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圍繞市委「十大行動方案」、區「五大行動方案」工作部署,全力推動全區文廣旅體事業高質量快發展。現將今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堅持推進文旅隊伍能力提升,狠抓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好服務型黨組織和基層黨建規範化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及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請示報告、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等制度,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今年至今,結合黨史專題學習教育,開展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7次、黨員學習6次,召開支委會6次。三是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注重日常研判和輿情監測,強化對本單位文化和旅遊市場領域、文化交流合作以及下屬單位的藏書、藏品、網站、刊物、新媒體等內容的審核把關,全方位築牢意識形態安全的「防火牆」。
(二)堅持強化措施堅守擔當,疫情防控工作平穩向好。一是加強局機關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戴口罩、體溫監測和場所通風換氣、清潔消毒等措施,全體幹部職工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節假日期間,要求幹部職工帶頭就地過節,履行疫情防控職責。二是上半年,我局3名青年同志主動參與隔離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協助醫護人員每天對分流入住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問診,為住客提供各項暖心服務。三是領導班子定期帶隊到區各文化體育場館、各鎮文化站檢查疫情防控落實情況,發現情況及時反饋。針對近期疫情反彈局勢,要求各場館加強人流管控,延期或取消集聚性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同時,通過微視頻、網上直播錄像、慕課等形式提供線上文化服務,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強文旅市場疫情防控和守法經營保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積極動員從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按照「預約、錯峰、限量」的原則加強文旅企業等公共場所人流限流管控。加強網吧、旅遊景區、旅行社等經營單位的日常檢查和節假日重點檢查,督促文旅企業落實防控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到位,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堅持推進文化惠民,聚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
1.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一是嚴格落實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指導檢查各館、各站點場地建設、氛圍布置、資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對不足部分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各分館和服務點圖書採購、設備安裝、網絡聯通全部完成並已開始運營,等待市級對我區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完成情況進行驗收考評。二是做好鎮級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和提檔升級工作。根據《關於公布今年度鄉鎮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結果的通知》(清文廣旅體通〔2021〕9號),禾雲鎮、浸潭鎮綜合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太平鎮、xx鎮、三坑鎮綜合文化站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石潭鎮、山塘鎮、龍頸鎮文化站被評為省二級文化站,二級文化站以上達標率100%,4-5月已向各鎮派發今年度文化站等級標識牌。三是全面開展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已圓滿完成省在2017年下達的201個行政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且驗收達標,但因行政區域變更,我區新增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共有209個行政村(社區),計劃將8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納入2022年工作任務,目前已向區農業農村局報送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目標表,區農業農村局已向省級申報實施資金估算計劃。四是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第六次全國圖書館評估定級相關工作。區文化館已完成全國文化館評估系統申報,自評得分992分(滿分1000分),達到國家一級館條件,4月省組織第三方抽查全省文化館評估定級,目前尚未下達評估定級結果。區圖書館持續籌備國家二級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目前正在收集相關資料。
2.公共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區文化館開展了「我的春節」徵稿、「非遺大過年·了解非遺」知識競賽、「我在xx我的新年」短視頻徵集等3場線上文化活動,舉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活動12場、戲曲進農村活動8場、戲曲進社區展演2場,舉辦禁毒、非遺及先進道德模範展覽3場,舉辦「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學創作」等主題講座2場。區圖書館共開展免費閱讀推廣及志願服務等活動329場,其中線上74場、線下255場,包括「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今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系列活動、我們的節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黨史百年天天讀系列活動、「悅讀悅聽悅覽,碼上同行」閱讀推廣活動、館員閱讀推薦等品牌活動,參加及惠及群眾10755人次。區博物館結合「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同心築夢行百年,南湖精神耀xx』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史圖片展」,5月分別在浸潭鎮下逕村小華山景區和三坑鎮安慶村舉辦了以「重走中宿『秦漢古道』,貫徹xx『北優戰略』」——2021xx秦漢古道之「蒙里驛古道」文化系列活動。
3.非遺傳承和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提升。非遺傳承方面,開展「xx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聯動活動4場,惠及群眾約2千人次。4月向區政府提請推薦「鍾家茶製作工藝」「濱江熟曬筍乾工藝」「文崀鍾氏扎獅頭技藝」「時坑醒獅舞」「水西稻草龍舞」等五個項目申報xx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文物保護方面,對各鎮文物保護單位開展重點巡查,並對區內3個省級、25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安全、標誌碑狀況等進行實地調查,根據xx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提出的檢察建議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另外,鰲頭塔博物文化展示欄於今年5月建設完工並對外展示。
4.文化文藝精品創作層出不窮。指導文藝群眾創作了包括紅色文學作品《冽江長風》《農運烽火》《秦皇山追憶》,歌曲《快快出發》《把我的思念帶回山外》《紅船精神》,曲藝《萬眾一心齊抗疫,金牛賀歲好運來》,舞蹈《再唱山歌給黨聽》等8個文化文藝作品。同時,圍繞建黨100周年主題,開展「永遠跟黨走逐夢新時代—廣東省第十四屆『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暨xx市第二十屆廣場文化藝術節xx區初賽活動,目前正進行作品徵集。根據《關於舉辦第六屆藝術百花·成人戲劇曲藝花會暨少兒藝術花會的通知》精神,籌備xx市第六屆藝術百花·成人戲劇曲藝花會暨少兒藝術花會xx賽區初選活動。
(四)堅持推進文旅融合,促進文旅產業綜合實力提升。
根據國家文旅部新的《全國文化文物和旅遊統計調查制度》要求,按可比統計口徑,今年1-5月,xx區接待國內外遊客246.32萬人次,旅遊帶動經濟收入22.46億元。
1.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一是以規劃引領發展。編制《xx市xx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起草說明、合法性審查、論證報告、民意徵求意見公示、出具法律意見書等流程,正在擬寫注釋文稿,預計今年8月可以出台實施。完成編制《xx市xx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打造「雙核雙區三帶」的全域旅遊空間格局。二是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文旅+康養」跨越提升,結合中醫藥打造了廣東良田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新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文旅+農業」異彩紛呈,形成了xx市現代農業示範園、xx·聯滘水西村、三坑小xx項目等農業旅遊點。「文旅+體育」破題起勢,依託恆大足球、漂流大賽,大力發展體育旅遊。「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形成了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安慶鄉村記憶館,以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色產品展示的xx區博物館紅不讓展覽廳,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秦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以道教文化為吸引的xx古洞,以龍舟文化為特色的山塘龍舟廣場。
2.聚焦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促進文旅產業綜合實力提升。一是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目前我局已指導各鎮對紅色革命遺址開展了修繕、保護工作,並對紅色革命遺址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二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狠抓「溫泉」「漂流」兩大核心產品升級。xx溫礦泉渡假區一期的芊麗酒店項目已對外營業,目前芊麗酒店二期項目主體建築已完工,正在進行管道鋪設工作,河中溫泉等項目正進行升級改造,並形成一定規模的溫泉民宿集群。通過近年的升級改造,目前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古龍峽原生態旅遊區、筆架山旅遊區、清泉灣生態旅遊度假區、萬里山影度假區5大漂流景區已實現全季節運營。此外,古龍峽森林探險王國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筆架山旅遊度假區和清泉灣生態旅遊度假區正開展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工作。三是強化鄉村文化旅遊提檔升級,推廣「餐飲+精品住宿+深度體驗」的鄉村旅遊2.0模式,建成鄉村旅遊點6個,精品民宿15家,打造了5條精品旅遊線路。四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積極參加旅遊(產業)博覽會、廣清韶、華南五市旅遊推介會等各類推介會,加強與五縣一區的旅遊推介活動。4月20日,我局在古龍峽原生態旅遊區舉辦xx區a級景區創建與提升專題培訓班;4月27日舉辦2021第三屆中國南方(xx)民宿大會暨投資招商會;4月29日,我局在xx花園酒店組織舉辦xx市xx區旅遊行業服務技能大賽;5月12-16日將組織旅遊企業參加今年廣清韶旅遊聯盟(重慶、柳州)推介會;結合「5.19中國旅遊日」,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自駕游活動,串聯五區一縣景區景點,打造合作區精品自駕旅遊線路;6月1日「廣清惠民旅遊年卡」上線試運營。五是繼續推進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逐步完善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全域旅遊服務中心建設,健全旅遊交通、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利用戶外大型廣告、公交車身、候車亭、愛心雨棚、led顯示屏等加強全域旅遊氛圍營造,加強旅遊市場整治。4月召開xx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衝刺驗收大會,並做好迎市檢有關工作。5月將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申報佐證材料上報省廳。
(五)堅持實施健身服務工程,積極引才紮實做好省運會籌備。一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審慎開展各項體育賽事活動。上半年嚴格按照上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暫停全區各項賽事活動並檢查督查區公共體育場地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二是積極引進體育人才,不斷壯大我區代表xx市參加省運會的備戰隊伍。上半年,引進16名優秀運動員,其中手球項目2人、射箭項目8人、棒球項目3人、田徑項目3人,為實現xx市體育代表團實現「進十,爭九,拼八」的參賽目標奠定基礎。三是圍繞市籌委會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體育館升級改造和訓練副館建設工程,現體育館館頂補漏、館內刮塑已完成,配套設施修繕完成約50%,已進入副館基礎建設階段,力爭10月前完成建設,12月交付使用。
(六)堅持提高效率加強監管,促進高危體育項目和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一是加強高危體育項目經營場所安全生產檢查。4-6月,組織相關人員對即將在夏季營業的相關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檢查,督促企業要認真落實防疫及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二是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督促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定期進行電視網絡安全檢查,加強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審核把關,確保安全播出傳輸。截至目前,xx區沒有出現停播、斷播、黑屏等不安全現象。進一步完善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應急值守制度,加強信息報送和統計分析,確保信息暢通、報送及時、處置高效。積極處理對廣播電視台有線電視資源、有線電視網絡信號、電桿安裝不合理、未及時公布套餐價格、有線電視無法使用等情況。
(七)堅持推進文旅市場綜合監管,強化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組織執法人員就《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辦法》《旅遊執法證據規則》《執法文書製作實務》等開展線上學習,進一步提高綜合執法能力。二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結合「掃黃打非」專項行動、禁毒、掃黑除惡、安全生產等工作,組織對文化旅遊市場經營單位是否有違規經營行為、涉毒行為等進行檢查。三是突出重點,在各大節假日前後及學生假期期間,對網吧、遊藝遊戲場所、歌舞娛樂場所、出版物經營單位及旅遊市場的監管,對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格檢查,對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形成有力震懾,促進文化旅遊市場規範化。四是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以明查暗訪的形式對全區旅遊單位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嚴查「黑導」「黑社」「黑店」「黑車」等。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942人次,累計檢查轄區文化旅遊企業314家次,檢查各類安全隱患14起,全部均已整改完畢,文化旅遊市場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上半年共接到12345投訴舉報平台投訴138宗,全部投訴均能依法按時處理,按時回復率100%,投訴者對我局的回覆滿意度高。
二、存在困難及問題。
儘管我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事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並加以解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體育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區級「五大件」公共體育配套設施,目前我區只建有體育館和全民健身廣場,體育場、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暫未解決建設用地問題。此外,公辦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數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區具備對外開放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的學校數量少,難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二)公共文化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務大面積鋪開需政府加大投入,如文化惠民方面圖書館送書下鄉經費、購書經費偏少,難以滿足全區人均公共藏書達1.2冊的需求;每年鄉村春晚、送戲下鄉、戲曲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等各類群眾文化文藝活動都需要大量經費支持,目前區級財政的資金無法保證演出質量,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文物保護維修經費嚴重不足,全區223個文物點(含28個文物保護單位)大部分都需要進行維修保護,歷史文物的保護難以得到落實;我區新增的8個行政村和社區尚未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亟需資金支持完成建設。
(三)文旅人才隊伍建設急待加強。一是基層文化人才匱乏。公共文化機構的人員編制已不能滿足基層日益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開展的需要;鎮級綜合文化站普遍存在專編不專崗、專職不專責、專人不專業的現象,文化站站長及工作人員流動過於頻繁,工作存在無法銜接的情況;基層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不足,配備人員專業性不強,無法進行專業的指導和培訓等。二是文藝創作人才相對較少,旅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新興文化產業人才等專業門類人才緊缺。三是文旅人才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文旅人才激勵機制不夠健全,業務培訓與深造機會較少,人才評定和考核缺乏量化標準,人才隊伍整體活力不足。
(四)文旅融合發展有待進一步深入。旅遊產品同質化較多,品牌化、高端化、融合型產品和新業態不夠豐富。xx現有旅遊產品大多基於生態資源進行開發,對於文化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水平較低。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聚焦黨建工作能力提升,繼續深化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一是加強領導幹部思想教育。嚴格開展「三會一課」,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文廣旅體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顯著成效。二是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提高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科學發展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三是加大黨務政務公開力度,暢通民意渠道,提高執法水平。四是持續強化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二)聚焦大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快建設文化強區。一是繼續優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收集好戲曲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展資料。由於疫情影響,延期或取消送戲下鄉以及以其他一切50人以上集體性、聚集性的各類文藝、群眾文化等活動,待疫情穩定後再重新計劃。二是繼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將我區新增8個行政村和社區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納入我局「十四五」工作計劃中。三是按規範性文件流程繼續推進《xx市xx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發布工作,做好注釋文稿的擬寫並向區司法局請求審查。四是繼續做好我區紅色文化資源資料收集工作,督促各鎮做好紅色革命遺址及文物保護單位的維護、管理工作。
(三)聚焦推進落實文旅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力開創xx旅遊高質量快發展新局面。一是完成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近期,我區將迎接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第二次驗收,力爭順利通過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二是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閒養生旅居目的地。牢牢抓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廣清一體化的重要戰略機遇,以「五大行動」為抓手,著力打造「xx六品」業態品牌體系,推動「n+旅遊」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三是努力開展提質增效創品牌工作。進一步做好a級景區創建工作,繼續指導古龍峽森林探險王國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筆架山旅遊區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四是繼續做好旅遊廁所革命建設工作,今年擬新建(改建)2a級旅遊廁所2間。
(四)聚焦全民身體素質提升,繼續推進省運會場館建設和競賽備訓。一是繼續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利用節假日和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審慎組織各項全民健身活動。二是組隊參加市級或以上各項賽事,提升我區體育競技水平。三是圍繞第十六屆省運會和第九屆殘運會市籌委會的工作部署,加快出台體育場、游泳館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設計劃,加快完成體育館升級改造和訓練副館建設工程,全力組織棒球、壘球、射箭三個項目的競賽備訓,確保省運會順利舉辦,爭取省運會獲得好成績。
(五)聚焦「平安xx」建設,繼續履行防疫防控職責,加強文旅市場行業監管。一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繼續加大對文旅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檢查力度,做好禁毒、「掃黃打非」、掃黑除惡、反邪教宣教工作。二是加強文旅市場管理,抓好學生兩大假期間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的專項行動,抓好各大節日期間文化市場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工作,對遊戲機室、擅自生產、銷售、安裝和使用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抓好掃黃打非5個專項行動。三是開展旅遊景區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查處旅遊景點及周邊無照非法經營,超範圍經營和服務等非法行為,在旅遊旺季抓好對漂流、泳池、探險等高危項目場所的檢查。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堅持推進文旅隊伍能力提升,狠抓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好服務型黨組織和基層黨建規範化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二是加強黨員學習教育及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請示報告、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等制度,提高黨內政治生活質量。今年至今,結合黨史專題學習教育,開展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7次、黨員學習6次,召開支委會6次。三是全面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注重日常研判和輿情監測,強化對本單位文化和旅遊市場領域、文化交流合作以及下屬單位的藏書、藏品、網站、刊物、新媒體等內容的審核把關,全方位築牢意識形態安全的「防火牆」。
(二)堅持強化措施堅守擔當,疫情防控工作平穩向好。一是加強局機關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戴口罩、體溫監測和場所通風換氣、清潔消毒等措施,全體幹部職工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節假日期間,要求幹部職工帶頭就地過節,履行疫情防控職責。二是上半年,我局3名青年同志主動參與隔離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協助醫護人員每天對分流入住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和問診,為住客提供各項暖心服務。三是領導班子定期帶隊到區各文化體育場館、各鎮文化站檢查疫情防控落實情況,發現情況及時反饋。針對近期疫情反彈局勢,要求各場館加強人流管控,延期或取消集聚性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同時,通過微視頻、網上直播錄像、慕課等形式提供線上文化服務,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加強文旅市場疫情防控和守法經營保障。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積極動員從業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按照「預約、錯峰、限量」的原則加強文旅企業等公共場所人流限流管控。加強網吧、旅遊景區、旅行社等經營單位的日常檢查和節假日重點檢查,督促文旅企業落實防控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防疫措施落實到位,全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堅持推進文化惠民,聚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
1.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一是嚴格落實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指導檢查各館、各站點場地建設、氛圍布置、資料整理等方面的工作,並對不足部分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各分館和服務點圖書採購、設備安裝、網絡聯通全部完成並已開始運營,等待市級對我區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完成情況進行驗收考評。二是做好鎮級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和提檔升級工作。根據《關於公布今年度鄉鎮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結果的通知》(清文廣旅體通〔2021〕9號),禾雲鎮、浸潭鎮綜合文化站被評為省特級文化站,太平鎮、xx鎮、三坑鎮綜合文化站被評為省一級文化站,石潭鎮、山塘鎮、龍頸鎮文化站被評為省二級文化站,二級文化站以上達標率100%,4-5月已向各鎮派發今年度文化站等級標識牌。三是全面開展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已圓滿完成省在2017年下達的201個行政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且驗收達標,但因行政區域變更,我區新增7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共有209個行政村(社區),計劃將8個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納入2022年工作任務,目前已向區農業農村局報送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目標表,區農業農村局已向省級申報實施資金估算計劃。四是開展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第六次全國圖書館評估定級相關工作。區文化館已完成全國文化館評估系統申報,自評得分992分(滿分1000分),達到國家一級館條件,4月省組織第三方抽查全省文化館評估定級,目前尚未下達評估定級結果。區圖書館持續籌備國家二級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目前正在收集相關資料。
2.公共文化活動異彩紛呈。區文化館開展了「我的春節」徵稿、「非遺大過年·了解非遺」知識競賽、「我在xx我的新年」短視頻徵集等3場線上文化活動,舉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戲曲進校園活動12場、戲曲進農村活動8場、戲曲進社區展演2場,舉辦禁毒、非遺及先進道德模範展覽3場,舉辦「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學創作」等主題講座2場。區圖書館共開展免費閱讀推廣及志願服務等活動329場,其中線上74場、線下255場,包括「4.23」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今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系列活動、我們的節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黨史百年天天讀系列活動、「悅讀悅聽悅覽,碼上同行」閱讀推廣活動、館員閱讀推薦等品牌活動,參加及惠及群眾10755人次。區博物館結合「國際博物館日」舉辦「『同心築夢行百年,南湖精神耀xx』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歷史圖片展」,5月分別在浸潭鎮下逕村小華山景區和三坑鎮安慶村舉辦了以「重走中宿『秦漢古道』,貫徹xx『北優戰略』」——2021xx秦漢古道之「蒙里驛古道」文化系列活動。
3.非遺傳承和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提升。非遺傳承方面,開展「xx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聯動活動4場,惠及群眾約2千人次。4月向區政府提請推薦「鍾家茶製作工藝」「濱江熟曬筍乾工藝」「文崀鍾氏扎獅頭技藝」「時坑醒獅舞」「水西稻草龍舞」等五個項目申報xx市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文物保護方面,對各鎮文物保護單位開展重點巡查,並對區內3個省級、25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安全、標誌碑狀況等進行實地調查,根據xx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建議書》提出的檢察建議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另外,鰲頭塔博物文化展示欄於今年5月建設完工並對外展示。
4.文化文藝精品創作層出不窮。指導文藝群眾創作了包括紅色文學作品《冽江長風》《農運烽火》《秦皇山追憶》,歌曲《快快出發》《把我的思念帶回山外》《紅船精神》,曲藝《萬眾一心齊抗疫,金牛賀歲好運來》,舞蹈《再唱山歌給黨聽》等8個文化文藝作品。同時,圍繞建黨100周年主題,開展「永遠跟黨走逐夢新時代—廣東省第十四屆『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暨xx市第二十屆廣場文化藝術節xx區初賽活動,目前正進行作品徵集。根據《關於舉辦第六屆藝術百花·成人戲劇曲藝花會暨少兒藝術花會的通知》精神,籌備xx市第六屆藝術百花·成人戲劇曲藝花會暨少兒藝術花會xx賽區初選活動。
(四)堅持推進文旅融合,促進文旅產業綜合實力提升。
根據國家文旅部新的《全國文化文物和旅遊統計調查制度》要求,按可比統計口徑,今年1-5月,xx區接待國內外遊客246.32萬人次,旅遊帶動經濟收入22.46億元。
1.深化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一是以規劃引領發展。編制《xx市xx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目前已完成徵求意見、起草說明、合法性審查、論證報告、民意徵求意見公示、出具法律意見書等流程,正在擬寫注釋文稿,預計今年8月可以出台實施。完成編制《xx市xx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5)》,打造「雙核雙區三帶」的全域旅遊空間格局。二是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文旅+康養」跨越提升,結合中醫藥打造了廣東良田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新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文旅+農業」異彩紛呈,形成了xx市現代農業示範園、xx·聯滘水西村、三坑小xx項目等農業旅遊點。「文旅+體育」破題起勢,依託恆大足球、漂流大賽,大力發展體育旅遊。「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形成了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安慶鄉村記憶館,以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色產品展示的xx區博物館紅不讓展覽廳,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秦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以道教文化為吸引的xx古洞,以龍舟文化為特色的山塘龍舟廣場。
2.聚焦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促進文旅產業綜合實力提升。一是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目前我局已指導各鎮對紅色革命遺址開展了修繕、保護工作,並對紅色革命遺址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二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狠抓「溫泉」「漂流」兩大核心產品升級。xx溫礦泉渡假區一期的芊麗酒店項目已對外營業,目前芊麗酒店二期項目主體建築已完工,正在進行管道鋪設工作,河中溫泉等項目正進行升級改造,並形成一定規模的溫泉民宿集群。通過近年的升級改造,目前玄真古洞生態旅遊度假區、古龍峽原生態旅遊區、筆架山旅遊區、清泉灣生態旅遊度假區、萬里山影度假區5大漂流景區已實現全季節運營。此外,古龍峽森林探險王國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筆架山旅遊度假區和清泉灣生態旅遊度假區正開展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工作。三是強化鄉村文化旅遊提檔升級,推廣「餐飲+精品住宿+深度體驗」的鄉村旅遊2.0模式,建成鄉村旅遊點6個,精品民宿15家,打造了5條精品旅遊線路。四是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建設。積極參加旅遊(產業)博覽會、廣清韶、華南五市旅遊推介會等各類推介會,加強與五縣一區的旅遊推介活動。4月20日,我局在古龍峽原生態旅遊區舉辦xx區a級景區創建與提升專題培訓班;4月27日舉辦2021第三屆中國南方(xx)民宿大會暨投資招商會;4月29日,我局在xx花園酒店組織舉辦xx市xx區旅遊行業服務技能大賽;5月12-16日將組織旅遊企業參加今年廣清韶旅遊聯盟(重慶、柳州)推介會;結合「5.19中國旅遊日」,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自駕游活動,串聯五區一縣景區景點,打造合作區精品自駕旅遊線路;6月1日「廣清惠民旅遊年卡」上線試運營。五是繼續推進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逐步完善全域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區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全域旅遊服務中心建設,健全旅遊交通、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利用戶外大型廣告、公交車身、候車亭、愛心雨棚、led顯示屏等加強全域旅遊氛圍營造,加強旅遊市場整治。4月召開xx區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衝刺驗收大會,並做好迎市檢有關工作。5月將創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申報佐證材料上報省廳。
(五)堅持實施健身服務工程,積極引才紮實做好省運會籌備。一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審慎開展各項體育賽事活動。上半年嚴格按照上級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暫停全區各項賽事活動並檢查督查區公共體育場地疫情防控工作,堅持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二是積極引進體育人才,不斷壯大我區代表xx市參加省運會的備戰隊伍。上半年,引進16名優秀運動員,其中手球項目2人、射箭項目8人、棒球項目3人、田徑項目3人,為實現xx市體育代表團實現「進十,爭九,拼八」的參賽目標奠定基礎。三是圍繞市籌委會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體育館升級改造和訓練副館建設工程,現體育館館頂補漏、館內刮塑已完成,配套設施修繕完成約50%,已進入副館基礎建設階段,力爭10月前完成建設,12月交付使用。
(六)堅持提高效率加強監管,促進高危體育項目和廣播電視事業健康發展。一是加強高危體育項目經營場所安全生產檢查。4-6月,組織相關人員對即將在夏季營業的相關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場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檢查,督促企業要認真落實防疫及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二是切實履行監管職責,督促做好安全播出工作。定期進行電視網絡安全檢查,加強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審核把關,確保安全播出傳輸。截至目前,xx區沒有出現停播、斷播、黑屏等不安全現象。進一步完善局機關及直屬單位、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應急值守制度,加強信息報送和統計分析,確保信息暢通、報送及時、處置高效。積極處理對廣播電視台有線電視資源、有線電視網絡信號、電桿安裝不合理、未及時公布套餐價格、有線電視無法使用等情況。
(七)堅持推進文旅市場綜合監管,強化依法行政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結合疫情防控要求,組織執法人員就《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行政處罰裁量權適用辦法》《旅遊執法證據規則》《執法文書製作實務》等開展線上學習,進一步提高綜合執法能力。二是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結合「掃黃打非」專項行動、禁毒、掃黑除惡、安全生產等工作,組織對文化旅遊市場經營單位是否有違規經營行為、涉毒行為等進行檢查。三是突出重點,在各大節假日前後及學生假期期間,對網吧、遊藝遊戲場所、歌舞娛樂場所、出版物經營單位及旅遊市場的監管,對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格檢查,對違法違規經營活動形成有力震懾,促進文化旅遊市場規範化。四是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以明查暗訪的形式對全區旅遊單位進行監督檢查,重點嚴查「黑導」「黑社」「黑店」「黑車」等。截至目前出動執法人員942人次,累計檢查轄區文化旅遊企業314家次,檢查各類安全隱患14起,全部均已整改完畢,文化旅遊市場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上半年共接到12345投訴舉報平台投訴138宗,全部投訴均能依法按時處理,按時回復率100%,投訴者對我局的回覆滿意度高。
二、存在困難及問題。
儘管我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事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並加以解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體育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區級「五大件」公共體育配套設施,目前我區只建有體育館和全民健身廣場,體育場、游泳館、全民健身中心暫未解決建設用地問題。此外,公辦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數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區具備對外開放體育場地設施條件的學校數量少,難以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二)公共文化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務大面積鋪開需政府加大投入,如文化惠民方面圖書館送書下鄉經費、購書經費偏少,難以滿足全區人均公共藏書達1.2冊的需求;每年鄉村春晚、送戲下鄉、戲曲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等各類群眾文化文藝活動都需要大量經費支持,目前區級財政的資金無法保證演出質量,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文化需求;文物保護維修經費嚴重不足,全區223個文物點(含28個文物保護單位)大部分都需要進行維修保護,歷史文物的保護難以得到落實;我區新增的8個行政村和社區尚未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亟需資金支持完成建設。
(三)文旅人才隊伍建設急待加強。一是基層文化人才匱乏。公共文化機構的人員編制已不能滿足基層日益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開展的需要;鎮級綜合文化站普遍存在專編不專崗、專職不專責、專人不專業的現象,文化站站長及工作人員流動過於頻繁,工作存在無法銜接的情況;基層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不足,配備人員專業性不強,無法進行專業的指導和培訓等。二是文藝創作人才相對較少,旅遊高級經營管理人才、新興文化產業人才等專業門類人才緊缺。三是文旅人才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文旅人才激勵機制不夠健全,業務培訓與深造機會較少,人才評定和考核缺乏量化標準,人才隊伍整體活力不足。
(四)文旅融合發展有待進一步深入。旅遊產品同質化較多,品牌化、高端化、融合型產品和新業態不夠豐富。xx現有旅遊產品大多基於生態資源進行開發,對於文化資源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的水平較低。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聚焦黨建工作能力提升,繼續深化黨組織和幹部隊伍建設。一是加強領導幹部思想教育。嚴格開展「三會一課」,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文廣旅體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和顯著成效。二是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提高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科學發展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三是加大黨務政務公開力度,暢通民意渠道,提高執法水平。四是持續強化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
(二)聚焦大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加快建設文化強區。一是繼續優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收集好戲曲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開展資料。由於疫情影響,延期或取消送戲下鄉以及以其他一切50人以上集體性、聚集性的各類文藝、群眾文化等活動,待疫情穩定後再重新計劃。二是繼續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將我區新增8個行政村和社區的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納入我局「十四五」工作計劃中。三是按規範性文件流程繼續推進《xx市xx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發布工作,做好注釋文稿的擬寫並向區司法局請求審查。四是繼續做好我區紅色文化資源資料收集工作,督促各鎮做好紅色革命遺址及文物保護單位的維護、管理工作。
(三)聚焦推進落實文旅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全力開創xx旅遊高質量快發展新局面。一是完成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近期,我區將迎接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第二次驗收,力爭順利通過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二是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休閒養生旅居目的地。牢牢抓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廣清一體化的重要戰略機遇,以「五大行動」為抓手,著力打造「xx六品」業態品牌體系,推動「n+旅遊」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三是努力開展提質增效創品牌工作。進一步做好a級景區創建工作,繼續指導古龍峽森林探險王國創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筆架山旅遊區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四是繼續做好旅遊廁所革命建設工作,今年擬新建(改建)2a級旅遊廁所2間。
(四)聚焦全民身體素質提升,繼續推進省運會場館建設和競賽備訓。一是繼續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利用節假日和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審慎組織各項全民健身活動。二是組隊參加市級或以上各項賽事,提升我區體育競技水平。三是圍繞第十六屆省運會和第九屆殘運會市籌委會的工作部署,加快出台體育場、游泳館和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設計劃,加快完成體育館升級改造和訓練副館建設工程,全力組織棒球、壘球、射箭三個項目的競賽備訓,確保省運會順利舉辦,爭取省運會獲得好成績。
(五)聚焦「平安xx」建設,繼續履行防疫防控職責,加強文旅市場行業監管。一是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項要求,繼續加大對文旅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檢查力度,做好禁毒、「掃黃打非」、掃黑除惡、反邪教宣教工作。二是加強文旅市場管理,抓好學生兩大假期間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的專項行動,抓好各大節日期間文化市場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工作,對遊戲機室、擅自生產、銷售、安裝和使用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工作,抓好掃黃打非5個專項行動。三是開展旅遊景區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查處旅遊景點及周邊無照非法經營,超範圍經營和服務等非法行為,在旅遊旺季抓好對漂流、泳池、探險等高危項目場所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