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大會,通報表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優秀個人,激勵和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再接再厲、接續奮鬥,以更加有力的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開創新時代紫陽「三農」工作新局面。
在這裡,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紫陽脫貧攻堅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xx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深度貧困縣,擺脫貧困是千百年來紫陽人民的美好願望。長期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幹部群眾為之不懈努力、不懈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全縣上下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發展機遇、最大民生工程,勠力同心、苦拼實幹,舉全縣之力攻堅深度貧困堡壘,奪取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如期兌現了「軍令狀」,向全縣人民交上了一份優異答卷。
一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減貧摘帽好成績。始終堅持脫貧標準,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3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今年2月27日,省政府發布公告紫陽退出貧困縣序列,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打贏了這場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必將載入紫陽發展史冊。
二是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6.4萬搬遷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圓了「安居夢」,住上了乾淨寬敞明亮的新樓房。建成通村通組道路2145公里,山區群眾從此告別肩挑背馱的歷史。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項目1390處,農村飲水全部達到安全評價標準。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228個、改造戶表9.6萬戶,農村常住人口電力入戶率、「一戶一表」率均達到100%。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貧困群眾用上了安全電、喝上了清潔水、踏上了致富路。
三是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累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子女9.6萬人次,發放資助金9206.8萬元,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失學輟學。176個行政村都有了標準化村衛生室,「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全部落實,1.03萬名慢病患者享受簽約醫生上門服務。兜底保障全面加強,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為特困群眾吃下「定心丸」。累計開展免費技能培訓3.5萬人次,廣大貧困勞動力有了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133個貧困村全部成立村集體經濟,313個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吸納務工、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1.04萬戶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77家,推動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紫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8051元增長到今年的10861元。貧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發自內心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四是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基層黨組織戰鬥力不斷增強。始終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實施基層黨建「六大提升」行動,紮實推進「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年」等活動,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優選133名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組建176個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整合「四支隊伍」力量,紮實推動「支部+x+貧困戶」強基工程,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戰鬥力、凝聚力不斷增強,農村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廣大扶貧幹部舍小家為大家,常年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同貧困群眾結對子、認親戚,走進群眾家中、走入群眾心裡,「一對一」幫扶,幫助貧困戶解決了一大批具體困難和問題,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厚植了黨在農村的執政之基。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這份脫貧攻堅「紫陽答卷」是全縣幹部群眾用智慧、汗水和犧牲實實在在干出來的。我們不會忘記,xx、xx、xx、xx四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他們的精神風範永遠矗立在茶鄉大地!我們不會忘記,中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注,中國建行、省科技廳、市政府辦等各級幫扶單位、西安市未央區、航空基地和常州市新北區對紫陽不遺餘力地大力支持,傾注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讓我們真摯地感受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我們不會忘記,全縣廣大「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幹部傾力奉獻、苦幹實幹,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書寫了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這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就是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特別是蒿坪鎮黨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縣脫貧辦常務副主任哈紅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我們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看得見學得來的榜樣最有說服力、最富感染力!全縣上下要自覺向身邊先進典型學習,學習和弘揚他們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學習和弘揚他們心繫百姓、一心為民的崇高情懷,學習和弘揚他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過硬作風,學習和弘揚他們守望相助、扶危濟困的大愛精神,從他們身上感悟思想、精神、行動的力量,將其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偉大征程中繼續奮鬥、再立新功。
同志們!回顧這幾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苦歷程,全縣上下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收穫了成功與喜悅,更留下了經驗與啟示。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層層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要求,實行縣鎮村三級黨政同責,推行脫貧攻堅片區督戰、縣級領導包抓「三個一」工作機制和駐村總隊長制,形成了「領導小組管總、指揮部統籌、片區督戰、工作團主責、工作隊主抓」的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層層壓實脫貧責任。選派精兵強將盡銳出戰,把最能打硬仗的精銳力量派到一線,廣大黨組織和黨員不負使命、擔當實幹,在脫貧攻堅戰場揮灑汗水、奉獻熱血,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戰場高高飄揚。
二是強化思想引領,從紫陽實際出發完善脫貧攻堅思路舉措。持續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脫貧攻堅部署要求,緊密結合紫陽實際,研究制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舉全縣之力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決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探索出一批精準管用的務實舉措,形成了整體聯動、協調並進的「系統工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書寫了紫陽脫貧攻堅的精彩篇章。
三是突出精準要求,用發展的辦法破題攻堅。嚴格落實「六個精準」,因人因戶因村施策實現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做到每一個貧困戶都有符合自身實際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把抓整體穩定脫貧與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從制約脫貧攻堅成效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形成了一批獨具紫陽特色、經受檢驗的好做法好經驗。比如,我們優先發展對群眾脫貧致富帶動性強的富硒茶產業,強化建園、生產、銷售等全過程標準化管理,提升茶葉企業加工能力,推動茶產業轉型提質增效,茶葉已成為紫陽興縣富民第一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首位產業。比如,我們對貧困群眾實行「三包兩免一補」全免費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促進穩定就業,實現群眾增收。紫陽技能扶貧經驗入選全國優秀扶貧案例和全球減貧最佳案例。
四是凝聚攻堅合力,著力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2016年以來,全縣共籌集財政扶貧資金93億元,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6.2億元,發放互助資金借款2.3億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加強與常州市新北區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積極對接中省市定點幫扶單位開展產業就業、教育衛生等扶貧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百企幫百村」社會扶貧行動,形成了各界傾力支援、干群攜手攻堅的生動局面!堅持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引導貧困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勤勞雙手改變貧窮面貌、創造幸福生活。
五是堅持賞罰分明,形成了動真碰硬、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充分運用「三項機制」,出台關愛激勵脫貧一線幹部具體措施,在脫貧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對在脫貧攻堅戰中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幹部「論功行賞」、提拔重用,樹立了「以脫貧攻堅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堅持把嚴的規矩、實的作風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大力開展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集中整治,全縣各級幹部苦幹實幹、狠抓落實更加有力有效!實行最嚴格的責任考核和一票否決,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下硬茬、徹底真實整改脫貧攻堅問題,持續完善「貧困戶獲得清單」和縣鎮村脫貧攻堅「一口清」材料,推動各項工作精準再精準,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是紫陽脫貧攻堅探索的結晶,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同志們!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認真總結脫貧攻堅領導體制、工作體系、政策舉措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的紫陽實踐。縣委十五屆十次全會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重點部署,一會兒,xx同志還將作出具體安排,這裡我圍繞紮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再強調幾點要求。
一是保持好工作的連續性。要準確把握中央設立5年過渡期的深刻用意,對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任務還很重,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保持清醒,務必要戒驕戒躁,務必要強化紀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決克服驕傲自滿和鬆勁懈怠情緒,紮實做好各項銜接貫通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堅決守住脫貧攻堅勝利果實,堅決防止脫貧人口出現規模性返貧。關於大家普遍關心的駐村幫扶工作,中央已經明確「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重的村,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目前省上正在研究具體辦法,新政策出台前在崗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要保持穩定,確保事情有人干、工作不斷線,堅決不能「一撤了之」。
二是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今年國家將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情況組織開展後評估,工作要求比脫貧攻堅考核評估不僅不會降低,甚至會更高。一定要狠抓責任和工作落實,相關行業部門紮實履行責任,推動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保障政策落實落細,守住守好脫貧攻堅成果。要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農村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要做好脫貧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動員工作,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繼續對農村特困人員全額資助,低保對象定額資助,過渡期內逐步調整脫貧人口資助政策。要持續做好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防範因病返貧致貧。要加強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採取生態搬遷、危房改造、租賃補貼等方式,保障基本住房安全。要鞏固維護好已建農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抓好拓展提升的重點工作。在產業發展上,要推動產業扶貧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轉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特別是要堅持不懈把富硒茶作為首位產業來抓,在穩定產業發展規模的基礎上,著力在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延長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做優做強富硒茶產業。在主體帶動上,要加大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受益,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推進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發展。在促進就業上,要持續完善用工信息平台,加大勞務服務供給力度,在農村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等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中,廣泛採取以工代賑方式,進一步規範和用好鄉村公益專崗,確保鄉村就業門路更多更廣。在消費幫扶上,要繼續推進消費幫扶,抓好專櫃專區專館建設,創新性組織消費幫扶活動,拓寬銷售渠道,解決產品賣難問題。
四是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要不斷完善後續扶持政策體系,重點圍繞搬遷安置區發展配套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社區工廠,做好企業擴容提質增加就業工作,力爭有意願的搬遷戶都有一個產業扶持項目、有勞動力家庭有一人穩定就業。要依法保障搬遷群眾原有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權益,支持搬遷戶依託鄉村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健康養生等特色新產業。要持續提升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改善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要加快推進易地搬遷安置住房確權登記和發證工作,大力推廣居住簿制度,積極做好遷出地和遷入地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銜接,穩妥有序從遷出地向遷入地調整劃轉人員編制。要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社區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切實提升便民服務、宣傳教育、民風塑造、保障維權、幫扶救助、矛盾調處等管理服務水平。要加強安置社區社會治理,全面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引導搬遷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促進社會融入。
五是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夯實縣級統籌、部門協同、鎮村落實責任,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審定、早幫扶。既要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也要監測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等。加強相關部門數據共享和對接,充分利用脫貧攻堅大數據平台和民政、教育、人社、住建、衛建、醫保等行業部門信息平台,開展定期檢查、動態管理,運用技術手段提升監測準確性,重點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對出現問題的戶,要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範圍,實行動態監測、動態管理、動態清零。
六是維護管理好扶貧項目資產。脫貧攻堅戰以來,各級投入的大量扶貧資金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扶貧資產,管好用好這些資產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關鍵。對公益性資產,要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多渠道籌措管護經費,確保長期發揮作用。對經營性資產,要明晰產權關係,防止資產流失和被侵占。要落實公告公示制度,及時公告公示扶貧資產運營、收益分配、處置等情況,既保障群眾知情權,也防止腐敗、保護幹部。對確權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的扶貧資產,要依法維護其財產權利,由其自主管理和經營,對遇到經營困難的要及時給予幫助指導,防止出現不規範處置扶貧資產的問題。發改、農業農村、經貿、財政、扶貧公司等部門,加快對全縣經營主體使用村級集體資金形成的資產及其運營狀況進行評價,建立完整的台賬,在此基礎上,強化監管,完善機制,防範風險,確保經營主體使用村級集體資金規範、安全、有效。
七是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持續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突出抓好農民反映強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紮實推進村莊、道路、荒坡等綠化建設,讓農村更宜居、更宜人。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綜合治理,開展農村存量垃圾治理,提高鄉村垃圾處理能力和水平。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和處理能力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要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開展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和旱廁改造,在人口規模較大的聚居點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加強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解決好當前農村入廁難、排污難、處理難等問題。
八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們都身處工作一線,要深鑽細研,全面準確理解把握中央和省上的各項政策措施,務必把政策弄懂吃透。關於機構設置問題,國家鄉村振興局已經於2月25號下午正式掛牌運行,省上正在加快實施有關機構調整工作。根據中央有關精神,總的原則是,將原來的扶貧辦整建制的調整為鄉村振興機構,級別、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內設機構及所屬事業單位均保持不變。由縣委編辦負責,抓緊對上銜接,及時明確鄉村振興機構和工作職能,平穩有序做好扶貧辦機構職能的調整優化,做到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關於政策銜接問題,整個過渡期內,政策銜接是重中之重,要統籌考慮當前任務和長遠目標,把握規律、科學謀劃,對現有幫扶政策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該調整的調整。要及時研究中省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新政策,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哪些政策需要繼續執行、哪些政策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哪些方面還需要出台新的支持政策,研究怎樣實現中省安排部署與我縣具體實踐的無縫銜接。特別是要組織好「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的編制工作,深化細化具體舉措,確保能夠落地落實。發改、農業農村、扶貧局牽頭,各相關部門負責,密切跟進國家政策,抓緊謀劃包裝項目,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項目資金支持。
同志們,我們已經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把鄉村振興的藍圖變成現實,是我們肩負的新使命。全縣上下要拿出「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振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同心協力、開拓進取,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紫陽答卷!努力開創新時代紫陽人民的美好生活。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大會,通報表彰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優秀個人,激勵和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再接再厲、接續奮鬥,以更加有力的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努力開創新時代紫陽「三農」工作新局面。
在這裡,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長期關心支持紫陽脫貧攻堅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xx特困地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深度貧困縣,擺脫貧困是千百年來紫陽人民的美好願望。長期以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幹部群眾為之不懈努力、不懈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全縣上下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發展機遇、最大民生工程,勠力同心、苦拼實幹,舉全縣之力攻堅深度貧困堡壘,奪取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如期兌現了「軍令狀」,向全縣人民交上了一份優異答卷。
一是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減貧摘帽好成績。始終堅持脫貧標準,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教育醫療住房「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13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3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今年2月27日,省政府發布公告紫陽退出貧困縣序列,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打贏了這場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必將載入紫陽發展史冊。
二是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6.4萬搬遷群眾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圓了「安居夢」,住上了乾淨寬敞明亮的新樓房。建成通村通組道路2145公里,山區群眾從此告別肩挑背馱的歷史。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項目1390處,農村飲水全部達到安全評價標準。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228個、改造戶表9.6萬戶,農村常住人口電力入戶率、「一戶一表」率均達到100%。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貧困群眾用上了安全電、喝上了清潔水、踏上了致富路。
三是人民群眾生活更加幸福,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累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子女9.6萬人次,發放資助金9206.8萬元,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不再失學輟學。176個行政村都有了標準化村衛生室,「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全部落實,1.03萬名慢病患者享受簽約醫生上門服務。兜底保障全面加強,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應兜盡兜為特困群眾吃下「定心丸」。累計開展免費技能培訓3.5萬人次,廣大貧困勞動力有了一技之長,實現穩定就業。133個貧困村全部成立村集體經濟,313個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吸納務工、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1.04萬戶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77家,推動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紫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8051元增長到今年的10861元。貧困群眾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發自內心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四是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基層黨組織戰鬥力不斷增強。始終把黨的力量挺在脫貧攻堅最前沿,實施基層黨建「六大提升」行動,紮實推進「基層黨建提質增效年」等活動,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優選133名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組建176個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整合「四支隊伍」力量,紮實推動「支部+x+貧困戶」強基工程,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戰鬥力、凝聚力不斷增強,農村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廣大扶貧幹部舍小家為大家,常年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同貧困群眾結對子、認親戚,走進群眾家中、走入群眾心裡,「一對一」幫扶,幫助貧困戶解決了一大批具體困難和問題,用實際行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黨群幹群關係更加緊密,厚植了黨在農村的執政之基。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這份脫貧攻堅「紫陽答卷」是全縣幹部群眾用智慧、汗水和犧牲實實在在干出來的。我們不會忘記,xx、xx、xx、xx四名同志將生命定格在了脫貧攻堅征程上,以生命赴使命、用熱血鑄忠魂,他們的精神風範永遠矗立在茶鄉大地!我們不會忘記,中省市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注,中國建行、省科技廳、市政府辦等各級幫扶單位、西安市未央區、航空基地和常州市新北區對紫陽不遺餘力地大力支持,傾注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讓我們真摯地感受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我們不會忘記,全縣廣大「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幹部傾力奉獻、苦幹實幹,同貧困群眾想在一起、過在一起、干在一起,將最美的年華無私奉獻給了脫貧事業,書寫了感人至深的脫貧故事。這次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就是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特別是蒿坪鎮黨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縣脫貧辦常務副主任哈紅黎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我們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驕傲和自豪。
看得見學得來的榜樣最有說服力、最富感染力!全縣上下要自覺向身邊先進典型學習,學習和弘揚他們對黨忠誠、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學習和弘揚他們心繫百姓、一心為民的崇高情懷,學習和弘揚他們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過硬作風,學習和弘揚他們守望相助、扶危濟困的大愛精神,從他們身上感悟思想、精神、行動的力量,將其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偉大征程中繼續奮鬥、再立新功。
同志們!回顧這幾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艱苦歷程,全縣上下付出了智慧和汗水,收穫了成功與喜悅,更留下了經驗與啟示。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層層壓實脫貧攻堅責任。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要求,實行縣鎮村三級黨政同責,推行脫貧攻堅片區督戰、縣級領導包抓「三個一」工作機制和駐村總隊長制,形成了「領導小組管總、指揮部統籌、片區督戰、工作團主責、工作隊主抓」的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層層壓實脫貧責任。選派精兵強將盡銳出戰,把最能打硬仗的精銳力量派到一線,廣大黨組織和黨員不負使命、擔當實幹,在脫貧攻堅戰場揮灑汗水、奉獻熱血,鮮紅的黨旗始終在脫貧攻堅戰場高高飄揚。
二是強化思想引領,從紫陽實際出發完善脫貧攻堅思路舉措。持續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準確把握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脫貧攻堅部署要求,緊密結合紫陽實際,研究制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舉全縣之力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決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探索出一批精準管用的務實舉措,形成了整體聯動、協調並進的「系統工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書寫了紫陽脫貧攻堅的精彩篇章。
三是突出精準要求,用發展的辦法破題攻堅。嚴格落實「六個精準」,因人因戶因村施策實現對症下藥、靶向治療,做到每一個貧困戶都有符合自身實際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把抓整體穩定脫貧與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從制約脫貧攻堅成效最突出的問題改起,形成了一批獨具紫陽特色、經受檢驗的好做法好經驗。比如,我們優先發展對群眾脫貧致富帶動性強的富硒茶產業,強化建園、生產、銷售等全過程標準化管理,提升茶葉企業加工能力,推動茶產業轉型提質增效,茶葉已成為紫陽興縣富民第一產業和群眾脫貧致富的首位產業。比如,我們對貧困群眾實行「三包兩免一補」全免費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促進穩定就業,實現群眾增收。紫陽技能扶貧經驗入選全國優秀扶貧案例和全球減貧最佳案例。
四是凝聚攻堅合力,著力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2016年以來,全縣共籌集財政扶貧資金93億元,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6.2億元,發放互助資金借款2.3億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加強與常州市新北區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積極對接中省市定點幫扶單位開展產業就業、教育衛生等扶貧交流合作,深入推進「百企幫百村」社會扶貧行動,形成了各界傾力支援、干群攜手攻堅的生動局面!堅持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持續推進「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引導貧困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勤勞雙手改變貧窮面貌、創造幸福生活。
五是堅持賞罰分明,形成了動真碰硬、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充分運用「三項機制」,出台關愛激勵脫貧一線幹部具體措施,在脫貧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對在脫貧攻堅戰中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的幹部「論功行賞」、提拔重用,樹立了「以脫貧攻堅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堅持把嚴的規矩、實的作風貫穿於脫貧攻堅全過程和各環節,大力開展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集中整治,全縣各級幹部苦幹實幹、狠抓落實更加有力有效!實行最嚴格的責任考核和一票否決,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下硬茬、徹底真實整改脫貧攻堅問題,持續完善「貧困戶獲得清單」和縣鎮村脫貧攻堅「一口清」材料,推動各項工作精準再精準,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這些經驗彌足珍貴,是紫陽脫貧攻堅探索的結晶,必須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
同志們!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認真總結脫貧攻堅領導體制、工作體系、政策舉措等方面的成熟經驗和有效做法,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打造鄉村振興的紫陽實踐。縣委十五屆十次全會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重點部署,一會兒,xx同志還將作出具體安排,這裡我圍繞紮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再強調幾點要求。
一是保持好工作的連續性。要準確把握中央設立5年過渡期的深刻用意,對標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的任務還很重,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務必要保持清醒,務必要戒驕戒躁,務必要強化紀律,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堅決克服驕傲自滿和鬆勁懈怠情緒,紮實做好各項銜接貫通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堅決守住脫貧攻堅勝利果實,堅決防止脫貧人口出現規模性返貧。關於大家普遍關心的駐村幫扶工作,中央已經明確「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重的村,繼續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健全常態化駐村工作機制。」目前省上正在研究具體辦法,新政策出台前在崗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要保持穩定,確保事情有人干、工作不斷線,堅決不能「一撤了之」。
二是鞏固好「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今年國家將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情況組織開展後評估,工作要求比脫貧攻堅考核評估不僅不會降低,甚至會更高。一定要狠抓責任和工作落實,相關行業部門紮實履行責任,推動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保障政策落實落細,守住守好脫貧攻堅成果。要常態化開展控輟保學工作,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農村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要做好脫貧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動員工作,落實分類資助參保政策,繼續對農村特困人員全額資助,低保對象定額資助,過渡期內逐步調整脫貧人口資助政策。要持續做好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防範因病返貧致貧。要加強農村住房安全保障,採取生態搬遷、危房改造、租賃補貼等方式,保障基本住房安全。要鞏固維護好已建農村供水工程成果,不斷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三是抓好拓展提升的重點工作。在產業發展上,要推動產業扶貧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轉變,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特別是要堅持不懈把富硒茶作為首位產業來抓,在穩定產業發展規模的基礎上,著力在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提升上下功夫,延長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做優做強富硒茶產業。在主體帶動上,要加大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農戶受益,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和培育力度,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推進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發展。在促進就業上,要持續完善用工信息平台,加大勞務服務供給力度,在農村人居環境、小型水利、鄉村道路、農田整治等涉農項目建設和管護中,廣泛採取以工代賑方式,進一步規範和用好鄉村公益專崗,確保鄉村就業門路更多更廣。在消費幫扶上,要繼續推進消費幫扶,抓好專櫃專區專館建設,創新性組織消費幫扶活動,拓寬銷售渠道,解決產品賣難問題。
四是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要不斷完善後續扶持政策體系,重點圍繞搬遷安置區發展配套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社區工廠,做好企業擴容提質增加就業工作,力爭有意願的搬遷戶都有一個產業扶持項目、有勞動力家庭有一人穩定就業。要依法保障搬遷群眾原有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等權益,支持搬遷戶依託鄉村資源發展休閒農業、健康養生等特色新產業。要持續提升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改善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要加快推進易地搬遷安置住房確權登記和發證工作,大力推廣居住簿制度,積極做好遷出地和遷入地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銜接,穩妥有序從遷出地向遷入地調整劃轉人員編制。要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好社區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切實提升便民服務、宣傳教育、民風塑造、保障維權、幫扶救助、矛盾調處等管理服務水平。要加強安置社區社會治理,全面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引導搬遷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促進社會融入。
五是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建立健全易返貧致貧人口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夯實縣級統籌、部門協同、鎮村落實責任,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審定、早幫扶。既要監測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也要監測農村低保對象、農村特困人員等。加強相關部門數據共享和對接,充分利用脫貧攻堅大數據平台和民政、教育、人社、住建、衛建、醫保等行業部門信息平台,開展定期檢查、動態管理,運用技術手段提升監測準確性,重點監測其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對出現問題的戶,要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範圍,實行動態監測、動態管理、動態清零。
六是維護管理好扶貧項目資產。脫貧攻堅戰以來,各級投入的大量扶貧資金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扶貧資產,管好用好這些資產是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關鍵。對公益性資產,要落實管護主體,明確管護責任,多渠道籌措管護經費,確保長期發揮作用。對經營性資產,要明晰產權關係,防止資產流失和被侵占。要落實公告公示制度,及時公告公示扶貧資產運營、收益分配、處置等情況,既保障群眾知情權,也防止腐敗、保護幹部。對確權到農戶或其他經營主體的扶貧資產,要依法維護其財產權利,由其自主管理和經營,對遇到經營困難的要及時給予幫助指導,防止出現不規範處置扶貧資產的問題。發改、農業農村、經貿、財政、扶貧公司等部門,加快對全縣經營主體使用村級集體資金形成的資產及其運營狀況進行評價,建立完整的台賬,在此基礎上,強化監管,完善機制,防範風險,確保經營主體使用村級集體資金規範、安全、有效。
七是持續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持續推動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突出抓好農民反映強烈的垃圾、污水和村容村貌等突出問題,紮實推進村莊、道路、荒坡等綠化建設,讓農村更宜居、更宜人。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綜合治理,開展農村存量垃圾治理,提高鄉村垃圾處理能力和水平。要全面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湖)長制管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和處理能力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要全面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開展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和旱廁改造,在人口規模較大的聚居點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加強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解決好當前農村入廁難、排污難、處理難等問題。
八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們都身處工作一線,要深鑽細研,全面準確理解把握中央和省上的各項政策措施,務必把政策弄懂吃透。關於機構設置問題,國家鄉村振興局已經於2月25號下午正式掛牌運行,省上正在加快實施有關機構調整工作。根據中央有關精神,總的原則是,將原來的扶貧辦整建制的調整為鄉村振興機構,級別、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內設機構及所屬事業單位均保持不變。由縣委編辦負責,抓緊對上銜接,及時明確鄉村振興機構和工作職能,平穩有序做好扶貧辦機構職能的調整優化,做到思想不亂、工作不斷、隊伍不散、幹勁不減。關於政策銜接問題,整個過渡期內,政策銜接是重中之重,要統籌考慮當前任務和長遠目標,把握規律、科學謀劃,對現有幫扶政策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該調整的調整。要及時研究中省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新政策,要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哪些政策需要繼續執行、哪些政策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哪些方面還需要出台新的支持政策,研究怎樣實現中省安排部署與我縣具體實踐的無縫銜接。特別是要組織好「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的編制工作,深化細化具體舉措,確保能夠落地落實。發改、農業農村、扶貧局牽頭,各相關部門負責,密切跟進國家政策,抓緊謀劃包裝項目,積極爭取鄉村振興項目資金支持。
同志們,我們已經取得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把鄉村振興的藍圖變成現實,是我們肩負的新使命。全縣上下要拿出「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豪情,振奮「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精神,同心協力、開拓進取,奮力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紫陽答卷!努力開創新時代紫陽人民的美好生活。