的幹部,首先要履行管黨治黨的職責,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鮮明地抓起來。對這個問題,上級黨組織要講清楚,企業黨員領導幹部自己也要認識清楚。
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要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黨的領導是具體的,有程序保障,也有內容要求,依據就是黨章黨規黨紀和黨的理想信念宗旨、路線方針政策。國有企業領導幹部不能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當空話、套話,不能把加強黨的領導與企業發展對立起來。不折不扣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這句話有著豐富內涵,必須仔細琢磨、真正領悟、堅決落實。央企要切實解決好巡視發現的問題,深入研究加強黨的建設的具體措施,以高的標準、嚴的要求,建好班子、配好乾部、抓好隊伍。說一千道一萬,就是要把黨的領導真正體現出來,保證國有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在中國,事事離不開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國有企業發展關乎國民經濟命脈,必須體現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特徵,保證企業在正確的軌道上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